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电商耗子

公告

互联网行业观察,关注O2O、社区商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公众号:电商耗子(dianshanghaoz)微信690428594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32

总访问量:236951

透过互联网洗衣看整个O2O的烦躁

2016年03月21日

评论数(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都被卷入了经商的时代,从“倒爷”到“下海”再到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商人的身影一直跟着趋势做转移,再牛逼的猪也不能逆风翱翔。在这个被互联网充斥着的时代,都在讲思维、讲模式,因为大家都梦想着如何才能“躺着”把钱赚了;又或讲成功学、鸡汤学,因为迷茫的人太多了,总有需要安抚的心灵。透过“洗衣O2O”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谈谈O2O。

烧钱还是因为离不开人性特点


我国最早的洗衣工厂出现在上海,为洋人所建。19世纪80年代陆续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的洗衣店,多数为夫妻谋生所开。到上世纪90年代洗衣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03年,我国洗涤店、企业达到20万家,从业人员突破100万,营业额达80亿人民币,并延伸到了生活社区,带动了洗衣相关技术,以及配套产业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从电商颠覆传统零售业到O2O颠覆生活服务业,人们的经济能力提升,对购衣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而相反,也没有时间吧更多的精力放在洗涤上,根据博思视点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洗涤O2O行业发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洗涤市场近千亿,预计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两千亿,而洗涤O2O公司的总营收8亿,不足市场规模的1%,渗透率更是仅为0.04%,互联网洗衣市场潜力巨大。

互联网洗衣真正的爆发点应该在2012年以后以泰迪洗衣出现为代表。15年第一季度泰迪洗衣以75%的订单量高居行业第一,可见再环境土壤适合的前提下,提早的占领市场具有先发优势。近日多洗宣布收购云洗衣全部股份、赛维和懒到家的合并都预示着洗衣O2O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去年一份“O2O死亡名单”在网上广为传播,似乎透漏O2O行业的没落,当然洗衣O2O也是其中一份子。以我看来O2O整体的大方向是没有错的,本身O2O方向的创业者大多出自互联网IT公司,创始人大多自带“互联网基因”,以所谓互联网思维快速的扩张圈地,以保证自己的一席之地,其实这也无可厚非,生意规模越大越好,但要根据企业实际的情况做适当的拓张,而不是一味的求规模,求覆盖范围,忘了服务业的本质。

近年来,O2O企业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律,就是先圈地用补贴把规模做起来,在用数据吸引资本的青睐,进而在圈地挤压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如此的循环过程,没有持续的资本注入,又没有健康的盈利模式倒下一批是正常的。都说烧钱烧不来真实用户,但是大家都烧,谁不补贴谁死。相关数据显示,现在中国有成熟消费能力的人口在8亿左右,中产阶级在一亿左右,看似好强大的消费能力,应该做品牌,做质量,让品质主导消费。但相比国外的发展,中国的有多少是过百年的品牌,甚至还没有脱离COPY阴影,而O2O更是新起之秀,凭什么就能在短短的几年内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换言之,烧钱有道理,补贴也有道理,创业者都在烧钱,你觉得他们傻?相反,出来的都是领域的佼佼者。只是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恶性竞争,基于人性,烧钱就是最快揽入用户量的方法,只是大家都烧,把消费者的观念培养成了“找便宜”而不是“找需求”,这就违背了企业烧钱的目的,引不来能为企业提供长久、真实的购买力,也就是相传已久的“伪需求”,别说有钱人就不爱贪便宜,只是权衡利益下看值不值的问题。

舆论为王,公关要过关

在这个需要资本,需要概念的时代,大家都在讲模式,套用着知名互联网企业的风头,各种的2B、2c、C2B、B2F……让人眼花缭乱,创业不是中国传统教育下的考试,天天背概念。这些都是讲给资本听的,怎么美好怎么讲,在我看来,在这个舆论为王的时代,各家初创企业甚至巨头都不惜血本做公关,做口碑,而你能看到的报道真真假假,大家看到的是企业公关能力,媒体表达能力,甚至写手的文字功底,这对于大众来说看到了可能就相信了,毕竟商场如战场,只是大家抢肉吃方式更加斯文了,但绝对还是残酷的,没脑子的咋被舆论淹死的都不清楚。

就互联网洗衣平台为例,简单的说就是把衣服洗了,那我们就以衣服的流通过程来看整个循环过程。衣服→物流→洗衣→物流→用户。用户端始终不会变,平台前端对接的是用户,后端对接的洗衣处理,而中间要用物流做连接。做重做轻无非是平台参与了其中几个过程,若自建洗衣工厂,质量有把控,投入较多,资金的储备直接决定洗衣品质的保障,影响用户的回头率。如果衣物处理能力外包,可以迅速扩大处理衣物的产能,但挑选优质的合作商是关键,也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当订单量增大,处理衣物的整个周期无疑就和物流有着重要的关联,如何提高物流的效率以及数量才是重点。

其实整个涉及配送的O2O市场都是这个逻辑,整个商品流通过程牵涉到几个环节,而在各个环节中创业平台有参与了多少,参与的越多,投入的越多。而O2O本质就在整个服务过程的体验,包括质量和速度,要想都能达到消费者的满意无非就是做重。至于所谓的公开报道,媒体抹黑……企非圣贤孰能无过。

结语

更多的消费必然是在线下产生,相比电子商务而言,O2O真正走入大众视野并没有几年,不能因为“死亡名单”的出现就否掉了O2O的价值,整个行业其实还在探索之中,相比大局已定的电商市场,O2O更有机会,市场向来不公平,死掉就死掉了,有一万种死法,只有活着才有发声的权利。

作者:李宏川 (微信:690428594)

公众号:电商耗子 (dianshanghaoz)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电商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