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0日
评论数(0)即便电商当道,也不缺有野心的传统零售。
近日,名创优品公布截至2022年12月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期内收入52.67亿元,同比减少2.9%;归属股东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增加126.9%。
从财报营收业务中看,凭借海外市场的优异表现,即便是在全球消费市场黯淡之际,名创优品仍然实现了增长。
与此同时,名创优品召开了一场全球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叶国富宣布:“名创优品要升级成为一个超级品牌,实现从渠道品牌升级为产品品牌、由零售公司升级成内容公司、将顾客升级为用户的三个转变。”
总结起来就是在获客难的当下,名创优品想要通过内容的方式,让更多的用户自发的在社交平台分享产品,触达更多的消费者,进而营造更多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IP。
当然,对于一个传统品牌而言,把流量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上,才能让用户形成更强的品牌感知,而品牌也能向超级品牌迈进。
名创优品二季度的财报,实际上还有一个数据细节,在该财季中,名创优品集团总营收达到24.9亿元,其中海外营收9.9亿元,占比高达40%。
在此之前,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名创优品在2019年到2021年三个财年内连续亏损,亏损总额近20亿元,于2022财年开始扭亏。
很显然,对比2022年的财报数据,海外数据的增长远高于中国市场的增长。
而在关于如何让名创优品的事业更进一层这一问题上,叶国富在公司内部给出的答案是:一切面向海外,一切面向商品。
一、传统零售业里的第一个“拼多多”
便宜,是消费者对名创优品的直观印象。但这的确也是名创优品最初能够发展起来的优势,一个通过大量渠道发展起来的品牌。
当然,最关键的是得益于彼时阿里、京东作为电商二极,在高端和品牌上竞争激烈。名创优品以10元店的商业模式在电商冲击中岿然不动、飞速扩张。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名创优品全球门店数量达5440家。其中,国内门店3325家,海外门店数2115家。
然而门店的扩张需要产品的支持,反过来,产品的价格也是需要规模来维持的,于是名创优品创造了“以量制价、买断定制、不压货款”的供应链方法论。
即通过规模效应压缩生产成本,增强供应端的话语权,以更低的价格拿到货品,然后以自身品牌力赋能这些白牌商品,从中获得更多商品溢价。
而在迅速扩张的前几年,名创优品2018年营收170亿、2017年营收120亿元,均大幅优于目前的营收情况。
光看名创优品店面的扩张速度以及营收增长率就能知道,在没有拼多多的时代,名创优品的确吃到了质优价平带来的红利。
但在平价商品红利见底、义乌直发省去大量中间利润的拼多多问世,以及众多消费者所喜欢的国潮崛起的背景下,疫情三年拼多多上越来越多的产品代替了名创优品,用户开始不再对名创优品买账。
根据Retail Customer Experience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线下购买率进一步下降至37%,60%的消费主力不再偏向于选择线下购物。
在市场发生变化的同时开店放缓给名创优品带来的影响,还反映在其财报上。根据公开数据,名创优品单店销量明显下滑,2019年-2021年3年间亏损20亿,股价大跌80%。
去年三季度,名创优品国内门店总数同比增加了234家至3269家,而第四季度只有3325家,同比增幅降至157家,环比增幅更是跌至双位数。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财年第四季度,名创优品及TOP TOY共闭店720家,公司GMV损失超7亿元。仅4月,名创优品闭店数量便达到了380家,占名创优品中国区门店数量比例的12%。
另一方面,年轻人的消费动力发生的变化,对名创优品来说又是一重雪上加霜。
根据《2022年中国兴趣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显示,中国居民年度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超过1万元,同比增长17.8%,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44.2%。
七成以上消费者的主要消费诉求为社交需求,蕴含着社交、悦己等情感属性的兴趣消费平均月支出占比为27.6%。
可以说,在众多因素叠加之下,2023年名创优品开始决定从最根部做出转变。
对于其最终的转变目标,名创优品创始人兼CEO叶国富曾喊出过:“我们确实是以极致性价比赢得了过去十年的高速发展,下一个十年我们的重点是成为一个超级品牌。”
二、名创优品的超级品牌畅想
2023年似乎是流量集体触顶的一年,大中小消费品牌集体迈入大升级阶段。
而名创优品也早早就迈进了这一阶段,从开各地旗舰店、发力IP联名产品,再到搭建全球供应链等等。实际上也表明了,其从渠道品牌转向产品品牌的决心。
叶国富也开始提出重塑品牌的畅想。
总结下来主要有三点:品牌升级+产品升级+渠道升级。
再简单一点的解读就是,用内容思维去创造产品,再用产品来生产新的内容。
目的在于,通过与潮流趋势结合推出消费者感兴趣的产品,这样一来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分享,也能够吸引大量的网友自发去门店打卡。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基于用户的诉求不断改良,开启“与用户共同造物”的模式。
从产品研发到用户感兴趣,再到用户自发的打卡,这实际上是一个既麻烦又复杂的过程,仅仅是摸准年轻人所感兴趣的创意产品,就没有一个确切的方法可言。
这个时候,从渠道品牌到产品品牌,名创优品的营销投入必不可少。
因为为了做出同行难以轻复制的产品,为了成为真正的产品品牌,即便产品仍然主打性价比,并没有多高大上的产品,但投钱问路名创优品也必须要走。
至于名创优品品牌升级能否成功,没有人知道,还需要时间进行考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成为产品品牌前,名创优品的基础仍然是作为一个通过OEM来生产产品的“白牌”。而产品质量上的问题,名创优品也同样存在。
根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目前名创优品涉及的投诉量高达近2000条,产品质量、欺诈等成为重灾区。
其中还有盲盒存在瑕疵的问题,更是被消费者质问道:“消费者花钱是为瑕疵买单的吗?虽然盲盒在购买前存在一定的未知性,但是商家应该保证其质量没有问题,以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目的为前提。”
某种程度上,拥有海量的代工厂的生产能力,的确是名创优品的优势。但试想,在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升级产品品牌后被消费者诟病,这对品牌的影响也将会被放大,毕竟无论是电商品牌亦或是一众传统消费品牌,也同样对名创优品虎视眈眈。
三、员工极度忙碌,品牌加盟两重天
从2015年开始推行全球化战略到现在,7年时间中名创优品的足迹已遍布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
在2022财年,名创优品营收为100.86亿元,同比增长11.2%;海外业务是支撑起整体业务增长的中坚力量,其营收达到了26.4亿元,同比增长48.5%。而海外净利润率的增长,也让名创优品更坚定了大力发展海外的决心。
财报显示,本季度名创优品在西班牙马德里、英国伦敦、意大利佛罗伦萨、澳大利亚堪培拉、荷兰阿姆斯特丹、秘鲁利马等地均有新店开展,拓展了多个城市核心商圈。
在供应链上,名创优品一直坚持C2M的模式,产品生产出来后,运输到全球18个仓库,再发往各个门店,避免了中间商赚差价。
某种程度上,大力进军海外市场是符合名创优品的运营策略的,因为当海外门店一旦铺开之后,又可以进一步反哺名创优品的供应链。
然而这种看上去完美的模式,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撇开名创优品在国内做起电商,瓜分加盟商的销量这一举动不谈,多开店虽然能够让品牌更多地触达消费者,增加曝光率以及拿到更便宜的货,但开店多了,却会出现分摊客流量的问题,从而影响单店的收入。
这种模式,放在当下的国内市场已经出现了单店营收下滑,放在海外也同样是个不小的难题。
此外据了解,名创优品MINISO在产品上新时始终坚持“711原则”,即每隔7天从10000个产品创意中挑选100个新的SKU,平均每月推出约550个SKU,从捕捉兴趣到最终推出产品,在名创优品MINISO平均只需21天时间。
名创优品快速扩张的法则,不仅用在了国内市场,如今也同样用在了海外市场。换个角度来看,这种极度的忙碌,实际上统统体现到了底下员工的身上。
在脉脉上,有认证的名创优品员工揭露名创总部加班没有加班费,年底没有年终奖,裁员没有赔偿;也有员工透露,经常工作达13个小时;在信息科技中心,每个月都会按照公式排名,要求员工平均工时10.5小时以上,否则会被劝退。
明面上,名创优品做到了极速扩张店面,也在2022年扭转盈亏,但这些并不足以为奇。而极速扩张之下隐藏着加盟商的销售量危机,以及高强度工作带给员工的影响。
参考资料:
全天候科技:夹缝中的名创优品
华商韬略:名创优品的超级品牌进化论
电商报:电商逆行者,名创优品叶国富:开1万家实体店,一年卖他1000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