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是民营家族企业治理专家曾水良携其学生共同组建创办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智业机构,九同团队长期致力于长三角地区中小民营企业治理研究与管理实践,在长三角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与影响力!
九同团队以十余年、数百家管理顾问咨询培训服务过企业的成功与失败案例为体,从人性、文化、哲学、民企发展史并结合现代MBA理论研究分析考量为用,逐渐总结形成了九同企管 “经营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与人才培育-职业化、市场化” 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四化协同共成”的管理顾问咨询培训模式!
九同沿革
2000年始,由中国著名民营家族企业治理专家曾水良先生联合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合作共创“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管理研究中心”,时任副主任。
2002年始,由曾水良先生创立非盈利性机构“长三角民营企业管理培训咨询机构”。
2013年末,为助推中小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以曾水良先生为首的长三角民营企业管理培训咨询机构的核心团队同创办“九同企管 “。
2014年初,为解决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九同企管推陈出新-中小企业“四化同成”成长工程,即: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人才培育-职业化、市场化。
2014年4月,依托“四化同成”基础上创新推出“中小企业学堂构筑、卓越团队构建”项目。
九同文化:
愿景:一个有贡献、受人尊崇的组织;
使命:致力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宗旨:中国最佳民营家族企业治理专家,中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整体解决方案最佳供应商;
经营理念:专业、专域、专攻,做精、做强、做久;
九同信念:
同梦 —致力于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治理与智慧传播、管理思想践行者
同道 —格物致知、中庸致正,维新致善
同德 —诚意正心:做人-晶莹剔透(正心),做事-水滴石穿(精诚)
同心 —志同意合、团结互助
同舟 —患难与共、不离不弃
同营 —持平共事、持节共业、持久共营、持续共成
同赢 —知止有定,宁静致远、竞合共赢
同和 — 生和、整和、谦和、中和、协和、顺和,存小异,求大同
同仁 —亲亲仁民、仁民爱物,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经营内容:
一、制造企业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咨询、培训;
二、中小企业公司化治理、管理转型升级;
三、中小企业学堂构筑、卓越团队构建;
四、企业战略管理咨询与企业文化建设;
五、家族企业传承与接班人辅导。
服务特色:
九同企管认为,企业管理高效的核心是“管事+理人”的协同,即管事:建体系、制度、流程、标准、工具以管事 ,理人:搭平台 、铸文化,以思想、价值观、精神理人。
九同企业管理咨询、培训不只是帮助客户建立、建全管理体系,更重要的是在导入管理体系及传授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改变企业员工的心智模式,打造企业思想力、文化力,铸造学习型组织,培育与企业可持性发展匹配的笃信、务实的执行型人才。
杭州市经济开发区下沙街道天城东路77号创意大厦B幢1501
联 系 人:宫艳彪(先生) 王立芳(女士)
联系电话:0571-88313762(固话) 15356657278(移动)
Q Q:147575649 公司邮箱:jiutong2014@sina.com
今日访问:0
总访问量:182104
2014年07月22日
评论数(0)在大都中国企业中,上至老板、下至中层干部、技术人员,都有这样一种倾向:只关注高楼大厦外在高大华丽的样式,而对大厦内在基础的是否牢固不闻不问。当他们醉心于外在高大华丽的“杰作”时,大厦地基却突然出现坍塌,这就是中国企业每天都发生的问题。
九同企业管理二十余年民营企业管理咨询的经历中,发现这些状况是中小民企普遍存在的:
状况一:某个产品已定型两年,上线生产过无数次,但技术图纸《作业指导书》和《生产工艺流程图》不齐全,也没有物料的《来料检验标准》,一切工作都靠人的经验和记忆,一旦关健技术人员离职,生产的某个环节就必须停下来。
状况二:客户投诉某个产品的某个部件不合格。于是,公司品质部赶紧查询标准,但却发现该部件既无图纸也无检验标准,唯一有的就是一个样品,无法查证客户的投诉到底对不对。
状况三:公司采购部指责供应商某个产品质量不合标准,并判退货,供应商提出异议:“你们根本没有给我们图纸,也没有给我们检验标准,凭什么说我们这个产品不合格?凭什么退货?”于是,公司采购部哑口无言。
状况四:客户突然下了一个几年前曾经生产过的老产品订单,要求一个月出货。该产品自从几年前生产后就一直再未生产过。而当时未绘制图纸,也无检验标准,当时的研发工程师已经离职,该产品的所有技术资料都不齐全。于是,营销部只好这样回答客户:“对不起,我们现在找不到几年前的那些技术资料了,以前的那个设计师已经走了,我们也没有办法。所以,我们只能重新设计,这样一来,一个月之内无论如何也出不了货。”
状况五:品质部在出货检验时突然发现产品包装少放了一个部件。于是,品质部经理让生产线重新返工,而生产线干部反对说:“客户的包装要求上根本没有这个部件。”于是,双方争吵着来到研发部,但研发部的该产品的设计师已经离职,其他人不清楚该产品的详细情况。而该产品既没有《BOM材料清单》,也没有《包装材料清单》。于是,问题无法解决。
状况六:品质部经理指出生产线某工序安排失误,且该工序员工操作方式错误,但生产线主管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根本没有错。于是,生产线只好停下来,等待双方争吵有了结果之后再生产。但是,由于没有《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生产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双方只好找总经理裁决。但是,由于没有技术资料,总经理也解决不了问题。
这就好比国家在某地区计划兴建一个大型工程项目,项目本身已经策划好了。但是,突然发现该地区没有电力、水源,交通不便,还没有基本通信设施。于是,这一项目只好胎死腹中。
同样,大都中国中小企业生产、品质、研发、采购与营销过程中的技术基础支持十分脆弱。大规模生产全面展开之后就会发现,最拖后腿的实际上就是这些基础技术工作。
九同企管曾水良认为,技术基础工作是否牢实,一直不是企业老板们关注的焦点。他们身上有着一种无法改变的浮华、急躁病,在基础不牢的前提下就要向世界高峰冲刺,还没有学会走路就想飞起来。
浮华、性急、不关心基础工作是所有企业老板的性格特征,他们认识不到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每个人的行为特征就像猴子掰玉米,在一个新产品还没有完全消化落实之前,又立即开发另一个新产品。于是,每一个产品都没有完整的技术资料。若干年下来,发现所有新产品均未开发成熟,没有一个产品最终能够实现技术资料备齐,所有新产品都是“半身不遂”。
当代中国人普遍有一种浮华、急躁病,做任何事情都不愿从基础工作开始做起,大家都喜欢去设计建造高楼美丽的顶端部分,没有人愿意去做谁都看不见的地基勘测和夯实工作。
于是,产品不断被客户退回,生产线不断因技术问题停产,采购进来的物料无法完全合格,产品无法按时出货。而当认真追查这一系列问题的终极原因时,都会发现是因为技术基础不牢所致。但是,老板和各部门干部根本沉不下心去解决这些基础技术问题,而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只要把每次出现的问题大体上敷衍过去就万事大吉了了,而深层次的病理原因则不去追究。
九同企管曾水良认为,中国企业想要做强做大,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基础技术工作上来,把技术基础工作当成是全公司是最重要的工作。中国制造必造工匠精神-去浮华、急躁,在技术基础工作全部夯实之后,再去攀登世界高峰。(九同企业管理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