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108的转发

bf108

公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946

总访问量:7413328

区块链在零售、餐饮和物流领域的探索和应用

2018年01月24日

评论数(0)

导言:作为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无法篡改、无法抵赖的技术体系,区块链在网络中建立点对点之间可靠的信任,使得价值传递过程去除了中介的干扰,提高价值交互的效率并降低成本,成为构建价值互联网的基石。本文首先阐述区块链的意义、特性,进而展望区块链在零售、餐饮、电商和物流方面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并对其当下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区块链经济的前景极为壮阔,一种乐观的预测认为,到2025年之前,全球GDP总量的10%将利用区块链技术储存。现在,区块链经济已经处于爆发前夜,金融行业的探索领先一筹,而其他行业的应用正在快速展开。区块链行业应用具有明显的效益的显著优势在于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这个优势已经在金融服务、流通商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和供应链管理等社会领域逐步体现出来。


区块链的五大特性



新时代下区块链的应用大有裨益,源于其具有如下特性:


1、去中心化:由于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


2、开放性: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3、自治性: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比如一套公开透明的算法,这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自由安全的交换数据,使对人的信任改成了对机器的信任,任何人为的干预不起作用。


4、信息不可篡改: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除非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


5、匿名性:由于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固定的算法,因此交易对手无须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让对方自己产生信任,对信用的累积非常有帮助。

 

区块链在零售、餐饮、物流方面的应用探索


1、区块链让零售供应链的端到端变成透明



为进一步确保所供应食品品质,自2016年10月开始,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与IBM研究院以及清华大学展开合作,在中国试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溯源体系,通过食品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保障中国猪肉产业供应链的食品安全。


2017年5月,沃尔玛中国、IBM及金锣成功完成了区块链追溯体系的猪肉试点验证性测试。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猪肉产品从供应商到商品货架,最后再到消费者进行数字化追踪,并将追溯信息数据化并记录到统一存储平台。结果表明,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追溯产品从农场到门店的过程从以往的几天甚至几星期缩短到了2秒。


沃尔玛此次的项目验证了区块链技术可以追溯到食品外界的源头,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利用区块链技术,第一是加强了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化,透明化之后就能够提升大家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第二是有利于食品追溯,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能够很快地进行追溯,把有问题的产品从市场上更加快速精准地召回。” 沃尔玛中国首席道德与合规官王爱珠说。


12月14日,沃尔玛、京东、IBM和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宣布成立中国首个安全食品区块链溯源联盟。王爱珠还透露,从 2018年起,沃尔玛中国将作为第一家中国零售商代表参与可持续渔业标准结构MSC(海洋管理委员会)产品追溯系统的建设。据介绍,该系统目前正在开发和测试调整中,中国将成为MSC在全球首批进行测试的市场之一。


此外,2017年6月8日,京东集团宣布成立“京东品质溯源防伪联盟”,联手众多生鲜领域和消费品领域的品牌商,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京东表示,将逐步通过联盟链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的商品追溯与防伪,意在更有效的保护品牌和消费者权益。


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京东用户在购买商品后,只要扫描产品上的溯源码,就可以“一键”查询产品信息。以科尔沁牛肉为例,通过所购买牛肉的唯一溯源编码,用户可以看到牛肉的源产地、喂养饲料、加工厂企业信息、屠宰信息等。


首先,利用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不同商品流通的参与主体的供应链和区块链存储系统相连接。其中包括原产地、生产商、渠道商、零售商、品牌商和消费者。使每一个参与者信息在区块链的系统中可查可看。


其次在区块链联盟链的运营商,大致分为以下几项:联盟链、自动化、可视化、数据效率、跨链桥接,每一个环节都有一整套的运行机制,数据链信息具有全面性、自动化、公开化、高效性、合理性和联动性。


这种运行管理机制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尤其是在食品行业,以牛肉为例,通过所购买牛肉的惟一溯源编码,消费者清楚地了解所购牛肉的真伪、全程追溯信息,极大提升信任。同时,通过大数据舆情帮助企业开展品牌文化宣传等智慧营销活动,实现企业和消费者收益最大化。


最后,基于零售行业天然具有交易数据碎片化、交易节点多样化、交易网络复杂化的显著特点,商品生产、流通、交付等信息的采集、存储和整合是端到端的零售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命题。


而全流程信息的可信、可靠、可查、安全性又是消费者、监管部门和电商商城最为关心的。而区块链技术整合了多个交易主体的共识机制、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和加密算法等多项基础技术,天然适用于零售供应链的端到端信息管理,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区块链具有的透明性、公开性和共知性对于零售市场来说,利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说于真实的商品价值,而另一部分来自于市场信息的附加。在合理审视利润的两种来源。基于区块链营造的环境,市场主体可以基于信息的公开性,减少彼此的戒备心,增加彼此合作的可能性。这也是可信任分布式商业生态环境带来的良性效果。


2、区块链让餐饮变得开放共享:「Kao铺」发行食品供应链的“比特币”



创立于2015年的餐饮企业Kao铺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成为食品安全的一种应用。2017年8月,Kao铺准备和自己已有的供应商一起,打造一个基于区块链和虚拟货币的食品供应链。


Kao铺的主营业务是餐饮店,其菜品主要以烤制品为主,有堂食和外卖两种营业模式,最早在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上经营外卖业务,之后开始通过微信运营方式自己运营客户。目前微信端用户有120万人,在北京地区有40多家店,月销售额达到了2000万元左右,SKU有20种左右。目前和Kao铺合作的供应商有40家左右,其中大部分是食品供应商,涵盖的种类有肉类、饮品、包材类、速冻食品类、食材类、电商类和米类。


传统食品供应链中每个链条节点的记录部分都是由人工在进行,因此数据很容易被修改,难以真正把控品类,使得食品溯源数据不准确,因此难以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因此,Kao铺自己研发了一套运用在食品供应链上的区块链技术,希望将其植入到供应链各个节点(生产、采购、运输、交易)的商家系统中,并向这些商家发行其自己的虚拟货币——享币。


简而言之,Kao铺相当于是区块链技术的提供者和享币的“中央银行”,而这些第一批合作的供应链商家则是享币的矿机。


创始人吕强表示,这套区块链技术将于9月份开始推广,已有的40多家供应链合作商中有20家已经签约使用其区块链技术。之后Kao铺会在全国招募合伙人,将Kao铺餐饮店落地,并鼓励全国合伙人推荐供应链商家进行合作。


吕强表示,不管是比特币还是享币,本质上都是虚拟货币的一种形式,使用的人越多,流通的场景越多,其价值也就越大。而第一批合作商作为矿机,可以拿到最原始的享币,如果以后通过享币赚到钱,那么自然会有供应链商家来找Kao铺加入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他认为,这种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食品安全运用中的尝试在国内并不多见,如果成功,也许会有很多其他的效仿者,应用场景可能会有所不同,还是会有潜在竞争。然而想要在餐饮行业中建立壁垒,除了本身餐厅的口味、服务、食材、供应链这些基本属性以外,最能来带壁垒效应的也许就是规模。因此Kao铺接下来在区块链模式推广之后,要做的就是扩大规模,占领用户。


其吸引用户的策略主要采用会员制。之后Kao铺会推广区块链会员模式,在用户缴纳会员费之后,所有的餐品都可以享受成本价。


由于区块链拥有资源共享,信息共有的特征,餐饮行业运用区块链技术后,相同或者类似的餐饮店不再是竞争对抗的关系,而是更加开放同享。今天消费者去吃了对面的店,在吃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发现你的店。店家可以转而把大量投入促销的精力和费用转向在口味、原料、服务方面更加去追求差异化和个性化,或许会迎来更开放更良性的结果。

 

3、区块链与物流业天然结合

 


新加坡有一家公司就是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帮助物流公司调度车队。该公司构建了使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软件,充分利用现有的最后一英里交付基础设施来帮助物流企业调整它们的车队。他们构建的软件能够优化和管理车队,利用机器学习将物流交付工作自动分配给司机,减少对人工调度员的需求,这不仅降低了物流供应商的成本,还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交付;还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跟踪和存档交易和交货细节,以便在必要时始终可以对其进行验证,保证了货物安全性。另外,该公司还推出了专门针对电子商务公司在没有人的情况下预订送货的软件。


该公司构建的软件对于小型物流公司尤其有价值。小型物流企业由于货量不够大,很难与大型国际公司竞争。与大多数软件专注于提高个体物流公司的运营效率不同,该公司在它自己的平台上将小型物流交付公司捆绑在一起,以便它们能够受益于规模经济。此外,为了让更多小型物流公司加入平台,他自己的系统在确保物流公司相互合作的同时可以在不暴露物流公司的IP、路线和客户信息资源等信息。另一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该公司自主交付技术。其自动化管理网络和自驾车的结合可以使小型物流公司比大型车队更有优势,这让每个在这家有着自主交付技术的新加坡公司注册的其他公司都可以按需使用自主卡车车队。


区块链对物流行业的好处:


(1)保证货物安全,避免快递爆仓丢包


对于物流业而言,尽管我国传统物流行业在近几年来成长迅速,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的得到解决。对此,快邮口岸科技已在东莞保税仓储物流系统的3.0升级版本中,就依靠区块链技术重新构建了客户端、操作端的系统布局弊端,有效解决例如效率低、经常出现丢包爆仓现象、错领误领、信息泄露、物流业务链条长导致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


物流行业利用区块链基础平台,可优化资源利用率、压缩中间环节、提升行业整体效率,能够真实可靠地记录和传递资金流、物流、信息流。


区块链技术可以记录货物从发出到接受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通过创建共识网络,能直接定位到快递中间环节的问题所在,也能确保信息的可追踪性,从而避免快递爆仓丢包、误领错领等问题的发生,也可有效促进物流实名制的落实。快递交接需要双方私钥签名,每个快递员或快递点都有自己的私钥,是否签收或交付只需要查下区块链即可。最终用户没有收到快递就没有签收,快递员无法伪造签名。这样即可杜绝快递员通过伪造签名来逃避考核,减少用户的投诉。


(2)可以优化货物运输路线和日程安排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在国外已有了一定的规模。正如我们所知,它正在改变世界。比如在集装箱的智能化运输。把集装箱信息存储在数据库里,区块链的存储解决方案会自主决定集装箱的运输路线和日程安排。这些智能集装箱还可对过往的运输经验进行分析,不断更新自己的路线和日程设计技能,使效率不断提高。对于收货人来说,能够追踪其运输箱,从发货开始直至收货结束。此外,区块链技术可以在运输箱调度程序中进行干预,并在需要时进行更改。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这个项目对部门就业的影响较小。只是职位描述或将改变。


(3)解决物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我国的物流供应链行业的发展在近几年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批具备较强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物流企业迅速崛起。然而,物流供应链上的企业大多是中小微企业,企业的信用等级评级普遍较低,很多企业没有得到信用评级,难以获得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融资贷款服务。而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解决物流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而区块链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使得物流商品具备了资产化的特征,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信息化的商品价值化,资产化,主要是因为区块链技术的所记载的资产不可更改,不可伪造。而固定了商品的唯一所有权,可以使得所有物流链条中的商品可追溯、可证伪、不可篡改,实现物流商品的资产化。利用区块链基础平台,可使资金有效、快速地接入到物流行业,从而改善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

 

区块链发展面临的四大“痛点”


当前,区块链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块链的两个核心技术,即共识算法和加密算法,都存在很大的优化和完善空间。而且,主流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均发源于国外,如果要运用国外底层平台,还需要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去改造。


同时,区块链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在技术和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也显现出了不少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对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1. 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目前业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清晰明确的概念。没有清晰统一的概念界定,又缺少权威的机构对区块链产品进行评定,这极易造成在涉及区块链的项目谈判、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更谈不上区块链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市场上已有的区块链应用也是“鱼龙混杂”,无法有效评价产品质量。


区块链亟须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规范来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并说明评判的方法,从而引导市场健康发展。然而区块链技术仍在不断创新变化,应用场景也在探索之中,过早的标准化会限制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和行业的发展。因此,为适应目前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阶段,区块链标准化工作应从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角度出发,以测试某个区块链系统对用户需求的匹配度为原则,开展功能和性能测试的“黑盒”标准化,而不是过早地对区块链技术进行规范。


2. 衍生市场混乱


处于炒作高峰期的区块链技术不仅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而且存在着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进行欺诈的情况。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涉嫌打着数字货币旗号进行传销、诈骗、非法集资的假数字货币。这些假数字货币利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贴吧等渠道进行宣传和招商等活动。甚至有些假数字货币还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上线交易和炒作。这些假数字货币,除了给广大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之外,也让区块链技术不明不白地背了黑锅,阻碍了区块链行业的正常有序发展。


今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其中对代币发行融资活动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10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就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发布指导意见,其中提到了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政府相关部门的一系列政策,非常及时地将区块链技术和金融活动区分开来,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区块链技术和代币的区别,并为区块链技术发展明确了方向。


3. 不容忽视的安全


由于大量资本进入区块链行业,区块链技术在近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技术的安全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从原理上讲,区块链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信性,然而在工程实现上和实际应用中,未必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例如在账本模式的账务类区块链系统中,私钥是用户身份的唯一凭证。而在实际业务中,尤其是面对普通消费者的业务中,需要将私钥和消费者的社会身份进行绑定,并且由区块链系统运营方来代替消费者保管私钥。这种情况下,密钥管理的安全问题对整个商业模式而言,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这个安全问题并不能通过区块链技术自身来解决,而是需要在区块链系统外部解决的。


4. 监管难度空前


区块链技术采用“去中心化”的技术设计,避免了传统中心化经济系统结构中的诸多问题,但去中心化也意味着主体不明确,监管难以对主体进行有效控制。今年5月12日席卷全球的勒索病毒事件,犯罪分子以比特币作为交易赎金,导致对其身份的追查格外困难。


但正是由于区块链的消息同步、易接入、共享账本等特性,能够允许监管机构作为一个节点接入网络,获得最全、最及时的监管数据,避免了传统监管方式中数据造假的问题。因此,政府对区块链应用的监管,很有可能不是采用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而是让监管机构本身也参与到系统当中。正确地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增强政府的监管力量。尤其是使用智能合约等进行合规性审查,能够依托区块链自身的公开透明和自动化运行,有效降低审计的成本,显著缩小监管的需求和范围。


结语


区块链的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巨大账本数据库。可以说是将传统化的中心化记账方式转化为分布式记账。应用区块链意在构造一个既可以自我循环、也可以向外拓展的可信任分布式商业生态环境。在这种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合作,可以更加更加简单、高效和低成本,进而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更重要的是,商业是每一个市场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区块链的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在区块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贡献出一技之长,并且获得相应的报酬实现自身价值。纵然区块链荆棘满布,但不可回避的是:区块链,将重新定义世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bf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