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108的转发

bf108

公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595

总访问量:7583576

永辉的征途

2018年09月01日

评论数(0)

  撰文  |  李华




很多年前,当永辉超市的领导者站在供应商会议的舞台上说,永辉要做大时,台下的供应商却在相互嘀咕:“还做大呢,什么时候倒掉都不知道。”


这些供应商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到永辉超市里去买东西,连账都可以不用付的。他们体验着这种开架式售卖形态的新东西——超市,拿着商品,不用付钱却能轻易出店。“那有买东西不要钱的。”


这就是当时的永辉,很粗糙,连基本的收银都有问题。


但永辉最终没有“倒掉”。因为他的“眼光”一直不错,学习能力很强。


实际上,就在昨天,永辉开到了自己的第1千家店——超级物种北京中关村店,一个帮助永辉构建线上能力的创新业态。



眼光



先做大,还是先做强,一直是个“眼光”问题。能判断准方向,找得到高成长领域,那就先做大,因为容错率高,粗放点也能通过后续迭代、努力学习、资源进入来提升。找不到高成长领域,那就先做强。


在高成长领域先做强,低成长领域先做大,都可能是个“悲剧”。


“前者”可能需要保持心理平衡,因为很可能过去那些你看不上的,明明没有你精细的“友商”,却成长起来了,他可能还能拿着让你心动的价格来收购你。


在低成长领域先做大,则没有容错空间,说倒就倒。


永辉在做大做强这个问题上的“眼光”一直不错。


超市业态在永辉出现的那个年代里,蓬勃发展,生意很好,是一个高成长领域。选择做大的永辉进而得以积累地方资源在福州密度铺开。


当时的永辉让采购工作人员直接去农贸市场采购,而农贸市场那时很多都是开不出发票的,你能想象跨国公司、国有企业会允许没有发票的采购吗?


当永辉成为“福建的永辉”后(福建人口不到4000万),又在一个农改超的年代里,进入了重庆、“大四川”市场。这让福建的永辉发展成为了全国的永辉。


对于西南市场,很多企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判,他们没有想到重庆、“大四川”会有这么大的市场容量。他们在其他省市“下注”,或多线标准化布局,却对“大四川”的投入、研究有限。而当看明白的时候,却又很难再进入了。(同质化)


随着人口从沿海地区回流、“大四川”本地经济的发展,以及重大地震灾害后对本地消费观念的影响。整个重庆、四川市场大幅放量。


单是重庆,永辉2013年就做到了百亿销售规模,四川则可能成为永辉超市业务未来最大的区域市场。


重庆市场实际也是过去多年永辉超市的“粮仓”,占永辉利润比重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随着全国其他区域市场的开拓,重庆贡献利润比重逐年下降。)


当然,永辉“眼光”更重要的体现是,是其对整个生鲜产业链的理解。


他是最先改革的。


当很多企业还在通过联营方式经营生鲜,通过生鲜获取客流,再从标品供应商、外租商铺获取利润,做着“二房东”的“轻松”生意时。永辉已经在对整个生鲜供应链体系进行改革。


直营、基地直采、供应链资源整合,从源头到门店的生鲜运营能力培育。这些,永辉比整个市场要领先几年。


眼下,商超标品业务受到电商大幅冲击,各个区域零售商纷纷开始培育生鲜运营能力。


这个时候,永辉又在做什么呢?他已经开始入股上游企业,构建强协同的产业链生态圈。针对中国生鲜“非标”环境,以及更大销量由“杂牌军”创造的“底色”,则推出了具有革命意义的组织架构变革——合伙人制度。



未来



永辉握有一手好牌,他当下所建立的这一套生鲜供应链体系是非常有价值的。


举个例子,目前,作为一个新的获客渠道,社区生鲜市场仍然很火,但若去看各城市市场,其实,已经有许多社区生鲜零售企业于过去半年中,陆续退出市场。


《商业观察家》访问了其中的一些企业,我们想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待社区生鲜市场的?如何看待失败?


有一个共有答案。


“开店的物业、人工成本很高,投入很大。如果没有特别的供应链资源,很难积累量,滚动发展。到最后都是在帮供应链打工。”


这就是永辉于当下市场最大的竞争优势所在。他可以凭借这套生鲜供应链输出市场、掌控市场。无论技术、销售渠道、获客方式未来会怎么变化,零售最终还是需要供应链来运转的。


而要将这套生鲜供应链能力价值最大化,或者说,未来,永辉到底能做多大,则可能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能不能把“APP”(小程序)做起来。


永辉要成为一家科技企业,当下,最重要的指标就是,APP(小程序)能不能做起来。


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生鲜供应链平台,一定是基于无空间限制、更有效率、信息流通的线上工具来快速复制、打通。


要满足用户需求,及获得更多用户,则需要提供更丰富品类的便捷线上服务。


要积累数字资产,及与用户更好互动,需要线上线下融合。


二、能不能在社区市场建立更强大的存在。


社区正成为创新热点。目前出现的业态中,有合伙人模式的,有团购模式的,有专业店模式的,也有“自有品牌”模式的。他们都在跑量、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体系,以及产业链生态圈。


他们做的事就是截流大卖场的客流,以及抄既有零售商的后路——抢夺你未来想要挖掘的顾客。


习惯开大店的永辉,需要在社区市场建立更好的影响力。展现出更好的复制能力和商品能力。比如鲜食、熟食。


三、如何与巨头形成差异化。


当能做百亿级投入的企业进入生鲜领域时,过去几年看,“烧钱”是能快速培育生鲜供应链能力的。


现有体量的永辉要如何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如何让自己的生鲜供应链能力更强大,取决于差异化能力。合伙人制度是完美的开始,但也可以更完美。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bf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