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叔的思考暗时间

倪叔

公告

投资基金合伙人&知名科技自媒体人,师从财经作家吴晓波,后在阿里巴巴深造7年,微信百万爆款制造者,电商十年老兵,直播电商操盘手

统计

今日访问:13717

总访问量:6493175

另眼看梅见:从再现苏东坡灵感,到中国产品想象力

2021年09月02日

评论数(0)

导语:

制茶和酿酒,是中国最古老的国粹传承。千百年前,苏东坡就有一个风雅创想,“茶酒采茗酿之,自然发酵蒸馏,其浆无色,茶香自溢。”但受时代的工艺所限,古时的茶酒多以米酒浸茶。

历时多年,梅酒第一品牌梅见与铁观音第一品牌八马茶业,再现苏东坡灵感,融合两大国饮,将这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传承创新,创造了融合一味的中国味道——茶梅酒。

同时,为了致敬苏东坡的创想,近日,梅见还在福建安溪一座深山茶园中,搭建了一间露天森林酒馆,做了一场“茶山论酒”的直播。

有行业专家评价,梅见、八马的这款茶梅酒,是近年来国内新消费品类创新中,从产品口感惊艳度到品牌调性融合度,最有代表性的标杆产品之一。

不过,我们不想去讨论制茶与酿酒这两大中国传统技艺如何融合,要想在流量消费时代做到不玩产品概念,持续研发,本身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

今天,在新消费品大浪淘沙的时代,我们更想去摸清,一个品牌崛起的底层逻辑。

1

品类:新消费时代

所有品类,都值得重新再做一次。

定位理论告诉我们,品类盛衰决定品牌盛衰。

品牌寄生于品类之上,大品类才能诞生大品牌。

众多新消费时代品牌的崛起看似颠覆了这一点。

有人说,新消费时代,所有的品类,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这是否意味着,品类就不重要了呢?

并非如此。

这句话看似在否定定位理论,实际上却是在肯定品类的重要。

知名营销学专家包·恩和巴图就曾经指出,品类是会老化与终结的,却也可以焕新——依靠“创新”和“聚焦”来焕新。

近一两年,老品类创新的品牌不少。

CHALI茶里从“便利性缺陷”品类袋泡茶切入,让不爱泡茶的这届年轻人开始泡茶;

拉面说从“老化”品类方便面切入,让不再青睐方便面的消费者又重新爱上了泡面;

梅见这一次又从茶与梅酒两大古老品类切入,让新生代人群重新认识国粹。

乍一看,CHALI茶里与梅见两个案例的成功似乎没有太大关联,然而他们在品类上的突破,却恰恰暗合了“创新”和“聚焦”这两大品类升级战略举措。

CHALI茶里是典型的靠品类创新升级成功的品牌。

原来的袋泡茶品类,存在两大缺陷:品质味道欠佳&包装口味陈旧。而CHALI茶里则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升级。

当然,品类需要创新,同样也需要聚焦。

梅见的崛起,正是如此。

中国做果酒的厂家很多,包括一线白酒品牌。仅在天猫平台,果酒品牌sku就超过5000个。

然而当初不被看好的,只做青梅酒的梅见,2019年创立,2020年6月18日,就已成为天猫梅酒品类及店铺双第一。

究其原因,就在于梅见对青梅酒品类的聚焦。

品类认知是有强度和密度的。青梅酒品类,是典型的行业认知密度高,行业认知强度低的品类。

做青梅酒的品牌虽多,然而由于大部分品牌都并没有聚焦在青梅酒这一品类上把认知打透,使得青梅酒虽然是广为人知的品类,但却一直没有出现过一个强势品牌。

梅见对青梅酒品类的聚焦,则恰好有助于它占领这一空白生态位。

因为小概念更容易被消费者理解,单一的认知,更容易建立你的品牌。

当然,梅见对青梅酒品类的焕新,也不仅仅停留在“聚焦”这一点上,梅见同样通过遵循消费者需求路径的产品研发,对整个青梅酒品类进行了焕新升级。

这一点,我们留到下面一部分来讲。

2

产品:产品是留住用户的基石

此前就有人说,梅见以一己之力,带火了青梅酒这一品类。

2019年京东公布的数据显示,平台上果酒销售近5年年复合率超过200%,线上果酒品牌已超过300家;而到2020年的6.18期间和天猫55大促中,果酒类增长率分别超过了120%和400%,梅子酒增长超过1000%,其中梅见青梅酒等国产品牌脱颖而出。

天猫数据也显示,梅见青梅酒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获得了“天猫618”当天的梅酒品类品牌榜和店铺榜双榜第一。

青梅酒不是一个新品类,在中国云南、广东、福建等地,土法酿制的自用型青梅酒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那么梅见是如何让青梅酒品类赛道突然爆火的呢?

正是靠产品。

如今我们常常谈论代餐赛道,谈论Wonderlab等备受瞩目的代餐品牌,殊不知在Wonderlab以前,某代餐品牌的声量比Wonderlab更甚。只是,这个品牌却在巅峰时期快速陨落了。

这个品牌之所以在巅峰期迅速陨落,原因就在于它虽然切入了一个强势品类,却没有过硬的产品进行支撑。产品不好,无法让消费者产生复购,品牌卖一两次,也就卖不动了。

可能在外界看来,梅见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青梅酒品类第一品牌。然而梅见的“快”背后,却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人们常说“海底捞你学不会”,然而梅见做产品的方式,更是难学。

在低度酒赛道处于发展初期,比拼规模和速度的时候,梅见却在花大力气自己建厂酿酒、建立青梅种植基地。

要知道,自建工厂成本高,产能较大,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并不是一个好路径。当前很多基础供应链或者中部终端供应链其实已经很成熟,梅见完全可以找一家合作的供应链工厂。

曾经就有创业者在某媒体采访中表示,大部分新酒饮品牌的玩法,都依靠所谓的轻资产运作。先想一个品牌名,然后找一家酒厂,从酒厂提供的配方里选一款,或者自己提需求让酒厂调配方,然后生产装瓶,接下来就是去铺渠道卖货。

然而梅见不仅自建工厂,还自己种青梅。

据了解,为了寻找国内优质的青梅产区,梅见的研发团队对全国六大青梅产区不同品种的青梅,进行了对比测试,最终选定了广东和四川两个优质青梅产区的青梅,也建立起了梅见自己的青梅种植基地。

不仅如此,虽然梅见正式上市是2019年前后,但从一些媒体报道的蛛丝马迹中,也可以发现,其实4、5年前梅见就在公司内部成立了新酒饮相关事业部,针对青梅酒等酒种埋头研发,包括在国内外不断锁定优质青梅产区,吸收引进多位国家级评委等。

如此笨重的模式,如此缓慢的产品研发过程,显然与如今大部分新品牌推崇的“轻资产”运作大相径庭,梅见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正是为了极致的产品。

有人曾说,品牌的起点是锐的,终点是钝的。

这句话十分有道理。

锐利的起点,为消费者提供了非常明确的价值点,然而当新品牌完成了存活的挑战后,则需要尽快回到品牌资产明晰和极致产品的打造上。

梅见自建工厂,建立青梅种植基地,以及缓慢的产品研发过程,恰恰从原料、工艺等各方面为其产品品质打下了基础。

以梅见的高阶产品蓝梅见梅酒为例,其原料选用了生长于西岭雪山脚下的南高梅,这种青梅在日本被誉为王冠级梅种。在酿酒工艺上,梅见遵循古法,只用高粱酒、南高梅和黄冰糖,一瓶酒至少需要近二十颗完熟南高梅。

在这款产品背后,梅见的酒厂江记酒庄过去十年,构建的酿酒产能6万吨的产业链,为梅见提供了更优质更纯净的基酒,即单一高粱酒。青梅种植基地的建立,也为其产品提供了优质原料。

消费者是很现实的,产品不给力,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买账。

在过去,人们欢迎舶来品,摒弃“中国制造”,认为“中国制造”往往与工艺粗糙、品质低劣、款式抄袭相关联。而如今国货之所以能够崛起,离不开一众新兴国产品牌对于产品的优化。

就像梅见,梅见看起来“笨”,但如果没有背后笨重的模式兜底,梅见也就没有足够的实力打动消费者,让大家用真实的开瓶消费为这款“中国造”国民梅酒投出真实的每一票。

所以,新消费时代,产品依旧很重要。切入强势品类,能够让品牌走得更顺,有好的产品,才能让你的品牌走得更远。

3

认知:新消费时代

真正的赛道不在品类上,而在消费者认知里。

除了品类、产品,线上化也是如今大家经常提到的新消费崛起重要因素。

品效营销人刀姐就曾经指出,电商的持续渗透和增长,是一个强力的杠杆。因为电商是一个直接能触达消费者的渠道,如果能载着电商之风果断做线上化转型的公司,就能撬动这个杠杆。

然而梅见的打法却与线上化恰恰相反。

在线上酒水消费市场不断扩容,起势靠流量的时代,梅见却选择了传统的餐饮渠道。

线下渠道拓展和经营,是个又累又苦的“笨”活,特别是在面对数量巨大的渠道网络时,更是复杂庞大,也关系着企业经营成败。

梅见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认知。

新消费时代,真正的赛道不在品类上,而在消费者认知里。

以拉面说为例。拉面说是典型的用认知打开赛道的案例。它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它消除了方便面的不健康属性,而是因为它成功找准了消费者核心需求,转变了产品及品牌的核心认知。

从打法来看,拉面说的关注点,根本就不在“方便面健康还是不健康”这一问题上。而是围绕“颜值、内容、好吃、仪式感”去建立核心认知。

消费者的需求是有阶梯的,很多人都说方便面卖不动了,主要是因为不健康这一原因。然而实际上,从拉面说的成功,我们就可以看出,健康虽然也在消费者的需求阶梯里,但是它在众多需求中,排不上首位。就好比我们都知道熬夜不好,然而依旧会涂最贵的面霜,熬最深的夜。

虽然梅见的产品打造方式有别于拉面说,但其深耕传统线下渠道的打法,却是与拉面说相似的。

在场景上,很多新酒饮品牌都打微醺场景,然而微醺场景只是前菜,新酒饮真正拐点,其实在餐桌。

放眼全球,红酒配牛排、清酒配日料这类饮食规则早已被人熟知,这样的规则不仅可以使其品类占据更高频的场景,也有助于酒饮品鉴文化的构建。

青梅酒在日本的流行,就与其佐餐属性不无关联。在日本,青梅酒是人们餐前开胃与饭后消食必不可少之物,梅酒加冰,更是日本居酒屋里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据了解,从诞生之初,梅见就想做一款属于中国人的青梅酒、属于中国人的佐餐酒。

从口味角度来看,全球盛行的佐餐酒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度数低,酒既不压菜味,还能激发美食的其他鲜美滋味。

中国菜系复杂,流派众多,酸甜辣咸多种味道并存,一般的酒类很难与之进行适配。白酒度数高,往往抢了菜味的风头;而啤酒苦涩,会压制菜品的鲜美。

果酒的度数低且口感酸甜适中、不仅能解辣还能解腻。从这一角度而言,梅见的出现,刚好弥补了中国餐桌上的味道空白。

而从用户饮酒体验角度来看,青梅酒度数适宜,不易喝大,又能满足微醺放松的需求。

很多人都说,聚焦单一品类的梅见,想要一款产品满足所有人的口味选择是有点难的。然而稍加深想,你就会发现,梅见从来就没想做餐桌上的主角,它想做的,一直都是一个餐桌上的陪伴者。

真正可以穿越历史长河的品类,总是拥有极强耐受性的。而能够建立耐受性的产品,往往都静水流深。一杯梅酒经得起细品,却不喧兵夺主,因此反而以不变应万变,拥有了满足所有人的口味选择的力量。

4

新消费时代,仍然需要“笨品牌”

看到这里,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开篇提出的问题。

新消费品牌崛起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品类、产品、认知,都是新消费时代崛起的重要因素,然而串联起这一系列因素的,是什么?

是用户思维。

虽然时代在变,但品牌崛起的底层逻辑,依旧是没有改变的。

从CHALI茶里、拉面说、梅见等品牌的崛起路径上,我们都可以看出,常规消费品是在做产品,而新消费品是在基于用户需求研发产品。用户思维,以及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研发,才是新消费品牌崛起的关键。

如果没有精准的用户洞察,没有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研发,它们所在的品类赛道也就不会焕发全新的活力,它们的品牌认知,也无法如此深刻地传递进用户的心里。

品牌崛起,从来没有捷径。

就算如今是一个求快的时代,但消费者选择的,往往还是这样懂得消费者,愿意努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笨品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倪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