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相对论

智能相对论

公告

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深浅。

文集

财经(330)

统计

今日访问:3520

总访问量:990587

“影舞者”还是“过河卒”?鼎桥的命运握在谁手中

2022年06月08日

评论数(0)

文|智能相对论

作者|佘凯文

半年前,如果有人问你是否会买鼎桥手机,你一定一头雾水,鼎桥是什么?

随着今年5月M40的发布,鼎桥才受到来自外界的广泛关注,鼎桥的背景也被各路媒体扒开,各种戏称不胫而走。

与消费市场的名声不显相比,在通信行业,经历十余年摸爬滚打的鼎桥已经积累了一定声量,但这是否能成为鼎桥撬开消费端的武器,还不得而知。

当下,市场对于鼎桥最大的两个疑问在于,其一,鼎桥智能手机能否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其二,它的出现对于智能手机行业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谷底”求生,智能手机为何还有新玩家?

今年国产智能手机行业可谓进入了“至暗时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 1807.9万部,同比下降34.2%,来了个开年4连降。此前,整个一季度,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6934.6万部,同比下降29.2%。

下行趋势反映在各大品牌身上则是生存困境,如小米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小米实现营收733.52亿元,同比下滑4.6%;期内亏损5.3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77.89亿元,同时,毛利率由2021年一季度的18.4%降至17.3%。

今年以来“砍单”更是成为“常态”,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前不久在其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中国各大安卓手机品牌2022年出货计划迄今已削减约2.7亿部订单,光3月就砍去了约1.7亿部订单。在全球市场上,今年三星、小米、OPPO、vivo、传音、荣耀的出货量预计将分别减少至2.75亿部、1.6亿部、1.6亿部、1.15亿部、7000万部、5500万部。

从一季度市场出货量来看,全球智能手机品牌除三星、苹果外,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下滑达到4%,且各家无一幸免。

行业认为,此次“至暗”的到来主要有几方面原因,其一是受疫情导致的物流停滞、消费下降等外力因素影响,年轻人不愿换手机成为行业桎梏;其二则是内部原因,如芯片供应不足等等。

“谷底求生”已是国内智能手机行业当下最真实的写照,然而即便是面临如此恶劣的市场大环境,依旧仍有“勇士”杀入其中。

例如蔚来,今年3月的一档访谈节目中,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承认了要造手机的传闻,缘由是防守苹果;再者就是鼎桥,不同于蔚来的防守策略,鼎桥的诞生就是为了进攻,且已经开始身体力行。

去年鼎桥就曾推出过Nova8 Pro,前不久上市的M40已经是其第二款产品。对于鼎桥的入场,行业也有多种解读,一方面有人认为,鼎桥的出现并不能改变什么,对行业或许也起不到太多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鼎桥是一个具备远大志向的品牌,其出现也符合当前国内智能手机行业大环境需求,鼎桥或许能成为重新搅动行业的那条鲶鱼。

即便从当前的成绩来看,鼎桥这一仗打得并不算成功。但无论如何,敢在此时杀入赛道,也足以体现鼎桥的勇气。曾有媒体调侃国内智能手机现状行业,称“这个赛道,新玩家不是死就是残。”那么鼎桥的未来又将如何?

乱局之下,鼎桥之机?

回到当前赛道,有关鼎桥的未来,不少媒体都做过解读,绝大多数并不看好,确实若仅凭现有数据就说看好鼎桥的未来,着实有点太假,不过,或许鼎桥也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糟。至于打破现有国内“1+3”的市场格局,也未必没有可能。

首先,不管如何定义,鼎桥背后的资本就足够惹人联想,从N8到M40中“影舞者”的角色就足够突出。国内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是有情结在的,鼎桥则是有资格接受这份情结。

有人可能会说M40的销量并没看出消费市场的“情结”。不可否认,鼎桥或许过于急功近利,前面提到年轻人不愿意换手机,主因是产品与价格之间的不匹配,鼎桥M40正是犯下了相同错误,在没有鸿蒙系统、仅配备天玑1000+的情况下,就开始试探4000元的中高端市场,其结果也已被现实反映。但是,M40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一切都不好说。

其次,在国产手机业务遭受挑战后的三年里,没有一个国产品牌能够咬动“苹果”。国内智能手机行业,仿佛回到了几年前,那个高端市场仍由苹果、三星打擂的时代。

然而这并非是国内消费者愿意看到的情况。即便冲击高端成为国内一众品牌的共同方向,但从结果导向来看,多少有些差强人意。高端市场是国内智能手机行业最后的增长池,然而据有关数据显示,去年10月苹果在国内市场销售份额超过30%,截止今年一季度,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15.8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7%。

当下,国内手机市场,迫切需要一个国产品牌接管高端市场空白,在其他品牌通通失利的情况下,身披光环的鼎桥有没有机会?

最后,则是鼎桥自己的底蕴。近年来,国产消费品牌的崛起,国内消费者为什么愿意买单,极大程度在于“科技属性”,华为、大疆等消费电子产品让国人看到了“中国智造”的可能性。在这方面,鼎桥是具备实力的。

鼎桥并不是“终端小白”,在行业定制终端领域已经深耕十年有余,覆盖电力、企业等多个领域,截止2021年,其终端产品累计发货量超过400万台,只是一直未进军C端领域。

此外,公开数据显示鼎桥通信49%的员工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并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设立研发中心,其自主研发和产业链推动投入占年收入的比例高达20%。累计研发投入更是迈过了“百亿”关口,尤其是发明专利的占比,截止2021年9月,鼎桥已经申请核心专利18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90%。

所以说,鼎桥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机会杀入国产主流智能手机品牌行列的,至于具体如何操作,不如看看当下其他智能手机品牌又在做什么。

机海与扩张并行,都在搏一个未来

从当前行业各大品牌的动向来看,至少还有“三件事”需要鼎桥完成。

其一,是丰富产品布局。如果鼎桥真的志在整个市场,那么一两款手机作用实在太小,从一个TO B公司转向TO C,让人认识到这是一个消费手机品牌,尤为重要。两年两款手机,鼎桥在消费者心中甚至还处于“它也是卖手机的?”的认知阶段。仅vivo最近这两个月的动作,就一共举行了五场发布会,分别发布了vivo X Fold、iQOO Neo6、vivo S15e、vivo X80及S15系列,六月马上还有vivo T2。

回归“机海战术”的绝不仅仅是vivo一家,数据显示2022年3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44款,同比增长7.3%,国产品牌达到43款,同比增长16.2%,在行业下行的背景中品牌方依靠“机海”的原因也很简单。

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拿噱头做出货”,一月甚至半月一款的发布频率,在做的其实就是一件事,背刺友商的同时背刺自己,特别在中低端市场,这样的做法相当有效;另一方面用营销换态度,相对于让市场看见,品牌的研发、创新频率多快,堆配置的玩法反而让用户选择更加简单。

其二,IoT是不可落下的一环。当前对智能手机业产品的价值开发,基本已至极限。要说仅剩的价值洼地,万物互联的IoT时代肯定是其中之一。像OPPO上月刚完成与特斯拉的数字钥匙匹配,这个月又与海信签下战略合作协议。又比如小米,其AIoT业务营收早稳定在25%以上,成为其第二条大腿。

有相关资料显示,除Mate系列和Nova系列鼎桥还可定制P系列、畅想系列手机,以及WATCH GT系列手表、手环系列、MatePad系列和智慧屏系列等产品,也说明鼎桥后续可能在相关领域会有所跟进。即便仅瞄准消费端,如果鼎桥还能进一步嫁接华为在全屋智能方面的能力,其后续市场的竞争力将会得到质的提升。

其三,是卡位高端市场。无论如何,鼎桥都需要在短期内,拿出一款能适配高端市场的产品,毕竟高端市场才是未来国内智能手机的主战场。鼎桥需要更快速的建立起,自己并非玩票,也并非定位在中低端的市场认知。

当然,谁都知道这并不容易,还需要看之后的优势承接。在「智能相对论」看来成为“二代”并不丢人,丢人的是成为一个“失败的二代”。

对比这些年的新品牌,鼎桥已然手握王炸,既无需成为生态附庸,又无需下探细分市场,鼎桥手机对自己的未来是占据主动权的。当然,鼎桥的最终的命运到底是华为在有可能的归来前为自己保持5G手机竞技状态的一个“影武者”,还是继承华为5G遗产无畏冲阵的“过河卒”,还需要时间才能看到答案。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AI产业新媒体;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智能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