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Lee大嘴扒科技

螳螂财经

公告

左拎新消费、右扯新商业,横批未来科技;讲求深度观察、灰度表达。合作+V:Tanglangcj。

统计

今日访问:649

总访问量:41018887

湖南:从中部洼地,到开放高地

2022年05月24日

评论数(0)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来源 | 螳螂观察ID:TanglangFin)

 | 易不二

盯着内陆开放高地这个建设目标,中部六省都在争相发力。

中部地区覆盖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六省,拥有10.7%的国土面积,26.6%的常住人口,是中国经济版图中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腰板”。

2009年国务院出台中部崛起规划,并在第一个十年的节点上,取得了重大发展成绩后,如今在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中部六省正在加速对外开放,不断扩容朋友圈,拉动GDP高速增长。

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1年全年,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达到了39.1万亿,同比增长了21.4%。按照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中国贸易十强省份中,中部六省占座3席,依次为:河南、安徽、湖南。

没有列席的湖北,尚处于疫情重创的恢复期。但湖南以比上年增长22.6%的成绩,进入了十强榜单,使得中部加速崛起又有了新看点。

与其他中部省份相比,近年来,湖南对外开放的水平,称得上突飞猛进。“十三五”期间,湖南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1.7%,增速居全国第一,总量连续突破“234”千亿大关。

2021年,湖南省进出口总额更是达到5988.5亿元,首次逼近6000亿元关口。

湖南是怎样一步步加速对外开放的?而湖南“年年刷新”的对外开放成绩,在中部地区内陆开放高地争夺赛中,又会带来怎样的变局?

找老天爷抢饭吃

身处内陆,要想更多地连接外部,除了有先天性“老天爷赏饭吃”的通江达海地理位置,后天立体化交通网络的构建更是必不可少。但很多靠搭建交通挣得的“后天优势”,却又必须靠“先天条件”来决定。

可以说,地理位置不仅决定了一个省份在经济发展中的起跑线,更是限定了其发展速度。

在这一点上,湖南的处境只比山西好一点,和江西差不多,“天生”天花板就比别人低,需要自己找“老天爷抢饭吃”。而河南、安徽、湖北三省,算得上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命。当然,东部地区那叫“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河南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贯穿古今。这也注定了郑州能靠东西贯通、南北纵横的“米”字铁路网络拿下“中国铁路心脏”的称谓。截至目前,郑州是中国铁路线路最多、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交通枢纽城市。其中,郑州枢纽中的郑州北站、郑州北编组站,是亚洲最繁忙的铁路客货运枢纽编组站。

而靠着广袤的中原腹地的优势,郑州除了是铁路运输枢纽,还是全国公路、航空主枢纽城市之一。目前,郑州有11条过境高速与162条航线。郑州的两个半小时航空圈,能覆盖全国九成的人口数量。

这也是为什么,郑州能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集散地之一。

河南的交通优势,湖北并不羡慕。尤其是在高铁兴起后。

武汉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

汉江与长江穿城而过,切割出隔江鼎立的武汉三镇,也催生了连通南北、维系四方的航运。从武汉出发,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武汉航运交易所是继上海、重庆、广州后成立的中国第四个航交所。

高铁兴起后,所有开通高铁的城市,都加入了武汉“7小时可达朋友圈”。其中,武汉与武汉城市圈“1小时可达”、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其他城市“2小时可达”、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城市“5小时可以”。

河南、武湖北的铁路交通已经发达到这个程度了,但意想不到的是,全国高铁运营里程排行榜上,安徽才是多年排名第一的省份。直到2021年底,赣深高铁的通车运营,安徽才被广东超越,居于榜单亚军。

安徽虽然没有位于中原腹地,但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坦的地势十分有利于修桥铺路。从而,安徽目前的运营铁路里程有2399公里,高于河南的1886公里、湖北的1679公里。同时,长江、淮河流经安徽,使得安徽境内遍布大型内河港,比如合肥港、安庆港、蚌埠港等,水运四通八达。

所以,不管是连接江浙沪,还是贯通中部其他城市,安徽都得享便利。这也是为什么,合肥都市圈能够同时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成为长江中下游一体化的粘合剂。

对比河南、湖北、安徽三个兄弟省份的天生好命,湖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唯一能拿出来说说的,也只有比江西鄱阳湖小一点的洞庭湖

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这也就使得湖南有了“长江八大良港”之一的岳阳城陵矶,唯一一个能通江达海的港口。

好在,新中国成立后湖南株洲成为了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这也就有了京广铁路和沪昆铁路在株洲交汇,让株洲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十字型”铁路枢纽,一度与郑州齐名,称为“北郑南株”。

紧接着,在全国高铁网络铺开的时候,长沙又开始建设湖南高铁枢纽,并与株洲、湘潭一起融入“长株潭一体化”。

其实,湖南的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平原等都有,但株洲的崛起让湖南深刻认识到交通网络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从而,一路开山架桥,湖南干出了2137公里的高铁运营里程,截至2021年,位列全国第六,中部第二。

与此同时,对外的交通触点也同步增加。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现已开通定期航线200余条,可通往中国一百多个(包括台湾、香港)大中城市和全球40多个城市,成为湖南对外开放的主要门户和中国民用航空干线的重要枢纽。

更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已经有了长沙、怀化、株洲、衡阳4个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据湖南省商务厅的统计数据,2021年,湖南共开行中欧班列1072列。其中,长沙共计开行1030列,跃升为全国仅有的5个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达1000列的城市(地区)之一,排名全国第四,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搞交通基建、争开放资源,一步一步缩小与世界的距离,这才有了湖南一路突飞猛进的对外开放水平,位列全国贸易十强省的成绩。

内陆不保守

交通基建搞得好,是湖南拥抱开放型经济的必要条件。但并没有地理优势的湖南,能拿到如今的进出口贸易成绩,其实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探索与学习。

岳阳城陵矶涛声,回响着湖南对外开放最早的探索。

1898年总理衙门以“以裨商务”为由,奏请光绪添设湖南岳阳(当时称岳州)为通商口岸,光绪批阅“依议”。湖南正式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

之所以选岳阳,是因为“黄金水道”万里长江之上,有“长江三大名矶”湖南岳阳城陵矶、安徽马鞍山采石矶、江苏南京燕子矶。城陵矶位于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南贯三湘,北控荆汉,是湖南水路通江达海的门户,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港。

因此,从成为通商口岸开始,岳阳城陵矶就百舸争流,万商云集

潮汐百年守洞庭,涛声依旧护三湘。如今,全球的眼光开始投向中国中部,焕新为现代化的港口的城陵矶,承担起了湖南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打造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的重任。

湘南三市打开“南大门”,是湖南拥抱开放型经济最初的勇敢。

湖南紧邻广东,但千百年来,横亘在湘粤边界的南岭山脉,阻挡着湖南与广东这一沿海省份的经济联系。

直到改革开放掀起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滔天大巨浪,广东大肆兴业办厂,湖南人开始翻过南岭南下打工,湘粤两地的交流才频繁起来。

1987年,国务院决定将广东设立为综合改革试验区一纸批复推动了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加快了广东省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湖南看在眼里,学在心里。1988年,《关于加速湖南开放开发的请示》呈送了中央。不到一个月,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正式成立。湘南三市打开了湖南的“南大门”,带动全省走向进一步的开放。

正是打开“南大门”这最初的勇敢,湖南才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浪潮中占得了先机。2011年,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获批,成为第四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之后,中部第2个获批的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

产业转移的重大发展机遇,湖南就此抓住。在湖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进程中,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成为中部地区承接珠三角、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新平台。近年来,湖南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就是香港,而第一大内资来源地就是广东。

自贸区的正式获批,为湖南链接全球注入最强的决心。

如果岳阳城陵矶、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湖南在对外开放道路上不断探索的缩影。那么,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获批,则意味着,湖南已经走在了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与世界经济更宽领域、更深融合的开放高地新征程,给湖南拥抱全球、融入世界开了“直通车”。

从近的来看,获批自贸区的长沙、岳阳和郴州三座城市,均位于湖南重点打造的“岳长株潭衡郴战略新兴产业承接带”,能进一步拉近湖南与大湾区在制造业上的转移关系。为此,湖南一手推进了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一手发布了《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为大力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做准备。

从远的来看,在中非经贸博览会已经落户湖南的优势下,自贸区获批后,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成为了自贸区的三大战略任务之一,能助力湖南形成中非地方经贸合作新高地,构建特色差异化自贸区发展模式,并全面推动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这是其他中部省份所不具备的优势。

没有河南的中华腹地位置,没有湖北发达的水系,没有安徽广袤的平原,还被群山层层挡路。但就是在没有地利的条件下,湖南将天时、人和两个因素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步一步改写了“内陆保守”的现状,实现了“开放崛起”的跨越式发展。

紧握制造业抓手

“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内陆开放高地,归根结底是以改革促开放,扩充更大的发展“朋友圈”;以开放促改革,提升更高的经济“含金量”,并进一步推动城市功能和产业分布实现新格局,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中部六省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在全国都能独领风骚,归根结底是在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积极推动下,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创新研发基地相继在中部落地,以及自贸区与中欧班列的联动助推外向型经济高速增长,让中部地区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其中,先进制造业是中部地区建设产业转移制造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也是湖南能够利用好交通基建,一步一步加强与“外面的世界”深层次联系的根本原因。

2021年,湖南省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7.7%。39个工业大类行业全部盈利;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1%;10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19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万家;新增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2家;净增“四上”企业880家;三一重工、华菱集团有望进入世界500强。

其实2016-2020年期间,湖南工业经济就一直稳中有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成效明显形成了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动力等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其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在2019年、2020、2021连创新高,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入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业企业50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该领域全球最大的产业集群,拥有全国该领域唯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电力机车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27%,居全球第一。航空动力产业集群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75%以上,第四代涡轴、涡桨发动机填补国内空白,飞机起落架及机轮刹车系统进入国产大飞机配套系统。

在湖南获批自贸区的时候,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湖南装备制造业积淀深厚,能够与其他新增和扩区的自贸区,“通过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补链强链,依靠产业链集成创新进一步稳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先进性、稳定性和竞争力”,为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开展有益探索”,“有利于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打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一个更加开放的湖南,又将如何推动产业发展呢?

中央、国务院对湖南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就已经做了湖南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着力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对于湖南来说,这将更加强化其对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优势。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对接大湾区产业转移上,湖南还有一个兄弟竞争者:江西。

随着赣深高铁的通车,江西与大湾区之间的时空距离被大大缩短。除此之外,在湖南获批自贸区之前,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获批。这使得本就“家里有矿”的江西,对大湾区制造企业转移的吸引力变强。

在这种情况下,湖南对外开放的加速度,能够进一步夯实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加快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从而以更具竞争力的产业基础,获得沿海高精产业转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然,中部省份对内陆开放高地的争夺,归根结底也是以良性竞争推进中部地区加速崛起与开放,日益发挥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版图的“桥头堡”作用。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达到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

这一增速,将“中部洼地”逆袭为“开放高地”的湖南,当有首功。

如今,“十四五”已经以中部六省总量达到250132.5亿元的GDP成绩开局。随着各省迈向内陆开放高地的脚步愈发稳健而疾速,中部地区也正在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中坚力量。

湖南,必有下一个新看点。

参考资料:

开放潮涌逐浪高——湖南加快“开放强省”建设走笔》新湘评论

《湖南“再积一分”,江西追得上吗?》城市进化论

《湖南从内陆腹地加速迈向“开放高地”》人民网

GDP增速十强中部占4席,中部崛起又有新看点》第一财经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螳螂观察】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螳螂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