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5日
评论数(0)今天这篇文章,一半八卦一半严肃,哪说哪了。
这一阵频繁接触和带货有关的人、事,多少有点麻了。刚过去不久的38大促,李佳琦拿下28亿销售额,而在去年同期,他和薇娅一共“只”带了7.9亿元。
这已经是人们默认的行业常态。带货这个行业目前不太可能因为流量释放成就新的奇迹,这已经是共识。
但是呢,二级电商带货这个行业里又有一些共识之外的新动向,一些离奇又让人觉得“世界真奇妙”的跨界下场。
换句话说:游泳太美妙了,连旱鸭子也来了。
比如众所周知的,大佬俞敏洪进军带货,刚刚交出了第一阶段的成绩单。
如果再细数的话,头部自媒体也在往里跳,比如王左中右带货时尚潮牌、连岳卖生活用品……等等,但最让人眼前一黑的是六神磊磊卖腊肉。
带货,似乎已经成为名流再就业、或是业余玩票的开放场域,又伴随着成功率、数据的不确定性。
或像“东方优选”一样,虽然努力经营,成绩仍然差强人意。又或者像六神磊磊一样,沦为自己卖自己吃、吃的比卖的多的自嗨。
而且接下来,也许还会成为大型的浪费智力游戏现场。
1
咱有一群罗永浩,难道不如一个罗永浩?
假如从表面上看,以上几位的带货,动机和玩法似乎都是毫不相干的。
俞敏洪的带货,固然是为了再就业,重新选择跑道,但平心而论,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受到了罗永浩效应的提示。
虽然新东方的“东方优选”多次强调,不是为了卖噱头,不是为了跑量,是在助农基础上传递优质教育资源。
然而,参照他家当年旗下的罗姓英语老师,不仅因为带货可能还完数亿元的债务,还创下同业记录,免不了会给困难中的新东方以启发:
我的员工都行,我难道还能不行?
一般人对带货的表面印象是能说就行,“Youcan(BB)youup”,俞敏洪本来就是一个表达的强者,热爱输出,又有良好的公众形象。
虽然他也曾有一些争议缠身,比如之前聊女性话题引起过争议,但公众基本上只归咎于“太直男”。他的实质嘈点反而没有罗永浩多。
加上坐拥新东方教师这样一个超级语言团队,当然就忍不住要下场走两圈。
咱有一群罗永浩,难道不如一个罗永浩?
这就是新东方带货的逻辑。
目前,第一阶段的成绩单,只能说是差强人意。2月22日,俞敏洪抖音创下单日最高销量,售出了商品5.3万件,由于单价偏低,销售额为458万元。这和当初的预期相比还是有差距。
如果说俞敏洪是开放性的、面向整个互联网市场的带货,六神磊磊采取的群接龙模式基本上只是私域流量的初步转化。
他甚至都说不上是带货,充其量只能算是“卖吃”,兜售自己的零食清单。
虽然形式不一样,动静也差别很大,但在我观察,二者有相似的一种特质,一种“反带货”的特质。稍后我会提到。
更为有意思的是,六神磊磊的群接龙,当晚仅仅开放加群至4000人就停止,不再收人。他本人的公众号粉丝数应在数百万级,但只加这点人就提裤子,不知道是出于什么顾虑。
据说,每次接龙单次投放的产品也不多,不超过200单,转化率倒尚可,下单率高的在12%-18%左右,这是由于个人博主的天然粘性所致的。然而这点规模,毫无想象空间和盈利空间,其收入对于一个头部自媒体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吧。
这种模式,甚至都谈不上失败与否的问题,因为它根本就不属于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明明纯度很高的流量,难道其尽头只是卖菜?而且据说博主本人还天天泡在卖菜群里挥霍时间?
2
场不对。气场也算场
作为一个“看多了”带货的人,其实这些让人摸不着核心商业逻辑的跨界,是有内在相似性的。
——他们都不是合适的二级电商带货者。
通常来说,带货的成功无非是一句老话:人货场的统一。
就说人,我认为,带货者的核心素质还不是所谓逻辑、表达能力、控场能力。
商业大佬也好,自媒体大佬也好,都不缺逻辑能力,也不缺表达能力。
俞敏洪本身的行业就是教育。他大概是近四十年来第一个靠创新“表达”、“沟通”的方式,成为商业顶流,并且将商业版图延续到今天的大佬之一。至于六神这样的博主也明显不缺表达的能力。
他们也不是缺所谓对货品的了解。没错,余老师未必都了解自己的货品,但罗永浩也不一定了解他五花八门的货品。
但倪叔觉得他们的跨界之所以难成功,关键是一点:
场不对。气场也算场!!!
我觉得,一个带货主播,最核心的素质应该是:
“相信买卖”
罗永浩坐下来的气质,就是我是来跟你谈买卖的。而俞敏洪坐下来的感觉,是我和你来聊人生。很有点分散了注意力。
也许这是他多年来从事教育行业形成的气场。教育行业这个东西,你永远不能说我做的是买卖。
而电商直播间里,大家不需要聊人生,只需要东西便宜,补贴合适,简单粗暴。
而且两个人虽然都能聊,但罗永浩是情绪撩拨型的,你越听越想搞事;而俞敏洪是情绪消解型的,你越听越觉得看透了,人生也参透了,那怎么激发欲望买东西交易呢?
至于六神磊磊,问题同样类似。
我认为成功的带货直播间只能是两种气质:一种是“柜员气质”,比如李佳琦。另一种是“摊贩气质”,比如罗永浩。
李佳琪拿起口红来,高度还原柜员感。而罗永浩大马金刀在直播间一坐,就活像一个练摊的。
六神磊磊呢?他过去是新华社记者,而后来的读者群事实上也以知识阶层为主。他确实是精英里最努力在“洗”自己的精英感的,但你要他假装摊贩,难。
甚至他的群接龙带货只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不遵从商业逻辑。选品上几乎无合理搭配可言,前一个阶段上的单品全是腊肉,正大腊肉,正大腊肠,重庆城口老腊肉,重庆鹅周到腊肉、腊猪耳。
也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有多爱吃腊肉。
3
遗憾的智力浪费
带货怎么带,各位大佬当然是各自高兴就好。
但是这些很聪明的头脑们,从事着自己并不最擅长的再就业,包括在没有多少人的群里卖腊肉,并且还和顾客争论起腊肉口味来,也许是一种遗憾的智力浪费。这个是本文想说的。
很明显的例子,早先入行带货的一些内容博主,带货做得很棒,但是稿子的状态就只能呵呵了。
带货赛道里资源过剩,行业面临升级,现在需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俞敏洪的真正能力,是缔造一种交流的全新的场域,就像当年新东方一样,而似乎不是在一个人家已经玩熟了的情景里去聊人生。
六神磊磊真正卖菜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深究,可能是一种职业倦怠,或者说写作倦怠。倪叔这里要点评两句。
他主要阵地微信公众号更新频率下降了,2月9号到20号,接近两周不更新。3月8号到17号,又是十天不更新。
注意我并不是说阅读量下降,他点赞过万(注意不是阅读,是点赞)的文章仍然很多。但本人的倦怠是有点明显的。
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写作的倦怠,对于写时评类文章的厌烦。甚至可能是释放一种信息,类似赵本山在小品里说的:
不干了,养鱼了。
从行业整体来说,眼下真不缺一个卖菜的吃货。而缺的反而是一个有水准的唐诗或者文化的带读人。
其实以六神的专业特点,离开了快消带货行业,倒是真的有“人货场”。
他读唐诗,公众的层面挺受欢迎,难得的是在专业领域也没有被太大质疑。
比如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李明就曾表示,六神磊磊写作文体,虽然不是学术性的文章,采用很多网络流行语,但是我没看到特别大的硬伤,他对唐诗的了解还是有功底的,也读过很多研究性的论著,不像《XX讲红楼》《XX讲论语》能挑出很多硬伤来。
这样一个文化角色,才是当下泥沙俱下的互联网上真正凤毛麟角的。
这种人去卖菜,是玩世不恭也好,是跟风起哄也好,从理性角度来看,仍然是一种资源错配。
暂时不想写了就先休息。实在有极端网民闹心,拉黑了就是了。
非卖腊肉不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