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8日
评论数(0)
作者/木鱼
编辑/壹览君
图/壹览图库
3月25日,贵阳一名外卖骑手因为送餐快超时逆行将一名行人腿部撞骨折;
3月底,上海美团骑手与商家发生矛盾,将牙签投递在饿了么的配送商品中;
3月,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被曝涉黄
......
近年来,随着外卖平台的快速发展,点外卖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但是,伴随着外卖平台的发展,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食品不干净、价格比实体店贵、商家被高额抽佣、外卖员奔波上演生死时速......这些问题都直指外卖的承载方—外卖平台。
为此,人们对点外卖这件事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点外卖为什么要通过外卖平台,出了这么多问题的外卖平台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壹览商业》认为,要聊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外卖的发展和外卖平台带来的改变说起。
外卖是指餐馆通过将食物打包给消费者送上门的一种销售方式。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需求,具体起源时间已经无从考证。
早期的外卖多为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消费人群提供,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或贵族派对要求餐厅为其提供包装好的食品、中国古代大户人家让餐厅直接将食物送到家里。此时商家与消费者是常客关系,一般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沟通,通过信任维系,经营范围小,且频率和效率都很低,只能为少数人服务。
近代外卖是随着电话的普及发展起来的。
19世纪美国工人阶级壮大和种族分餐制的出现,让电话预定外卖食品开始在美国普及。20世纪50年代,日韩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城市化率的提升和家庭电话的普遍使用,使外卖在日韩的普及度提升。
此时的外卖以电话预订为主,商家将菜单和联系方式印制在传单上分发,通过电话接听获得订单后自行配送。商家拥有自己的固定配送团队,与消费者通过电话联系,外卖平台上没有产生。这样的外卖体系,是以电话网络为基础,存在区域瓶颈,只能限于熟人网络、碎片化、本地化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口和资源要素的不断流通和迁移,餐饮商家对经营范围扩大的需求和消费者对餐饮消费的多样化需求,推动了早期外卖平台的诞生。美国的GrubHub和丹麦的Justeat,都是这一时期成立的。这个时期的外卖平台通过轻资产模式运营,他们通过地推等手段吸引商家入驻,消费者在平台上选择餐厅下单,商家自行配送,平台从用户付费中抽取佣金。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外卖的业务量开始增加,自行配送对商家来说成了一项重要的成本支出,且配送端的不受控制也让外卖平台无法提供更标准化的服务。
于是,现代外卖平台就应运而生了。
2008年以后,一批新的外卖平台开始在许多新兴国家出现。以中国为例,2008年饿了么创立,2010年美团和糯米网(百度糯米的前身)创立。此时由于中国城镇化速度太快,很多餐饮商家都是刚刚起步,商家无法承担自建配送团队的成本。外卖平台们均优先选择了自建配送团队的重资产模式来快速占领市场和培养消费者习惯。
他们通过地推等手段吸引商家入驻,通过补贴等优惠条件吸引消费者在平台上选择餐厅下单,通过算法分配配送员进行配送,通过用户付费中抽取佣金。外卖平台成为了商家、骑手和消费者之间联系的纽带。
他们出现从需求端看,是因为消费者收入水平上升、工作时间延长、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外卖需求量上升;从供给端看,是因为商圈优质物业稀缺、租金上涨加快,堂食成本提升,商家迫切需要外送食物提升翻台率摊薄租金成本。
而这些,就是我们现在每天在用的外卖平台。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形成了美团、饿了么双雄并立的局面。
现代外卖平台出现至今已经超过十年,给消费者、商家、骑手、社会等各方面都带来了深刻且显著的影响。
对消费者来说,是便利度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外卖平台上的丰富餐饮商家让消费者在吃饭上有了更多的选择,而规定时间内配送上门也让消费者更加节省时间。让消费者省去了做饭和寻找餐馆的时间,便利性的提高不言而喻。
事实上,外卖平台高速发展的十年,已经让大部分人在吃饭这件事上,形成了随时点外卖的新习惯,特别是年轻人。调研数据显示:90后每周在家做饭次数少于4次,且每月在家做饭少于3次的比重是其他年龄段的两倍以上。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的外卖总体单量达到了171.2亿单,平均全国每人每年点外卖12单,外卖市场交易规模达8352亿元,用户规模接近5亿人,80、90后是外卖的主要消费力量。
对商家来说,是生意逻辑上的改变。过去,餐厅主要做早中晚三餐生意,餐厅用餐高峰时间固定,一家普通餐厅辐射范围一般不超过周围1公里,靠口碑传播,且餐厅选址是决定性条件之一。外卖平台的出现,让餐饮商家通过平台流量增加了品牌的曝光;通过外卖骑手将门店辐射范围扩到到了5公里;通过平台和智能手机,拉长了商家的接单时间,让商家接单不再拘泥于三餐,提升了翻台率;更重要的是,线上平台让餐饮商家对门店选址的要求降低,甚至可以只做线上生意而不要堂食。这背后是餐饮行业由点位逻辑向流量逻辑的转变。
对社会来说,是就业机会的增加。外卖平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职业“外卖骑手”,给社会释放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数据显示,国内两大外卖平台美团和饿了么,现在拥有骑手数量超过600万,加上达达、盒马、顺丰等其他企业,保守估计外卖骑手数量近千万人。且骑手的平均年龄在26-30岁左右,35岁以下占比近70%。
另外,从收入上看,据新京报调查,外卖骑手收入水平在4000元以上的占比达80.11%,8000元以上的占比达30.97%,更努力的月收入破万也有很多。这个收入水平远远高出202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均薪资3569元,也高于制造业头部企业富士康工人的月平均工资6000元。
因为入行门槛低,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工作自由且收入相比传统制造业更有竞争力,大量的年轻人离开传统制造业流水线成为骑手,也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高收入。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外卖平台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为社会创造了经济效益和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社会问题。
首先,是食品安全问题。整个外卖流程环节众多因为涉及很多的商家,而且经营场所规模不定,很容易出现监管盲区。多年来外卖商家无证照、假证照、黑作坊、食物变质、夹杂异物、成分超标、包装盒不合规等问题频频被曝光。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光网上订餐投诉举报就有25818件,平台准入审核不严、线下餐厅无证经营、餐食外包装破损是主要投诉原因。
其次,是交通安全问题。一方面,外卖平台为了提高投送效率,争夺用户,利用算法在订单配送时间上对骑手严格考核。另一方面,由于骑手的薪酬采取计件制,为了提高收入就得多送订单。两个原因的叠加迫使骑手为了多送订单,准时完成订单,频频违反交通规则,造成大量交通事故,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影响。
以上海为例,2019年上半年上海市共发生涉及快递、外卖行业各类道路交通事故325起,造成5人死亡、324人受伤。发生交通事故较多的企业为美团、饿了么和顺丰。
最后,是骑手问题。一方面,由于数量庞大且来源多样化,外卖骑手素质参差不齐,与商家、消费者产生各种冲突。骑手殴打商家、消费者,故意破坏食品等问题层出不穷。如近日发生的一起恶性事件,上海美团骑手因与商家矛盾,在顾客的饿了么奶茶订单里放牙签,2月深圳美团骑手因口角殴打商家店员......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平台上仅仅包含“骑手”关键词的投诉就有1920条。
另一方面,外卖平台为了降低成本,与骑手签订的多是第三方劳务派遣合同,绝大部分的骑手没有社保保障。为了多挣钱,骑手们普遍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如今年1月北京饿了么骑手韩某工作猝死,2019年2月郑州美团骑手朱书品猝死,2019年5月美团骑手张小利猝死,2019年5月饿了么骑手武振于家中猝死......
如此多的问题让人触目惊心,有了问题就要解决,外卖平台所带来的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应该让外卖平台解决。确实,作为联系商家、消费者、骑手三方的纽带,并通过他们赚取利润的外卖平台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应该负主要责任。
作为责任主体的外卖平台: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就应该增强平台对商家的审核力度和惩罚力度,完善平台审核机制;对于骑手违反交通规则问题,就应该从订单算法匹配、配送时间、薪酬计算上做出调整;对于骑手素质问题,就应该提高骑手准入门槛,对骑手的规范化做培训和引导,完善骑手奖惩措施;对于骑手社会保障问题,就应该逐步给骑手交社保,签订劳动合同,完善保障体系。
显然,目前这些以美团和饿了么为首的外卖平台都没完全实现完善,出了问题就应该接受社会的质疑和监管的惩罚。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外卖产生的这么多问题不是平台一家之错。
比如,食品质量问题,平台因为不参与商家的直接运营,对每一份订单并不能直接掌控,再严格的制度也不能完全阻止商家做小动作,这还需要商家自律和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
另外,骑手素质千差万别,面对数百万的骑手,涉及美团和饿了么各自合作的众包、外包公司,需要监管控制的层面不但复杂且琐碎。众包、外包公司,以及骑手出现偷奸耍滑的案例,最终又会回到外卖平台“监管不力”的指责上。
因此,将这么多问题的责任都归结到一个外卖平台显然是不对。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平台、商家、骑手、消费者还有政府,多方共同努力。平台应该完善规则,商家应该更加自律,骑手应该提高自己,消费者应该更加宽容和仔细,监管部门应该协同监督。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事情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有媒体报道,3月31日下午,合肥新站高新区磨店市场监管所约谈饿了么网络平台,当面沟通外卖平台乱象治理事宜,并在协商建立政企联合治理机制。这说明,监管部门已经认识到外卖乱象不能仅仅靠平台治理。
但是,即使平台、商家、骑手、消费者、监管部门多方共同努力,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基于外卖这个生态而产生的负面问题是不可能被完全解决的。
正如前文所说,事物是矛盾的,具有两面性的,好和坏的两面性是一直存在的。对于一件事物,只要他还存在,我们就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的坏的一面。
解决了商家源头的食品质量问题,还会有其他环节带来这个问题;解决了骑手违反交通规则问题,还会有意外,有送餐时间变长的问题;解决了骑手社保问题,还会有骑手不愿意交社保的问题......
每个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形形色色的,按下葫芦浮起瓢,当一个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其他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外卖行业也不能跳出这个规律。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想,既然我们不能解决外卖平台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应该考虑抑制外卖平台的发展或者直接取消外卖平台。
显然,这是不可取的。历史早已证明,粗暴的一刀切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对于外卖平台亦是如此。
一方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外卖平台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性,已经不可能变回去,只能向更便利的方向改变。
一方面,外卖虽然出现的时间很长,但是外卖平台出现的时间尚短,算是一个年轻事物。对待新事物,需要多一点包容。
对于这种争议比较大的事情,通常做法是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将次要矛盾压缩在合理范围之内。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完全解决外卖平台带来的负面问题,但是可以通过各方努力将外卖带来的好处做得更好,将问题发生次数降低。
毕竟,我们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而外卖的用户规模才接近5亿人,市场想象力还足够大。解决了主要矛盾的外卖平台,还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