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商业

一刻商业

公告

每天十五分钟,阅读一篇干货。

统计

今日访问:2222

总访问量:4476992

“蚝油大王”李文达的传奇故事:用半生建起商业帝国,用制度避免“分家”危机

2021年07月29日

评论数(0)

作者 | 杨蕾

编辑 | 张闻


7月26日,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享年91岁。

李锦记集团官网发布讣告,其中写道,“李文达先生一生高瞻远瞩、创新求变,成功带领李锦记从香港走向世界,让百年品牌焕发生机,成为国际知名的酱料和调味品品牌;他确立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和养生文化的两大使命,开创了集团多元化、持续发展的新里程。”

李锦记集团官网发布的讣告

李锦记集团由第一代掌舵者李锦裳创建于1888年,之后历经李兆南、李文达、李惠民兄弟等三代传人,迄今已有133年的历史。

在这百年历史中,李文达的存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创业者,李锦裳开创出了蚝油这一美味的酱汁,随后建立起一个销量不错的家庭小作坊;李兆南接班后,李锦记则成为了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在香港、澳门站稳脚跟。

但直到李文达上任,李锦记的蚝油生意才走向大众。通过对产品定位、生产效率、销售策略等一系列改革,李锦记不再局限于小区域,开始远销全国,变得家喻户晓,也走向世界,在美国、日本等多国市场拿下不少市场份额。

如今,当代中国人在购买调味品时,很难避开李锦记的产品。

李文达也成为当代企业家的典范。在《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李文达全球排行第111名,拥有财富174亿美元,约合1133亿元人民币。

李文达离世,留下的是一个雄厚的商业帝国,接下来李锦记的路,则要交给第四代继承人了。

1、小作坊如何做成千亿规模的公司


李文达接手时,李锦记这家远近驰名的调味品企业,正陷入困境时期,资产所剩无几。

故事要从李锦记的发家史说起,第一代掌舵者李锦裳在一间简陋的小作坊偶然调制出蚝油这种可口的酱料,此后以此为生,他的蚝油火候得当,浓度适中,这也让李锦记顾客盈门。

但好景不长,不久后李锦记便经历了60年代中叶,香港经济衰退、百业待兴,而此时李锦裳已然过世,家庭内部矛盾不断,其培养接班的3个儿子李兆荣、李兆登、李兆南,在李锦记正临危局之时,却开始为分家谈判,最后是三儿子李兆南四处筹款,买下了李兆荣、李兆登的股权。

作为李兆南的长子,此时的李文达已经显露出野心。这场股权收购本是由李兆荣、李兆登两兄弟因经营理念不同而发起的,但在李文达的坚持下,李兆南、李文达父子二人买下李兆荣、李兆登手里的股权。李兆南家庭因此变成了负资产,背上银行的债务。

不久后,李兆南退休,李文达在1972年接手李锦记的经营,在43岁成为了第三代掌门人。

李文达出任李锦记主席时拍摄的照片,图/李锦记官网

此时李锦记摆脱了危机,逐渐发展成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但它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却十分有限。它立足于香港,希望进一步打开港澳和东南亚等国家的市场,但由于李锦记的定价偏高,销售量并不可观。而此时李锦记已经发展了近百年。

李文达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一系列冒险的改革。

当时李锦记还是小作坊式生产,李文达却花了大笔资金引入先进机器,投入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变高了,李锦记销售的产品也变得多元化起来。

彼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变快,方便快捷的调味品的需求变多,李锦记也从仅有蚝油一种产品,扩展到XO酱、蒜蜜、咖哩汁、排骨酱、豉油鸡汁等多种调味品。

为了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李锦记还着力于组建推销队伍,打造灵活销售战略,不再只向企业供货,建立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的渠道、物流等环节,也拓展了大型商超等重要的销售渠道。

此时,李锦记已经不再走高价路线,产品设置多等级。而一个机遇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将中方赠送的贵重礼物——一对熊猫带回美国,此事件在中国和美国都引起轰动。李文达从中嗅到商机,将李锦记平价蚝油产品冠以“熊猫牌,成功占据了平价蚝油市场。

“熊猫牌”蚝油,图/李锦记官网

这一事件也为李锦记打入内地和美国市场奠定了基础。“熊猫牌”蚝油不仅在国内畅销,在美国也极受欢迎,在此基础上李锦记也试图往日本、欧洲等更广阔的海外市场销售产品。

在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等地,李锦记一步步成立分公司、开设工厂,一个跨国公司的雏形逐渐形成。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对2003年1-5月市场的分析显示,在内地市场,李锦记的销售收入位列行业第3名,利税总额排名第二;在香港占据了36%的调味品市场份额;在美国、日本等多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也位列前三。

从李锦裳、李兆南,再到李文达,李锦记的三代掌门人,呈现了从创业、守业到“再创业”的故事。坐在关键的位置上,李文达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2、“分家”危机之下,特殊家族制度诞生


李文达“再创业”的成功,体现在卓越的商业远见、有序的企业发展策略。但除此之外,作为家族企业的代表,李锦记百年来需要克服的最大阻碍,无疑是家庭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的矛盾。

李文达见证了李锦记如何被这种桎梏所阻碍,他也曾提到,看到有许多朋友的家族生意没落,完全不是因为自身能力问题,而是家族结构的混乱。

等到他掌舵之时,这也成为了他需要攻克的难题。

李锦记发展的关键节点,往往是家族成员最容易出现分歧之时。

第一次分歧是在面对李锦记是否该在蚝油业务上继续扩张之时,李文达的两位堂兄不想冒险,也认为还有金融、地产等更多热门行业值得投资,而酱油行业并不被看好。

最终李文达在李兆南的支持下,买下了两位堂兄手中的股权,正如当初李兆南所做的一般。

第二次分歧则以一场意外为导火索。1986年,李文达的弟弟李文乐身患鼻咽癌,并提出了分家的想法,之后由于分配方案难以两全,双方还曾对簿公堂。而当时李锦记正在兴建香港大埔厂房,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商界》报道,最终这一事件以李文达用8000万港元买入弟弟手中40%的股份结尾。

李锦记香港老店,图/李锦记官网

而接下来李文达也要面临一个问题:当他将权柄转移到第四代手中时,如何避免李锦记不会因“分家”“兄弟阋墙”等变化而崩塌。

李文达共有四子一女、11个孙子孙女,全家共有近30口人,是一个大家庭。

儿女们陆续学成归国,而他却逐渐老迈。实际上在李文达刚接手李锦记之时,他便已进入不惑之年,而等到1986年四子陆续进入公司就职后,李文达已接近60岁。

往后数年,李文达开始建立一系列特殊的治理制度,从家族委员会,到家族宪法,这在家族企业中并不多见。

家庭委员会,是李锦记治理制度的基础。李文达在家族委员会的基础上设立公司董事会,但两者却是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

在家族委员会和董事会中,人员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前者只负责家族事务的处理,后者则主要讨论与企业运营相关的重要战略决策。

由于家族管理和企业管理有明确的主次关系,这也避免了家族成员之间分歧会妨碍企业的经营。

如此,家庭成员、职业经理人、市场精英构成的管理层,都能各司其职,避免出现混乱的企业经营策略。

除此之外,李文达也希望保证董事会能在家族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做出决策,所以董事会中设置了由家族委员会任命的家族董事。

图/李锦记官网

在这种架构下,李锦记又推出了家族宪法,这也是任何一个家族委员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规则。

家族宪法中规定了包括了股权的继承和转让、家族成员的雇佣、董事会成员等条款。

李文达曾提到,“公司只是家族的一部分,我们更关注家族怎么延续,家族利益至上。没有家族内部的和谐,家族企业的长久发展就无从谈起。”

3、交棒第四代传人


李文达离世前,李锦记已经进入了第三代与第四代共同治理的格局。

2000年左右,李文达迈入70岁,家族宪法规定,家族委员会成员到了70岁便一律退出。不过在此之前李文达已经退居幕后。《酱料王国》一文中提到,李文达将大部分李锦记业务交由四位儿子管理,但他退而不休,不时从旁协助,充当公司业务首席顾问。

目前李锦记的家族产业包括李锦记酱料、李锦记健康,李文达的长子李惠民任李锦记董事、三儿子李惠中是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四儿子李惠森是李锦记健康集团主席。

李文达的四子李惠民、李惠雄、李惠中、李惠森,图/李锦记官网

李文达四子修读专业各有不同,李惠民于1980年学成回港加入了李锦记,由于修读的是食品科学,所以他专注改善李锦记的生产模式,包括找地建厂、改造生产线、研发新产品、建立营销渠道等。

李惠中就读的则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化学工程系,李文达将酱料集团主席之位交给了三子李惠中,这也意味着他肩负着李锦记主营业务的经营管理。

李惠中曾对媒体提到,他认为没有“富二代”,只有“创二代”。李锦记家族不会“守业”,而是“永远创业”。

在李文达将李锦记推向全球的基础上,李惠中一直在深入内地市场。

回溯1980年后,李锦记一路向南,扩展自己的商业版图。在中国内地建厂、铺设销售网络、建设原材料基地、捐助希望工程等,投入了巨额资金。

李惠中接手后,内地市场的开拓变得更为迅速。2006年起,李锦记逐渐以上海为第二总部,并在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尤其是2016年12月17日,位于上海徐汇区的李锦记大厦落成,这也被外界认为,未来李锦记将以内地为发展重点。

上海李锦记大厦,图/李锦记官网

除了发展酱料业务,李锦记也早已开启了多元化之路。早在数十年前,在香港各地“健一小厨”连锁店相继开张,之后李锦记还涉足内地、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并在1993年组建了南方李锦记(后更名为“无限极”),开发营养保健品。

南方李锦记的诞生,是出于李文达小儿子李惠森的意志,其指向了李锦记集团的第二使命——进军中草药健康产品领域。其定位于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中草药健康产品企业,旗下主要品牌有“无限极”。

李惠森早年便对健康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文达曾给予这份事业支持。为了给南方李锦记提供帮助,1992年,在南方医院专门为港澳同胞提供医疗服务的惠侨楼,李文达曾陪同李惠森一起与校长赵云宏会面,说服南方医院为李锦记提供研发支持。

2008年金融风暴,加上当时国内已经开始管控直销市场,李文达曾提出关闭直销业务,这让李慧森愤然提出“分家”。李惠森曾对媒体提到,当时觉得很不爽,这些年我做了那么多事情,却决定不做了。但在李文达的劝说下,李惠森回心转意,且直销业务也得以保留。

往后,除南方李锦记之外,李惠森领导的李锦记健康集团还经营其他业务。2015年1月创立“天方健”,主营中药材种植管理与销售;2017年创立“爽资本”,在美国等地投资初创公司;创立无限极物业投资,入局房地产行业。

无限极公司大楼,图/无极限官网

李文达出于维护家庭关系的选择,却给李锦记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一颗“炸弹”。

近些年李惠森领导的无限极逐渐被人们熟知,在直销领域其名列前茅。直销行业杂志《知识经济?中国直销》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直销90强业绩排行榜”中,无限极以249亿元的年度业绩排名第一。

这离不开李锦记的背书,李惠森在外频繁接受采访,无限极对外宣传时也多次提起无限极董事长“李锦记第四代传人”的身份。

但无限极却给李锦记带来了不少麻烦。

2019年1月16日,无限极被曝发生陕西“心肌损害女童”事件,而涉事无限极店无证经营;2016年5月,重庆29岁癫痫患者王勇服用了8天无限极后突然死亡,推销员自称医生,并要求他停用已经吃了一年半时间的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无限极涉嫌卷入的命案还有许多。

当无限极出现问题时,李锦记也无法独善其身。

如今李文达离世,李锦记将正式进入第四代掌权的时代。李惠森还没有放弃健康产业以及无限极这个品牌,而李惠中也要继续续写酱料王国的故事,冲刺世界化和中国第一的目标。

没有了李文达,李锦记这艘轮船将驶向何处?他所设立的制度,未来有多大程度能够保障李锦记基业长青?

(本文头图来源李锦记官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一刻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