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那些事

互联网那些事

公告

有态度 够深度

统计

今日访问:2464

总访问量:11948443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2021年10月28日

评论数(0)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又是一年财报季,各家公司开始新一轮秀肌肉。


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上年度在众多公布年业绩的上市公司里,归母净利在100亿的国内企业大概80家中,绝大多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科技企业凤毛麟角。


今年前三季度,在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持续发力的智能科技集团TCL“一枝独秀”,归母净利便已达近百亿。


从TCL科技发布的经营业绩预告看,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32亿元,增速达53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91亿元,年底破100亿的净利润几乎是板上钉钉,而较之2020年前三季归母净利润20.3亿元,直接翻了4倍多。


国家“十四五”计划将“科技创新”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而从各上市公司的财报能看出,强调科技创新的高端制造领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科技企业是耐心经济,短期难赚钱,但同时芯片等高科技术又是商业上互相制衡的砝码。


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产业一直存在着“缺芯少屏”的问题,从去年美国断供华为5G芯片开始,卡脖子的问题就被热议,高端芯片的中国制造被寄予厚望。


而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时代样本,TCL在经历了几次变革之后涅槃重生,在芯片显示屏等硬科技上积极布局后来居上,一直激励着中国制造的后起之秀们。


我们当然不能被扼住命运的喉咙,也绝不能在芯片等高科技术上受制于人,民族制造业站在激战的前线,那么,在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制造业的当下,TCL高速发展背后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方法论?TCL逆势增长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为什么说TCL是中国高端制造的比例尺?


风,起于青萍之末。


1967年,广东惠州的一个普通农村,当别的孩子还在东江里玩耍,10岁的李东生却抱着《林海雪原》看,他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这本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革命小说,影响了自己几十年。


第二个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他的高中老师,他告诉李东生“学理工科能投身实业,建设一国之基础。”


于是,李东生从25岁进入TCL之后,一生就做了中国制造、实业强国这一件事情。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2021年是TCL创立40周年,这样一家在中国经济的不同时期,都有过很多尝试的民族企业,在产业化升级的登封路上,越走越高。


具体业务上看,TCL的核心业务分为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及半导体光伏三大板。


2009年,TCL搏上全部身家上马华星光电,入局泛半导体赛道。目前TCL华星拥有8条面板生产线、4座模组厂,投资金额超2400亿元,已然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之一。


其产品覆盖大中小尺寸面板及触控模组、电子白板、拼接墙、车载、电竞屏等高端显示应用领域,构建了在全球面板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TCL华星全球首款17吋喷墨式OLED卷轴屏

5年前李东生就将TCL与三星液晶业务的竞争,比喻为一场赛跑,并做出了预判:“再跑5年,我们能差不多在一条线上。”


如今5年前的诺言“超额”兑现。在全球液晶显示产业格局中,三星已经逐步退出,TCL从追赶者跃升为领先者。


2020年,TCL收购天津中环及三星苏州生产线,控股中环股份和天津普林,并购的半导体企业并没让TCL失望。


2021年前三季度,TCL华星应收666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97亿元,同比提升16倍;中环半导体应收114亿元,净利13.9亿元。


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和材料两大核心业务已经扛起TCL业绩大梁,从TCL的财报来看,今年上半年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6倍,展现了极强的商业化能力。


现在,TCL早已经已经从传统的电视巨头,成为半导体龙头企业。简单来说,现在TCL所处的产业都处于景气区间。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雄鹰重生:TCL40年的产业化蜕变


从本土化到全球化、从家电到科技产业布局,是李东生带领TCL40年的进化之路。


TCL在科技领域从贫瘠状态起步,到追上巨头后并跑,再到局部超越;从最开始的“三来一补”,进阶到模仿+微创新,然后逐渐掌握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再到现在挺进“无人区”,TCL的成长轨迹十分清晰。


我们研究之后可以看到,TCL 的模式有三条非常明显的主线交织,互相促进。


第一条线是向上跃变之道,探索精深之道;第二条线是向外扩展之道,通往世界之道;第三条线是向内变革之道,建立一个强大而富有生机的组织之道。


第一条向上跃变之道,指的就是TCL的科技化之路。


李东生少年读曾国藩,被他的执著和坚韧打动,扎硬营、打死仗、屡败屡战,这在TCL后来的很多尝试中都能体现。


作为一家以生产录音磁带起家,40年跃变成中国制造的科技先锋的企业,TCL很有可能是做过最多探索的企业。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涌起的80年代,从生产磁带的电器厂到家喻户晓的“中国电话大王”,TCL品牌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1992年,TCL研制生产大屏幕彩电,投放市场便一举成功,自此业务领域不断扩大,先后进入手机、电脑、低压电器等领域,跻身中国电子百强前十强。


进入到21世纪之后,TCL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电子消费类制造企业转型为高科技先进制造业,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开辟第二发展曲线。


李东生知道,要想成功转型,产业链上探势在必行。2009年底,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投资华星光电,进军上游的半导体显示产业。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如果现在的李东生能遇到2009年的自己,他一定会鼓励自己再大胆一点,“这条路没有错”


但这个项目当时有多大大胆呢?因为投资额就相当于当年TCL全集团利润的50多倍,一旦失败,TCL前30年所有的努力都有可能会付之东流,但是李东生也清晰的知道,不做这个项目就永远受制于人,核心业务也无法走远,这样的风险更大。


后来谈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李东生坦言,决策之前的几个月都没有睡好觉,在提出了各种方案会多方面分析评估后,最后才下定决心。


而华星光电的上马,也宣告“显示科技马拉松”开始,在显示技术领域对全球领先企业进行全面赶超,在全球市场与三星、LG等巨头硬刚,摆脱被被掐脖子的命运。


2020年,TCL华星收购了三星显示的苏州工厂,在液晶显示领域,TCL已完全超越三星。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同年收购天津中环,进一步上探产业链,进军半导体光伏和材料产业。


2021年3月注册成立TCL微芯半导体公司,在芯片和集成电路领域寻求突破,TCL一路沿着电子产业链逆流而上,构筑起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TCL向上跃变之路就是:凡所有见,皆可超越。


TCL的第二条线是向外扩展之道,也就是全球化战略。


2004年6月的北京,中国大饭店正在举办“中国企业领袖高峰论坛”,一众中国的优秀企业家,和前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就未来企业的发展积极讨论。大家都想和这位“全球最伟大的CEO”进行过招,碰撞出火花。


张瑞敏、柳传志、李东生都在其中。


当时正值TCL并购法国汤普逊彩电公司之际,而汤普逊的部分彩电业务,正是韦尔奇出售的,李东生向韦尔奇请教“怎么看这场跨国大并购?”杰克·韦尔奇给出了一个充满智慧的答案:“战略只是开始,最重要的还是结果。”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和这位当时世界第一CEO预测一样,在后来的全球化之战中,李东生带领TCL走的全球化道路成为中国企业的典范。


近20年耕耘,TCL已经在全球建立42个研发中心、32个制造基地、10家联合实验室,拥有12000余名研发人员。


在欧洲,波兰的工厂,每年100多万台TCL电视,从3000多个零售店进入千家万户;在美洲,巴西和墨西哥的工厂也在“高频输出”,TCL产品高速流入加州、纽约、华盛顿等地的卖场,快速被顾客提走。


TCL在全球市场稳居前二,在最重要的北美市场甚至超越过三星,中国制造开疆扩土,扬眉吐气。


而TCL的全球化还不止产品输出,还包括文化输出和融和


2013年TCL成为首个冠名好莱坞中国大剧院的品牌,并在《钢铁侠》《变形金刚》《速度与激情》等大批好莱坞电影中呈现,黑寡妇、绿巨人、蜘蛛侠、汤姆克鲁斯……无数的超级英雄和明星在在大剧院门口按手印打卡。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不仅征服了好莱坞,TCL在全球体育赛事上的露出更是让人看到眼花。很多足球迷和篮球迷,早就对各项顶级赛事中看到TCL习以为常,


在欧洲和南美,欧洲杯、美洲杯等顶级足球赛事的合作让TCL广为人知,C罗、梅西、内马尔每一个精彩的瞬间都能捕捉到TCL的身影。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TCL还与FIBA国际篮联合作,通过旗下多项世界级篮球赛事拥抱全球体育爱好者。


不仅是露脸机会多,争脸的机会更多。


TCL科技为中国首居PCT专利榜首贡献硬核力量,已累计申请PCT专利11,261件,覆盖欧洲、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量子点领域的公开专利全球第二。TCL华星被誉为“PCT专利收割王”,2019年申请量为1160件,位于中国公司专利申请量第5名,全球第16名。


TCL 的全球化已经取到了阶段性的胜利,中国制造全球化之路更是越走越远。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第三条线是向内变革之道,建立一个强大而富有生机的组织之道。


迈入“千亿元俱乐部”是所有中国厂商的梦想,而“千亿魔咒”又是无法绕开的现象。


做企业,并不是唯技术论,而是一门调动钱与人的艺术。


很多企业做大后都逃不过一个通病,就是快速野蛮生之后,留下的各种庞杂的业务线,上升期可能看不到问题,但是退潮之后就能看到谁在裸泳。


东芝、夏普、索尼、NEC……这些曾经声名显赫的日企,就是因为红利之后副作用显现,积重难返,既无法保持技术上的优势,成本又很难削减,业务冗长尾大不掉,最后逐渐被后来者慢慢赶超甚至吞噬。


不是他们没发现问题,而是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TCL身上。2014年,TCL的营收规模连续三年超过千亿,但增速却原地踏步,进入千亿之后的“高原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场新的变革正在TCL内部自上而下的酝酿。TCL提前预测环境变化,并剖析自身提前变革,对自己开刀,因此逃出了这种大企业生命周期的宿命,获得新生。


TCL有一件和变革相关的细节很值得一提。


2017年,TCL科技高级副总裁、参谋长兼董事会秘书廖骞画过一张改良版的波士顿矩阵图:


一个坐标轴,横轴是业务吸引力,纵轴是战略契合度, TCL过去40年的主要业务散布在四个象限中,所有第三象限的业务都以各种方式重组或剥离出上市公司。


一张看似简单的图,就决定了数家公司3年内的走向,110家非核心业务企业陆续剥离、出售、关闭,TCL的组织结构得到优化,这就是战略上的清晰和执行上的果敢。


廖骞特别解释了一句:“不是他们(被剥离的业务)不好,他们有竞争力,有更好独立发展的机会。但TCL资源和精力有限,给不了他们足够支持。”


这次业务剥离,为TCL抽出一定财务资源和大量的管理资源,并得以聚焦到公司的两个主航道上:智能终端和半导体显示。


2019年4月,TCL集团分拆为TCL科技和TCL实业两大产业集团,前者以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为核心,后者以“AI×IoT”为战略牵引,聚焦智能终端。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TCL华星17吋喷墨式OLED卷轴屏

后面的路径已然清晰:收购中环集团、苏州三星工厂、控股奥马电器……一方面持续剥离非核心业务,另一方面更聚焦主业。


而这种战略一直贯穿在TCL的整个商业化进程中,就在今年9月,顺应国家政策导向,TCL科技再次转让持有的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7.54%的股权,进行产业瘦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同时,TCL科技斥资350亿布局中尺寸面板t9项目,以自有资金向TCL华星增资50亿元。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一切努力皆有回报。


2020年,TCL科技与TCL实业均取得不俗的业绩。


TCL科技实现营收766.77亿元,同比增长33.9%;中环股份营收 190.6 亿元,同比增长 12.8%;TCL实业营收891.9亿元,同比增幅11.4%。


TCL终于用变革突破了千亿魔咒的结界,新的蓝图也变得越发清晰


纵观TCL的破茧重生,我们发现,创业者即使在上行的路上,也会形成惯性,这时候就应该适时的停下来反思:要不要自我颠覆?如何蜕变重生?


李东生和TCL的回答是:“只有推进变革,改变经营观念,优化组织流程,才能让企业持续发展。”


这就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TCL华星印刷显示研发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万物生生——TCL敢为40年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这是千年前古人对于世界变化的理解,同样适用于现代的企业。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TCL的40年历史也是中国制造企业不断打破自我,勇敢创新的缩影,我们可以看到改革浪潮下的中国本土企业的不断崛起,对于国外企业的追赶、超越。


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秦朔团队主笔,记录TCL 40年发展历程的经管巨作《万物生生——TCL敢为40年》正式发布。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全书27万余字,详实记录了TCL穿越中国改革开放全周期的创业发展史。


TCL发展的三条主线,书中清晰可见。


在书中,可以看到作为民族企业,TCL的百亿商业逻辑首次全面曝光;可以看到李东生在面临危局时,内心的挣扎与坚定。


对于企业而言,TCL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未来;对于管理者而言,顺境时可以看到危局,逆境时也能借鉴鹰的重生;对于普通人来说,巨人的肩膀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优秀的企业家让我们更明白既要脚踏实地,更要高瞻远瞩。


这是一本给迷茫中的管理者和迷失方向的职场人的一本指南书。


在这本书里,有基于TCL多年来在企业转型升级和全球化布局的经验,从思维认知、自我驱动与团队管理等方面。


如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个体和企业如何高效迭代?

企业管理如何进行组织进化?

员工如何赋能,提升自驱性?


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这家悄咪咪将净利干到100亿+的企业,曝光了它的商业逻辑

TCL的40年奋斗史,也是中国制造变迁史,这40年走得并不容易。


在《万物生生》的发布会上,李东生有一番发自肺腑的感慨:


作为TCL创始人,这40年一路走来,他最大的感悟便是,做企业家要有理想、有追求,要有超越金钱、物质以外的目标。做实业这条路很长,也很艰难,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不能一直坚持,很难走得远。


这本书,或许也是TCL送给一直坚持在事业道路和科技创新之路上的每个人的礼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互联网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