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流通类(新零售、连锁、物流、电商等)融资BP、并购项目资料请发送至——
598459718@qq.com邮箱,谢谢!!
决胜地商管:
关注:电商|消费品|新零售|连锁|商业地产
专注:转型、成长期企业战略发展、价值提升
业务:智库|传媒|FA | 并购居间
服务内容:
FA:商业模式梳理、股权融资、BP拟订、FA顾问、股权投资
智库:战略规划、流程再造、方针管理、阿米巴管理
传媒:企业访谈、项目报道
培训咨询服务企业及学员包括(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王府井集团、银泰集团、银座购物中心集团、天虹集团、步步高集团、维多利集团、舟山太平洋百货、河南一峰集团、湖北黄商集团、湖北富迪集团、山东贵和集团、内蒙古奥威集团、河北东购集团、中国体彩、南方佳木茶业集团、爱朵儿童装、博广影视等
交流探讨:2077920071@qq.com 微信:C8888888866666 公众号:LSQYZX
今日访问:176
总访问量:23445331
09月20日 11:14
评论数(0)近二年,受经济环境、资本环境波动的影响,企业融资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1、模式创新(相对于技术创新)的股权融资受到极大抑制(投资资本过剩、政策对资本边界的限制);
2、大消费类(供过于求)、非硬科技类(非经济主战场、非国家鼓励产业名录内的赛道及项目)均受到一定的抑制;
3、二级市场股价低迷以及A股ipo受限,上一阶段基金到期的退出压力;
4、一级市场美元基金收缩/退出、非国有(民营)基金基于经济预期及退出渠道受限导致的大规模萎缩与调整;
5、港美股ipo收紧、不确定性(中美关系)以及机构市场(机构投资者为主)属性,都让“港美股ipo含金量”继续下降。
基于上述因素,大量成长型创业企业的股权融资受到极大的挑挫折与挑战。大量的基金开始选择“无A股属性不看不投”的原则,那么,这个原则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为何明知道A股ipo要求高,概率低,这些基金还要“自己为难自己”?
在CVO007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港美股主要看企业的“成长逻辑”,只要通过资本加速,能帮助企业高速成长的,就有投资价值,而A股对项目的要求,除了成长这个纬度外,对财务(盈利)指标、项目经营的可持续性(竞争壁垒、核心竞争力,即更多鼓励“技术创新”,而非“模式创新”)方面要求更高。
2、从结果来看,A股上市公司壳价值至少在1-2亿、3-5亿不等;而港美股上市公司壳基于其“宽进宽出”的特性,上市公司壳价格并不高,一家亏损的企业,2-3千万都没人有兴趣(虽然独立合规、IPO成本可能也需要这个价,但相对更干净,同时IPO难度远不如A股高)。
3、对比A股IPO目的的标的与港美股IPO目的的标的,二者商业模式、终局思维均不相同,很大程度上,A股属性上市公司资产更重、更偏中后期,同时对技术、专利、产业链等核心资源的要求更高(如万辰生物(食用菌,多技术专利)、有友食品);而港美股属性的标的一般偏向于市场运营能力、营销能力更强的标的(如完美日记、寺库网、兰亭集势、下厨房、每日优鲜、燕之屋、百果园等)。
因此,用业内的说法:“宁可要一粒高价值的‘钻石’,也不要10车的“条石”;而站在港美"成长派"的眼里,他们则认为“投资,投的就是成长,投资机构投的股份,未来有增值,能退出,就是好投资”;二者均有道理。
就如同二级市场中的投资流派中,有“价值投资”的;有“成长投资”的;有趋势投资的;有技术投资的。。。各不相同。。。
适合自己的、能跑通的都行!
毕竟,投资很多时候,就是少数战胜多数。。。
就是这些少数中,有靠运气的,有靠实力的,见山是山,见山非山,见山还是山。。。
你处在什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