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6日
评论数(0)从2015年接任阿里巴巴CEO以来,张勇对组织设计就有自己的思考:无论是“大中台”,还是“多元化治理”,背后都有同一内核,通过生产关系的更新,驱动生产力的释放,以组织创新驱动业务创新。
作者 | 黄枪枪
编辑 | 杨铭
临近年底,阿里巴巴迎来又一次组织架构调整。
12月6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发布内部信,宣布了全新的组织战略,从“中台战略”升级为“多元化治理”。
最引人注目的调整,是新设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分别由戴珊和蒋凡负责——前者是B系和淘系电商板块的第一次打通,推进产业深度融合,拓展产业布局广度;后者第一次将海外商业业务整合为一个完整板块,是向海外市场要更快的增长速度,要在潜力巨大的海外市场有更大作为。
因此,这并不只是一次简单的人事调整,而是一次对阿里巴巴生产关系的大变化。张勇在内部信中表示,希望“在各个业务领域用更清晰的战略蓝图、更敏捷的组织面向未来,真正创造长期价值”。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
阿里巴巴创业22年,一直以强组织力而著称,而组织力也是阿里得以持续进化的最终答案——这在业界有目共睹,多年前开始,阿里巴巴组织经验就成为各大商学院学习教材,并被不少企业争相效仿。
事实上,张勇从2015年接任阿里巴巴CEO以来,对组织设计就有自己的思考。
无论是2015年的“大中台”,还是现在的“多元化治理”,背后都有同一个内核,通过生产关系的更新,驱动生产力的释放,以组织创新驱动业务创新。
近年来,阿里巴巴面临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这一次的组织架构调整,仍然反映出阿里巴巴在战略上一贯的延续性。
张勇在内部信中,非常清楚地概括了这一轮组织调整的目标是敏捷组织。事实上,这是他长期以来在组织层面上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张勇在2015年接任阿里巴巴CEO,在当时1.2万字的讲话中,他就提出:“要让我们的组织、让我们的创新变得简单一点,变得敏捷一点,变得动作可以快一点。”
在当时,阿里巴巴已经有3万多名员工,但张勇希望,阿里巴巴能够继续保持“像豹子一样的敏捷”。
当时,阿里巴巴给出的解法是“中台战略”。核心就是以网状架构取代过去的树状架构,希望统一的中台,服务所有的前台业务。有了强大的中台为公司提供强有力的底层支持,可以让业务“轻装上阵”,快速跑起来,更敏捷地开展行动。
此后,各大厂商和企业争相竞逐“中台”战略,努力将中台结合进自己和客户业务场景亦证明,中台不仅仅是技术架构上的变革,而是“企业战略、组织、文化、方法论”等多方协同的最终结果。
如今整整6年过去了,阿里巴巴搭建起了强大的中台体系,成为业务实施的重要保障,整个集团的淘宝、天猫、闲鱼、优酷、菜鸟,乃至盒马的打通与沉淀,都受益于统一的中台支撑。
对此,就曾有零售从业者感叹过,盒马作为初创企业,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搭建起一整套线上、线下的售卖、仓储、物流体系,在传统行业是不可想象的,这其中,阿里巴巴的大中台功不可没。
“大中台”战略在过去几年给阿里巴巴带来了成功。不过,中台并非万能,伴随环境演变、技术迭代,庞大组织、业务架构的深入实施,一个中台显然不能支撑所有——因此,在2020年行业内兴起了中台是否“伪命题”的讨论,阿里巴巴从外部到内部,某种程度上都有所承压。
中台就此出现演进的转折点。今年7月,阿里巴巴宣布又一轮组织调整时,首次提出了“板块治理模式”(详见《看懂阿里组织调整逻辑,才能看懂本地生活十年野心》),张勇在内部信中就以“让组织更敏捷,让文化更简单”为题提到,“面对快速变化和高度竞争的市场,我们的组织必须变得更敏捷。敏捷组织的建设必须从集团顶层开始做起”。
彼时,外界就猜测,阿里将对中台战略进一步调整和进化。5个月后,面对形势新的变化, “多元化治理”成为阿里巴巴新的组织战略。
这其实是对原有“中台战略”的迭代。但这并不是彻底取代“中台”,而是要用更敏捷、更灵活的组织,让未来的阿里,在薄而有力的中台支撑下,适应阿里巴巴多特质业务向前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各个团队的客户导向,促进经营效率的提升,实现各个业务线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阿里巴巴,组织设计和战略设计是高度契合的。阿里巴巴最新的组织架构变化,不仅体现了张勇在生产关系上的思路,也体现了他正在坚定地推进阿里巴巴的“三大战略”。
在阿里巴巴的发展史上,长远的战略布局和持久的战略定力,让人印象深刻。2015年,张勇在接任CEO时,阿里巴巴已经明确提出:全球化、乡村和云计算的三大战略。2019年,这一战略调整为“全球化、内需和云计算”,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扩展。
当前,中国互联网行业面临深度调整。随着互联网人口已经基本见顶,中国电商的增量空间,已经不在于用户规模的扩张,而在于在现有用户规模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生意机会。要实现这一破题,唯有深耕产业,进一步提升商业效率。
张勇在这个时候推动敏捷组织的变革,正是直指商业本质。无论是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板块,还是饿了么、飞猪、高德等偏本地的商业场景,都是中国内需市场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们分别面对不同的客户,有着不同的行业环境,自然也要相应的采取不同的业务策略,以更好应对复杂环境的挑战。
在内部沟通中,张勇曾强调,阿里巴巴组织庞大、业务复杂,如何前行亟需重新梳理生产关系。每个业务必须走向站在自身可持续发展、客户价值、对标市场的角度,考虑客户定位及面向客户如何做取舍。
在这一次调整中,全球化同样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阿里巴巴整合了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ICBU)两个海外业务,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形成“海外数字商业板块”,由蒋凡分管。
这是阿里巴巴第一次将海外商业业务,整合为一个完整板块。
截至上一个季度,阿里巴巴的海外消费者达到2.85亿。但张勇在内部信中坦承,阿里距离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公司,距离在潜力广阔的海外市场有更大作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9年,阿里巴巴提出要在2036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当下,阿里国内消费者已接近10亿,要达到这一目标,主要的空间在海外。
相比国内互联网进入存量市场,海外大部分消费场景加速由线下向线上转移,社交电商、直播带货也开始流行起来。以北美为例,2019年线上零售渗透率10.7%,2020年线上零售渗透率14.0%,是线上消费单年增长最快的一年,国内跨境电商甚至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建立海外市场核心竞争力,这也是阿里巴巴对蒋凡的期待。蒋凡在大淘宝期间,推动淘宝用户实现从一两亿到近十亿的跨越,如果他能够将这方面的经验复制到海外,将成为阿里巴巴重要的业务新增量。
不过,海外市场相较国内市场,有许多差异,并不能将此前淘宝的成功经验简单“复制”到海外,更需要在海外“本土化”战略上进行一系列的变革。由此来看蒋凡的考验并不小,但可以肯定的是,“多元化治理”和“敏捷组织”,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同样重要,这将让阿里巴巴能够更有效、更具针对性地响应海外不同市场的需求,加速全球化战略的进程。
阿里的这次组织结构变化,最引人关注的还是“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的成立。事实上,这次变化在阿里巴巴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999年,阿里巴巴创业,当时的第一条业务线,就是服务国内中小企业参与外贸和内贸的B2B事业部,此后形成了1688、国际贸易(ICBU)等多个成熟业务,并衍生为后来人们所说的“B系”。
2003年5月,淘宝成立,2009年,淘宝商城(天猫前身)成立,阿里巴巴逐渐形成了包括C2C、B2C在内的电商平台。此后,又逐渐形成了包括天猫超市、天猫国际官方直营等在内的自营业务,形成了丰富的消费者业务生态。
近年来,戴珊(花名:苏荃)分管的B系,孵化出了淘菜菜、淘特等新业务。这些不断孵化的新业务,早已超越B2B范畴,成为阿里巴巴打开下沉市场、连接C端消费者的重要终端。今年三季度,淘特年度活跃用户突破2.4亿,单季新增5000万,已是电商“第四极”;淘菜菜季度GMV环比增长150%,在半年内实现后来居上。
可以看出,B系已成阿里增长新引擎,它同样得益于阿里的组织机制——B系是阿里最早试点“板块式治理”的核心业务,这种机制成功激活B系的产业带能力,在产销两端完成了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连接。
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的成立,是阿里第一次完全打通B端贸易类业务和C端消费者业务。
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组织架构调整,而是阿里巴巴适应当下市场环境的主动求变。毕竟,无论C端还是B端,核心都是人。如今电商生态竞争,早已转向供应侧变革,谁能提供更好的产品供给、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谁才可能赢得长期竞争——B端和C端的融合,被普遍认为是有效推动供给升级,带动行业进化的重要“增长飞轮”。
事实上,打通B端到C端,通过B端商户交易、服务效率的提升,去驱动C端消费体验、品质的持续提升,是阿里崛起初始组织内核,也是阿里20多年来组织不断变革的基础逻辑。
因此,在张勇看来,阿里巴巴要做一家把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结合得最好的公司。B系业务和淘系业务的深度整合,也正当其时。阿里巴巴将进一步打通从生产制造、销售到物流售后的全流程,推动供给侧的升级,和数字商业效率的提升,这将为阿里巴巴的中国电商业务,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回溯阿里的历史,组织设计往往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张勇这一次的调整同样如此。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标杆企业,阿里巴巴的组织和战略设计,不仅反映了当下阿里巴巴业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给全行业的探索带来很好的示范效应。
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完美的组织架构,但张勇有一套在组织架构设计上的完整思路。适应大环境的变化,适应竞争格局的变化,都需要让组织变得更“敏捷”。“敏捷组织”的背后,体现的是阿里巴巴的进化能力和战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