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次元

燃次元

公告

每天一篇深度报道,重新定义创新经济。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88

总访问量:6206434

北上广的年轻人,偏爱无性别

2021年07月28日

评论数(0)

近日,95后、00后潮流穿搭竞技真人秀《这!就是潮流》上线。节目一经播出,#这就是潮流开播#、#黄明昊湿发变装#、#李佳琦 小众也是值得被看见的#等节目话题便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并引起了关于审美和潮流的激烈讨论。

其中,被贴上“不被束缚无性别感girl”标签的选手伍昕,也是“性别友好型”国货设计师彩妆品牌SEVEN·JULY的模特,一身本难博彩的黑白穿搭惊艳了评审,裙子和西装被她完美驾驭,凭借对时尚与性别的理解与表达,收获了大量粉丝。

95后的小敏就是被伍昕惊艳到了后,成为了她的忠实粉丝,“搭配很特别,也很个性”是伍昕吸引小敏的重要原因,“又A又飒啊。”

“是谁决定了男人和女人的着装应该不一样?”早在1983年,日本时装设计大师山本耀司就曾发出这一灵魂拷问。

在性别平权的讨论日趋热烈的今天,“无性别主义”走上了潮流风口,小到独立设计品牌,大至身处时尚金字塔顶端的品牌,秀场上,“无性别主义”的展示必不可少。

如今,这股风潮越刮越猛。不仅Gucci、Max Mara这些国际大牌纷纷推出无性别风格服装,各类时尚博主也开始在妆容上走“中性风”,在穿搭上凸显“无性别”。

所谓“无性别”,不是“中性”,不是“男性女性化”或“女性男性化”,也不是“LGBT”,而是超越性别偏见,弱化性别特征,倡导更有包容文化的态度,拥抱更广阔的性别自由。

当你注册facebook时,系统会给出70余种性别供你选择,其中就包括Agender-无性别、Androgyne-两性人、Gender Fluid-流性人、Gender Questioning-性别存疑、Neither-男女皆非等。

世间万物并不是非黑即白,衣服也不应困在“非男即女”这种思想中,借由时尚表达,“无性别”风格早就风靡国际T台,如今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交平台传播力不断强化,电商渠道愈发成熟,让其找到了深入中国大众的方式。

“以前刷抖音、B站或小红书的时候,很多穿搭博主会教你如何把腰身勾画出来,如何用A字裙把你的大腿遮起来,让女生看上去拥有完美曲线。但现在这些社交平台上刮起了无性别穿搭风,衣服不刻意突出曲线,男生女生都可以穿。”在小敏看来,穿搭曾经是为了被归入某个类别,现在是为了表达自己是谁。

“我觉得无性别设计的一个优势,是可以让不同性别的人去尝试不一样的衣服和颜色风格,不用纠结于服装类别,只需要考虑什么样的服装更能表达自己的内心,选择更自由。”

今年年初,小红书发布《2021生活方式趋势关键词》,无性别穿搭、国潮澎湃等10个关键词成为2021年的生活方式趋势。数据显示,2020年,无性别穿搭笔记浏览量同比增长182%,发布量同比增长83%。

2021年《京东618|Z世代时尚潮流消费9大趋势》报告显示,“无性别穿搭正流行,时尚无边界”成为趋势之一,报告显示,2021年以来,Z世代网购男女同款服饰成交额同比增长4.3倍,Oversized服饰成交额同比增长1.5倍,其中女性贡献65%以上成交额,男性也爱花花,贡献了88%花朵T恤的成交额。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表示,现代社会男女社会地位平等,性别差异缩小,对时尚服饰、美妆的消费,越发呈现出性别界限逐渐模糊的趋势。“男性的美不局限于‘阳刚’,也可以追求精致和时尚;同时对女性审美也打破了传统的性别界限,除了温柔、可爱的淑女形象,也选择个性和独立。穿搭不再是为了像某一个性别,或者被框在某一个性别之中,而是展现自我个性和态度。”

如今,不管是走在时尚圈顶端的奢侈品牌,还是运动品牌,快时尚亦或是小众设计师新品牌,都纷纷盯上了“无性别”这块炙手可热的蛋糕。

一边是传统服饰品牌推出“无性别”品类。2016年,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在官网上增加了“无性别”购物品类;2018年,江南布衣推出无性别品牌REVERB;2019年起,CHANEL打造起无性别风,推出“CHANEL Pharrell”无性别胶囊系列;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匡威,也在去年推出首个无性别服装系列SHAPES。

另一边,一大批新兴的“无性别”服饰品牌诞生。2018年,中国无性别服饰品牌bosie成立,曾分别获嘉程资本、天使湾创投和唯猎资本的天使轮投资,真格基金领投的Pre-A轮融资,以及青山资本领投的千万元A轮融资等;2019年,中国无性别服饰品牌奈岛(Na.d)成立,目前其品牌官方旗舰店有38万粉丝;2020年,中国设计师墨新推出无性别品牌Oinkoink;同年,中国设计师Melon新推出无性别品牌DASH FUTURE。

古驰创意总监Alessandro Michele曾表示:将男装与女装结合在一起,对于他来说是非常自然的过程。而性别模糊这个趋势也并非他的发明,是世界就朝着这个方向去的。

新锐珠宝品牌YIN隐创始人武崟Ayur对燃财经表示,时尚一直都是社会和政治的镜子,去性别化已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现象和消费趋势。

也许就像《Vogue》杂志的评论家Anders Christian Madsen所说的那样,时尚圈对于“性别自由”、“性别流动”等精神的推崇从未这样强烈过,看来是要掀起一场全新的革命了。

谁在穿无性别服饰

从女士穿着oversized男式夹克,到男士选择花朵刺绣的粉红外套,“男女有别”的性别差异日益模糊。

90后的张思齐作为一名钢铁直男,在刚接触“无性别”这个理念时很难理解,因为衣服在他的认知里本就是具备性别特征的物品,“在我看来这算是一项十分基础的‘规则’,就像是男孩儿该穿蓝色衣服,女孩儿得穿粉色衣服。”

高中的时候,这种思维定式给张思齐带来了不少烦恼。那时候,张思齐非常喜欢美国说唱歌手Kanye West,没事就会翻看他的MV,早年的Kanye有着很多粉色单品,衬衫、POLO衫、Tee全都穿过粉色的,给年少的张思齐带来不小的冲击。

一次逛街的时候,张思齐看到Vans推出的一件粉色衬衫,鬼使神差地买了下来。“男生哪儿有穿粉色衣服的?”、“穿粉色衣服可真娘。”这是他穿上新衣服的第一天得到的反馈,之后他再不敢穿这件衣服出门。

在了解Unisex(无性别)之后,张思齐才明白,无关性别,选择自己喜欢的才更为重要。“国外无性别文化体系比较成熟,一些大牌服饰无性别化设计也在助推这种思潮的传播。虽然目前国内还处于起始阶段,但国内的设计师们也在努力地去推动这一理念的达成,不论是江南布衣旗下的REVERB,还是已经新锐品牌中颇有名气bosie。”

图 / 《这!就是潮流》

张思齐向燃财经表示,自己现在基本已经实现穿衣自由,但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无性别服饰品牌,“只要是好看的款式,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品牌,我都会选择,而社会现在也越来越包容,男生穿粉色已经变得很普遍了。”

和张思齐一样,小敏对服装的选择有自己的标准。西装、短裤加帆布鞋,是小敏今夏最频繁的穿搭LOOK。“就在两年前,高跟鞋和裙子是我最常见的职场穿搭,同时我的包里也会永远背着一双平底鞋。”虽然多年的职场经历让她练就了穿高跟鞋如履平地的本事,但只要非工作等正式场合,小敏永远穿平底鞋。

面对争分夺秒的职场环境,在大众眼中体现女性优雅的高跟鞋也给小敏带来过不便。“有一次我跟领导去机场接客户,因为路上堵车我们差点迟到。到了机场穿着平底鞋的男领导一路狂奔,终于赶在客户下机前出现在接机位置,而我不仅没跟上趟,还崴了脚。”小敏一直记得男领导打发她回家时的嫌弃眼神,当然,更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因为她不得不休假养伤,虽然她前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经营客户,但这单成交的提成完全没有她的份儿。

“为什么在对男女工作职能一视同仁的职场,却存在对女生妆扮的刻板印象?”看着小红书上穿搭博主又A又飒的造型,小敏找到了解决方案,即使不穿高跟鞋,一套“无性别风”的穿搭也让她气场全开。“刚换风格的时候同事们都觉得很惊讶,但没有一个人说不好看,后来反而很多小姐姐找我要衣服的链接。在随时可能要求你跑起来的当代职场,哪个女生会拒绝又舒服又有型的衣服。”

90后李帆也经常会买男女通穿的衣服,还会送给男朋友,和男朋友同穿一件衣服是她“隐秘秀恩爱”的方式。

一直以来,她都很喜欢跟男朋友穿情侣装,但她的男朋友却觉得太过高调,在朋友面前不好意思。最终,李帆想到了无性别服饰这个终极解决方案,而且发现“真香”。

“穿同一件衣服是隐蔽低调地秀幸福,我嗅得到衣服上他的味道,也不会让身边的朋友柠檬酸。”在李帆看来,只买一件衣服,就让她和男朋友分别有了在朋友面前展示新衣服的机会,这样的做法也是极简生活的一种体现方式,可以为节能环保做贡献。

青铜资本分析指出,无性别服饰的消费群体,主要分为3大类:第一类,新男性,男性审美求觉醒,传统男装品牌形象老化,无法满足年轻人对时尚、潮流风格的要求;第二类,新女性,男女同权运动影响下,女性社会地位更加独立,女汉子、酷女生形象大受欢迎;第三类,垂直人群对中性服饰存在刚需,如LGBT、情侣、大学生等。

无性别消费崛起

衣服是人们最依赖的身外之物,一个人的穿搭哲学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向外界解释“我是谁”。

近日,有媒体报道经营服饰及日用品牌的日本品牌“无印良品”计划最早在2022年春季实现一半的服装男女通穿。该消息发布后在国内社交媒体引发热议,登上微博热搜。

无印良品在回应时表示,希望通过不分男女性别的商品来满足消费者追求多样性的意识,与此同时实现压缩商品数量,提高效率。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无性别服装将可以为LGBT群体服务”,“今年春季在推出第一波男女通穿商品以后,销售势头良好,希望尽快增加商品数量”。

据统计,在“是否接受男女服装通穿”的微博投票活动中,截至6月8日16点30分,共有超过1.6万人参与,其中有超过11000人表示支持。

小敏觉得男女服装通穿很正常。除了活跃在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的“无性别”服装品牌,小敏在逛商场时,还发现一些传统服装品牌不分男女款的衣服越来越多。“粉色和夸张的印花,看款式像女装,但尺码又好像男装。同样,越来越多的金属朋克元素也被用在了女装上。”走进服装店,雨婷压根分不出男女款,询问店员得到的回复大都是男女通穿款。她还发现,对比几年前服装店清晰的男女服饰分区,店内的服饰陈列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国内无性别消费的崛起,与消费者变迁密切相关。

ins博主@Hyeokjin Eum 图 / 燃财经截图

打破二元对立边界的无性别穿搭,在年轻人性别意识逐渐包容的今天开始萌芽。随着互联网的原著居民——90后、00后的崛起,消费潮流开始新一轮的更新换代,他们在信息接收上更为多元,精神追求更加包容。他们热爱自由、拥抱多元文化,不被固定思维所束缚。

赖阳认为,无论是国际大牌推出中性风格的衣服,还是新消费品牌选择无性别主义作为切入点,实际上都是为了迎合新消费者的喜好。

正是因为洞察到消费者行为的变化,95后的刘光耀联合设计师朋友创办了bosie,一家主打无性别主义的快时尚设计师品牌。

刘光耀表示,以“无性别”做冷启动阶段的切入点,更快地占领用户心智。“‘无性别’既符合当下年轻人审美,又能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联想。”

“无性别服饰”在供应链端带来的优势是版型精简。刘光耀表示,男女同款后只需要一个SPU,不需要分男款和女款,设计和裁剪都一样,只是大小不同,大大节约了设计、采购、生产、和营销的成本。同样在库存端,SPU的精简将库存的压力降低一半。

“无性别”服饰是否太小众?在刘光耀看来,bosie本质上是要兼顾了快时尚品牌的大众化价格和设计师潮牌的原创调性。在价格上,bosie也得和快时尚品牌一样,能让三五线城市的年轻人也能消费得起。

保证了价格大众化后,bosie在很大程度上就不会局限在一线城市的部分消费者。“因为抖音、小红书、B站等互联网平台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地域带来隔阂,头部城市和小城青年的审美在逐渐趋同。”

用“无性别”作为冷启动,再借助互联网平台破圈,使bosie快速崛起,三年获得五轮融资,年营收超3亿元。

同样的,珠宝金饰不再局限于传统婚恋场景,而是要满足年轻群体自我表达的需求。

2020年年初,新锐珠宝品牌YIN隐正式取消了男女对戒的称谓。“我们之前以为更适合女生、很纤细的戒指,结果是男生比较喜欢买,很宽大、很有气场的反而可能是一些女性会更好地驾驭。”洞察到消费者的行为趋势,武崟Ayur觉得没必要从产品上去做性别限制,于是取消男女戒,并增加了一些新的颜色和造型选择,以表达平等、开放、尊重的现代感情观和态度。

2020年8月,YIN隐进行了一次品牌升级,去性别化正是升级方向之一。“通过对年轻消费者和对整个时代时尚需求变迁的洞察,我们在珠宝可以承担结婚之外很多情感意义的基础上,确定了去性别化的升级方向。”品牌升级后,武崟Ayur从后台数据观察到品牌的男性用户和年轻群体数量有所增加。

除了在设计上不断打磨适合中性化佩戴的产品,YIN隐还将B站作为了主要营销阵地,与“Alex是个妞儿”等自由探讨两性关系的B站博主合作。“我们在B站、小红书和抖音上都有投放,但B站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做品牌的深度文化内容阵地,也更容易让Z世代的消费者认知和喜爱。”

优之翼创始人、品牌营销专家刘娜指出,无性别主义并不是希望人们没有性别之分,而是希望对性别更加平等、包容。因此,随着中国时尚行业日益强大并接轨全球,无性别时尚自然因符合包容、平等、无性别歧视等可持续发展理念而被更多人了解。

业内人士指出,无性别消费在服饰行业表现最为明显。对于消费者来说,生活节奏加快,无性别主义会让消费者感到轻松,并减少选择压力。对于品牌来说,无性别产品有效减轻了设计、生产上的压力,借由互联网进行概念传播,快速占领用户心智,拉近与年轻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一把双刃剑

“无性别”好像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潮流的代名词,但在时尚圈,“无性别风”其实早就刮起来了。

“Unisex”这个词首次出现在1968年的《纽约时报》。这一时期的百货公司商品目录开始增设“his & her”的新分类,广告中的男女模特皆身穿相同款式的蕾丝喇叭裤搭配纽扣衬衣。

从那时起,无性别形成一种风尚。上世纪60年代由时装设计师哈代·艾米斯提出的“孔雀革命”,这被视为启动新男人衣装风尚的重大事件。男性开始觉醒,认为西装并不应该拘泥于传统面料,于是出现了不少缎面、艳丽明亮的西装,可以是丝绸的也可以是天鹅绒的,上面装饰着褶边、印花、流苏这些阴柔的女性元素。

1966年Yves Saint laurent设计的女式吸烟装,更是无性别主义的标志性设计。Le Smoking,最初是指上流社会的男士在晚宴结束后,脱下燕尾服坐在吸烟室里抽烟,换上那种黑色轻便装,也叫“烟装”。

随着消费者审美的多元化,无性别主义因为踩中了年轻人个性表达的消费趋势,近几年正慢慢向国内服饰市场渗透,且不仅限于走秀T台之和明星穿搭里。

很多业内人士把2018年前后,当作“无性别主义”在中国兴起的开始。2018年,江南布衣推出了以流动性别为灵感的无性别系列品牌REVERB,也是这一年,秋冬纽约时装周上就有超过5个品牌展示了“无性别主义”服饰系列,促使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CFDA)增设“男女皆宜/非二元”这个全新类别。同时,2017年、2018年间,服装圈的“国潮”开始勃发,搭乘“国潮”崛起的快车,无性别服饰频频破圈。

武崟Ayur认为一个能走的更长远的品牌,一定是真正符合当下、以及未来5-10年消费者需求的。“我们见证过吸烟装、猎装、军装、制服元素在女性独立斗争和社会地位提升中的作用,也度过了现代精致、单向的职业女性阶段,年轻人在快节奏的压力之下要躺平、要佛、要自在、要悦己,不希望再用一些性别属性显著的身体装饰来去限定自我。从David Bowie到李宇春,再到碧梨和最近宇多田光的性向宣言,大家都会越来越包容开放,接受多元化的性别意识主张。”

在刘光耀看来,“无性别”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因为‘无性别’的本质是自由独立和兼容并包,而社会变得更加自由和包容,一定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必然方向,它不会随着文化风潮的改变而退步,在这点上 bosie 是非常坚信的。”

但他同时也表示,从长远来看,潮流风口不可能固守不变,bosie未来不会局限在无性别品类当中,而是要做好年轻人喜欢的休闲时装。“无性别”的概念是一个筐,文艺、复古、潮牌都能往里面装。“核心只在于把产品做成男女都能穿的版型”,也成了所有主打“无性别主义”品牌的共识。

做了十多年女装生意的李淼也洞察到这一品类崛起的趋势,他认为无性别服装一直存在于市场之中,包括优衣库每年推出的男女同款联名T等。“业内关于‘无性别时尚’的探索由来已久,但目前从国内的消费市场看来,大众所能接受的还是只限于‘男装女穿’。”他认为,当下无性别概念的火热,与互联网环境下传播渠道多元不无关系,“审美红利下,服饰品牌可以将无性别服饰作为一个品类进行拓展,但完全作为一个独立赛道,目前看还为时尚早”。

武崟Ayur认为,随着无性别思潮的大众化传播,未来肯定会有一波打着无性别旗号的品牌涌现。“越来越多的品牌聚合会加速这一潮流文化的形成,吸引更多消费者。但新品牌能不能活下来,不是找个营销噱头或者显性地去讲品牌故事,而是那些真正懂无性别文化,懂消费者,DNA里面就带了这种自信和主张的品牌。”

武崟Ayur强调,如果品牌不是真诚的理解、认同和尊重无性别文化,而只是盲目地迎合“去性别化”的时尚风潮,不仅无法提升品牌价值,更有可能背道而驰,给品牌扣上一个令人反感的标签。

参考资料:《无性别服饰品牌 bosie 的野心,是想成为「时尚平权」推动者| BRAND+ 专访》来源:SocialBeta

《国潮崛起,95后清华学霸辍学打造“无性别服饰”,年收入超1亿》来源:小饭桌新媒体

《不分男女的“无性别”服装,正在俘获中国大众?》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燃次元。

下一篇:谁还用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