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业评论

零售商业评论

公告

关注新零售、新电商、新消费

微信:13266502880


文集

财经(103)

统计

今日访问:1199

总访问量:2213354

净利润下跌9成,海底捞要如何“坐稳”?

2021年03月04日

评论数(0)

海底捞一面在加大门店扩张,另一面2020年度净利润却下跌9成。但这一年海底捞的市值却翻了倍(目前市值超过3500亿港币),也致创始人张勇夫妇坐稳了新加坡首富的位置。


虽然从大战略上看,海底捞的核心仍是在不断拓店,但海底捞需要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面对市场竞争和不断有黑马崛起,比如新模式的探索、新品牌如何延伸等。


净利润下跌90%,海底捞怎么了?


3月1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约90%。这意味着2020年海底捞的净利润亏损21亿元,仅有2亿多。


据公告,此次亏损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损失18.65亿元;二是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兑换损失2.35亿元。

从几个层面来看。

1、海底捞的扩张速度一点不减。2017年底、2018年底、2019年底,海底捞旗下餐厅数量分别为273家、466家、768家,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门店173家,2020年底海底捞门店总数已超过1250家。


2、净利上看,2018年和2019年,海底捞营收分别为169.69亿元、265.56亿元,增长都超过50%。但2020年净利要下降90%,还是出乎意料。海底捞在2020年上半年首次出现业绩亏损,期内净利润亏损约9.65亿元。


3、门店营收和翻台率应该同比都有较大下滑。2020上半年,海底捞餐厅服务超过81百万人次顾客,截止6月底,海底捞翻台率恢复至3.3次/天。但2019年同期的数据是4.8次。(还有一定差距。当然,也跟大力拓展的新店有关。)


4、市值方面,却翻倍了。整个2020年全年,海底捞市值增长近2000亿港元。截止发稿,海底捞市值达到3553.65亿港元。


「零售商业评论」认为,目前海底捞面临的是扩张和门店盈利能力的平衡。很显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扩张和门店盈利水平在拉大。但我们认为去年抢滩的布局,是正确的。餐饮行业去年整体都难,海底捞在线下抢点上能更具备优势。至于净利的下跌,到今年会有反弹的趋势,市值的表现也能看出资本市场的信心。


背后我们要反观整个市场,蛋糕大,头部分食者却很少。


10000亿的火锅市场,CR5不足10%


此前美团点评发布的《解密消费者爱的火锅》显示:火锅为正餐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品类,高达13.7%。近两年火锅品类门店数逐月稳步提升,增幅已达34%。


而根据NCBD(餐宝典)最新发布的《2020—2021中国火锅行业发展报告》中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火锅市场总收入将达到8880亿元。


年轻女性依然是火锅消费的主力军:女性占比57.1%,接近六成;26—30岁之间的占30.1%,18—25岁占比28.1%。


而我们再看下目前海底捞的发展,尽管扩张速度在加快,市场份额也是最大,但也就仅仅占比还不到3%。按其计划,新店范围扩大到100多个城市来看,预计2020-2025年间海底捞将达到1000-1500家店。即使做到1500家店,比起全国市场40万家火锅店来看,还是很小份额。


加上刘一手,呷哺呷哺,朝天门,德庄等火锅市场的CR5也仅为5.5%。只能说明,目前火锅市场,集中度太低,市场还大有可为。


再以呷哺呷哺为例来看,据财报数据显示,呷哺呷哺2020上半年实现收入19.22亿元,同比减少29.1%;税前净亏损3.11亿元;归属股东净亏损2.55亿元;经调整亏损1.92亿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计1010间呷哺呷哺餐厅,其中1线城市364间,二线城市405间。总计107间凑凑餐厅。


从营收业绩上看,与海底捞还有一定差距。市值上就更远远不及。


当然也侧面反映出海底捞在火锅领域的头部位置。

但同样,海底捞也面临更长远的战略挑战。这个挑战不仅来自自己,也有外部新晋黑马的搅局。

瞄准哪些点?


而火锅业除了线下流量之外,线上外卖也在增长,同时新业态火锅食材社区店在去年可以说是冒出了很多黑马。当然海底捞也会新的思考。


下沉市场开店是大增量点。目前海底捞来自二三线城市的收入正越来越成为海底捞重要的收入构成部分,并且收入增长幅度大幅超过一线城市。


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海底捞门店下沉的趋势十分明显,2019年二线城市门店数量同比增加60%,三线及以下城市则同比增长65%,增速快于二线城市。

其次,这次疫情基本上是全面激发了餐饮线上化的能力。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外送业务收入超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6%增至4.2%,增长强劲。但事实上,这还远远没有达到线上潜力的高峰。


海底捞外送业务分为自建站、挂靠店两种经营服务模式,挂靠店即在海底捞门店开通外卖业务,但运营由外送小组承担,与门店相互独立,截至2020年6月,挂靠店数量达到299家。


「零售商业评论」了解到,盒马做火锅依靠其线上的大流量。我们看其成绩,在170多家门店推出火锅以来,盒马火锅在2019年天猫双11期间实现日售破万单,最高单日售出1.4万份锅底,六成以上订单来自线上。其还官宣盒马已超越海底捞,成为国内最大的线上火锅店。


还有就是火锅的零售化之路。目前各类底料、食材类的连锁便利店集中爆发。如锅圈食汇、懒熊火锅、餐爆食材、火锅物语等为代表的新晋玩家。


以懒熊火锅为例,其主要卖火锅底料、火锅食材等,2年时间,开店数量1200家,2020年GMV超2亿元,所有门店单月的营收总共6000多万元,门店毛利率平均38%,消费者的复购频率是1个月3-4次。业绩上非常不错,也获得了资本的加速。


锅圈食汇此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连续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10亿元,2020年开出5000多家新门店,估值达到5亿美元。


海底捞这块也在试验打磨。去年11月,海底捞在北京开了一家名为“海底捞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门店。这家店不仅延伸外送业务,更重要的是,其除了卖火锅食材之外,还卖烤串、半成品菜肴,以及牛肉粉、干拌饭、酱料等零售产品。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经营数据,但至少说明已经下这步棋。

火锅的零售化我们从长远来看,趋势较好。此前天猫发布的《线上方便速食行业趋势洞察报告》显示,速食菜/半成品菜是增速最好的品类。


当然,除了上述的布局,海底捞对于旗下餐饮新品牌也寄予厚望。新秦派面馆、十八汆、U鼎冒菜、捞派有面儿等。但目前来看,大多都处于前期的打磨阶段。


火锅赛道才是海底捞的根基。


一面扩张,一面稳定单店的翻台率及营收能力,才是核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零售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