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相对论

智能相对论

公告

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深浅。

文集

财经(330)

统计

今日访问:1188

总访问量:987831

“中国汽研”:以高水平交流平台,推进新格局下的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07月27日

评论数(0)

文|智能相对论

作者|佘凯文

放在很多年前,提到“中国汽车”也许很多人会不屑一顾,但这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当时国内汽车市场都把持在欧美日等车企手中,说自主品牌举步维艰并不为过。直到2016年左右,中国汽车产业随着“新四化”的提出而迎来转机,不过也不是一开始就完成了飞跃,还是需要通过“引进”特斯拉这只“鲶鱼”刺激市场。如今中国汽车品牌也逐渐成为“鲶鱼”,像进入日本市场的比亚迪,就如同当年进入中国的特斯拉。

2016年至今,国内汽车“新四化”也进入到战略转型的加速期和关键期,接下来要怎么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7月26日,2022汽车技术与装备国际论坛在长沙召开,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通用技术集团,以下简称“通用技术中国汽研”)携手湖南湘江新区并邀请国家部委领导、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车企零部件领袖、装备企业高层专家等,就汽车产业的新变化、新要求、新业态以“会+展”的方式,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中国汽研助力中国汽车工业走出新路径

在讨论中国汽车产业未来之前,不妨先看看过去以及为什么“通用技术中国汽研”能解答中国汽车工业的相关问题。

“通用技术中国汽研”它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时间来到上世纪60年代,因经济发展需求汽车工业成为我国亟待突破的领域之一,特别是民用重型汽车的缺乏,极大阻碍了国民经济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中,112名来自祖国各地的有志青年,汇聚祖国西南腹地,组建起“重型汽车研究所”这便是“通用技术中国汽研”的前身。

而“通用技术中国汽研”的出现,直接改变了我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局面。

如今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虽然不再那么迫切,“通用技术中国汽研”也完成整体改制并上市,但其服务中国汽车产业的初心依旧没变,以“政府的助手”、“车企的帮手”和“消费者的顾问”为定位,“通用技术中国汽研”一直活跃于台前。

例如在充当“政府的助手”方面,在重庆助力政府抓住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牵头拟定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公共数据采集规范》等地方标准,并建立“氢能产业大数据平台”通过一个中心、四个系统,打造集多环节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处理、安全预测预警、可视化平台等为一体的大数据平台,成为重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在长沙,与湖南湘江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检测认证产业链体系工作。

在充当“车企的帮手”时,“通用技术中国汽研”曾五年内总投资5.5亿元人民币,帮助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整车风洞‘零’突破”。此外发布汽车指数从消费者视角出发,自费采购车辆,对市售主流车型开展测评。汽车指数推荐车型不仅是消费者直观的参考,同时也在激励整车企业优化产品配置升级,以标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全面转型。

又比如在担任“消费者的顾问”时,推出汽车健康指数,截至2021年底,“通用技术中国汽研”已累计对50多款车型进行了测评并发布结果,测评数据支撑多个国家、行业、团队、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同时,为汽车产品健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消费者选车、用车提供了专业权威的参考。

类似的还有汽车安全指数,在汽车产品和服务消费快速发展的背景中,汽车保险行业对于服务能力和汽车行业的产品开发呈现了新要求,为应对这一新需求,在加速保险行业与汽车行业协同创新的同时,为探索保险角度的汽车安全技术研究路径,“通用技术中国汽研”和“中保研”联合开展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研究工作,首次从汽车持有使用环节,将汽车作为承保标的物对其安全风险进行研究。每年中国汽研和中保研都联手发布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通过车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等四个方面对车辆进行测试评价;将汽车保有环节的财产风险、事故伤亡风险等方面以指数为呈现形式,让汽车产品隐性特征显性化和定量化,从汽车使用者和保险的角度客观评价车辆的安全特征及使用经济性。

当下国产汽车工业面临新四化的契机时,“通用技术中国汽研”又一次成为了赋能者。

“新四化”当前,中国汽研再赋动能

现阶段,国内汽车产业正处于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快速迭代、跨界融合,汽车装备产业自主创新、国产替代程度不断提升之,“通用技术中国汽研”又展现出了哪些作为?

1、以创新为核心,开启新时代

汽车“新四化”即“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前三者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产业重心,“通用技术中国汽研”同样早已围绕这些要素展开了转型。

早在2014年,中国汽研就成立了中汽院智能网联公司,围绕ADAS、i-VISTA示范区建设,完成5G自动驾驶运营基地建设,并进行商业化运营。又于2019年与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共建的西南分中心,成为全国第一个分中心,辐射西南乃至全国汽车大数据产业链。

与此同时,借助i-VISTA作为国内一流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公共服务平台,“通用技术中国汽研”持续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孵化平台,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初创企业的创新孵化,并配套帮扶优惠政策,提供资金直投和运营服务,助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通用技术中国汽研”还有“国内首个国家级氢能动力质检中心”、“长江经济带地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研发基地”等在建项目,都在突显“通用技术中国汽研”用技术创新打破技术领域的空白的决心。

“通用技术中国汽研”作为第三方企业平台,深耕汽车测试评价领域多年,积累了大量汽车测试数据及评价指标,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建设数据运营平台、创新应用场景、构建新型生态打下扎实基础。

2、以合作为基础,加速生态圈

具体来看,“通用技术中国汽研”的技术赋能已经开始不断落地,例如在长沙,“通用技术中国汽研”与长沙市政府于2020年达成战略合作,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研究、应用场景打造、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中心建设、标准规范制定、行业影响力提升六大方面开展合作

除了应用场景打造之外,其他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研究、国检中心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以及行业影响力这几个方面,都属于顶层设计的范畴。可以说,“通用技术中国汽研”的到来为长沙汽车产业发展补足顶层设计缺失的闭环。

此外,为筹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湘江智能携手通用技术中国汽研,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合资成立中汽院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湖南)有限公司,就在前不久,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基地启用仪式在湖南湘江新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成功举办。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分别给测试区授予了“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评基地”“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基地”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标准验证基地”三块牌照。这也是国内首个获行业认可的预期功能安全测试基地。

如今,再一次携手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将2022汽车技术与装备国际论坛带到长沙,对长沙汽车产业发展而言又是一次机遇。当然长沙也只是“通用技术中国汽研”技术赋能的地区产业的一个缩影,在其“大本营”重庆或是苏州等地,“通用技术中国汽研”与地区汽车产业结合案例越来越多,通过区域合作“通用技术中国汽研”不断加速汽车产业的圈层化、生态化。

“智引汽车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长沙故事

在2022汽车技术与装备国际论坛上,国内汽车产业的各方代表,就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宗旨,“绿色、智能、安全、自主”为关键词,聚焦汽车技术、关键装备,就产品准入、监管政策、标准法规、新技术趋势、创新开放合作等话题开展深入研讨。

至于为什么是在长沙?一方面,从信息来看,本次论坛主要聚焦于“智能网联、新能源低碳、安全碰撞、电子通信”等四大领域,而这些方面基本都是“通用技术中国汽研”的基本盘,在与“通用技术中国汽研”合作及随着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基地的正式启用,长沙已经如前面所提到的,有了完整的从顶层设计到测试落地的整套闭环,足以支撑长沙成为目前国内汽车“新四化”发展的焦点;

另一方面,当然也是因为长沙本身就有着优异的产业基础。有着“工程机械之都”之称的长沙,在汽车工业领域亦有着扎实的基础。近年来,长沙市政府包括湖南湘江新区,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可谓不竭余力,从湖南湘江新区的建设到前不久,都能体现长沙聚焦汽车产业的决心。

长沙通过与“通用技术中国汽研”等相关优质企业,多年来建立了优异的战略合作关系,由此形成了极具长沙特别的产业生态。并且依托“火炬计划”、“头羊计划”等相关项目,长沙吸引聚集了更多来自汽车产业的精英玩家,使长沙有了支撑汽车产业发展底气。

截至目前,湖南湘江新区以聚集智能汽车产业链重点企业35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0家、智能汽车及人工智能产业相关研发机构108家,实现了长沙智能网联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并构建出“车、路、云、网”一体化发展格局。

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多年来长沙以湖南湘江新区为核心,深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通过新基建聚集产业、建场景培育产业、搭平台服务产业。

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作为长沙市智能网联产业的基础服务平台,共支撑长沙市发放了57张道路测试牌照、30张试运营牌照、2张无驾驶人测牌照,已累计为61家企业226个车型开展了超过6000场测试。

总而言之,一场由长沙市政府、湖南湘江新区及“通用技术中国汽研”携手社会各界行业翘楚围绕汽车工业发展的大会,在展现出产业活力的同时,也使得中国汽车产业“新四化”的蓬勃未来加速驶来。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AI产业新媒体;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智能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