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步尘:且走且歌

刘步尘

公告

中国家电产业资深观察家,前TCL集团彩电产业新闻发言人,多家国际企业新闻传播顾问。

统计

今日访问:1232

总访问量:3231020

关于三星的5个“为什么”

2011年11月08日

评论数(0)

  韩国KBS电视台报道,北京时间10月15日,海牙地方法院当地时间周五驳回了三星起诉苹果侵犯四项专利的诉讼。

  9月29日,苹果在三星向荷兰法院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案中说:“如果不使用三星电子的专利就无法制造手机”,“但是,三星电子索要的专利费(产品售价的2.4%)过高”。这实际上意味着,苹果承认三星电子拥有的专利非常优秀。

  这就是全球瞩目的三星、苹果专利官司。

  三星电子被认为是世界上拥有移动通信技术专利最多的企业。市场研究机构Chetan Sharma提供数据显示,1993年至2011年,三星电子在美国和欧洲申请移动通信技术相关专利超过11500个,世界排名第一。而苹果移动通信专利申请量不到1000件,排在第31位,不及三星电子的十分之一。

  数据显示,目前三星智能手机销量已超过诺基亚排名全球第二,未来不排除超越苹果成为第一的可能。

  三星的可怕之处在电视产业上表现得更为明显。2010年,三星销售平板电视超过4000万台,占全球市场的20%,比中国四大彩电巨头TCL、海信、创维、长虹的总和还多。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个超越索尼领跑全球3D市场的三星,在国内彩电企业一窝蜂推广智能电视、云电视的时候,却明显地“落后”了,这是为什么?

  2011年8月,国内六大彩电企业不约而同地宣布推出“云电视”,一时间“云电视”风起“云”涌,“云”山雾罩,大有山雨欲来“云”满楼之势。然而,这场由国内彩电企业发起的“云”运动,并未得到国际同行的响应,以三星、索尼为代表的国际彩电巨头依然言必称3D。这让国内彩电企业发起的“云”运动,看起来有几分浮“云”的感觉。一个看得见的事实是,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几乎所有本土主流彩电企业,都将推广重点转向3D,也许在他们看来,只有3D才是实实在在的市场。

  “看起来很美”,这几乎是所有接触过云电视的人共同的看法。曾在两年前购买网络电视的消费者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卖场试用起来很先进、有趣的功能,买回家不久即成为摆设,因为网络内容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这实际上意味着,“云电视代表了电视的未来”并不是一个共识。

  不少年轻的消费群体认为,当宽带越来越多地铺设入户,电脑越来越成为家庭基本配置之后,有没有电视已经变得不再重要。“用电脑看电视可以轻而易举实现”,当电脑覆盖电视功能的时候,智能电视成为可有可无,好比手机拥有短信功能,直接导致传呼机很快退出市场。

  在家电产业观察家看来,三星、索尼等国际巨头未及时跟进本土彩电企业发起的这场“云”运动,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智能技术上的积累不足,实际上,三星在IT及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十分雄厚,推出智能电视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当智能电视、“云电视”未来发展方向尚不清晰的时候,贸然推出,很有可能导致企业走回头路。况且,国际企业绝不情愿扮演中国企业追随者的角色,在他们看来,把心思放在3D上,才是务实的态度。

  最新消息表明,三星有可能推出智能电视产品,这对于本土彩电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毕竟,作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三星的一举一动都具有风向标意义。

  三星一旦进入智能电视领域,对中国彩电企业福大还是祸大尚未可知,但是,中国彩电企业对三星的关注度一定会进一步提高。

  三星,对于中国彩电企业来说,注定是个既爱且恨的角色。爱的是,成为“中国的三星”几乎是所有彩电企业的愿望;恨的是,三星一旦进入某个领域,这个领域便很难再现中国企业的辉煌。

  三星是个看得见的谜,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于是,关于三星的思考,从来没有停止:

  为什么“中国的三星”至今没有出现?

  为什么全球唯有三星敢于挑战苹果手机?

  为什么一个三星的彩电销量比中国前四总和还大?

  为什么三星电子一年盈利超过100亿美元?

  为什么三星迟迟没有推出智能电视?

  6年前,国内彩电企业纷纷提出“做中国的三星”,然而至今无一家企业营业收入达到三星电子的十分之一,“做中国的三星”依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产业观察家看来,中国企业至今也未真正领悟“三星精神”的内核,即对核心技术近乎痴迷的追求。三星前CEO尹钟龙说过一句话:“对于目前的三星来说,第一重要的事情是核心技术开发,第二重要的事情是核心技术开发,第三重要的事情还是核心技术开发。”一个把核心技术开发置于如此高度的企业,焉有不掌握核心技术的道理?据悉,从2005年起,三星电子每年的研发投入均超过50亿美元,2011年研发预算更是达到93亿美元,预计占当年销售收入(1357亿美元)的5.9%,额度仅次于微软,排名世界第二。三星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其强大的研发队伍,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一个三星的科学家数量就超过首尔大学的教授”。仅仅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及研发队伍建设这一点,国内彩电企业都没有学到位,还侈谈什么其他?实际上,即使到今天,很多家电企业对研发的态度依然摇摆不定,总觉得自己搞研发投入太大,周期太长,不如至今购买或者“山寨”来得快,于是对研发和创新首鼠两端的心态,直接造成中国企业在原创技术、核心技术、专利技术上的长期缺乏,并最终导致中国企业产品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领先,不得不常年扮演“追随者”角色。大多数中国家电产品无法被发达国家消费者认可,实际上在情理之中。一个技术和产品无法实现领先的企业,是很难赢得消费者尊重的,也是很难真正实现市场领先的。

  有人说,如何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只要看它有多少研发人员即可,这话不无道理。华为全球拥有11万员工,其产品与解决方案研发人员超过5万人,占比约46%,销售人员占比约11%,研发人数是销售人数的 4倍以上。2011年,华为研发费用预算为24.5亿美元,预计占当年营业收入的8.9%,成为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这个,被视为华为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三星被视为“技术主导”型企业的典范,推动企业成长的诸多力量中,科技贡献率最大。和“技术主导”型企业相对应的,是“营销主导”型企业,这类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不是依靠技术进步,而是靠营销花样的翻新,因此营销主导型企业的最大特点是,产品竞争力不足。目前,除了格力、海尔等少数家电企业初步完成从“营销主导”型企业向“技术主导”型企业转型之外,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这个“营销主导”层面。

  技术开发能力不足,成为中国彩电企业最大的结症。这个结症的存在,让中国彩电企业始终难以成长为品牌与技术“双驱动”企业,常年徘徊在“营销主导”型企业的圈子跳不出来。因为技术话语权不足,中国彩电企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只能扮演“产品制造者”角色,而不是“技术创新者”角色,因此,中国彩电企业自始至终未建立产品定义权,这也是云电视不被国际同行认可的原因所在。

  三星、索尼不急于推出智能电视、云电视,很大程度上和他们对电视的理解有关,在他们的观念中,电视的天职是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画面,而不是为电视提供内容,内容是电视运营商的事情,电视制造商应该搞清楚自己的角色与定位,而不应越俎代庖。实际上,作为智能电视的发明者,唯有谷歌、微软,乃至苹果这些IT巨头,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定义权,智能电视到底是什么样子,不是中国彩电企业说了算,而是谷歌、微软说了算。因此,明智的做法应该是等待,看苹果推出什么样的智能电视再相机行事。这也是三星高层一直说“智能电视推广时机尚不成熟”的原因。

  美国总统奥巴马如此评价乔布斯:“他代表了美国创新精神”,“他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乔布斯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也颠覆了我们企业经营的理念,无论“颠覆顾客价值导向”,还是“产品应当具备艺术气质”,乔布斯的认知都与众不同。就是这么一个狂傲不羁的乔布斯,却有着“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的心态。和苹果具有相似性的三星,企业精髓是什么?

  在我看来依旧是创新,而创新来自三星强大的研发体系。所谓“研发体系”,不是单指你拥有多少研发人员,也不是单指你投入了多少研发费用,而是研发人员总量、研发投入额度、尖端研发人才数量、重大专利数量、科研开发机制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保障,它是一个系统,好比组成木桶的所有板块。反观中国家电企业,目前建立系统保障机制的企业少之又少,仅有海尔、格力初具雏形。

  曾经有媒体问我:在智能电视领域,您认为什么样的彩电企业最有可能胜出?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哪些资质或条件?

  我的回答是:智能电视并不是电视企业的机会,相反,智能电视看起来更像是IT企业的机会。实际上,智能电视恰恰是IT巨头谷歌、微软发明的,而不是由彩电巨头索尼或三星发明的,这实际上意味着,在智能电视领域,IT企业的机会比彩电企业的机会更大。市场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消费者普遍认为,他们更信赖苹果推出的智能电视。

  但是,这样讲并不等于说彩电企业没有机会,实际上,对于那些在IT和移动通信领域具有很好积累的彩电企业比如三星,也是有机会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liubu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