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14日
评论数(0) 房地产宏观调控,以及去年温州发生的民间借贷危机,使得温州房价大幅下滑。目前温州新房价格比2010年下半年房价最高位时大幅下降了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至已对折。之前十多年叱咤全国市场的“温州炒房团”,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中有可能全军覆没。新建商品房比最高价时大幅下跌再加上过高比例融资的财务成本,温州炒房者即便现在把房子卖出去,也已经资不抵债。(13日《新华网》)
温州炒房团红火时,不仅横扫大江南北,而且转战境外房市。在2009年到2010年房市最火的周期内,温州炒房团完成炒作一个或几个轮回的,从房市上赚的钵满盆满。可是,若是在高点介入,遭逢持续至今的房市宏调,那就被惨然套牢了。就像一位叫做张鸣的炒房者,当年3100万元购房,如今2000万元还卖不出去,而且还欠了亲戚朋友一屁股的债。
像张鸣一样遭遇的炒房客,大约有8成,只有2成在房市全身而退。稳增长的政策设计,曾给陷入困顿的温州房市以卷土重来的希望。但从中央调控不放松和地方“限购令”不能停的趋势看,温州炒房客在上个房市周期的疯狂炒房行为酿下的苦酒只能自己品尝了。温州炒房团全军覆没,已是必然。
炒房被套牢以至于破产,并非市场异象,而是市场常态。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和香港的炒房客叫苦不迭。2008年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也害惨了一大批美国炒房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希腊和西班牙到处是烂尾楼和黑灯楼,由此亦可一窥炒房客的惨况。
中国房市,早就警报频传。但是以前的房市宏调,雷声大雨点小,“空调”刺激了炒房客的市场投机行为,也让其对这轮宏调政策的坚决性和严肃性缺乏正确认识。因此,聪明的温州人犯了市场的大忌,就在2010年房市价位最高时,依然不惜高价购入期房,从而自掘陷阱,套牢自己。
投机,无论是在房市还是资本市场,都是有风险且要付出代价的。温州炒房团的勃兴与覆灭,不过是市场游戏的正常结局。喜剧还是悲剧,温州人都要承受。
不过,温州炒房团的覆没,并非市场的孤立因素,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动态结果。温州人不是天生有钱喜欢炒房,而是通过并不理性的从众效应,通过银行或社会融资的方式去炒房。两个数据煞是惊人:温州人的炒房资金有70%来自银行和社会融资,民间借贷资金有20%最终流向房地产市场。温州炒房主体除了专业炒房客,还包括企业主、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
众人一起炒,而且融资方式大体一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连锁反应的畸形的资金链。一旦遭遇房市宏调,炒房的温州人和温州的资金链,就会迷失于这场疯狂的游戏中不可自拔。人与资本一起倒霉,不是为民间借贷的资本黑洞所吞噬,就是被房市所套牢。就是腰缠亿万资本的豪富大亨,也不得不“跑路”以躲避民间借贷带来的巨额债务。
如果说温州一地炒房遭遇市场滑铁卢还只是对当地房市带来影响,温州市不过多了一些烂尾楼。但是温州市炒房和民间借贷捆绑在一起,带来的市场与金融风险就让人不得不警惕了。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金融危机爆发,信贷还款压力和跑路潮互为影响,使得温州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定时炸弹。随后,全国各地也纷纷释放出民间借贷的危机信号。危机当头,不得不改革。
被套牢的温州炒房客,未来注定会有一段饱受煎熬的日子要过。无论房地产市场还是金融体系,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没有实体经济托底,滥用房市投机手段和无节制地擅用利率,必然导致房市和金融的双重失衡。游戏者最终被游戏,这就是市场不老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