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思维

靖安先生

公告

冷眼看零售,热情过日子!

大胆猜想,任意胡说!


统计

今日访问:1375

总访问量:6500130

独家:中国的便利店市场并没理论上的那么大

2018年07月22日

评论数(2)

近几日,联商网关于便利店的讨论又在圈内引起不小的骚动,大家关于便利店目前发展的情况褒贬不一,但普遍认为未来的空间是极大的,对于未来的发展是极其乐观的。唯独创造了盒马鲜生的侯毅先生对此不屑一顾,认为便利店的诸多服务项目已经被或者正在被诸如外卖、手机支付端以及无人终端所替代。

虽然笔者并不赞同侯毅先生的论断,因为就笔者来看,由于技术出生的侯毅先生十分熟悉也十分笃信互联网技术对行业的颠覆,然而现实的数据却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中国便利店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市场空间正在被进一步地认知,2017年超10万家门店、超1900亿元的销售额有力地说明:这个市场有搞头!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便利店市场究竟有多大?

在本次讨论中,罗森中国董事兼副总裁张晟认为:按日本每2200人一家店来算,中国应该可以达到70万家左右。当时看到这数据时并没有多少怀疑,但后来发现,这个估算靠不住!那么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个数字是怎样诞生的?百度了一下发现这是目前业内一个通行的说法,很多咨询公司也是用这样的一个数字,简单的门店总数与人口总量之比。只是具体数字不同,比如睿信咨询给出的类比数据是这样:美国3.2亿人共有15万家便利店,2133人拥有一家便利店;日本1.2亿人共有5万家便利店,24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中国13.8亿人共有2.6万家便利店,53076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以此推算那么中国的便利店至少应该有60万家门店。而目前中国只有10万家,未来有6倍的增长空间,而张晟总的估算是7倍增长,想想是不是很激动?

然而,笔者想泼泼冷水!

简单的人口与门店比是无视两国的国情。

便利店的生存场景是都市,那么也就是说如果要对两国的便利店数量与人口比例作为对比标准,则两国的人口城市化必须大致相当!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截止到2017年末,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当然了,这个城市化率指的是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而不是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如果算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那么只有42.35%,据相关机构的乐观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而日本日本的城镇化水平在 1960 年前后就已经达到 60%,1970 年日本城镇化率达到 70% 左右,截止至2016年末,其城市化率为93.9%,傲视全球!

两者一比较就很轻易地了解到,中国虽然拥有庞大的人口总量,也拥有比日本更加广袤地的国土和市场,但在13.8亿的总人口中,有5.7亿的人口他们还生活在农村,他们对于便利店的需求几乎为0。所以,不要像1840年疯狂的英国人那样,天真的认为只要中国当时有4亿人口,只要有1亿人晚上睡觉戴睡帽,就能带来巨大的市场!那样是很幼稚的。

面对中国的市场,首要需要考虑的就是国情,而中国最大的国情,那就是人口!

便利店的终极杀手是谁?

侯毅先生对于便利店的不看好理由是因为互联网的强大应用能力,换言之,便利店的终极杀手在侯毅先生看来是一定是互联网技术下诞生的新生事物,比如盒马鲜生、比如美团外卖等等。然而在笔者看来,如果便利店真的有终极杀手,那一定不是各种宠物,也不是各路外卖大军,而是那一群最传统的夫妻店军团。

虽然目前便利店行业在各路资本的涌入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毋庸置疑的是夫妻目前夫妻店的生存力量也在与日俱增。便利店与夫妻店两者有极大的“互替”空间,不论是选址、货品甚至是价格都极其的相似。当然众多便利店的拥趸者依旧坚信:在对大数据的发掘与运用的高度娴熟情况下,夫妻店对于消费者的精准营销,或者说叫靶向营销将毫无招架。

但笔者想说的是:无论是便利店还是夫妻店,二者之所以有生存的空间,无非就是个便利。作为便利店企业虽然有能力开发诸多强大的场景应用功能,可是你必须要认识到,自身本身的体量有限,SKU有限,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限,同时还有更多的诸如侯毅先生提到的替代业态的存在。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便利店的高大上,最后一个凶险的结局就是投入与产出倒挂,便利店将被自己的高科技玩死。而夫妻店却能更好地搭乘便车,无论是即食产品还是送货上门,都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利用,其经营的成本是远远低于一心想要高大上的便利店的。

别跟我说因为口感美味的即食商品吸引忠实的顾客就能改变这一切。要记住,便利店的生存核心是提供便利。诸如南京罗森、合肥罗森开业期间长期排队光顾的现象,这些都不是可持续的现象,首先排队1个小时最后就去买一杯咖啡,这就违背了便利店宗旨!如果今天去南京罗森还看到大排长队,那么只有这么两种解释:一是这地方商业实在太落后,二是这里消费者太无聊!夫妻店在完善自身商品结构,提升服务能力的情况下,替代便利店是十分正常的事!

便利店真正空间还是在服务

目前便利店受消费者的追捧,大多还处在新鲜的阶段。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而言,逛便利店远比逛商场的频次要低,对便利店的认识程度也远低于超市、购物中心。都说谁把握住年轻人,谁就把握住了未来的市场,当初的卖场和购物中心何尝不是把握了当时的年轻人?那么现在又如何呢?

年轻人群体是一个变化的群体,准确地讲并不能真正把握。真正能把握是消费的心理。那么消费者的最大需求是什么?服务!说中日的便利店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最根本的差异还是服务。服务的水平与社会的发展水平是同步的,计划经济下的供销人员与市场经济下的商场营业员,两者的服务差异背后的因素就是时代的发展与变化。那么便利店的生存也是这样。新的时代下,人们又新的需求,牢牢地把握住时代的发展,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发展。

(来源:联商专栏  靖安先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靖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