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唆麻的专栏

科技唆麻

公告

文集

科技(233)

统计

今日访问:1100

总访问量:2654262

从跟随与博弈,到弯道超车,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0年11月23日

评论数(0)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一首木心先生作于弱冠之年的《从前慢》,引人共鸣意向叠加出的淳朴率真的氛围,一直被人们作为诠释与怀念过去的“慢生活”。

  

不过,你或许很难想象,竟然有人敢站出来对这首诗“说不”。

 

在刚刚过去的11月20日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20周年盛典活动上,在汪涵作为讲述人的回望通信发展历程的大会主题短片中,有这么一句话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从前慢,车马稀,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慰藉;欲寄彩笺兼尺素的离情别绪,最终化作了山高水阔知何处的一声叹息。”


角度“清奇”,但并非只为博人眼球。实际上,早已没人能逃离如今的“快”,承载思念的邮件不再寄托于车马,“云社交”成为日常;而豆浆的热气,迎接的是一个个身着黄蓝制服的小哥。

 

在我看来,由 1G时代从零开始,到 5G时代引领全球,正是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崛起,推动千行万业迈上信息化快车道,才让我们有了怀着些许自豪,去怀念“从前慢”的闲情逸致。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移动的发展历程浓缩在了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史中。


短片里藏了什么


在这则由汪涵回望通信发展历程的短片,与以往行业内常见的表达套路不同。既不讲自家技术有多先进,也不讲自己行业地位有多靠前,反而是先从通信的发展历程聊起。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就曾提过,人类祖先智人之所以能战胜其他人种,在于其能表达更复杂的意思;这使得原始部落有了分工合作,组成复杂社会的可能。

 

换言之,自人类诞生起,通信水平便决定了社会的发展。

 

中国移动20周年盛典开场便以此为切入点,抛出了第一个命题:“在漫长的历史中,交流和沟通时常比登天还要难,或许正是因为这份艰辛,人类甚至学会了在苦难中品尝出壮丽。”

 

换句话说,我们如今看来自带滤镜的“从前慢”,更像是在通信技术的限制之下的苦中作乐。

 

 怎么理解这个观点?李清照有一首很出名的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迁徙本是自然现象,但李清照借王宝钏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鸽子、大雁、驿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传达离愁别绪的美好意向。

 

而正如汪涵这则片中所说,技术发展加速改变着人类生活:“两千年来,人类习惯了写信;两百年来,人类拍起了电报,打起了电话;二十年来,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因为移动通讯而改变。”

 

潜移默化之中,手机信号逐渐成为了与阳光、空气和水一般无所不在且须臾不离的存在。

 

但人们往往对习以为常的变化熟视无睹。实际上,这背后是无数通信从业者们前赴后继,付出了自己的血汗,将天堑变成了通途。这里不得不提到5G上珠峰这一壮举—伴随2020珠峰高程测量启动,中国移动率先在海拔5300米珠峰大本营、海拔5800米过渡营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投入建设和使用5G基站,全程通信保障“珠峰高程测量”直播和报道,和亿万观众一起见证巅峰时刻。同时,中国移动为参与“珠峰高程测量”活动的登山队员及工作人员全程提供通信保障。



在此次20周年盛典上线的《5G上珠峰,再续新传奇》节目,便以舞台剧的形式对当时建设珠峰5G基站进行了生动再现:凌冽的大风,严寒的气候,高难度的工作环境也阻挡不住移动人前进的步伐。



据节目原型,中国移动5G上珠峰项目组成员介绍,营地物资匮乏,建设者们只能喝着冰块融水,吃着方便食品;由于高原反应,建设者们普遍出现头晕、头痛、呕吐、拉肚子,睡袋上的棉絮全是冰雪融化的水,但仍然需要7*24小时值守;5G建设所需的光缆不能截断无法用牦牛搬运,建设者们就排成一队,硬是每人扛上两三百米向上攀登。

 

对此,节目代表众多通信行业从业者表露了心声:为了人们能平等地享受移动通信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一切值得。

 

实际上,很多人倾向于将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高速发展,归结于人口红利。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有失偏颇。人口红利只能解释市场层面的高速发展,但并不能解释我们为何能从1G时代技术储备“一穷二白”的境地,到如今能在5G时代“弯道超车”欧美国家。

 

在我看来,秉持的“一切值得”,扛起民族通信技术发展大旗的中国移动正是极好的样本。


为什么中国移动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扛旗者


尽管古代中国的各项通信技术发展,比如烽火台、驿道驿站的出现并不晚于西方文明,但在全球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时,历经动荡后的中国在通信技术方面几乎原地踏步。

 

中国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底子有多差?在1G时代可以说落后发达国家数十年。核心技术、设备制造全部为零,建设网络不只要付出天价费用,网络架设更是处处要看国外企业的脸色。

 

在这样的底子之上,中国移动面对的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面。但尽管如此,中国移动不仅5G技术提交发明专利数稳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更已经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 SA网络。



短短20年间,技术与市场两手抓,且两手都硬,是怎么实现的?

 

其一,作为基础设施建造者,中国移动一直不忘初心;

 

运营商承担着保障移动通信网络运转的责任,属于典型的苦差事。反观中国移动,却更像是将网络建设看成了使命与挑战。这一点,在为边疆的三沙铺设网络时是极好的例子。

 

早在2001年,中国移动就开始了三沙建站工作的筹备;2003年就租用卫星链路率先开通了西沙永兴岛基站,实现了网络的首次覆盖。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4G牌照,而早在当年4月,中国移动就在西沙永兴岛首次建成并开通4G基站。

 

截止2018年底,西沙7个人居岛屿已经实现了4G全覆盖。而在2019年4月,三沙市首个5G基站正式开通的2个月后,工信部才正式发放了5G商用牌照。

 

而此次盛典上的现场音乐课的环节,则为5G教育扶贫打了一个样。在现场,音乐人阿朵,同时与湖南新晃县、湖南怀化扶罗镇、四川阿坝理县、青龙满族自治县等地7个教室里的孩子连线。同样来自山村的土家族姑娘的阿朵用现场寥寥几样道具,就为数百名边远地区的小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音乐启蒙课,在5G高带宽低延时的支持下,不仅全程画面纤毫可见,阿朵的演唱也与乐器完美结合,启发了孩子们发现身边的音乐之美。

 


换言之,在中国移动的不断投入之下,哪怕是用户少、基础差、商业效益有限的区域,也从未在移动通信发展的大潮中掉队。

 

其二,中国移动一贯将赋能产业链作为核心能力;

 

以在建设民族3G——TD-SCDMA时期为例。彼时,国产手机缺乏核心技术,承担从零开始研发支持全新标准的风险,中国移动就砸下了十多亿,开了运营商与终端厂商联合研发之先河。

 

有人就曾经算过,如果中国移动采用国外成熟的WCDMA标准,达到同样的网络规模,投资金额只需要TD-SCDMA的一半。但也正是如此,TD-SCDMA 标准,仅用了3年半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标准化到市场化,走完了欧美运营商12年走的路。

 

从商业层面来看,中国移动的投入显然算不过账,但却不仅真正拉动产业上下游整体技术实力提升,推动了后来国产手机的崛起;更让无数用户,以更低的门槛享受到了3G的便利。


“一切”值得的下一步:冰川之下,洗牌加速


抛开基础设施建造的层次不谈,外界或许很难看懂中国移动在产业层面的不断投入。相较于同行纵向埋头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国移动明显更强项于横向打造自身的业务矩阵。

 

背后的底层逻辑在于,已经到来的5G时代将与千行万业结合得更加紧密,未来会更加深刻地推动社会的升级转型,作为产业链核心地位的移动有责任为上下游赋能。

 

吴军的“基因论”就曾指出,在一个商业环境中优化得非常适应环境的公司基因,很难在另一个生态环境重新适应和发展。比如,在PC互联网时代,Windows+Intel牢牢把持了产业核心,移动互联网时代,则轮到了谷歌+ARM。但其中,几乎没有中国公司的身影。

 

需要指出的是,前两次的技术革命,更多是“人与人”的连接。而5G的重点则是“人与物”“物与物”的“万物互联”,冰川之下的产业链洗牌正在不断加速。

 

比如中国移动自身就凭借与产业上下游的紧密合作,以及将技术研发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在很多场景已经拿出领先于行业的研发成果与解决方案。

 

比如在核心技术上游,由3GPP定义的5G核心网便是由中国移动牵头,联合全球14家运营商及华为等12家设备商提出。其优势在于,基于中国移动对于市场的敏锐嗅觉,构建的由软件定义的网络,实现了微服务、轻量高效地调用接口以及服务框架的三大特征。

 

在产品创新方面,不断强化开放合作能力。产品是所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任何阶段都必须坚持产品为王。就在盛典直播当天,中国移动举办了“云集精彩 共赢5G未来”产品创新开放合作分论坛。分论坛上,不仅集中发布了一批新产品、推出了一批新合作政策,更以开放之姿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系列生态合作计划、启动了多个生态联盟。“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让产品成为生态汇聚的纽带和产业赋能的平台。5G时代,中国移动将推动开放合作,从过去“通信和服务”的叠加,全面升级为“能力开放、产品合创、场景融通、品牌赋能”的立体化体系。

 


而在落地为应用场景方面,秉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产品成为5G时代数智生活的载体”。去年5G正式商用后,中国移动旗下专业化公司咪咕便结合自身内容优势与场景布局,推出了5G“五新”应用——5G+4K+VR的“新看法”、全球首个5G全面屏超高清视频彩铃“新听法”、基于AR技术的虚拟形象合拍应用的“新拍法”、国内最大的5G云游戏平台咪咕快游“新玩法”和国内首个5G融媒体手机报等在内的“新用法”,为仍在摸索如何落地应用场景的行业提供了全面、可落地的样本。

 

换言之,节目中传达的“一切值得”包含着更深的含义:5G 是一次中国产业链崛起的机会,为了承担起这一推动历史进程的责任,中国移动必须要凝聚起一切可以凝聚的产业资源。

 

正如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此次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面向产业各界提出的四点倡议中就明确强调:不仅要共同致力于打造泛在连接,加快5G、数据中心、边缘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标准统一、互联互通、智能升级,满足经济社会对万物互联、实时在线、可感可控的泛在智能连接需求;

 

更要共同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同千行百业深度融合,共创数字化应用产业生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这些都早已超越了中国移动企业范畴,成为全行业关注的议题。

结语


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是,在此次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大量5G最新的行业应用方案对外展出的同时,中国移动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环节,介绍6G愿景与技术趋势展望,而我仔细听下来发现,这甚至已经是第二版的研究成果。

 

令人意料之外的同时,这或许本就情理之中。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不难看出肩负推动民族通信产业发展重任的中国移动的步伐是越跑越快,从未停止。显然,要在5G实现引领之后,在6G上再进一步,必须提前蓄力,才能在听到发令枪响的那一刻迸发出最强大的力量。

 

20岁的中国移动,依然绷紧着那根弦。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科技唆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