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新营销

一堂营销

公告

21年营销企划老鸟

Nielsen认证中国首位大数据营销分析师

西建大MBA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易经》风水 节气 民俗爱好者


微信/手机:18366303729

抖音号(抖店):001youdao


统计

今日访问:2167

总访问量:6588153

从楚汉传奇,看帝王管理

2013年01月29日

评论数(7)

从楚汉传奇,看帝王管理

(金沐/文)

    所谓生意,无非“平台+粉丝”。刘邦以其“道德仁义礼”构建的大汉集团为平台,吸引了天下才俊英雄粉丝追随拥戴,从而成就不世之功;而霸王项羽刚愎自用、猜忌无情,其集团的失败似乎从开始就已注定。——山人

随着跨年大戏《楚汉传奇》的热播,关于刘项领导力PK的话题也日渐热门,俗话说,读史可以明智,《楚汉传奇》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商业管理者的借鉴意义值得探讨。

秦、楚、汉三国争霸,似乎比魏、蜀、吴三国演义更能让人血脉喷张、淋漓酣畅,那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48岁的刘邦草根创业,可谓晚矣,但他顺应时势,一跃而起,借助各路英雄豪俊,以“帝王领导力”成就天下霸业,也被历代“屌丝”所艳羡和叹服,甚至模仿。而同样是属龙,24岁起誓,26岁即称“西楚霸王”的项羽,是将门之后,典型的“高富帅”最终却被泼皮无赖的刘季pk下历史舞台,自刎时也不过30岁,这不得不值得管理者们,尤其是企业主们深思。

作为“大汉”集团董事长的刘邦曾坦言:行政总监萧何、企划总监张良和市场总监韩信是其击败霸王项羽的三张王牌。事实上,刘邦掌握的底牌远不止这三张,他的连襟楚汉第二勇士樊哙、他的发小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他的老乡剿灭吕氏集团的周勃、第一保镖夏侯婴,以及楚汉最大的间谍英布、一代名相曹参、陈平、谋士蒯彻、李左车、勇士彭越……不胜枚举,对比霸王项羽,除了谋士范增,大将龙且、虞子期、季布、钟离昧外,管理层的确不是一个量级,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项羽最终被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败走垓下,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这一切的导演竟然是其曾经的部下、执戟郎中——韩信,而韩信曾经不止一次向项梁、项羽献计献策,却不被采纳,投奔刘邦,却成就不世之功,这也不得不让人深思?

楚汉传奇前,有段小插曲——张良拾履,说的是年轻时的张良谋同齐国义士大铁棰于博浪沙刺杀始皇帝嬴政,事败,逃亡下邳,汜水桥上遇黄石公,机缘巧合得其《太公兵法》和天下第一谋略奇书《素书》,之后张良加盟大汉集团,以天下第一谋士的角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辅佐刘邦登基建国,后又以帝师的身份教导太子刘盈。而刘邦宠爱戚夫人母子,欲改立太子,张良受皇后吕雉之请,邀商山四皓出山,两次说服刘邦,提升了太子刘盈的威望,让刘盈成功上位,是谓汉惠帝。之后张良功成名遂身退,所凭借谋略大多出自《素书》,所以,通过《素书》的智慧,我们似乎能找到大汉集团兴盛的密码。

《素书》第一章就提纲挈领的指出:“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就是说道德仁义礼五项基本素质是一个整体,是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根本,缺一不可。

那么,什么是“道德仁义礼”?

1、“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道是最根本的,是天时,对于企业而言,道就是遵循国家、社会和经济大势所制定的发展战略。企业要想成功,其战略就必须清晰明确,必须让所有的员工都上道,在同一路线上向前推进,否则就会迷途难返。项羽在推翻秦的统治后就以为取得全面的胜利了,忙着衣锦还乡,接受百姓的颂扬,这显然就是半途而废。而对待齐国田横团队的反抗也只是攻而不占,数次打败齐军,数次被齐军反扑,消耗了大量的兵力,损伤了军团的元气。战略的持续性是企业生命延续的根本,所以毛泽东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邓公也说坚持基本国策一百年不动摇,十八大后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也是战略性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要求。

2、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素书》作者黄石公是道家人物,所以对道家经典《易经》是应该研读过的。如果说,“道”是《周易》中自强不息的《乾卦》,那么,“德”就是《周易》中厚德载物的《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出自这一卦。无论帝王将相还是企业领袖,德行是保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秦汉时期,中国的“五行”学说异军突起,人们认为不同朝代是对应不同五行和“五德”的,所谓五德就是“金木水火土”五德,秦人尚黑,五行属水,所以推崇“水德”,主张以“法”治国,于是严刑酷吏使得百姓水深火热,各地起义频频发生,刘邦斩白蛇起义,推崇的是“火德”,卢绾为了维护刘邦的大哥地位,就宣传刘邦是是“赤帝”之子,也就是火神的儿子,火正好与水相对,所以坚定了士兵灭秦的信心。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进军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国亡,刘邦废除了秦国苛刻的法律,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法令简单直接,却大大的赢得了民心。关中百姓积极耕种,为汉军提供了充足的战略物资。可以说,刘邦以火德积累了群众基础。有意思的是,五德当中,火与金相克,白色属金,白色也是项羽集团的企业色,所以大汉集团的企业色是以“红色”为主,红军刘邦最终战胜了白军项羽,这难道是巧合?

3、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仁者爱人。刘邦对下属的体恤和关爱很有戏剧性,是有口皆碑的“表演帝”。比如聘请韩信做大汉集团的CEO时,就模仿了周朝的“筑台拜将”,刘邦给足了韩信面子,也树立了韩信的权威。要知道这可是一个50岁的企业老板给一个20岁出头的毛头打工仔下跪呀!可见刘邦的胸怀!后来韩信初战失利,借酒浇愁,刘邦却去军营探望韩信,当时韩信还在睡觉,刘邦没有叫醒任凭其睡,还给韩信斟水解酒,直至离开也不让韩信下床,还嘱咐韩信好好休息。要知道当时汉军规定军人私自喝酒是当斩的。至此,韩信会怎么想?再后来,垓下之战前,项羽派使者游说韩信,脱离刘邦,拥兵自立,三分天下,他的谋士蒯彻(通)也警醒韩信小心兔死狗烹的下场。韩信却说:“汉王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分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可见刘邦的“仁义”打动了韩信,使其死心塌地的追随,在楚汉决战的关键时刻,扭转了局势。

4、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刘邦起家靠的是沛县的一帮“狐朋狗友”,项羽起义凭的也是一干江东子弟。义气似乎是创业者最需要的精神力量和心理契约,超越了“财、物”的现实价值。楚汉相争时,刘邦的义是连贯的,这给追随者以定心丸。刘邦曾经投靠过项羽,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好受,一次他的部下们聚众喝闷酒和项羽的部下发生了争执,刘邦当面呵斥了部下,但待楚兵走后,刘邦转怒容为安慰,让兄弟们继续该怎么喝就怎么喝,换做你遇到这样有人情味、护犊子的领导,你会怎样?而背信弃义的项羽,因为流言,渐生猜忌,让曾经忠心于他的司马欣、钟离昧、范增一个个猛将良才离他远去,即使不被刘邦搞定,内部也会自我瓦解的。“义”,现在看来很有些江湖气,容易和侠客、黑社会这些词连在一起,“桃园三结义”发生在东汉末年,深受三国文化影响的日本武士道精神似乎就是源于此。而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先生,在创业时也曾和合作者歃血为盟,聚义发誓。可见“义”的价值不会因时代而改变。“义”是“信”的保障,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因“义”而形成的诚信体系会减少企业内部很多的沟通成本,让团队运转更高效。

5、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萧规曹随”这个成语也是源自西汉。刘邦建汉后,萧何成为第一任丞相,萧何去世后由将军、相国曹参接任。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可见以企业使命和价值观所确立的企业制度、岗位职责、流程系统是保证企业日常运转的基本规则和参照依据,朝令夕改、不断修订制度流程只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但正如杰斐逊、富兰克林等智者确定的《美国宪法》200多年来只字未动,却成效卓著一样, “萧规曹随”的前提,必须是由智慧的管理者联合讨论确定的结果,企业家要把员工当“人”看,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只有尊重历史规律和众生利益为出发点的“规”才可以“随”,否则就需要变革。

道德仁义礼说完了,读者可能会发问,不对呀!刘邦这个人可不止如此,年轻的时候是个小混混,不事农耕,喜欢喝酒赌博打架,还好色,勾引寡妇曹氏,未婚生了刘肥,成了汉王也积习难改,经常说脏话,更可恨的是父亲老婆孩子被楚军抓到后也不救,逃跑时嫌儿女在车上太重就用脚揣了下来,生活作风也不太检点,娶了吕雉后,又在定陶招了戚夫人,还把魏王豹的妃子薄姬并入后宫,生了汉文帝刘恒,后来为了巩固政权更是诛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还把发小卢绾逼到了匈奴,吕后乱政也不能制衡,最后含恨而终,留下了极大的祸患。以上事实不是说明刘邦这个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吗?

其实,人性总有两面,就像有白天就会有黑夜一样。老子有言“失道而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以吴伯凡先生的解释,就是说,过分强调礼数等级和规定规范就会忽视根本的东西,使企业失去员工的忠诚和信任,最终走向混乱。老子强调无为而治,而刘邦的成功也是因为牢牢地抓住了“道”这个根本。刘邦的不拘小节几乎人尽皆知,虽然在“德仁义礼”等方面做得不够坚持,但对于“道”的铁律,大汉集团的几任董事长无论是刘邦还是吕后乃至文帝、景帝,直道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都是一脉相承的。当时张良曾经把《素书》的智慧与多个有实力的英雄讲过,唯有刘邦一点就通,且循道以行,可谓天赋。中国历史的几个盛世,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后来的“康乾盛世”似乎都遵循了“无为而治”、“和谐发展”的理念。

所以,即使是再混蛋的企业家,也必须要有企业经营的底线,抓住根本的使命——“道”,否则制度、流程再完善也是无用的。畅销书《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也认为:最有效的管理就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前提的自组织、自管理、自修复、自进化。这和稻盛和夫先生所推行的“阿米巴组织”是异曲同工。同理,强干预式、强控制式的管理看似有作为,但结果肯定不是累死管理者,就是吓跑打工仔。孙子兵法说“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就是告诫领导者要学会权力的控制和授权的平衡。当然,作为企业经营者不能教条主义,毕竟企业发展不同阶段所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正如文帝景帝的“无为而治”促成了汉武帝的“有为之功”一样,对于“道”的运用,正确的做法就是辩证对待,实事求是。

“亮煌煌几页史书,乱纷纷万马逐鹿,……帅才不及帝王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所谓生意,无非“平台+粉丝”,好的导演能凭借好的题材,选择好的演员,排成精彩大戏,吸引更多的粉丝,实现收视率或票房收入的最大化,这对企业管理者而言,似乎也很有借鉴价值。

 

(作者交流邮箱:13869699007@163.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风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