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Lee大嘴扒科技

螳螂财经

公告

左拎新消费、右扯新商业,横批未来科技;讲求深度观察、灰度表达。合作+V:Tanglangcj。

统计

今日访问:2299

总访问量:40352923

被放大的“脱发焦虑”,90后成植发主力军

2020年07月29日

评论数(0)

文 | 易牟

来源 | 螳螂财经(ID:TanglangFin)

90后正在发现,自己开始变成“老叔叔”“老阿姨”,失去的不只是青春,还有头发。

图片6.png

人未老,头先秃,脱发问题已逐渐趋于年轻化。根据艾媒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脱发人群约为2.5亿,男女比例2:1,在电商渠道的植发消费群体年龄分布中,90后成为植发消费的主力军,占据了57.4%,90后比上一代的脱发年龄足足提前了20年。果然,成年人的世界只有脱发最容易。

图片10.png

93年的小马是个程序员,两年前头发就开始一把一把的脱落,摸着自己英年早秃的头,小马吓得吃了半年药,甚至因此换了一份不需要长期加班、压力没那么大的工作,平时也开始注重饮食。

也不知道是药起作用还是压力变小了,小马的掉发速度也慢了下来。

“但是我失去的头发已经回不来了,只能更加珍惜现存的头发了。”小马一边说一边撩起了自己的刘海,刘海之下两边发际线出现了明显后移。

“现在植发技术比较成熟,我还是会考虑去医院植发,毕竟头上有毛,心里不慌。我可是个靠颜值吃饭的人。”在小马看来,良好的形象是吸引人的表达方式,而头发又是重中之重。

“螳螂财经”问及几位做过植发或者正在植发路上的90后,他们都认为自己还年轻,不想面对别人诧异的眼光,也不想总是通过戴帽子和刘海来掩饰,发量充足能给自己带来更多自信。

像小马这样,因为工作压力以及长期生活不规律脱发,但在看重颜值的社会观念影响下,希望通过植发树立良好形象的人并不是少数。

随着90后逐渐登上社会舞台,颜值消费成为消费升级下的一大重要分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每6个人中就有一人脱发,约有2.5亿人群受脱发问题困扰中国的脱发人群,越来越呈现年轻化,0后人群脱发比例已超过35%。

根据天猫披露的数据,2019年天猫双十一假发套成交数90后占比最高,占比达到42.41%。

图片11.png

在“脱发焦虑”的裹挟下,从防脱洗发水、生发液到生发仪、生发梳、生发头盔……90后尝试过的生发产品令人目不暇接。电梯广告上充斥着让人心动的术前术后效果对比,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投入到植发大军中。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决定花费不菲的价钱,通过一项平均耗时超过6小时、在头皮扎上千针的手术来改善形象时,背后就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一场关乎资本运作与社会情绪的复杂消费变革。

为何植发?90后植发不一定是因为真“秃”

和小马不一样,小有名气的网红博主无敌头发茂密,并没有脱发的烦恼。只是她觉得自己的发际线有点高,不够完美。她一直很羡慕发际线漂亮的女生梳干干净净的高马尾,露出光洁漂亮的额头。经过多方搜索查询她终于下定决心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了碧莲盛专科植发机构。

“很多朋友对植发不是很理解。其实你可以理解成“头顶插秧”。虽然说是植发,实际上植的是毛囊。从后枕部取毛囊,再种到需要它们的地方去,比如头顶,或者发际线处。毛囊要一个一个地取,再一个一个地种下去。角度要恰当,深浅要合适,否则损坏了毛囊,就会降低最终的“成活率”。”经过三个月的恢复,无敌种植的头发长长了许多,如她所愿,是她期待的样子,看到有成效,她感觉到抑制不住的激动。

90后天生不会遮遮掩掩,在他们看来为了“变美”去做一些改变天经地义。包括植发,当然也包括P图。根据美图公司发布《2019,那些关于自拍小秘密——美图年度自拍趋势数据报告》显示,相比于传统认知中的着重于五官细节的调整,“熬夜主力军”80后、90后在修图方面更为注意发际线和鱼尾纹问题,在接受调研的90后用户中,7成女性在修图时最注意发际线问题,4成女性曾用修容笔修过发际线。

90后硕硕在植发手术后7个多月的时候在社交媒体发了几张自拍。她写道:每个女生都是独立而又性感的小妖精,以前的我,有些自卑,总是抱怨,为什么命运分给我的粥总是比别人稀呢?可是自从做了发际线,我不能说我的人生有了很大改变,说改变人生那太夸张,但是有了自信是真的,现在的头发也在生长中,每天静静等待着,给自己、给生活一个大大的笑脸。

不管是由于工作压力造成发量减少,还是想要锦上添花拥有更完美的发际线,90后对自己的颜值都显得尤为关注。平时自诩老叔叔老阿姨,但真的因为发际线后移而显老时,90后用起生姜和黑芝麻也是毫不含糊,甚至在豆瓣建立自己的“秃头组织”,交流讨论生发心得,希望能保卫发际线。很多90后其实天生就是个大脑门,但是他们和80后、70后不一样,他们追求的是明星同款发际线,更是完美的自己。

图片12.png

伴随着消费升级、职场竞争和大众美容意识觉醒,植发这门“头等生意”也变得前景可观。网红博主无敌选择的碧莲盛植发机构属于植发机构的第一阵营。2017年和2018年,雍禾植发和碧莲盛两家机构分别获得3亿元和5亿元的融资。根据公开信息,当前碧莲盛已在国内主要城市建立了23家直营分院,近期有9个城市待开店;雍禾植发目前已有30家旗舰店。

业内数据显示,在目前植发行业的版图中,全国连锁机构市场份额占比约35%,各省市当地的植发机构占有30%的市场,整形美容机构拿走25%,剩下只有约10%的份额才属于公立医院。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美和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植发也从功能性转向美容性。”雍禾植发总裁张玉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以前植发的客户90%以上都是男性,以28-33岁男性为主,但现在女性客户正在快速增长。

“去年女性客户比例达到30%,包括修饰发际线、定做美人尖等等,这在以前不敢想象。”

千亿植发市场的快速发展

随着植发技术的成熟,植发已成为脱发患者的首选,企查查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植发相关企业(在业存续状态)共计411家。

图片13.png

自1997年植发技术引入中国,植发市场至今不过20多年的历史。和其他医疗美容一样,植发服务的是健康人群或者亚健康人群,满足的是人们在审美方面的心理需求,属于消费医疗,医保不覆盖,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对此并不重视。但随着脱发人群越来越多、美学需求越来越强,很多三甲医院都开始重视脱发,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协和医院,上海的华山医院等,都设立了脱发门诊。

2010年-2014年,国内植发产业发展平缓,年均相关企业注册量不超过14家,2015年之后,国内植发产业开始崛起,企查查数据显示,近五年植发企业年均注册量已突破76家。受今年疫情影响,一季度植发相关企业仅注册9家,较2019年一季度同期相比下降52%,随着二季度国内疫情影响的减退,植发相关企业注册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图片14.png

一边是“秃如其来”的庞大群体数量,而另一边则是日趋增长的产业量级。根据市场调研公司Market Research Future发布的《全球植发市场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植发市场规模将达到238.8亿美元。未来几年植发及相关产业的潜在市场空间或达500-1000亿。技术的成熟、社会的互联网化等因素将推动脱发催生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3D技术,人工智能、医疗技术等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植发产业及电子生发产业升级。

图片15.png

随着脱发人群的增加以及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包括植发在内的毛发市场,正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而在这股热潮背后,随之而来的市场乱象也在引发关注。

繁荣背后,监管缺失或成最大隐忧

有过植发经历的小周告诉螳螂财经,相比琳琅满目的植发机构,自己更愿意选择公立医院做植发手术。“植发再小也是个手术。手术过程的安全,操作的规范性才是我更加注重的。”

小周的担心不无道理,植发虽然不算高风险的手术,但植发过程保证无菌环境、医生应该有整形外科或皮肤科医生资质,都是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

与医美不一样,医美严格意义上属于医疗类型,毕竟是要上手术台的,所以近几年监管日渐严格。但是植发尚处在一个野蛮生长的阶段,因为监管政策不健全,该行业依然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底,全国性的植发行业协会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全国性行业协会注册会员只有300多人,由于临床经验丰富合格医生聘请不到或聘请不起,“影子医生”应运而生——有执业资格的医生不亲自操刀手术,全程由护士代替操作。

根据新京报报道,植发行业还存在收费乱象,“植发师”们根据患者的经济消费水平来决定植发的费用,另外虚报毛囊数量、生理盐水当培养液等也是常用的增加收费的手段。但这些并不能代表行业的全部和未来。事实上,这个行业也越来越透明化、正规化。

古往今来,面对脱发人们从来都没有坐以待毙过。不管是十七到十八世纪,“太阳王”路易十四专属的卷曲长假发,还是长沙马王堆出土两千多年前的假发随葬品,都寄予了人们对于毛发的美好愿望,希望更多的人选择植发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也不是盲目跟风,而是为了更加自信的自己。

图片16.png

90后在调侃自己变秃了也变强了的过程中,细数自己还有多少头发好像变成了一种仪式感。在螳螂财经看来,重要的其实不是植发能带来什么改变,而是植发本身就是一种改变,就像游泳,就像健身,改变的不只是形象,而是整个人。

有些人还在秃头里沉沦,有些人却已经与脱发的自己和解。对于每一个被“脱发焦虑”困扰的年轻人来说,植发不是终点,后续的药物治疗、调整生活作息规律等依然关键。

欢迎来到财经爱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请添加微信:tanglangcaijing01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螳螂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