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相对论

智能相对论

公告

统计

今日访问:1540

总访问量:1684254

AI殡葬:你敢让机器人主持葬礼吗?

2018年05月08日

评论数(0)

文 | 柯鸣

来源 | 智能相对论(aixdlun)

智能殡葬,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

从目前来看,智能殡葬落地的应用产品依然有长足发展之处。

首先,3D打印技术修复仪容。在殡仪馆每天接收的逝者中,有不少死交通事故、火灾、矿灾、意外坠落等事故,导致脸部严重变形,难以辨认往生者的样貌。为了使抚慰亲属创伤,目前有使用3D打印将往生者脸部塑形、进行修复动作,使得亲属能够得到一定的情感慰藉。

2017年7月,英国一家企业甚至为失去宠物的主人们提供了“再见”爱宠的机会,他们目前已根据客户提供的照片打印出了狗、猫、马等动物的雕塑。

3D打印技术修复仪容

其次,清明节“VR直播代客扫墓”形式也逐渐出现。由于空间距离过于遥远,或是出于工作、身体等原因,一些人不仅无法参与亲友的葬礼,甚至在以后历年的扫墓、祭奠活动中都难以到场。去年清明节,南京 “雨花台功德园”推出了“VR直播代客扫墓”服务。墓园的工作人员可根据客户需求代为扫墓,而因故不能前来的客户则通过VR设备实时观看这一祭奠过程,遥寄哀思。

而目前,智能殡葬又有了新的形式出现,AI也开始在殡葬业中分一杯羹,AI加持,智能殡葬业似乎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是,AI殡葬是否是殡葬业发展的“新蓝海”?产品落地的认可度问题如何解决?这依然是AI殡葬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AI+殡葬业,葬礼机器人了解一下

近期,Nisseieco公司提出将AI与殡葬业结合,提倡“丧礼由自己执行”的理念,在其官网提供死亡证明书的书写、棺木选择、丧礼型式等等服务,让消费者可以依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案,并且自己来执行,其宣称是“为用户着想,大幅度削减费用”。

Nisseieco葬仪公司官网,提倡“丧礼由自己执行”

基于此种理念,Nisseieco公司推出了“机器人法师”、“电子芳名录”、“网路丧礼服务”、“虚拟祭台”,4种结合机器人、网路科技等先端技术的殡葬服务。

“电子芳名录”可以让宾客自己填入香仪金额、选择回礼品项,也方便集中管理名单,免去丧家的负担。事后能自动计算收到的香仪总数,最终将美工后的芳名录印刷出来。

“网路丧礼服务”则是可以将丧礼或法会,透过网络转播方式,让无法至现场的亲友,也能透过手机等装置参与。

“虚拟祭台”便是将灵堂前的祭台利用数位模拟的方式呈现出来,兼具机能,又可以免去搭设祭台、鲜花布置等费用。

而赚足了噱头的葬礼机器人“Pepper”,则是作为佛教僧侣主持葬礼,帮助顾客减少丧葬支出。制作者将其打扮成了僧侣的模样,“机器人僧侣”为死者主持葬礼、诵佛念经仅需500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3050元)。

葬礼机器人“胡椒”

“胡椒”高121厘米、重28公斤。 葬礼上一身白色,身材短小精悍,胸前配备了一个10.1英寸触控屏幕。穿着僧人的衣服,在触控屏幕里安装好诵经软件,便可以一边敲鼓一边诵经。 

机器人“高僧”,认可度仍有很大问题

作为“高僧”, Pepper虽未完全应用于现实葬礼中,但其基本的产品形式已经让许多用户所诟病。智能相对论(aixdlun)分析师柯鸣认为,AI殡葬作为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以硬件产品取代真正葬礼过程中的“仪式感”和文化内涵,其终究是难以为继的。

其实,将自动化技术或任何一种机器引入到基本上需要尊重和同情的场景中,这是一个糟糕且不合时宜的想法,毕竟对于机器人来说,它无法承载起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深意。

以葬礼机器人Pepper为例,鞠躬是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Pepper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是可以弯曲身体。几近30度的鞠躬也难以符合日本传统的鞠躬礼仪,无法还原人们叩拜的基本礼节。

葬礼机器人Pepper行鞠躬礼

此外,单就Pepper而言,其在应用中无法完全胜任此类工作。在经文超度过程中,Pepper只能按照基本的语音流程进行经文的朗读,而作为一个萌Q版的机器人形象,许多用户也无法适应将其应用于葬礼这类严肃的场合,因为其在国际殡葬产业展览会(ENDEX)上虽然获得超高关注度,但无一用户订购为此葬礼机器人“买单”。

诚然,机器人在开发过程中,科学家关注更多的是机器人如何与人类共存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人类工作内容、减轻工作强度。而对于葬礼机器人,从纯技术的角度说,其无法完全满足人类对于葬礼的多样化需求;从人文角度来看,机器人没有灵魂,利用机器来完成和主持葬礼,难免缺少了一种敬畏和神圣。

“心”才是宗教与葬仪的根本所在

机器人难具人性,这依然是当前AI领域中最为热门的话题,虽然Nisseieco公司宣称Pepper可以读懂人的情绪,还能对情绪信号作出反应,比如笑或者皱眉。其在额头和嘴巴都装有RGB相机,左眼配有距离感应器,它通过相机分析人类表情,用麦克风记录人的声音,从而判断人的喜怒哀乐。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心”才是宗教和葬仪的根本,而这一切的诚心是机器人难以承载的。如果认为生命的诞生是春天的开始的话,那么,死亡便是相当于一年中的岁末。正如岁末的节日——年节被作为四季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一样,关于死亡的仪礼也是人生仪式中最为隆重的仪礼,因此,可以说死亡是人生最盛大的节日,而葬礼则是这个节日的曲目。

之于中国葬礼,中国葬礼具有鲜明的延续孝道、构建社会秩序和认同世俗生活的特征。其设想着想一个美妙的灵魂世界,这种美妙的构想既可以把亡灵吸引过去,同时也给生人带来对未来彼岸世界的希望。

在中国正信的佛教,超度工作的主体不是僧尼而是亡者的家属。其更加推崇于亲属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进行超度,目的是为了以诚心来实现亲属的超度。这一切似乎是葬礼机器人难以取代的,真正的人可以借由葬仪遥寄哀思,而从葬礼机器人的市场表现来看,大家对于此类形式依然难以接受。

AI殡葬还将走向何方?

其实,在AI殡葬领域,葬礼机器人只是一个尝试,许多公司已经逐渐走向研究AI安抚亲属的路径之中,这也将成为AI殡葬业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瑞典殡葬机构Fenix最初以AI为载体设计了一个相对简单的人工智能电脑程序,用以回答人们对于葬礼的基本问题。在应用过程中,与之互动的人很少能分辨出它们是在与计算机程序交互,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呼吸的人。

这使得Fenix开始研制一种由人工智能驱动,可以为死者的亲属提供安慰的机器人。Fenix计划在电脑数据库中上传死者的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让机器人看起来像真人。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它将能够与死者的亲属在不同的话题上进行互动,比如天气、他们最喜欢的爱好、他们喜欢喝咖啡的方式等等。

Fenix的首席执行官Runius指出,chatbot目前只能依赖于死者家属提供的信息,暂时无法实现创造性的人机交互。它基本上只是一种新的存储信息的方式。在过去,我们只能依靠照片和视频来记住我们失去的爱人,但是其依然预示着AI殡葬的另一发展方向。

对于一些人来说,与人工智能进行互动可能会让他们更难以放手和移动,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可能会带来必要的安慰。例如,对于一个失去妻子、感到非常孤独的老人来说,在网上聊天是值得的,即使他知道这并不是真的她,但其仍然能过在与AI交互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慰藉。

诚然,葬礼机器人的出现是人工智能之于殡葬业的一种尝试,随着人机交互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安慰生者、简化葬礼流程以及与过世的亲人交流等形式,也将会逐逐渐映照进我们的生活之中。


【完】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智能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