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1日
评论数(0)钟书阁在上海的第三家店,终于落户市中心,选址在黄金地段的芮欧百货,面积不大,网上搜索了一下,1000平米,不去管它,这不是重点。
之前两家店由于远离市中心,我也一直难以找到机会光顾,而这家芮欧店在开业之前,一大波公关文纷至沓来,并冠以“最美书店”称号,也让我更加趋之若鹜。
然而开业后陆续去过几次,有独自前往,也有和朋友相伴,写过短评,也参考过众多零售业朋友的朋友圈言论,结论是,钟书阁有其独有的气质,但请别冠以“最美书店”的称号。
也许之前两家店的报道在受到广泛关注时,其别具一格的设计也令人印象深刻,因此,我们本有理由期望芮欧店能玩出更高逼格的花样,要知道,芮欧百货即使零售人气不太高,但店内品牌的设计装修到美陈都是业界标杆。
Part.1
从周围朋友的反馈来看,提到最多的词也许就是“密集恐惧症”,当然是有调侃之意,但从一定意义上也反映出钟书阁芮欧店在设计层面上的最大亮点所在。入口第一个区域,通过一万多根圆柱装饰的墙面,打造出不规则内嵌式的陈列方式,我个人倒觉得这和密集恐惧症没有太大关系,毕竟规则排列的圆柱从整体视觉上看偏向于扁平。本以为地上的斑马线是设计师替顾客规划好的动线,实则并非绝对根据走向上来进行设计,而是希望打造出置身于城市生活、书本与街道融为一体的感受,拉近人与人间的距离。
入口空间
当然这些只是从设计层面的解读,对于道具控而言,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该区域的展台做得粗放了些,可能是因为刚开业,除了墙面的主推书籍本身逃不过注意力外,桌面的陈列也相对简单。
入口空间
镜面也许是钟书阁用得最多的设计元素,而很多网络上美轮美奂的照片,都是通过镜面的效果达成,也能体现设计师的“小心机”。芮欧店同样沿用这一关键元素,整家店的天花基本都用镜面装饰,你说拉伸了空间感也好,打造出盗梦空间般的城市错觉也罢,这些只是不同的形容方式而已,而镜面就是钟书阁特色的一大诠释语言。
入口空间
Part.2
如果说进门大厅的设计张扬、炫技,在视觉上能冲击到你的话,那内区不论从灯光布置还是整体色调则低调内敛了许多。整体以木纹色为基调,通过长椅和路灯这样的公园元素,与斑马线呼应,打造出城市书海的空间感,玻璃天花也依旧得以沿用。
内区长廊
玻璃天花以及路灯风格的吊灯
以木纹色为主基调,整体更深沉内敛
也许是为了营造出强烈的反差感,走过某个转角,可能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全白的空间。我此前有推荐过一个设计师买手店,由于是以男性产品为主,因此在整家店铺都是暗色的基调中,也有一个全白的角落,专门用来陈列极少部分的女性产品。视觉上的反差和产品上的矛盾性让这样的设计显得高明。姑且我们也用同样的理论来阐述钟书阁的呈现方式吧,但从书籍上来看,并未感受到这个白色空间有何与众不同。
全白的区域形成强烈反差
除了L形主动线外,书店还会以“馆”的形式划分几个独立区域,同时再进行书本类目上的二层细分,上图中那个纯白区域就是其中的“艺术生活馆”,可能是这个主题与白色更配吧。
不同的馆
相对而言内区的道具造型更为生动
书本的陈列方式也稍丰富
Part.3
很早以前在陕西南路季风书苑看到咖啡吧和文创产品时感觉很有格调,如今咖啡吧几乎已经成为了书店的标配,钟书阁同样不落下。与书店本身浓郁的中式风格不同,其咖啡休息区却彰显西式风味,一度让我感觉,这才是芮欧的钟书阁应该有的样子。
长廊形式的咖啡吧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许会被钟书阁的主门面吸引(由于个人实在不大喜欢,因此没有拍摄特写),容易忽略了书店在商场直达电梯处也有个入口,个人感觉更为隐秘精致,而该入口连通的就是咖啡休息区域。
钟书阁的“侧门”
进门后位于咖啡休息区的中部
Part.4
大致介绍完了钟书阁芮欧店的观感,再从我个人行业角度进行一些总结。
首先,从绝大部分评论来看,“最美书店”言过其实了,也印证了我的观感,不说西西弗书店、言几又,即使是一旁嘉里中心的现代书店,也不落下风。
书店的美,除了由设计师通过店铺设计营造外,书本身的“美”绝对是天然的软装,利用到位,才是一家店“美”的全部,否则也只是半成品。
而即使单论设计,也是各人理解不同,钟书阁的“美”,并不一定合绝大多数人的口味,尤其是已被“性冷淡”风“毒害”的现代都市人。
这些是主观的,并不重要,品质才是客观的,文中我基本只是介绍观感,但对于这家店的品质我几乎只字未提,这里也一笔带过,就是不尽如人意。
廉价的材质,粗糙的做工,我穿着运动鞋,走在地胶上发出的难听响声,只能让我一心想着尽快结束这次探访。
钟书阁是体验消费时代的典型代表,充满西式气息的芮欧将其引入,也是不同风格碰撞,擦出的火花是否灿烂,需要时间检验。
2016年10月13日—14日,联商网将以“营销革命——共享 共生 共创”为主题在上海举办2016联商风云会,分营销+体验、营销+流量、营销+技术三个专场,寻找营销与商业的最佳结合点,一起讨论与激荡。点击“阅读原文”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