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相对论

智能相对论

公告

统计

今日访问:1001

总访问量:1639313

烹饪机器人,怎么就炒不出“妈妈的味道”?

2018年04月18日

评论数(0)

文 | 柯鸣

来源 | 智能相对论(aixdlun)

近日,网红机器人“快手”Flippy被炒了个鱿鱼。

事情是这样的:美国帕萨迪纳的CaliBurger餐厅花6万美元购买了一个名叫“快手”(Flippy)的机器人,专门负责给汉堡包翻面,可首次试水快餐领域的烹饪机器人,只干了1天的活,就被老板“解雇了”。

原因很简单,“快手”动作太慢,无法应对蜂拥而来的人流的需求。此外,原本厨师在后厨时会互相交谈制作进程,协调烹饪节奏,有了“快手”后,大家需要围绕它的节奏来工作,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负责给汉堡翻面的机器人“快手”

在烹饪领域,机器人炒菜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其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烹饪技术相结合, 将烹饪工艺加上动作标准化并转化为机器可解读的语言,使得机器在设定好的程序语言中进行“自主烹饪”。

烹饪机器人可通过自身的锅具运动机构、工具运动机构 、火候控制装置和其他必要辅助装置, 完成中国烹饪灶上工艺的基本动作,可自动完成烹饪过程, 从而实现烹饪的标准化与自动化。

现实的问题远比想象中的多。貌似繁荣的智能烹饪市场,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5大模块,打造烹饪机器人

若想探究烹饪机器人为何做不出“妈妈的味道”,我们先来看看烹饪机器人是如何运作的。

一般来说,目前市面上的烹饪机器人在设计上主要采用模块化的思路,烹饪机器人机械部分由五部分构成:锅具运动机构、锅盖机构(含清洗、划散机构)、中间出料机构、送料机构和炉具机构。

烹饪机器人机构布置图

送料机构的作用是将各种原材料送入锅具内,对于烹饪机器人自身来说,由于其自身的局限与菜肴的特点,必须先将原料、佐料及其比例预先备好,又因准备原料的工作是不在自动烹饪机器人机构设计的考虑范围内的,因此大部分机器人必须人工送料。

人工烹饪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烹饪过程中的翻炒。对于厨师来说,锅具可以平面晃动、左右翻转,还可以做抛物线的运动。目前,烹饪机器人锅具的运动,主要通过采用曲柄滑块运动与旋转运动的复合的方法来实现,而在实际运用中仍然有多处鸡肋。

在烹饪机器人具体运作过程中,其通过上、下位机两部分构成的控制系统进行操控。上位机主要功能是向下位机发送控制命令,同时获得下位机的反馈信息。下位机控制机器人上的电机、阀以及采集传感器信息。上下位机通过串口进行通讯。

烹饪机器人工作原理图

从工作原理上看,目前并未出现高智能化的炒菜机器人,这是指能自动实现菜肴品种识别、烹饪程序调用、原料自动投放、烹饪工艺自动操作等一系列动作, 并达到与人工烹饪水准基本一致的烹饪效果。

难以炒出的“妈妈的味道”

机器人炒菜如何达到人们所说的“色香味”俱全,或者展现“妈妈的味道”,这是当下众多用户对于烹饪机器人所关心的。而从市场表现来看,国内市场一般的家用烹饪机器人仍处于“半智能半智障”状态,应用于商用服务的“爱可2.0”也无法完全脱离人工而自主运作。

基于目前烹饪机器人的发展情况,智能相对论(ID:aixdlun)分析师柯鸣认为,市面上的烹饪机器人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半智能化的“智能炒菜机器人”

从家用烹饪机器人来看,它的表现确实有所欠缺。家用烹饪机器人炒的是小锅菜,众所周知,家常菜的口感应该更为优秀,而从操作表现上看,家用炒菜机器人存在着特定菜不能做、不能自动翻面、爆炒成分较低偏煮炖等情况。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分析师柯鸣综合了多家网络销售平台发现,对于家用烹饪机器人的评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户本身会烹饪,因新鲜感尝试机器人炒菜,对其评价多为“差强人意”;另一类则是用户自身不会烹饪,用此方式代替外卖,对其评价则为“能吃就行”。

从商用烹饪机器人来看,其表现确实稍为优秀。作为首台中国菜烹饪机器人爱可2.0可以烹饪600多道菜肴,但是其研发者也坦言,爱可2.0烹饪前期仍需要大量人力参与、属于程序化的烹饪模式。真正想做到“轻轻一点,即刻美食”的场景,仍然尚需时日。

2.难以真正满足的个性化需求

目前市面上的烹饪机器人多以“多种菜谱可供选择”,“满足你的个性化需求”作为销售噱头,但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美食的理解各不相同,不能及时深度学习的程序是难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真正的个性化需求的。

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以中式烹法为例,其常见的就有抄、烤、熏、烙、烘等四十余种方式,而每种方式又可以在烹饪中进行主观上的随意组合(根据烹饪人的创造力和需求决定)。一个简单的炒也可分为清炒、熬炒、煸炒等多个细别。

因此,真正的想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是相当困难的,从当下的家庭烹饪机器人来看,离“普遍个性化”仍有较大差距。

3.昂贵的应用价格

技术初落地之时,所有的产品都不便宜。烹饪机器人亦然。从家用烹饪机器人来看,目前的价格一般是几千元到既万元不等,价格较低的烹饪机器人存在菜谱少、以煮炖代炒、半智能化等问题,难以真正满足用户需求。

商用机器人功能更为完善,Moley公司推出全自动的烹饪机器人,可以根据分配的数量、烹饪的类型、饮食限制、卡路里含量、所需的材料、烹饪方法来进行操作。也可以按照菜谱,来对食材进行清洗、切割,按下开始键,机器人就开始做菜了。但是,这样的机器人价格高达约62万人民币。

Moley烹饪机器人

4.难以突破的“多感官运用”

烹饪机器人虽然能够通过程序精准的限定好,如Moley机器人可以做上百道菜肴,而且只要是从网络上下载的菜谱,Moley机器人都可以将菜做出来。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程序化使得烹饪少了很多可能性。

人类厨师在制作菜肴时会即兴创作,比如菜谱上烤土豆需要25分钟,但人类厨师会通过土豆密度高低来调整时间,烹饪机器人目前就不会这样灵活机动的来调整烹饪的时间,所以烤出来的土豆未必有人类厨师做的那么好。

作为专业厨师,触觉和嗅觉更是相当重要。在烹饪过程中,人类厨师会根据菜品的颜色、气味、触感决定是否按时起锅,这是机器人无法临时应变的。况且,许多大厨都会有自己的“秘方”,其也会进行不同的尝试和菜品的研发,在创造性上,烹饪机器人更是相距甚远。

发展烹饪机器人,先解决好这几个问题

不容否认,烹饪机器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程序式烹饪的人力,在学校食堂、公司餐厅等场景有较强的应用性,烹饪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依然向好。与此同时,其也应该从多个方面不断完善。

1.烹饪经验的“数据化”

对于烹饪经验,机器人也应该恰到好处地运用“克隆”技术。所谓“克隆”,就是将大师为机器开发设计的菜肴经过严格的筛选,对菜肴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符合菜肴最佳品质的数据,建立菜肴数据信息,再将这些信息编制成软件来控制菜肴的生产。

烹饪经验的数据化可以分为三步:一是菜肴用料标准化。邀请烹饪大师为机器编排菜肴 , 并将用料和用量进行量化;二是工艺过程标准化。将菜肴的工艺流程编制成机器语言 , 使每一道菜肴都有一个固定的加工程式;三是工艺参数数据化。即对加工过程的每个动作进行量化。包括火力的选择与适时调节 、划油(煸炒)的油温控制 、原料在锅中受热时间的长短和搅拌力度的大小 、翻锅的次数和力度等等。 

2.深度学习的“图谱化”

建立深度学习系统是烹饪机器人不断完善自身技能的“杀手锏”,也只有不断的构建深度学习的“美食图谱”,才能使机器人更加智能。深度学习更多的是解决的感知问题,帮助我们构建更加聪明的机器人,帮助我们提升机器人感知和判断的能力,这可以在

密歇根州立大学副教授 Arend Hintze 曾将深度学习划分为响应式、有限记忆、心智理论(Theoryof mind)和自我意识四个层面。目前,作为烹饪机器人,若能做到心智理论,即归纳出周围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变更烹饪方式,则会引发智能烹饪领域新的变革。 

3.技术应用的“平价化”

新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技术鸿沟。其所带来的也不一定知识烹饪科技应用上的不平等。麦特·雷德利(Matt Ridley)在其经典著作《理性乐观派》(The Rational Optimist)中描述了许多工人因为工业革命而失去工作,他们与机器极力抗争。但与此同时,当每个人开始能够在商店里买到更加便宜、质量更好的衣服和产品时,技术红利带来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飞跃时发展。

同样,作为烹饪行业的新兴技术,烹饪机器人拥有行业红利的同时,使用者也需要承担相当大的经济成本。而对于一般餐厅而言,如果只配备1-2台机器人根本无法体现其效率,但近30万一台的机器也让食物制作成本直线上升。

在家用领域,则更是“便宜不智能,智能不便宜”的窘境。如何进一步优化技术升级,并早日将新技术落地,使得技术应用更“平价化”,的确是烹饪机器人行业应该解决的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不断寻觅着富有中华儿女文化记忆的美食。这一切有着“妈妈味道”的食物,是由人类用心制作而成的。

法国喜剧《好汉还是孬种》中的美食杂志主编杜士曼常爱说:真正的美食来自于人的心灵,而不是机器。

诚然,那些拥有“妈妈味道”记忆的食物,永远都是人类之于食物的文化印记吧。这一切,似乎机器人永远也替代不了。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智能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