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商业趋势及商用地产分析,喜欢透过逻辑思维解读信息,透过信息分析建构知识脉络。在这里用软妹视角解读台湾零售。
联系或合作欢迎联系微信号:Stella_Hsu_
商业图文专栏:
https://www.stockfeel.com.tw/author/stella/
今日访问:506
总访问量:2048241
2017年03月02日
评论数(9)
近年台湾便利店竞争激烈,纷纷透过「店中店」规划进行横向发展,结合药局、超市、美妆店扩大规模,机能性也更加完善,上次分享了全家便利商店异业结盟的案例后,今天我们来看看7-ELEVEN怎麽化解便利商店的中年危机。
台湾便利店挟着通路优势,成为零售业者锁定结盟的目标,超市、美妆、药局纷纷与便利店结盟,「巷弄经济学」成为主流。 7-ELEVEN尝试「跨品牌複合」,透过「店中店」的操作方式进行异业结盟,目前配合的品牌以和7-ELEVEN同为统一集团的旗下品牌为主,像是MUJI无印良品、Mister Donut、统一生机、博客来书店、COLD STONE等品牌。依照各品牌精神、商品特性、客层等等分别量身规划专用货架、精选最人气的品项、盘点最适化的商圈属性等,创造消费者、7-ELEVEN及结盟品牌的多赢局面。
7-ELEVEN与 无印良品
7-ELEVEN与无印良品于2014年完成结盟,目前在台湾已超过三百多家,是超商界率先朝「店中店」零售模式发展的成功典范,原本以大店经营为主的无印良品,改以深入巷弄的方式,配合不同商圈消费特性,精选旗下四大类别商品,包括保留食材自然美味的「点心食品」、採用天然棉质的「舒适内着」、简单实用的「基本文具」、严选安心素材的「美容保养」商品等四大类别,近150种商品,导入商圈以学校型、交通转运站型和住宅型商圈为主,而一致化的售价更体贴民众的购物需求。
合作的好处,对7-ELEVEN而言不仅又创新推出全新特色店作法,进而提升门市的游逛性,可带入更多新来客,而对MUJI无印良品而言则可以藉此延伸品牌体验,及增加品牌通路,以可藉此进入全新区域市场。根据7-ELEVEN销售观察,MUJI无印良品店中店又以「文教区」、「办公商圈」及「住宅区」销售最佳,以文教区来说,文具商品就相当受到学生族群欢迎,而办公商圈及住宅区则以上班女性为主,上班族在下班后到生鲜蔬果专区、同时也在无印良品货架前游逛,购买零食小点、小朋友的文具及自己美妆保养品等。
7-ELEVEN与博客来书店
博客来是台湾最大的线上销售通路,在2016年和7-ELEVEN正式合作打造台湾首家阅读概念店,取名为「未来书店」,为博客来第一家线下通路。在设计规划环节中强调结合博客来线上会员销售数据,及相关技术感应设备,提供互动阅读体验。
从店内空间设计到数位装置互动体验、主题选书,共有4大主题体验区,人脸辨识系统及扫描书籤两大主题区,透过科技侦测使用者长相轮廓、年龄与性别,搭配一些问答设计做为运算基础,接着辅以线上会员销售数据,以高度关联性的推荐模式主动预测、推荐书单。作家读书笔记则精选网站上作家笔记、读者书评等内容,使用者靠近时会同步触发投影浮现文字,透过翻页可阅读书评、影片等。但是上週stella再去实地访查时,店员提到目前机器博客来书店正在维修中,目前可以提供的服务主要为主题空间的免费书籍阅读。
7-ELEVEN与多品牌创造精选店中柜
为因应该生活趋势,7-ELEVEN将门市打造成「便利药妆店」,引进市场前十大开架保养品牌外,更推出自有品牌,或以国际製贩同盟方式开发独家商品,锁定保养及彩妆两大类别,以交通干道区、商业区、风景区作为主要导入店家,在商品品项挑选上也符合季节及流行性等考量。消费客层中以16至35岁的女学生或年轻OL为主,其中更有一些有趣现象;例如: 7-ELEVEN观察到早餐时段眉笔、眼线笔的销售高峰期,大都是外出临时性或补妆需求,而护手霜、保湿喷雾销售则在中午与下班时段为主,就近满足上班族OL以及年轻学生利用午休或下班游逛採买需求,让美妆购买除了药妆店外也可以在便利店一次满足。
Mister Donut和STARBUCKS原本多位于交通转运站、百货卖场内,为缩短与消费者距离,提供近就购买服务,与台湾便利商店龙头7-ELEVEN合作,以店中店複合经营的概念导入甜甜圈专柜及STARBUCKS商品专区,锁定交通转运站型、办公区、学区导入门市,柜内商品陈列架、包装盒等都是配合便利店门市进行规划。Mister Donut的甜甜圈锁定人气口味及当季限定,以减少店内库存压力,STARBUCKS商品结构涵盖礼盒、饼乾、冲泡及挂耳咖啡、瓶装咖啡、杯子、随行卡共6大类别约25种商品,在年节的时候更会推出蛋捲礼盒等组合商品。
软妹点评:便利店的转型,让临时性需求转为定期採买通路
因台湾社会结构及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者在生活不再只有「量多」的追求,更多是强调「适量消费」,更追求「生活质感」上提升,因此7-ELEVEN除了之前投入自有品牌开发强化日用品结构外,同时也逐步扩大室内休憩空间,加上品牌结盟,让原本需要到专卖店或是百货商场的品牌,在便利店中也可以轻鬆取得,看台湾便利店的一波波转型,更贴近消费需求,也让购买动机从临时性需求,转为定期採买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