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8日
评论数(0)华为在手机端有“麒麟芯片+鸿蒙OS”布局,而在数据中心侧,华为与产业伙伴同样构建起以“鲲鹏+openEuler”为代表的IT基础设施和行业应用的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统称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鲲鹏与鸿蒙正在成为华为布局B端计算产业和C端智能物联产业的两张王牌,它们都是万亿市场。
3月27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开幕,因为疫情转成线上直播的形式,倒是有了意想不到的两个好处:一方面,线上直播打破了空间的桎梏,让全球的更多开发者都可以接入观看;另一方面,线上直播也成为“云”这样的“新基建”的最好展示场。
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新基建的“新”就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过去的物理世界过渡到了数字世界。在数字世界里,开发者是核心,计算、云、人工智能等能力是开发者手中的工具,这些工具的基础就是算力。世界呼唤多样性的算力,趋势是异构计算、协同计算、暴力计算、泛在计算。
算力是数字世界的动力,而将算力转化为实际价值的核心是开发者。3月27日的活动,令笔者感触最深的,是华为在围绕开发者等合作伙伴推出一系列举措,鲲鹏计算生态正在展翅高飞:“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涯任搏击”。
“在数字时代,开发者就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更是企业创新的动力和产业的灵魂。”侯金龙如此说。
此次华为开发者大会,最核心面对的,就是开发者。加上每年9月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中有关开发者的内容,华为一年针对开发者有两场声势浩大的大型活动,可见对开发者的重视。
鲲鹏要想真正展翅,也要靠开发者,尤其是现在鲲鹏生态相比x86还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第一天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上,最令开发者注目的非华为云CloudIDE莫属,它对鲲鹏云原生应用的特别支持,可以说解决了鲲鹏开发者的最大痛点。
站在鲲鹏开发者的角度,他们的最大痛点是割裂。开发者要么选择本地编译工具链,这意味着需要在X86做编码,在鲲鹏环境做编译构建,作业流割裂、效率低下;开发者要么选择交叉编译工具链,这意味着在X86环境使用ARM交叉编译工具链,这又有可能引入ToolChain Leak的问题,带来诊断难题。
现在,有了支持鲲鹏原生开发环境的华为云CloudIDE,这个痛点就迎刃而解。华为云DevCloud研发总监王亚伟介绍,CloudIDE只需要几十秒时间就能快速创建鲲鹏原生的云端开发环境,开发者可以直接在浏览器内连接到云端实例,进行编码、调试、测试,10分钟就能快速开发鲲鹏云原生应用。而且,CloudIDE还宣布2020年对所有鲲鹏实例免费开放。
华为云CloudIDE的发展,本身就是云在代码开发领域应用的最好案例。从70年代的打孔卡,到80年代的文本编辑器,到90年代、00年代特定的IDE,再到现在的CloudIDE,应用开发终于可以摆脱本地化、多操作系统、多语言的桎梏,鲲鹏云原生应用开发在CloudIDE的驱动下从未如此便捷。
CloudIDE背后的华为DevCloud,更是为开发者提供全流程的软件开发工具,把华为公司30年的软件开发经验开放给开发者。据了解,目前有超过40万用户在DevCloud上开发了超过50万个项目。此外,华为还为开发者带来了1套开发工具(鲲鹏开发套件)、1个开发者社区(鲲鹏开发者社区),尤其是鲲鹏开发套件中新增的鲲鹏加速库,可以让开发者用不到1%的代码修改量,获得大于10%的性能提升。
鲲鹏开发者所遇到的挑战正在一个个被解决。
在2019年9月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提出“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合作伙伴”策略,推动鲲鹏计算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半年过去,这一策略在加速落地。在硬件开放上,目前全球已经有黄河、长虹天宫、紫光恒越、同方、湘江等11家整机厂商基于鲲鹏主板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服务器及PC产品。侯金龙再次重申,华为的TaiShan服务器将聚焦做高端和内部配套,华为在时机成熟时会停止TaiShan服务器销售业务。
在软件开源上,openEuler LTS(Long Term Support)版本正式上线,麒麟软件、普华基础软件、统信软件、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宣布发布了基于openEuler的商业版操作系统。伴随openEuler的开源,越来越多的企业深入参与到创新和实践中,openEuler正在成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创新社区。
能够实现这样的成绩,最关键的是华为的生态思维。在华为做鲲鹏的时候,业界曾经有过怀疑,怀疑华为能否大公无私地将自己花费巨资研发的操作系统开放,能否愿意放弃服务器销售业务,现在业界已经没有什么质疑的声音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始终是扮演一个“使能者”的角色,通过硬件开放、软件开源支持合作伙伴做大做强。
这是鲲鹏生态飞速发展的秘密所在,华为和合作伙伴携手,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形成合力。例如,在鲲鹏生态落地金融产业的过程中,神州信息就和华为紧密合作,华为发挥了云、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及核心技术的计算能力、全栈能力、生态资源,而神州信息则发挥其在行业理解、金融自主创新、新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新技术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场景创新能力。
普华基础软件也是这样,该公司董事、总经理刘宏倩透露,参与了社区早期的筹建与规划,提交了上百个社区版的系统补丁,发布了基于openEuler的首个商业发行版《普华服务器操作系统(鲲鹏版)》。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鲲鹏生态的发展,也为众多国产硬件厂商、软件厂商带来了新的机会。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加入鲲鹏伙伴计划的生态伙伴已经超过600家,他们遍布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福建等地。侯金龙透露,将会用三年的时间让90%的应用都可以跑在鲲鹏上。
神舟信息集成SBU副总裁孙国伟的话,可以说代表了合作伙伴的心声:“鲲鹏现在还像是‘小语种’,目前掌握的人还不够多,但已经有大量的伙伴加入学习,国内大学已经有相关课程开始开设,鲲鹏以后不光要做翻译,还要拿它写诗作文,写世界名著。”
李军,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在学校里,他参加了一个新的认证考试:华为鲲鹏应用开发工程师认证(HCIA-Kunpeng Application Developer V1.0),拿到了证书。
2019年11月6日,华为鲲鹏应用开发工程师认证正式发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在今年2月24日,全国首个鲲鹏计算HCIA在线孵化营在成都正式启动,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超600人踊跃报名,足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在此次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上,又有重磅举措:华为宣布与50多家高校开展鲲鹏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并推出24类鲲鹏相关的职业认证,构建鲲鹏人才中心体系。这是一个系统化的体系,包括联合高校培养开发者、推出线下和线上学习材料和课程、推出鲲鹏职业认证、推出面向鲲鹏开发者的扶持计划等一系列举措。
更重要的是,华为拿出了真金白银对人才进行扶持。去年,华为发布沃土计划2.0,计划5年内投入15亿美元推动产业发展。在华为开发者2020(Cloud)上,华为宣布2020年将投入2亿美元,对高校教研、初创企业及开发人员、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鲲鹏的崛起,需要生态,而生态的壮大,关键要靠人才。华为的这些系统化的人才扶持举措,着眼长远,让鲲鹏生态有了一个人才底座的坚强支撑。去年,华为提出要在5年内发展500万开发者,不到一年过去,已经有160万华为云开发者,速度堪称惊人。在一系列人才扶持举措推动下,相信开发者增长的速度还将加快。
华为开发者2020(Cloud),在一个特别的时刻举行,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是让各行各业的人们感受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5G、IoT、AI等变革的背后,计算是核心基础设施,这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壮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如华为芯片和硬件战略Fellow艾伟所说,2019年以华为发布的鲲鹏920位代表的Arm系列处理器,性能达到了高端服务器的性能要求,将成为一个奇点,数据中心处理器将加速向Arm迁移,计算将迎来新时代。
现在的鲲鹏,已经不仅仅是芯片,更是华为计算战略的代名词,正在以生态、行业和产业三条主线展开,强势前行。
在生态主线,华为在开发工具、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人才扶持等方面的一系列新动作,也是亮了底牌,即华为会不遗余力地开放、不遗余力地推动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发展;
在行业主线,华为聚合生态伙伴打通一个个基于鲲鹏架构的行业。例如,在3月27日的活动上,华为与腾讯游戏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了联合实验室,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表示将充分利用华为鲲鹏处理器强大算力,构建行业领先、高质量和低成本移动云游戏解决方案。
在产业主线,华为与各地签署鲲鹏产业生态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鲲鹏生态基地,成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抓手。
当众多合作伙伴加入其中,生态、行业、产业联动,甚至高校学生都开始热衷于考鲲鹏认证的时候,千帆竞发,鲲鹏生态不断走向壮大。
正如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开场的《鲲鹏》MV所唱:
我生在神秘东方 血液已热得发烫
百千万脉络扩张 汇聚到我的胸膛
凝望已久的远方 埋在深处的力量
唤醒沉睡的渴望 如今我就要登场播放
到了鲲鹏展翅高飞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