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家

龙飞

公告

观察互联网的新动态,发表自己的看法,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4378

总访问量:7257237

315曝光饿了么:谁为我们的健康来买单?

2016年03月17日

评论数(0)

3·15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而央视播出的3·15晚会作为消费者权益的申诉主流平台已被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中国经济在互联网新浪潮的推动下,衍生出了许多新型行业,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带动下,许多传统行业开始转型,妄想通过与互联网的嫁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许多企业在网络环境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却开始打擦边球,妄想逃脱网络法规的制裁!

昨日晚间在央视播出的3·15晚会,小编由于工作原因没能及时看到直播甚是遗憾,但晚间打开微信朋友圈时,却被3·15曝光的企业消息刷频了,而这其中令小编最为惊讶的尽是3·15晚会曝光的饿了么。

据央视3.15晚会报道,饿了么订餐平台中多家餐馆无证经营、地点与实际不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而在实际开店中,“饿了么”平台还存在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等情况。

饿了么作为国内的主流外卖平台,尽然能出现这种情况,这无时不让消费者感到寒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外卖订餐网站下单,不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各色美食,赶上几大外卖平台抢占市场的时候,还能获得诸多优惠券,堪称既便捷又便宜。可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午餐”不是凭空来的。“饿了么”对店铺每单外卖提成15%,而网上叫外卖还那么便宜,背后往往是店家大幅压低成本,最终为此埋单的还是自认为占了便宜的消费者。

在“互联网+”大潮裹挟下,新兴消费领域不断涌现出来,给一些不法商家提供了招摇撞骗的机会,消费者权益屡屡受损,这让消费者不得不深思:饿了吗出现了问题,其他平台呢?

从3月9日起,新京报记者在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家平台上,分别随机选取北京东城区、丰台区、朝阳区的10家餐厅调查,在平台自身公开的商家资质一栏中,均未提供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等信息,大多只有寥寥几张餐厅和厨房照片。

根据这30家餐厅的经营地址等信息,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市企业信息信用网、市食药监局网站查询,有15家餐厅未能查询到工商登记信息、餐饮服务资质等情况。

其中,饿了么平台上的10家餐厅,仅有4家在工商注册且具备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其余2家餐厅登记在同一经营地址但不具备餐饮资格,3家餐厅未查询到工商注册信息,1家餐厅显示已注销9年且不具备餐饮资质。

美团外卖10家餐厅中,5家资质齐全,3家未有工商注册信息,1家不具备餐饮许可资质,1家超出经营范围。百度外卖的10家餐厅中,有4家餐厅未查询到工商注册信息,1家超出经营范围。

这意味着,在对三大外卖平台随机筛选的餐厅中,仅有50%餐厅具有完整的工商登记、餐饮服务许可证,30%的餐厅未查询到最基本的工商注册登记信息,20%的餐厅存在超范围经营。

从新京报记者的这次抽样来看,中国的互联网健康经济确实存在很大的漏洞,但滋生这些健康漏洞的源头,消费者本身也难逃其咎。

互联网发展至今可谓是已经严重的渗透到了中国网民的衣食住行之中,而这种对互联网的严重依赖性,也让中国的懒人经济越来越盛行,许多人宁愿在微信上多花十分钟去看朋友圈,也不愿去饭店吃饭或者买便当,或许有人会问,饭店的饭也不一定干净啊?是的,但这种可以在大街上立牌坊招揽顾客的地方,总比那些无牌无证的地方要更透明化一点,至少这个店是干什么的,它有什么主推产品等,你作为一个消费者至少可以一目了然。当然了,如果自己有条件的情况下,买菜做饭是最合适不过了,既省钱又安全。

当然了,由于家庭工作等原因,每个人在吃喝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就连许多互联网大佬们都是身不由己啊。业内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日前发表了一篇《315曝光餓了么:互聯網大佬還能有健康的胃嗎》,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丁道师在自己的文章就提到:“比如我在《也來談談互聯網人的吃喝》一文中提到聯想控股創始人柳傳志這樣的中國商業教父為了節約時間也吃便當的故事,但柳傳志的便當明顯沒有通過三大外賣平臺,而是自造的(生鮮等食材由聯想控股旗下的佳沃公司提供),雖然也很簡單,但最起碼保障了基本的健康和衛生。再比如我的老師范鋒先生,中午11點50下樓,直接到好鄰居買便利,基本的衛生安全有了,還不用怎么排隊,也能節約時間(比叫外賣多花了5分鐘的上下樓時間)。還有,果殼網的CEO姬十三也經常在便利店買快餐,也能節約時間的同時,吃到相對靠譜的事物。再比如,我也認識幾位會做飯的互聯網創業者,早晨起來花10分鐘把早餐和午餐一起做好,然后中午的時候花2分鐘在公司微波爐熱下,也可以做到省時又衛生安全。”

写到最后,小编想说的是,健康问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重中之重,虽然新兴领域给我们的健康架起了高架桥,但不法商家的招摇撞票,也使得消费者权益也屡遭践踏,在这样的消费新常态下,监管部门应当尽快创新监管方式,打通线上、线下监管壁垒,督促商家守法经营。

网络平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我们消费者,但也不能成为法外之地,要为每个消费者的健康去买单!

(微信公众号:longgfei)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