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财经向善

向善财经

公告

文集

财经(127)

统计

今日访问:7359

总访问量:3488966

吸尘器企业互撕背后:舶来品式微,国产崛起?

2020年09月09日

评论数(0)

电影《美国众神》讲述了新神和旧神之间一场正在酝酿的战争。在剧里,远古诸神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圣洁高大,变得阴险狠毒,因为他们的信徒不再像远古时期那么信仰、崇拜他们。

而在商业社会,很多领域的“旧神”当发现自己不再被用户所“崇拜”,不是用户唯一的选择时,也会歇斯底里的采取一系列手段对“新神”加以遏制。

这些遏制手段,组成了商业竞争的暗网,充斥着各种无法拿到台面上去展示的东西。舆论水军、公关战等方式穷其手段,只欲置对手于死地。可当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动作被摆在桌面上,往往会引起企业和舆论的轩然大波。

领先者本能驱使,经济人假设视角下的策略偏移

当企业绝对强势时,对挑战者只会不屑,大肆鼓吹自由、公平竞争;当挑战者威胁到自己时,就会立马换一副姿态,“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就是经济人假设的体现。

近日,戴森约评测的截图在网上流传,内容则是要褒戴森贬小狗,而这也终于引起了小狗的律师函回应。律师函内容显示,戴森多次通过不正当舆论打压小狗电器,作为行业头部品牌没有做到应有的担当。


看完小狗吸尘器律师函内容让人不由得唏嘘,毕竟一直以来戴森树立的都是国际、行业领导者的企业形象,采用这种不入流的小动作很难不让人惊讶。不过,当我们把戴森与其当下发展形势联系在一起思考时,这种惊讶程度或许就大打折扣了。

而且在发布律师函的当天,我们确实也在很多平台上看到了相应内容的推流,戴森似乎不仅是做了疑似律师函中提到的评测内容,而且还在不同平台进行了大量投放。那么,戴森采取这一行为的动机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危机感以至于让戴森可能会采取上不了台面的公关手段?

从心理学来看,越强调什么说明越需要什么。如果产品真能碾压竞品,也无需大量公关手段自卖自夸,这样只会让人认为名不副实。

站在戴森角度看,如今其国际市场地位下滑明显。

根据在英国GFK2019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年时间内,戴森本土市场份额减少了9.4%,下滑幅度高达22%。在美国亚马逊销量前十的吸尘器相关产品中,如今也难觅戴森的踪影,因此,戴森想要抓紧中国市场的迫切感可想而知。

然而,再迫切也要用产品说话,还记得戴森风靡一时的卷发棒套装吗?无论是颜值还是营销声量都堪称引爆全网,但很快就有国内、外网红博主们反馈产品不好用、效果不持久等问题。借此机会,天猫上各类卷发棒品牌纷涌而来,宣传自身产品优势的同时释放性价比信息,收割了一大波销量。还有吸尘器领域的小狗品牌,今年发布了T12智能手持无线吸尘器,这是其打入到中高端价位领域的标志性产品,上市后无论是市场反响还是用户口碑,均表现良好,给戴森带来了压力与危机。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同等水平下的产品竞争,本土品牌往往更具优势。

消费者中心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消费者通常内心更偏向本国产品。如今,国货潮来袭,相较于国外竞品,消费者似乎更倾向于本土品牌,比如空调市场格力美的奥克斯,电视市场的康佳创维海信,手机市场的华为、OPPO、vivo,吸尘器市场的的莱克、小狗、石头等。面对众多国产品牌的威胁,国际品牌的焦虑也很正常。

只不过焦虑和利益往往会驱使品牌做出不理智行为,就如小狗此次曝光的戴森约黑稿行为,可能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伤害,为行业正当竞争带来消极影响。

新神围攻旧神,安全区壁垒削减,戴森尚能饭否?

从戴森汽车的夭折到现在多个核心产品线挑战者云云,这不禁让人发问:戴森究竟怎么了?

归根结底在于戴森创造的是安全区壁垒而非护城河壁垒。护城河壁垒难以被赶上,具备竞品难以获得的稀缺性资源优势。可安全区壁垒的优势只是时间差,是可以被后来者赶上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戴森领先的那些优势正在被一步步的削减,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创新上从“我有人无”到“我有人也有”,甚至“人有我无”。近年来国产品牌总能挖掘出适宜的本地化创新点,例如手机产业华为、OV的双摄像头、全面屏,电视领域如海信的激光电视,吸尘器市场如小狗的双滚筒、磁吸式尘杯等,这些就更适合国内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更受国人喜爱与追捧,这是本土企业特有的优势。这一点国际品牌戴森受困“船大难掉头”,别说本地化创新了,能否做到入乡随俗还是个问题;

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低端产能被不断取代,在自主意识上也显著提升,打造核心竞争力、争夺市场话语权,短板被逐一弥补,由制造逐渐转变为智造。

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或许让戴森慌了阵脚,可能会做出不恰当的举动。也因此,在外界看来,约稿截图的可信度似乎也大大增强。虽然情感上可以理解,但戴森无论如何不应该采取公关抹黑的手段,而这或许也会加速其被赶超进程。

大白天下的暗网,公信力自损该如何补救?

企业也有人设,一靠日积月累的产品和口碑积累,二靠出彩的营销包装。

戴森早期因为占据了技术领先的优势,能够支撑起其高价位及高地位的设定,也确实给其圈了不少粉丝。在营销方面戴森更是大手笔,据艾瑞咨询AdTracker数据显示,仅仅在今年第一季度,戴森展示类广告投入指数就高达9875.58万,产出了不少刷屏营销案例。只不过包括戴森卷发棒在内,百试不爽的天价产品营销似乎也让“戴森收割智商税”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如今,戴森在品牌公信力方面似乎大不如前了。除了各大产品线上竞争对手的接连涌现,产品品质方面的糟糕表现更像是在自毁城墙。

2019年初,美国权威消费杂志美国CustomerReport将戴森5款吸尘器剔除出“推荐名单”,CustomerReport方面表示,根据市场调查发现,戴森吸尘器5年内损坏率居高不下,产品质量与品质与所售价格不符,因此将其除名。

根据2017年底国家质检总局的公告显示,戴森召回了生产日期在2015年10月1日到2017年6月30日之间生产的部分进口空气净化器产品,大陆地区共计11万6千余台。

产品问题不断,让戴森的品牌权威性优势下滑,危机感驱使其采用引导性评测的公关手段也就容易理解了。只不过这种策略见光死,不利于戴森品牌权威形象的维持,对于其品牌公信力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击。

如今,国产品牌的崛起已是大势所趋,靠公关战其实改变不了什么。对于国际品牌而言,面对中国品牌的冲击,应该摆正态度用真本事说话。对于国产家电品牌而言,也不应该留恋暂时的成绩。戒骄戒躁,继续向高端进发,缩减同领先者的差距,服务广大消费者,这才是行业发展的正道。

(来源:联商专栏 IPO向善财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IPO财经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