张一夫

张一夫

公告


张一夫:资深零售业与房地产专家。知名财经专栏作家。

国家注册高级策划师,美国注册国际高级策划师。

荣获全国创意策划奖、房地产策划优秀人物奖、中国创意策划产业杰出人物奖、年度中国最佳品牌创意策划人物奖等。


江苏东方地产研究院研究员、文商旅专委会副秘书长。



垂询电话:18813266577 15090299898 QQ876325944  微信:CPPA2008


统计

今日访问:308

总访问量:46713914

杭州RBD的变迁及未来发展趋势(一)

2012年06月23日

评论数(0)

  

杭州RBD的变迁及未来发展趋势(一)

 

内容摘要:RBD最初是相对于CBD提出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国内学者公认有购物中心型、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文化改造区型和新城文化旅游区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各有侧重的功能。杭州作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有必要调整原有的游憩商务设施和布局,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RBD类型,构建合理的RBDs体系,进一步强化优秀旅游城市的区域服务功能。

 

关键词:RBD类型 城市职能杭州

 

  

  杭州作为我国七大古都中最南的城市,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江南都城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独特魅力。因其游憩、人居、环境方面的诸多优势,新世纪杭州城市规划,无一不立足于其作为著名风景旅游城市这个大前提。但多年来,杭州注重旅游目的地的景观建设而忽略区域旅游服务功能。为使杭州老城区从综合服务功能转变到主要为游憩和商务服务的功能,从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拓展到区域旅游服务中心,RBD建设理论为其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

  

  RBD概念的来源和涵义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CStansfieldJERickert1970)在研究旅游区的购物问题时,为描述这类区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而首次提出,但城市学者往往视RBD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功能的一种。他们认为RBD就是:为满足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在城市内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StephenSmith1990)在《游憩与闲暇研究的概念词典》(Dictionary of Concepts 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中的定义是:RBD是建立在城镇与城市里,由各类纪念品商店、旅游吸引物、餐馆、小吃摊档等高度集中组成,吸引了大量旅游者的一个特定的零售商业区。

  RBD也被表述为TBD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旅游商业区),强调其面向旅游者的功能;Burtenshaw等对欧洲城市旅游业进行了新的研究,提出CTDCentral Tourist District),表示此区集中了城市大部分的旅游者的活动。

  

  RBD的类别划分及其意义

  

RBD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各自城市特色相结合,体现不同的功能强度和形态。可以与CBD相结合,也可以独立于CBD存在。除公认的四种类型:大型购物中心型,特色购物步行街,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型之外,还有依据服务半径组织同城RBD等级体系的类型。

 

  (一)大型购物中心型

  这一类型的RBD源自美国,它几乎能够涵盖人们的各种消费需求,其消费对象是一个大型复合消费群体。RWBulter1991)在研究加拿大West Edmonton Mall(简称WEM)时认为购物作为一种旅游活动的地位日益重要,像WEN这样世界最大的超大型购物中心,应该被视为旅游吸引物。WEN结合了零售和休闲,拥有超过800间的店铺,110家的餐饮娱乐设施和7家世界级旅游景点。其主要吸引力来自形象和规模。Shopping Mall可为一个区域注入最强有力的商业活力,在游中购,在购中游。

但是,我国城市零售、居住区布局,市内交通状态与北美及一些发达国家根本不同,我国是否需要Shopping Mall,还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我国大多数城市经济、交通、商业形式等现状条件都不支持Shopping Mall建设,国外其所具有的大而全的复合优势,在国内可能根本无从体现;或者说便捷的商业街更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其次,Shopping Mall的选址也至关重要。Mall这个产业化终端的窗口,它发挥的作用不仅在于消费层面,也将作用于对上游相关产业的带动与促进,比如沃尔玛的零售店布点,很重要的决策依据是能否有助于它的全球性采购。

 

  (二)特色购物步行街型

  特色购物步行街本身融购物与休闲于一体。20世纪60年代,美国有识之士对当时流行的用地规划和政策提出置疑,认为其导致市中心居民流失,进而使传统商业中心成为死城。至20世纪70年代,人们为了挽救因“逆城市化运动”而出现的传统商业中心的衰落境地,同时摆脱因私家车猛增而导致的交通混乱和解除对步行者的威胁而创造了一种无汽车干扰的购物形式—步行街。

  在马车时代,商业空间除商业活动外,常常与庙会或市俗活动聚集相结合,包括杂耍、戏剧、曲艺、品茶、赏花等多种社会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上的商业中心,就是我国城市中别具特色的多功能市民活动场所,现存的古镇中大多遗留了至少一条集市型的商业街。在美国传统城镇中的缅因街(Main street)通常也是类似情况下的历史产物:除了商店还会有画廊、影院、广场、喷泉等文化设施。

早期的现代化商业步行街,都缺乏人文关怀。在功能垂直分异的高楼大厦包围中,气氛显得不友好。现在它往往强调主题的一致性,以及环境和氛围的舒适。建筑风格是主要诉求方面之一。摆脱机动车干扰更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城市旅游兴起,城市成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城市对商业街又增加了体现城市特色的要求。

 

  (三)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

  城市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反映在城市的街区、建筑群、园林、标志符号系统、风俗节庆及其设施以及城市精神面貌等方面。特别是具有特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者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是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为适应经济发展,改造城市的同时,常常是为市政工程和施工的便利,反而破坏了旧街的风貌,甚至无法回复。20世纪下半叶以来,各大城市日益体现出“南北大同,千城一貌”的形势。

RBD具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就是对老城区历史文化地段的有益改造,如采用步行街或其他形式。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以RBD为目标,保留特色风格,可营造区别新区的形象,同时也可以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如江苏南京夫子庙地区,上海豫园一带,广州中山西路等。

 

  (四)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该区最初以开展文化旅游为目的,由于旅游的效益,带动商业的发展,其他设施相继完善,逐步在新城区内形成RBD。如深圳华侨城,以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民俗文化村四个主题公园启动了集旅游、商业、文化、居住于一体的现代多功能新城的建设和发展。

还有一种环城游憩带,受城市中心高昂级差地租外驱作用和旅行成本影响,是投资者和旅游者的一种妥协。一些学者认为,它往往是该地区城市化开始的先兆。这与新城文化旅游区型虽然无论规模、功能、距离都不同,但都是因游憩活动而兴盛。

 

  (五)同城RBDs体系

  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城市职能,同一个城市,各种职能服务半径也各不相同。旅游城市,因为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服务半径可以远远超过一般的商业职能。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具有大范围内的影响力。同一个城市,游憩功能区的形成原因不同,性质、服务范围都可以是不同的。休闲活动的展开随距离而衰减是我国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基本空间特征;与休息日相比,工作日我国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具有更明显的随距离衰减特征,因而休闲空间更加收缩。柴彦威(2000) 通过对大连、天津和深圳3个城市的休闲活动的比较调查发现我国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存在着普遍性的空间特征:休闲活动的展开随距离而衰减;与休息日相比,工作日我国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具有更高的随距离衰减率;我国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空间仍然呈现相对的不连续状态,形成某些空间上休闲活动的相对集中区域。如果要求游憩设施的合理分配,则必然要求一个合理的游憩服务体系。

 多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多中心的结构,如杭州即开始了“一市三城”的空间分布结构的时代。很多城市都具有大小不同的游憩区(RBD),组成了一个游憩功能区体系。而其功能强度和服务半径各不相同,依其功能强度可划分出不同等级的RBDs。旅游城市尤其需要不同侧重,不同特色,不同等级的RBD满足市民和城市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本文系转载  未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0374C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