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Lee大嘴扒科技

螳螂财经

公告

左拎新消费、右扯新商业,横批未来科技;讲求深度观察、灰度表达。合作+V:Tanglangcj。

统计

今日访问:4818

总访问量:41023814

从音乐到全“声”态,腾讯音乐发展的“中国范本”

2021年05月19日

评论数(0)

文/螳螂财经

作者/易不二

高盛发布的音乐行业报告《Music In The Air》称,2021年流媒体(不含现场演出)的收入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预测音乐流媒体收入将相比2020年增长30亿美元,达211亿美元。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简称腾讯音乐)2021年的开局,就以超出预期的增长成绩,与全球音乐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交相辉映。

5月18日,腾讯音乐发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1年Q1,腾讯音乐总营收同比增长24%至人民币78.2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9.79亿元,双双超过市场预期。

综合Q1财务数据和业务运行情况来看,腾讯音乐依靠其业务多元化布局,进入了生态驱动型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从音乐到全“声”态,腾讯音乐“价值型增长”持续升维

高盛曾有数据称,到2030年,全球将有11.5亿流媒体音乐付费订阅用户,而总部位于中国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正在崛起,在2018年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音乐平台,占全球音乐付费用户的11%,预期到2030年,该比例将进一步上升至23%。

不仅如此,高盛还预测,在全球市场,“亚马逊、YouTube和腾讯音乐将成为最大的市场份额获得者”。

而腾讯音乐正在通过从音乐到全“声”态,进行更长远的布局,牢牢抓住在线音乐和音频娱乐领域潜在的巨大机遇,以更强大的驱动力推动自身进一步迈向“长期价值型”增长新阶段,一步一步验证高盛对其的乐观展望。

腾讯音乐的全“声”态布局中,在线音乐服务是毫无疑问的业务基石。

Q1财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到6090万,同比增长42.6%。其中,环比净增长为490万,为2016年以来单季最大净增长。付费率达9.9%,高于2020年第三季度的8.0%与2020年第四季度的9.0%。同时,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40.2%至人民币16.9亿元。两者稳健的高增速驱动了在线音乐收入同比增长达34.5%。

结合腾讯音乐2020年在线音乐服务一整年的成绩,可以看出在当前“在线音乐+社交娱乐”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下,腾讯音乐拥有健康的商业模式和长远的增长空间。

而腾讯音乐以音乐为中心延伸出的创新业务,如收获更多国民喜爱的超现场品牌TME live等,已经逐步探索出了线上广告、品牌赞助等商业模式,也在成为腾讯音乐的流量增长与收入增长的重要业务。毕竟,对歌手来说,从线上的数字专辑到线下演出是一个完整的音乐闭环,而音乐用户也需要线上线下的多维度体验音乐的方式。同时,TME live与“在线音乐+社交娱乐”不仅业务模式完美融合,还通过线下场景进一步强化了两者的良性价值循环。

当然,对于腾讯音乐与整个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来说,双轮驱动带来的在线音乐利好还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毕竟长久以来,中国音乐市场都处于混沌发展的状态,虽说正版化率已经提升至如今的96%以上,但用户对音乐付费的意识和习惯仍然需要不断培养。

而腾讯音乐用自身的坚持与实践,探索出了音乐用户愿意为好内容与好服务付费的正确路径,用不断加速增长的在线音乐付费用户,为中国音乐描绘出了一个可期的美好未来。

除此之外,腾讯音乐还不断挖掘声音的想象力,通过深化长音频布局,升级音频娱乐生态服务,抓住下一个时代。

长音频并不是一个新物种,只是,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个市场依然是一片潜力巨大蓝海。

从2019年12月加码长音频、2020年4月对外正式发布长音频战略,并推出首个长音频产品酷我畅听之后,在2020年底,腾讯音乐的长音频业务月活跃用户就已经破了1亿,2021年Q1的MAU渗透率更是从去年同期的5.5%上升到20%。

这样的成绩不仅意味着腾讯音乐已成为了长音频赛道上的领先选手,更意味着长音频为腾讯音乐带来了更广阔的业务增长方向。

而这个成绩,还有更高远的想象空间。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同比上年增长55.1%至175.8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43.1亿元。

基于利好的市场前景,腾讯音乐又通过战略收购懒人听书、成立长音频业务线、与腾讯生态特别是PCG业务之间深度协同合作等动作,进一步挖掘声音的想象力,抓住属于音频的下一个增长时代。

对于已经抓住了在线音乐和音频娱乐领域巨大发展潜力的腾讯音乐来说,与腾讯内容生态紧密互动为音视频打开的想象空间,才刚刚露出了冰山一角,随着后期腾讯音乐对创新业务的不断加码,长音频或将成腾讯音乐的增长“第三极”。

总的来看,通过从音乐到全“声”态的长远布局,实现了在线音乐基本业务与长音频、TME live新业务深度协同、环环相扣的生态发展逻辑,并通过与腾讯内容生态的深度协同,为腾讯音乐带来了层层递进、持续增长的成绩,以及长期被看好的发展潜力与价值。

以生态扩圈,掀起产业融合发展新浪潮

当腾讯音乐以音乐为轴心,不断加速与腾讯生态的联动,打破音乐的领域边界与更多行业的业务一同形成集群效应,探索出以内容生态为驱动的“长期价值型”增长模式时,既为自身发展储蓄了深厚的内劲,更是为整个音乐行业的发展做长期布局。

一方面,是构建了音乐产业全链条良好、健康的“内循环”。

腾讯音乐在音乐上保持创新活动的探索脚步,在不断抬高自身发展坐标的同时,更为整个音乐产业甚至大文娱产业都提供了发展思路。

自腾讯音乐成立以来,纵观其发展步伐,在好几个关键点上,都为建音乐产业全链条良好、健康的“内循环”,加速释放中国音乐市场的活力,做出了“行业领导者”的贡献。

第一,推动数字音乐正版化建设,助力中国音乐产业突破“盗版困境”。腾讯音乐成立以来,积极支持、与行业同伴合作,积极推动平台内容正版化建设。

其二,培育中国原创音乐生态,有效推动了原创音乐人与作品的扶持与孵化。据《2020中国音乐人报告》 中数据显示,有超6成的音乐人主要的数字音乐收益来源于腾讯音乐人,腾讯音乐人正在成为音乐人首选的音乐平台。通过对音乐人有力的扶持,截至2021年Q1,腾讯音乐人平台的音乐人数量已超过20万人,同比增长了一倍以上,腾讯音乐人歌曲的总播放量也实现了两位数同比增长。

第三,基于中国音乐市场构建了独有的成功商业模式与生态,并持续升级。腾讯音乐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第一家实现盈利的数字音乐企业并成功上市,代表了其独有的在线音乐+社交娱乐商业模式得到验证,不仅为音乐行业提供了一种“TME发展思路”,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音乐产业的能量。

第四,前瞻布局长音频、创新现场演出等新蓝海,为行业带来了更多拓展机会。腾讯音乐集结旗下多元生态产品,从行业端和用户端双向发力、围绕平台与模式进行的多维创新,同时与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华纳音乐全面升级合作模式,共建音乐厂牌,毫无疑问为音乐产业打造了更多元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不断创新的发展机遇。

当下,音乐行业已经迎来了良性发展的新时代。腾讯音乐通过生态驱动向产业上下游延展做行业共建者,又为自身平台和音乐行业的良性运转提供了新一轮动力。

另一方面,是带来了音乐产业的跨界融合新潮与商业价值抬升的“外张力”。

此前,腾讯音乐的“TME腾讯音乐艺术计划”,就已经走出了一条音乐产业的跨界融合的新路子。腾讯音乐联合艺术领域、公益领域等多方合作伙伴,通过多方创新交融将更丰富的音乐艺术形态带给社会公众,既能让用户享受到更多更有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优秀音乐作品,更能让更多潜心创作的创作者和音乐人获得更好的未来发展。

如今,腾讯音乐又联动腾讯内容生态,以音乐为轴心,破圈至音频、视频、直播、游戏、社交等领域与行业,让文娱产业更多的细分行业被纳入了音乐中,不仅让音乐产业实现价值升维,也让其他细分赛道通过与音乐的联动发生“化学反应”,获得新的增量。比如,腾讯音乐与腾讯游戏联合出品的PUBG Mobile主题曲《Battle For Glory荣耀之战》就收到了广泛的好评。

拓荒者的坚韧与领航者的责任

回顾音乐行业的发展历程,腾讯音乐的每一个创新动作,都是从行业角度出发,用前瞻发展眼光、长期发展价值与坚韧的拓荒脚步,将整个市场的蛋糕做大。

而腾讯音乐也从一个坚韧的拓荒者走到了行业领航者的位置。

既然领航整个行业的发展,相应地,也要扛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不仅要带领中国音乐产业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更要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音乐产业的能量。

毫无疑问,腾讯音乐为中国音乐产业生态打下的基础建设与生态扩容,将成为未来产业持续迸发活力与变革的源动力,也为海外音乐市场提供了可借鉴的“TME样本”。比如,美国《滚石》杂志就认为Spotify较为单一的发展模式存在隐忧,而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发展模式“是Spotify一个很重要的参考”。而在腾讯音乐上市前,彭博社就评价其商业模式是一个能够实现良性循环的“Spotify+Facebook+YouTube”生态闭环。

可以肯定的是,腾讯音乐被验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时时为中国音乐产业的未来增添强力内劲的同时,也有望成为引领全球流媒体音乐走向发展新趋势的“TME样本”。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欢迎来到财经爱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请添加微信:tanglangcaijing01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螳螂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