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8日
评论数(0)屡次被罚的屈臣氏,最近又摊上了事。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因发布虚假广告,收到了一张总额8万元的“罚单”。
截图来自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虚假宣称美白、保健功效
两案并罚8万
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于2022年9月起,在“京东到家”网络电商平台上架销售“屈臣氏烟酰胺保湿水”。
同时,由该公司市场部在销售页面上制作并发布了虚假宣传该国产非特殊用化妆品含有“美白”等功效的虚假广告。2023年2月,该产品下架。期间,“屈臣氏烟酰胺保湿水”售出6瓶,销售额294元。
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四)项:“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等相关规定。
据此,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等规定,责令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作减轻行政处罚,罚款4万元。
此外,该处罚决定书显示,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17日上架销售“ISDG232爽快酵素饮品”,并发布虚假宣传该普通食品有“改善肠道功能”等保健功能的虚假广告,被罚款4万元。
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上述两条线索并案处理,最终作出罚款8万元的处罚决定。
65条行政处罚信息
屈臣氏在全国各地“失守”
近年来,“屈臣氏被罚”的新闻,屡见不鲜。
仪美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截止到9月6日,屈臣氏所有处于”存续”的公司或门店,有行政处罚信息的就有65家。如果加上已吊销/注销/歇业的企业,涉及行政处罚信息的门店则超过100家。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国内各地屈臣氏门店收到的行政处罚信息至少超过80条,仅涉及化妆品业务的,被罚原因就包括“虚假宣传”、“售卖过期化妆品”、“虚标商品原价”、“强收外送包装费”、销售“未备案化妆品”等多种。
涉及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的部分行政处罚信息(截图来自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例如,2022年,长沙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衡阳解放路第二分店,在7月28日至8月24日活动期间,韩素护肤“虾青素”及“高保湿”套装标示有原价和七夕价,经核实,活动前未以原价成交过,标示的原价无依据等,因违反价格法,被雁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
2022年,北京屈臣氏个人用品连锁商店有限公司延庆妫水北街分店涉嫌利用虚假的价格手段诱骗交易,被罚5万元;今年,北京屈臣氏个人用品连锁商店有限公司东城第四分店因经营未备案的普通化妆品,被罚款1.6万元。
2023年2月,武汉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因在天猫屈臣氏官方旗舰店中发布“屈臣氏韩国自然乐园纳益其尔芦荟舒缓保湿凝胶清爽温和滋润300mL”广告,使用了“92%芦荟原液成分”等广告用语,但与实际添加量不符,因违反广告法而被责令停止发布虚假广告,并处罚款4263元。
上述诸多不同类型的行政处罚案件,暴露出了屈臣氏在运营管理上的疏忽和漏洞,事实上,屈臣氏近年来的日子,不好过。
据屈臣氏2022财年业绩报告,屈臣氏去年营收为175.79亿港元,同比下降23%。同年,屈臣氏在中国市场关闭343家门店,以几乎“一天关闭一家店”的速度“溃退”。至此,其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减少至3836家,同比减少8%。
这一颓势,仍未停止。近期,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公布的2023上半年财报显示,屈臣氏中国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降8%,为近三年最低。同时,屈臣氏中国店铺数量持续缩减,截至2023年6月30日,屈臣氏中国只剩3780家店。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屈臣氏又在中国市场关闭了56家店。
一方面是不断减少的门店数量,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处罚信息,屈臣氏所呈现出的“现象”,或值得美妆零售从业者们深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