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国际

【云锋微视】便利店与电商,谁借谁的东风

2014年07月21日

评论数(0)

 遍布社区的便利店与线上大型电商表面似乎并无牵连,但实际并没那么简单,深挖就会发现,高富帅电商频频“约会”屌丝便利店,看来两者好事将近。

上半年京东与大概一万多家便利店达成合作,借用便利店提供网上支付和购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居民社区的增加,社区便利店的增长速度也在加快,有数据显示,2013年社区便利店的增速已经超过了传统百货和大型超市的开店速度。与此同时电商频频示好便利店原因也不言而喻,电商正面临自身用户发掘的瓶颈期,迅猛增长的电商在抢夺着有限的市场资源,要突破发展就要开发新大陆,毫无疑问,便利店是电商渠道下沉渗透的关键媒介。


 

便利店最接近消费者,其辐射范围被称为“十分钟”服务,服务可随时送达,时间灵活性大。其弱点是有限的空间只能提供有限的服务和商品。电商刚好与之相反,无限的存储和海量的商品种类,但受物流条件限制,要虏获更多消费者“芳心”可谓鞭长莫及。所以两者联合合作也是水到渠成,相互借力。

云锋认为电商、便利店合作,其一解决便利店对电商的恐惧。就连顺丰这非专业电商的嘿客与自己已经并立社区,侵蚀便利店利益了。况且电商虚拟的无限量大的仓储和商品种类,给便利店也造成很大压力。其二是便利店相比百货和超市,在社区更占优势。方便快捷,甚至有24小时营业服务,社区居民应急需求都能解决。这就解决了电商渠道下沉遇到的阻碍问题,不需花费太多,例如顺丰嘿客投资近几十亿自建店面,而且还只是区域覆盖。更重要的是直接接触消费者有利于掌握第一手市场资料,了解居民消费动向,也更易与消费者达成紧密稳固的关系,提高其消费黏度。

所以不是谁借谁的东风,而是相互借风。前期两者合作似乎社区沦为了电商环流的小环节,但是这也只是初期合作阶段,后期两者合作可能有更多模式。现在便利店提供最多的是终端服务,比如现在大部分人熟悉的拉卡拉,可提供线上购物支付功能。针对社区不熟悉网购的人群,便利店可帮助其线上选购商品下单,和商品配送服务。


 

云锋商业运营认为现在互联网延伸的触角也只是覆盖了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甚至城镇由于网络设施不全面,其消费潜力还处于开发阶段。于此同时还有户外工作者和中老年群体,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社区便利店终端服务成熟,消费群体扩大也不是问题。电商与便利店的合作产生的经济效益,相信会促成另一个经济增长的新高峰。

(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yunfengyunyinghuaer-guoji ,更多精彩内容一起分享!)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云锋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