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6日
评论数(0)6月25日,重庆车展首日,一名女车主在零跑汽车展台上举牌维权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车展维权”几乎成了中国汽车消费者维权的“标配”,如果没人闹出点动静,主办方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办了个车展。
为什么消费者要用这种极端方式向车企“宣战”?
这个问题其实有很多不同的答案,如果站在消费者角度,是因为这样做的维权效果最好、维权成本最低、最省事。
表面看好像是这样,但实际上成本真的低吗?
1
极端维权莫跟风
去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有人爬上特斯拉展车的车顶,打了保安一个措手不及,现场一度陷入混乱。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这件事的新闻效应确实不错,但至于维权效果和维权成本,就值得商榷了。
后来这位消费者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警方提示消费者要通过合理合法途径,切勿采取过激行为。
划重点,警方的这番话可不是和稀泥,而是语重心长。
因为事后特斯拉公司副总裁明确表示:我们提出很多解决方案她都不同意,只愿意闹,我们不会妥协,因为她的诉求不合理。
这还没完,有证据表明多位维权者均被“秋后算账”,强大的特斯拉法务部频频发起诉讼,且索赔金额常常是标志性的500万元,以至于有汽车媒体戏称“没个500万别上车顶”。
特斯拉很“硬气”,从情感上说消费者不满意有怨气,可是从法律结果上说,消费者没在特斯拉身上讨到便宜。也就没能实现预想中的“车顶维权成本低效果好”的目标。
所以说极端维权,既不是正常的维权操作方式,也没能形成“谁闹谁有理”的中国式逻辑闭环。
2
听其言观其行:处理维权的本质是坚守品牌文化
尽管极端维权客观上属于铤而走险,但人性本能总是更愿意相信主观意识中认定的简单方式。汽车消费者如今极端维权不像是走投无路的选择,理性沟通与诉诸法律倒像是成了最后的那根稻草。
这种认知本身就是对这个新消费时代的一种观念延时,其实有很多种方式去解决问题,极端维权并非最佳选择。
就在6月25日,重庆车展也上演了极端维权,这次不是特斯拉,而是轮到了零跑。
之前特斯拉维权者的诉求是“刹车失灵”,这么严重的指控也没能获胜,这次零跑的事儿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据说消费者提车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黑屏”,在更换零部件恢复正常状态后,仍坚持要退车,对零跑在此期间提出的费用补偿一律不接受,也就出现了车展上的“激动”一幕。
在对待极端维权者的态度上,零跑不像特斯拉那么“硬气”,更不像去年底广州车展上小鹏展位直接把人抬走,而是显得客客气气甚至有点文质彬彬。
去年底广州车展,直接把人抬走
这次零跑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是现场处置方式,维权者举牌示威,工作人员拿围布遮挡。
甚至没有任何肢体冲突,处理方式比之前的几次维权事件显得更“文明”。说起来也是被逼无奈,车展似乎正在成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检验场。
其次是后续的维权处理方面,零跑也表现得果断痛快。不得不说,零跑的诚意和执行力还是很强的,事情发生几个小时之后,就和车主达成了一致,解决了问题。零跑对外的说法是:积极与用户沟通协调,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妥善解决问题。
这种柔性处置方式和后续的果断态度还是值得其他厂商借鉴的,不用现场抬人,也不必秋后算账,就像有位车评人说的,有问题解决问题就好。
3
中国汽车制造不容易,供需两端要齐心协力
说回到事情的核心,其实以我的视角来看,极端维权的背后有三个核心需要去深度思考。
第一,还是产业升级的周期。整体来看,中国汽车制造业这些年来,可以说用很短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车企上百年的时间积累,一点问题都不出那是不可能的。而就在这两年,中国汽车制造业出现了一个产业升级的奇点,一大批国产品牌向市场输送出了大量的爆款产品,包括燃油车、新能源车和混动车。
这说明汽车产业这条路的方向是对的,国产品牌们也通过底层技术积累迅速走完了模仿之路,开始爆发出原创产品了,并且从市场反响来看,这些爆款产品不仅是获得了声量,也确实斩获了越来越好的口碑。
新能源车目前还是特斯拉一家独大,不过随着造车新势力们持续发力,在这条赛道上大家的差距并不像油车那么大,也就意味着真正对标特斯拉甚至超越特斯拉可能需要的时间更短,大家要给国产品牌一些时间。
维权事件的出现,整体来看依旧是汽车消费的偶发伴生事件,不能因此对品牌们的进步视而不见。此次在重庆车展,零跑还是拿出了可圈可点的产品的,自5月10日发布预售以来,零跑C01订单量也已经突破了六万台,说是爆款也不为过。
第二,造车新势力车企,走过的路很短,但前面要走的路还很长。一方面是在产品研发、技术迭代、专利创新等底层实力上需要孜孜以求,今天这个新消费时代,消费者是很挑剔的,同时消费者也会用脚投票,产品是品牌们连接消费者永远的硬通货,另一方面就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品牌们也要有与硬实力匹配的真正“硬气”。
这个硬气,不是说秋后算账或者杀鸡儆猴,而是就事论事,有问题解决问题,不逃避,不拖延,不龟缩。
这次零跑就起了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了消费者的问题,这需要的是品牌文化的定力,“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有扎实诚恳的行动力来印证。
第三,长期来看,品牌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的综合竞争,只有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消费者自然会向品牌聚拢。建议造车新势力们,不断提高品控能力,让消费者拿到手的产品“超出预期”而不是“不及预期”。在这件事上,要做加法而不是减法,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超预期获得感,让惊喜叠加品质。
2022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汽车消费可能是下半年一个重要的转机,对于提振消费、经济恢复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供需两端的连接需要品牌花更多的心思,做更多的准备。
挑战虽然艰巨,但前途是充满引力的。
中国汽车制造业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谁也不想错过这个机遇,尤其是在新能源赛道上,这应该是头一次中外品牌正面较量的一个时间窗口。
我们有这个时代最好的消费者,我相信我们也会拥有一批最好的汽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