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老刘

江湖老刘

公告

知名互联网分析师,数字经济和文旅产业评论员。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统计

今日访问:9581

总访问量:14104298

2022年亏损20亿,达达的盈利之路还要走多久?

2023年03月11日

评论数(0)

3月9日,本地按需配送和零售平台达达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和未经审计的财报。财报中,第四季度达达净营收总额26.8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0.32亿元,增长了31.9%。

2022年度达达经营亏损达到21.19亿元,相较2021年的25.79亿元,亏损幅度下降了17.8%。非公认会计原则业务损失14.33亿元。净亏损为20.08亿元,非公认会计原则净亏损为13.26亿元。

从2020年尚未盈利就急于上市,如今已亏损这么多年,京东接管的达达,盈利之路还要走多久?

难赚钱的赛道,难以破局

从2009年开始至今,即时物流以新零售为抓手,借助着外卖行业崛起,现在已经织出一张巨大的生活场景服务网。然而,即时物流虽有很多入局者,但大多都在赔钱赚吆喝,达达也似乎很难破局。

其实,在达达寻求上市的背后,应该是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在即时物流“烧钱”的时代可以笑到最后。然而,事实却不太乐观。

目前中国的即时物流行业仍处劳动力密集且高频低价的状态,“盈利难”已成为这个行业的魔咒。所以,即时配送这个不赚钱的赛道,拼的是实力,也拼的是时间。但在短时间内,这种盈利模型都很难有突破。

镜面商业认为,虽然即时配送行业触及的生活场景足够多,但实际赚钱能力却非常有限,比起完善自身业务的配送巨头,达达的业务或许太过单一,恐怕很难在即时配送赛道坚守到最后。

造血能力存疑,依赖输血

2022年是达达和京东加快融合的一年,而并入京东体系为达达带来的变化,也体现在了财报数据当中。2022年,京东到家平台总交易额(GMV)达633亿元,同比增长47%,净收入同比增长53.5%达到62亿元。此外,京东到家平台活跃消费者达到7860万人,活跃门店数超22万家,同比增长超50%

相对来说,达达业务构成较为简单,大头的费用成本都用到了京东到家业务上。作为京东物流唯一的众包运力补充,在每年6·18及双十一之际,受益于电商大促对消费者的吸引,达达集团在订单数量上交出不错的成绩单。

镜面商业认为,达达在这个难赚钱的赛道,似乎很难脱颖而出。达达集团对京东平台的依赖一直被诟病,这一方面是对达达独立造血能力的质疑,另一方面也是对达达扩张市场巩固规模效应的要求。可以预见是,即时零售下半场竞争中,运营成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还会大幅增长。

亏损中“抱团取暖”,何以突围

从这两年的发展来看,达达集团在竞争对手的发力下,逐渐处于下风,随着用户消费习惯的升级,即时配送场景不再只是外卖的天下,即时零售已成为即时配送的决胜战场。面对这个万亿级市场,达达目前的体能,不知能否迎战巨头们的摩拳擦掌。

另外,多家头牌企业在这个赛道也是发力凶猛。2019年,美团正式推出新品牌“美团配送”,同时宣布开放配送平台;阿里全资收购即时物流创始者“点我达”,旗下的即时物流品牌“蜂鸟”也已独立。不仅如此,饿了么已开始和抖音合作,顺丰同城等物流系巨头也开始布局即时配送领域。这么看来,达达的“物流+商流”密码正在被逐步破解,看似仅有“最后一公里”,实则充满变数。

虽然,这几年,达达集团背靠京东,借力京东零售,发展还算不错,貌似此时更换高层比较合适,实际上,达达自身的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镜面商业认为,达达在即时物流领域这些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面对行业共性问题,达达也没能先人一步,先发优势正在在逐步削弱。所以,如今的达达,迎来新领导引领的新时代,未来应该更具实力与巨头们在及时配送和即时零售领域角逐。

只是,达达这样的未来或许是最明智的,却不一定是最精彩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江湖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