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0日
评论数(0)过去几年,传统汽车的拥趸们瞧不上“蔚小理”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认为他们异想天开。造车新势力的铁粉们撇撇嘴,说你们啥都不懂。在网上随处可见两方势力的激烈对垒。
新能源三傻“蔚小理”
直到,做手机的玩家们也纷纷入局智能出行,争议仿佛在瞬间变成了共识。
就在7月4日,华为、小米、魅族同一天都发生了大事件,华为和小米开了发布会,魅族和星纪时代签约。
三个手机玩家,再次汇入了同一条河流。华为发布了问界M7,小米发布会没有造车的消息,但同期传出的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透露了小米在紧锣密鼓地憋大招,魅族和星纪时代签约之后,也正式跨入下一代出行科技生态。
网友惊呼“前有蔚小理,今有华小魅”,手机玩家纷纷入局智能出行,这背后释放的信号该如何理解?
“华小魅”入局智能出行
很显然,只要你理解智能手机是什么,就能理解未来的智能汽车是什么。
万万没想到,蔚小理的拥趸们说了好几年也没说明白的事,随着华小魅的入局,一切都清楚了。
做手机的为什么要布局智能出行?因为智能手机行业过去几年经历了很多大事件,随着增长放缓,手机巨头们终于下定决心把他们对于移动终端的功力,去换个更大的平台好好释放一下。
可能我说的略微保守,事实上,手机玩家们不只是想在智能汽车这个平台上释放一下过剩的能力,更大的野望其实是创造一种全新的移动终端。
这个全新的移动终端,就是智能汽车,其背后的那个富有想象空间的全新行业就是未来智能出行。
从这个角度来说,做手机的和做汽车的,走到一起几乎是注定的。
1
手机玩家入局智能出行的两条路
科幻电影《升级》中,男主和女主坐在未来智能汽车里,就像坐在一个移动咖啡厅,二人相对而坐,吃着喝着聊着天,完全不用管汽车,它自己按照设定的路线平稳行驶。女主的电话来了,不用动手机,直接语音连通,车里的智能通信系统开启。
如今,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在靠近现实。
智能汽车可以说是“真·移动终端”,可以自己移动,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全面深刻的智能生活体验,包括但不限于出行、社交、娱乐、通信等等。
这么说吧,它不是房子,但它的场景可能超越房子,是一个智能空间,可以是家,可以是办公室,可以是很多场景,更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这种想象空间太迷人了,所以手机玩家们纷纷杀入了智能汽车赛道。在这场争夺战中,并不是谁有钱就一定能做好,因为智能汽车最核心的竞争其实是钱买不来的:一是车辆硬件素质,二是智能操作系统。
硬件决定下限,软件决定上限。
如何理解这句话?智能出行的基本盘依然是出行,所以从硬件来讲,它一定首先是一台合格的汽车,只不过驱动方式和行驶体验不同,这是智能汽车作为硬件的下限。
而真正让智能汽车与传统出行拉开差距并创造全新的应用场景的,是软件系统,也就是未来智能汽车能实现电影中描绘的那种场景的支撑体系,这个软件系统有多强大,智能出行场景就有多丰富。
这两样价值,都得有历史积累,需要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最合适的路径,需要时间的沉淀,而时间是用钱买不到的。
所以大家都在连横合纵,进行资源匹配,有时间积累的和有资金力量的必然走在一起,但路线不同,结果可能也不同。
目前手机大厂投身智能汽车的主流合作路线有两种:
一种是“平台式路线”,手机品牌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帮助汽车厂商造车卖车。比如华为和小康赛力斯推出的问界。
另一种是亲自参与全产业链的“整车式路线”,自己造车,比如小米。
这两种路线都有各自优势。
华为在软件方面的技术优势其实无需多言,作为中国最顶尖的技术型企业,华为两个字本身就是技术的代名词。比如被寄予厚望的鸿蒙系统,鸿蒙3.0近期即将发布,届时将有一大批产品搭载该系统,比如手机、智慧屏、笔记本、平板、耳机等。
汽车方面,鸿蒙的技术优势也会持续渗透进去。之前已经有不少问界车主表示,鸿蒙智能座舱表现强大,几乎没有短板,操作流畅度、UI设计、画面清晰度、功能丰富度等等,仿佛是把华为手机安装到了车内。
可以看到,华为作为智能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以强大的软件力量抢占了更广泛的市场,也初步满足了用户对智能汽车的期待。
而“整车式路线”亲自下场造车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硬件层面,小米直接参与整车制造全流程意味着参与程度高,产品把控力更强,小米汽车一定会带着鲜明的小米基因,而这一点就会在用户心智中会占据独一无二的认知。
小米生态链产品的成功经验足以证明小米在硬件打磨上的奇迹效率,消费者们都说小米进入哪个行业,价格就能打下来,产品还能提上去。秘诀是三板斧:设计、联网、性价比。
而截至去年底,小米已经投资入股了超过40家汽车供应链企业,包括三电系统、芯片、汽车电子零部件、自动驾驶等领域。
在造车上,小米发挥了强大的整合优势。
但无论“平台式”还是“整车式”,这两种路线也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平台路线的主要挑战存在于标准与硬件方面。标准指的是智能出行的行业标准。这个标准到底由谁来定?一定是华为来制定吗?如果不一定,那么平台式路线就是一场空谈。显然,有实力的造车厂家并不会主动使用手机厂商的标准,一是适不适用,二是话语权的问题。早在去年夏天,上汽董事长陈虹喜就表示:“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
此外,华为汽车业务去年至今有多达10位核心人物流失,在内部也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体现在“造车”这件事上,华为坚称“帮别人造车”的说法也模棱两可,体现出来的最大挑战也不是技术或是资源、资本不足,而是造车路线、造车战略目标上有着很大不确定性。
而由此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在硬件层面,“帮别人造车”是否是长久之计也就不得而知了。
整车式路线的挑战则主要存在于时间成本和整车体验方面,尤其是在软件与硬件的融合层面。
前面说过,造车的硬件和软件都是需要时间沉淀的,而小米的生态链产品大多在于白电和智能家居小产品方面,无论周期还是成本都不可与造汽车同日而语。因此在小米生态链产品上那种大包大揽的模式还能不能在汽车这个行业里走得通要打一个问号。
小米汽车目前并未选择与成熟车企进行合作,而是选择自建工厂。这意味着摸索的时间成本非常高。
而产品体验也并非小米的绝对强项,在智能手机时代尚未触到天花板,甚至性价比产品的体验饱受质疑,那么到了智能汽车时代,这个整车体验得打一个更大的问号。
2
魅族选择了第三条路
两条路线之外,还有没有第三条路?答案是肯定的。
实际上,不管是车企、手机厂商还是互联网公司,都在尝试寻找发展智能汽车的最优路径,也走出了不同于前两种道路的选择。
以同在7月4日公布大事件,与星纪时代签约的魅族为例,双方在携手共建智能出行新生态方面达成一致,这种路线既不同于平台式路线成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不同于全部亲力亲为,这种新的“兄弟并行”路线可谓是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兄弟并行”路线的前提在于,魅族和星纪时代这两兄弟,在各自领域内都有很深的认知优势与资源优势。
过去近二十年来,魅族在智能手机行业的深耕建立了巨大的领先优势,尤其是在操作系统这个层面,可以说魅族是中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领路人。
作为最早布局智能手机领域的国产品牌,诞生于2009年的魅族M8,基于在WindowsCE6.0升级UI和交互的Mymobile系统,成为国内量产的第一款大屏幕全触屏智能手机。2012年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Flyme系统发布,其简约的操作逻辑与独特美感的UI,以及更加符合国人使用习惯的交互体验,成为公认的三大引领用户体验的国产操作系统之一,也被魅友称之为“魅族的灵魂所在”。
再说星纪时代的雄心,星纪时代希望通过打造“全栈技术”技术能力的研发布局,突破过去的单终端单品限制,为用户提供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全场景”星纪穿越。
相比起其他两条路,“兄弟并行”路线也就先天带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首先,魅族始于手机时代的Flyme系统优势和对于智能终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得以深度保留并重新应用于一个全新的移动智能终端场景。这意味着Flyme有可能在未来大出行生态中得到更为广阔的应用,这是软件层面的优势。
其次,李书福作为汽车行业里进行资源整合并成功实现了品牌跃迁的老兵,星纪时代依托李书福在行业内的深厚积淀,确保了在硬件素质上,未来智能汽车已拥有了足够可信的下限,这是硬件层面的优势。
最后,星纪时代董事长李书福对于智能汽车行业的理解、资源积累及布局,让用户更期待智能汽车最终态拥有足够高的水准线。这是综合硬件软件之后的整体优势。
就像李书福说的那样:“未来智能汽车、智能手机两个行业不再各行其道,而是面向共同用户的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的一体融合关系”。“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可以实现超级协同。”
“兄弟并行”最核心的优势其实在于平等融合而不是谁主导谁,这决定了智能汽车最终会呈现出全新的价值形态而不是带着某种似曾相识的新瓶装旧酒的形态。
平等状态下的强强联手,用户最终看到的一定是超出预期的高水准。这种合作平衡了高技术水准和快速的落地速度,更考虑用户心智,能擦出更大的火花。
3
智能出行,行至纵深
对于魅族而言,曾经的技术优势依旧得以保留,并不会因合作模式的不同而出现水土不服,从手机时代跨入出行时代,是在更有想象力的舞台上充分放大技术优势。
对于李书福而言,未来星纪时代和魅族都不会局限在手机领域,而会在XR、可穿戴式智能终端等新型终端的布局,以及在AIoT、潮流生活等多产品布局产生聚合效应,进而融入广阔的全球出行科技生态。
而对于出行科技生态第三条路线而言,也意味着核心的“智能出行价值”注定会在新的维度上走向纵深,这不是常见的合作模式下的“贴牌”或者“代工”,而是真正实现跨产业融合。
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再到智能时代,这是消费者们在过去二十年内经历的产业变革,相比起历史上的产业周期,这个周期可谓瞬间。
手机作为当下最广泛的移动终端入口,依托智能汽车,将爆发出更深刻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而言,魅族接下来的步子或许会走得更稳,更有想象空间。
可以预料的是,未来的大出行生态,不会是一种零和博弈,更多是行业内的携手共赢。智能手机时代的技术巨头找到了新的价值突破口,而传统汽车时代的造车巨头也找到了支撑生态拓展的底层科技,双方的强强联合缔造的将是一个外延无比宽广的赛道。
通常我们描述一个行业拥有想象空间多用“可达万亿级”来描述,而对于大出行行业来说,万亿或许只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