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7日
评论数(0)明朝末年,苛政重税,民不聊生。一家家本来手中有土地的农户,把全年的收成全部交出去,还不够缴纳税负,不得不将自己的土地以极低的价格卖掉,带着微薄的家当做了流民,这种因为活不下去而不得不低价出卖资产是明朝土地兼并的源动力。
时过境迁,今天传统零售企业的处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做为中国领先的渠道建设服务公司,拥有国内最全最新的经销商信息,可谓是中国零售的晴雨表。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大部分零售企业几乎年年亏损,客流被抢走,转型没方向,如果继续拖下去,可能在未来的3-5年内,绝大多数的传统零售企业会耗尽他们过去十几年积攒的财富;更有甚者会不得不低价忍痛抛弃掉自己的企业,彻底退出市场。身处水深火热的传统零售何以拯救?
不能指望搭巨头的便车
有一句俗话常常被提起,叫“屁股决定脑袋”。过去这几年,大润发、欧尚等投入了阿里的怀抱;家乐福、永辉等则加入了腾讯大家庭。电商巨头从未有过像今天这般对收购或控制线下企业如此感兴趣。大量社区小店变成了“天猫小店”,从短期利益看,也许能够获得更多的流量和甜头,但是也逐渐变成了离开巨头生态即刻就死的佃户。
失去土地的杨白劳也能领到工资,但前提是王世仁们还没有看上他家的喜儿。当零售企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时候,命运也早已无法自己掌控。
传统零售也有优势
智慧的人看问题,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被电商杀得“一败涂地”的线下零售业就真的一无是处吗?倒也未必。
巨头花再多的钱也无法打倒具有粘性优势的夫妻老婆店,只能采取示好和收编的方式妥协。地大物博的中国各地区的消费行为和文化大相径庭,区域零售商拥有得天独厚的人脉和优势。不论市场格局如何变化,以服务和体验优势为核心的海底捞、星巴克、宜家家居依然红火。
线下零售战胜电商不缺先例
就在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曾经有机会顺应历史的进程,涌现出像阿里、京东这般的电商巨头。乐天电商诞生的时候,也一路势如破竹,但是却在7-11便利连锁、无印良品、优衣库等日本实体零售企业的联手抵御下被打败。目前也只能偏安一隅,成为日本零售业中的新兴业态罢了,更没有像中国这样对线下零售业造成摧枯拉朽般的冲击。
不依附于巨头流量的中国新零售模式也在悄然兴起
就在去年,一家做全球购新零售的企业Malls五洲精选店在全国范围开出近200家店。香港上市公司,中国茶行业第一股的龙润集团推出了新零售茶铺昌宁号,店内品尝线上购茶,目前线上销售收入已占到门店的40%左右。他们的顾客流量来自于认同他们产品、服务和体验的会员,而并非傻傻地去挥舞着钞票给电商平台送钱。
零售转型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中国零售企业已经在困境中挣扎多年,无论在资金还是信心方面都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急需拯救。如果想要一个稳健发展的零售业,则不该只是让巨头们“兼并编”或“任人宰割”,而是应该让零售企业能够独立自主、百家争鸣。
中国第一家企业家新零售学校,松林私塾的发起人林翰认为:“日本能力,中国创造”是中国零售企业家们转型和努力的方向。”从零售业的发达程度来说,缔造了无印良品、优衣库、7-11等零售巨头并且在日本本土打败电商的日本能力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但也不能照搬;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渠道重构和新零售模型的设计,才有可能让中国零售业尽快脱离困境,成功转型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