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通

邹通

公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65

总访问量:307814

一口烘培,一包牛奶,“烘培+牛奶”是生意的绝配吗?

2023年04月26日

评论数(0)

面包 烘焙

来源/联商专栏

撰文/邹通

传统烘焙,曾因产品同质化,创新乏力,导致地位一落千丈。可自从搭上了国潮的便车后,烘焙市场一改以往的颓势,变的光鲜亮丽,引人注目,消费者不惜排长队也要一睹“芳容”;资本不惜重金,也要行业占股。

在消费者的追捧下和资本的助推下,中式烘焙市场风光无两。为此市场上涌现许多新型烘焙品牌如虎头局、轩妈、爸爸糖、月枫堂等等。不过,随着涌入中式烘焙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行业爆品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相继而出。

2022年,新烘焙市场开始趋于平静,多数品牌利润增长受限,不得不放缓扩张的步伐,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新中式烘焙的“优等生”,墨茉点心局率先推出“烘焙+奶茶+集市”的新模式,摸索新方向,寻找突围之道。

一、烘焙班级“优等生”墨茉点心局开“集市”,卖“牛奶”

去年10月,中式烘焙“优等生”墨茉点心局在长沙五一广场新世界百货商场,开了一家以“集市+现打牛奶+现烤烘焙”为特色的墨茉市集。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家店在产品、模式、卖点、装修有何特别之处。

产品上,有烘焙类产品如可颂、贝果、吐司,有牛奶类产品如可现打牛奶,消费者可直接给店员要杀过菌的玻璃瓶,现场打奶,类似于水龙头接水一般。这瓶子根据容量的不同,价格也不同。如200ml的售价为5.8元,500ml的售价为10元。

套餐上,店内以“牛奶+烘培”的模式设置了两款价位相同四款品类不同的套餐:9.9元的“原味贝果+小杯鲜奶”和“低脂全麦贝果+小杯鲜奶”,14.9价位的“原味可颂和小杯鲜奶”和“岩烧可颂和小杯鲜奶”。

模式上,走的是“超市风”集市模式,顾客可提着篮子或推着小推车,像闲逛“集市”一样,边逛边选想吃的甜品,现打想喝的牛奶,选完再在柜台付款打包带走就可。此外,后厨是明档的,现做现烤,制作过程,顾客可一览无遗。

卖点上,主打“鲜”,烘培的“鲜”,现场烤制,新鲜出炉;牛奶“鲜” ,现打牛奶,无毒无添。为进一步突出“鲜”的卖点,店内处处标注了“面包是现烤的,牛奶是鲜打的”的文案。

那墨茉点心局是这模式是原创吗?我认为的它的模式并非原创,甚至有点“偷学”。因为它之前,就有许多品牌做过尝试。北京就有一家以叫做「红星前进面包牛奶公司」的网红店,在小红书和抖音上很多,相关的媒体也报道过。

这家店走的模式,也是“牛奶和烘焙”的模式,相比墨茉集市面积小一点,只有60平米,店内设置了四个区域,销售吐司的区域,销售烘焙的区域,销售冰淇淋的区域,用于打牛奶和收银的区域。这家店的卖点也是“现烤烘焙和现打牛奶”。不过红星前进和墨茉也不同的地方。

场景上不同,墨莉集市走的是“集市风”,红星前进走的是“60、70时代的怀旧风:装修风格上,主色调为大白色,类似鲜奶的颜色,墙面上贴着logo字样为大红色,很有时代感;摆件有搪瓷罐、暖水壶、铁丝篮等等70年代的物件。

包装不同,红星前进虽然对外宣传都是现烤的,但都有外包装,烘焙的烤制过程是在后厨完成的,用户看不到。除了这家,时间追溯到今年2月份,在沪上就有家叫「稻园里」的店,主打的模式也是“面包+鲜奶”。此外,在大众点评、外卖平台搜索“牛奶烘焙”也有相关的店面,在微信搜索框搜索“烘焙+牛奶”也能零星找到一些加盟品牌和店面。

所以,墨莉集市的“牛奶+烘培”的模式,并非原创,而是借鉴了别人的模式,进行延续和改进。如场景上,将“复古风”改成了“集市风”;模式上,"面包+牛奶"改成了“烘培+牛奶”;卖点上,将“现包烘培”改成了明档“现烤”烘培。

这些年,烘焙行业的众多创业者为突破行业禁锢寻求增量,走了一段了“国潮+烘焙+中国点心”的路,辉煌过一段时间,也冷清过一段时间,这次又尝试“烘焙+牛奶”的模式,试图寻得一条新的盈利路径,做“鲜”子上寻卖点,在“牛奶”上寻增长,那那"烘培+牛奶”模式到底有哪些优势呢?

二、"烘培+牛奶”模式有哪些优势

在认为至少有三种优势,可以分布从产品、市场和趋势角度来说,产品角度来说两个产品互动成就;从市场角度来说,两个品类互相成就;从趋势角度来说,“鲜”的卖点紧抓消费趋势。

产品角度:带动销量、适合早餐、组合丰富

带动销量:牛奶属于高频饮品,可拉动烘培的销量。牛奶是高频品类,人人几乎要每天喝一瓶  可烘培和牛奶相比 , 烘培的消费频次就逊色一点。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每天购买烘焙食品的消费者达到12.8%,每周购买烘焙食品的消费者占比达到85.8%。所以 ,在牛奶的带动下,烘培的消费者频次有可能被带动起来。

适合早餐:牛奶+烘培适合早餐,可丰富店面的消费场景。因为我们认知中,“面包+牛奶”是早餐的最佳的配比。因为即营养健康  ,又快捷便利。因此从“面包+牛奶”延伸出来的“烘培+牛奶”也适用这个逻辑,且烘培可选择的品类更多。

组合丰富:烘培和牛奶的品类丰富, 可自由根据用户需求组合套餐。如“酸奶+面包”,赚酸奶爱好者的钱;“牛奶+中式点心” ,赚牛奶爱好者的钱;“低脂牛奶+低脂烘培”,赚健身人群的钱。此外,“牛奶+烘培”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牛奶+烘培+国潮,做包装上的创新;牛奶+烘培+其他饮品,做产品组合上的创新。烘培这些产品可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进行组合,赚不同种类顾客的钱。

市场角度、需求互补、品类互补、人群互补。

需求互补:饿了吃烘培,渴了喝牛奶。烘培类产品,多半是以米制品、面包和中式糕点为主,都属脱水类食品,一般消费者者吃完多少有点口干感,这时牛奶正好与之互补。

品类互补:即做“餐”的生意,又抢“饮”的生意。饮+烘培这个认知消费者根深蒂固。如奶茶+烘培、咖啡+烘培、牛奶+烘培。为此,许多销售奶制品的早餐店,多半会在牛奶旁搭配上面包,让消费者买完,顺便卖点牛奶和酸奶。所以,烘培和牛奶在品类上是互补的。也就是“烘培+牛奶”模式即可做“餐”的生意,也可做“饮”的生意。

人群互补:抱着“牛奶”的大腿做生意。牛奶覆盖的人群比较广泛,小孩、年轻人、老人、z时代等基本都覆盖 ,烘培多为年轻人,主要以女性居多。烘培抱住牛奶的大腿,牛奶的客户群自然也会流向烘培。

趋势角度:紧抓“健康经济” 、强调“鲜”的卖点,易获消费者好感

健康经济崛起,疫情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到达了一个顶点,稍遇风吹草动,就立刻爆发。此外,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对食品品质和新鲜程度要求更加苛刻。在这样的消费者诉求下,以“鲜”为卖点,正好切中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诉求。此外,“鲜牛奶”的卖点,也契合了人们喝现制牛奶的要求。为此才有很多奶制品品牌着重宣传牛奶的“鲜”。比如新乳业推出的24小时鲜牛奶,承诺生产开始后24小时内销售,并且当天上架、当天下架。这和这些品牌如出一辙。如红星前进产品上的生产日期,时刻提醒消费者产品未过期,很新鲜;墨莉集市包装和墙上帖语全是“面包现烤,牛奶现打”,一直强调:“全场产品现做现卖”。新鲜的牛奶和现烤的面包,营养又健康谁能抗拒。

三、“牛奶+烘焙”模式困境重重

虽然“牛奶+烘焙”的模式,有许多的优势,可是该模式要发展下去,变成一个赚钱的模式,依然困境重重。我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境:

竞争困境:一旦入局牛奶业务,品牌会“四面楚歌”

若单独做烘培生意,竞争只有大大小小的烘培店。一旦烘培店涉足牛奶,“四面楚歌”都是对手。如和便利店抢夺早餐上的市场份额;和奶制品抢夺奶制品的消费人群;和茶饮品牌,抢夺“饮品”上的利润空间。面对团团包围的对头,“烘培+牛奶”的烘培店是否能突围,还需考究。此外,“烘培+牛奶”的模式,其实竞争门槛很低,一旦模式验证成功,恐怕一时之间会融入大量的模仿者。面对模仿者,品牌该怎么构建自己的护城河便是要考虑的问题。

品控困境:保持“鲜”的卖点,牛奶的品控是个难题

店面卖点是“鲜”,可是这“鲜”也对品牌的品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牛奶的供应方要严格审核、有没有踩过食品安全的劣迹、牛奶运输过来该怎么保鲜、牛奶瓶的杀毒是否科学等等,这都要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这其中涉及的方法和细节,也更是繁琐, 对品牌方来说,都难以应对,若是个人老板更是难上加难。还有品牌一旦向外扩张,更难保证是否会出现店内员工为了业绩,私下销售隔夜的牛奶的情况。

供应链困境:在烘焙业积攒下的经验很难迁移到牛奶的供应体系上

牛奶和烘培的供应体系是两种“物种”,因为在烘培供应链积攒下的经验,很难迁移到牛奶供应体系上。经验无法迁移,那么需要投资者重新搭建供应体系和标准,此外,还要兼顾烘培的供应端,确保两个供应体系同时为店面服务,支撑店面的正常运转。这对品牌是一种考验,对个体创业更是一种挑战。

成本困境:引入牛奶品类,店面运营成本会进一步增加

烘培店一旦引入鲜牛奶这品类,店面就要增添一块鲜奶区,用于展示和销售乳制品,在这区域,还要增添与之对应的设备。这会造成店铺运营成本的增加。如鲜奶展示区会增加店面面积,支付租金成本会上升;打奶区会增设消毒柜、玻璃瓶、打奶的水龙头等,设备成本支付会上升。此外,品牌主打鲜制烘培,还要增加烘培制作人员和相关设备,且烘培的动作肯定要后厨完成,后厨面积肯定不小,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四、“烘培+牛奶”未来还需哪些创新

“烘焙+牛奶”的模式想要发展,除了突破以上的困境外,未来想发展下去,还要持续在产品上、渠道上、场景上持续保持发力。

产品上的创新:根据消费群求,持续更新产品

上述我们说了“烘焙+牛奶”做的是“餐+饮”的生意,其中“餐”主打产品是烘焙系列,“饮”的主打系列是牛奶系列。只是牛奶系列的产品比较单一,只有酸奶和鲜奶。以红星前进为例,其小程序上,主打乳品系列只有瓷瓶酸奶、250/500ml的纯牛奶。墨莉集市只有纯牛奶。烘焙行业和茶饮行业一样,面对消费者是年轻群体,想要长久占据这类人群的胃口,主打“烘焙+牛奶”的模式品牌,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就要持续细分各种需求,去开发新品或推出产品套餐。如针对减肥人士,推出低脂奶制品;针对爱吃水果,爱喝奶的人士,推出了“牛奶+水果口味”系列的饮品等等。

渠道上的创新:针对不同的渠道,制定策略,让渠道助推模式快跑

针对宣传渠道,制定宣传策略。品牌刚开始,没知名度,可学“网红策略”,利用卖点+小红书+抖音+本地公众号种草品牌,用外力曝光品牌,带来转化。以红星前进为例,它的卖点“现打牛奶+现烤烘焙+怀旧风”,那联合小红书,种草品牌,带来口碑效应;联合抖音网红,曝光品牌,带来宣传效果;联合本地公众号,推活动引流文案,带来转化效果。所以,它的店才能在北京众多烘焙品牌中能脱颖而出,才能被消费者关注到。

针对外卖和零售渠道,制定盈利策略。疫情下,“牛奶和烘焙”模式想活下去,就需要针对外卖和零售渠道去开发产品,制定推广策略以及方向。因为,外卖可帮其在疫情下活下来;零售可帮助打造多元化业务,让品牌多点盈利。虽然撬开这两个渠道很难,但是该模式未来要发展下去,不得不面对的渠道创新这条路。

私域上的创新力:稳固客户群,打造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通过“牛奶和烘焙”的“鲜”这个卖点,确实很吸引人,但客户图完鲜后,没了运营的后续,客户会很快流失。红星前进和墨茉集市也是一样,确实“鲜打牛奶+鲜烤烘培”很吸引人,可是一旦顾客见惯了这模式,客户也会流失掉。为了留住客户,未来“牛奶和烘培”的模式下的品牌店和创业者,必然要进行私域的创新:以活动+各线下门店+各用户触点+引导文案的方式将流量引导到私域;以企业微信+社群+公众号+小程序的方式承载私域流量;以套餐+新品+福利劵+优惠活动的方式刺激转化。

场景上的创新:融合各类场景,进行场景上的突破

如墨莉集市和红星前进,模式都是“烘焙+牛奶”,卖点也都是“鲜”。可两者也有不同的地方:场景上的差异。墨茉走的“集市风”,顾客提着篮子或小推车,可边逛边采购食品,逛超市似的;红星前进走的“红星怀旧风”,进店有种穿越70时代之感。所以,这两个品牌虽然都走的“烘培+牛奶”的模式,可依然各自不同的卖点。未来其他投资者想尝试“牛奶+烘焙”,必然会在场景上进行创新,来突破模式的同质化。可能有“地摊风+烘焙+牛奶”;“工业风+烘焙+牛奶”等等。甚至还有延伸出来新的模式:“烘焙+牛奶+档口店”;“烘焙+奶牛+社区店”等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