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松平的博客

董松平

公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0

总访问量:255073

2010年03月23日

07年12月2日,我因病住院, 正值一个4000平米老店整改后3日要重新开业,所以我把开业任务交给了助理。由于总经理助理刚从部长提升不到一个月,所以我有点担心,2日下午挂完点滴就从医院赶回公司,问助理了解3日开业准备的落实情况。没想到他牢骚连篇,呈现出十分委屈、气愤的形态。因为他命令的财务、物流、行政部门开业帮忙人员,时间5天。只有行政部门如数执行,其他二部门因工作繁忙人员紧打了折扣,因此他对财务、物流部门意见很大。认为这二个是我分管的部门都不听他,是被我惯坏的。后来我查问了财务、物流的部门经理,他们对总助的安排有疑问,没充分考虑部门的人员工作情况,而且连建议也不听、商量余地也没

2010年03月15日

每个企业中都存在“草根”之类的人员,而且身居要职和高位,但往往其实际能力和职业素养与其位置成明显的反差。一般“草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程度低下。而且不爱好学习。谈吐层次低下。 二、专业培训很少,也没有经过正规专业公司的历练。见识少,易否定自我力量,相信外来“和尚”。 三、无职业手段,喜欢用最粗放的手段和最陈旧的经验去开展与管理工作。 四、位置的取得靠关系而非能力。靠投机而非实力。 五、喜欢狂妄自大、喜欢占拥权力。认为权大威信就高。认为权大自我贡献就越大。 六、心胸狭窄,老是喜欢看别人的缺点。报复思想重,喜欢挤兑人。 七、善于抓上级领导的弱点,避重就轻,投其

2010年03月15日

目前我们公司有些店长的能力与水平得到了体现,但个别店长的思想与行为还存在以下五种缺陷(或劣根性),值得改正 。 第一种:自叹“巧妇无米”——难炊饮。 1、责怪店内一切基础太差。 2、责怪店内没有人力梯队。 第二种:等待“圣上传旨”——挥权棒。 1、埋怨门店没权,经营能力体现不出。 2、等待公司政策和思路再行事。 第三种:善于“王明路线”——走极端。 1、经常理解偏题。 2、善搞“一刀切”。 第四种:喜欢“鸭子游泳”——浮水面。 1、表面应付多于实际深入。 2、习惯于过去单位操作,不肯去真正了解公司流程。 第五种:爱讲“昨天故事”—

2010年03月15日

09年春节晚会里的小品“不差钱”中关于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有二句经典:1、人没了,钱还没花完。2、人活着,而钱没了。分析起来都挺有道理。回想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会存在最“头晕”的事情。比如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处事方法、工作方式等不正确、不职业,都会引起下属的反感。记得有人比喻过:员工是柜员机,领导是信用卡。受欢迎的领导一插卡,钱就不断地流。不受欢迎的领导一插卡,不仅取不出钱,反而卡被“吃掉”。因此,一旦员工对领导管理、行为不认可,团队的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领导的威信就会降低。那么下属对领导最反感的是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1、言而无信,总是表态、不肯兑现,说话不算数。 2、总是把责任推

2010年03月15日

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作历练,我对所谓的“远大理想”与“提高效率”有了深刻的个人认识。 一、对理想的认识: 1、凡是有上进心的人,有潜力的人,有追求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就是所谓的理想。 2、理想是有阶段性的。随着环境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所以我很反对“什么远大理想”,说白了就是空想。对成功者来说都是人们事后来理解来定论他们曾有宏伟的理想,其实当初他们根本没想到过。比如江 泽 民当上海益民食品四厂厂长的时候,他的理想根本不是当国家总书记,也不可能去想。当时他的理想就是当上海工业局长。只有当了上海市委书记后,他才有资格也才有机会去想当国家总书记。正如美国人指责中国人要人权一样。在中国的贫

2010年03月15日

近日在网上看到本山大哥在上海拍摄《乡村爱情3》时,突然脑出血住院,引起广大崇拜他的观众、粉丝、朋友的极大、深切的关注、包括媒体,其中也包括我。因为我非常喜欢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多年来一直珍藏着他的每期小品专集。但我更敬佩他做人做事的可贵精神。我粗略地总结了以下几点,应该值得我们这代人认真汲取和学习。 一、只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才能有精湛的演技。赵本山他说学弹唱样样精通,演戏逼真诙谐,朴实的小品折射出鲜明主题。从《小乐与老九》《我想有个家》《相亲》《牛大叔提干》《红高粱模特队》《钟点工》《卖车》《卖拐》《火炬手》到《不差钱》等等小品,都脍炙人口,已成了历年春节晚会必不可少的年夜大餐,给全国人民带

2010年03月15日

公司有个核心部门,从领导到员工个个人工作都很敬业、都很负责,并且经常加班加点,也为公司创造了很大的效益。然而随着门店的不断扩展,部门人员的流动率越来越高,未能尽意的工作越来越多。我认为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暴露出我们部门的领导意识、管理思路出现了偏差,若不及时加以纠正,将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要知道“劳苦并非一定能功高”、“耕耘并不一定有收获”之道理。——这是意识问题。 1、性质衡量——劳苦是日常简单性的重复工作,还是特别创新性的大量工作? 2、结果衡量——劳苦是维持和完成以前业绩,还是能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促进企业管理提升? 前者的劳苦应该是无功劳的正常工作,后者的劳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