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管理学家博客

李文武

公告

李文武,著名管理学家、顶尖学者。兴邦公司首席顾问、北京宏创乐途文化传媒公司作家顾问、全球赫柏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管理精英联盟会主席。《博锐管理在线》《中华品牌管理网》《中国管理传播网》《价值中国》《中人网》《市场与销售》等知名管理网站专栏作家。又是多家媒体与网络作家。研究:历史、经济、管理。

统计

今日访问:462

总访问量:3764488

伟承与发展中的经济学:李文武经济学

2019年05月30日

评论数(0)

经济学思考之一:货币导致通货膨胀

 

    经济学有个十大原理之一,那就是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导致通货膨胀。这个原理,通过实践与时间的验证,是比较符合现实的。政府作为货币的供应方,有对市场增加货币供应与减少货币供应的的功能与职责。在中国历史上,货币供给主要是铜币,金银作为货币处于次要供应作用,从宋元开始,纸币作为货币开始流通于市场。古时的货币供应有政府供应与民间供应之分。例如,西汉邓通是汉文帝的宠臣,有算命说邓通晚年会饿死,汉文帝不信,赏赐四川严道县辖区的铜山给邓通,授予邓通铜矿开采权、货币铸币权、货币发行权,于是邓通钱流通天下,他因此富可敌国。汉代的政府货币供应机构是“上林三官”,唐宋的政府货币供应机构是“钱监”,明朝的政府货币供应机构是工部下辖的“宝源局”,清朝的政府货币供应机构是户部、工部下辖的“宝源局”、“宝泉局”、以及后来的“户部银行”。货币如果由民间供应,货币制造粗糙,质量差,标准不一,导致市场混乱无序;货币由政府供应,货币制造精良,标准统一,对市场能起稳定作用。所以,经济学中的货币供应应该是政府主导下的供给关系,这样有利于经济的稳定性与秩序性。政府在货币供应方面要起重要的与有效地作用。结论,货币必须由政府主导供应,这样符合市场运行规律。政府在主导货币供应时,发行货币过多过滥,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发行货币太少,必会引起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指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发行货币过多,引发通货膨胀;发行货币过少,引发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会导致钱不值钱,物价飞涨,市场秩序紊乱,劳动者的实际购买力下降,造成贫富差距加剧。通货紧缩会导致钱太值钱,物价下跌,成本与价格普遍下降,长期通货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从而使得失业率上升及经济衰退。总的说来,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对国家经济都不是什么好事。到底要发行多少数量的货币是适宜的,怎么才能找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临界点与平衡点,使货币供应数量与货币需求数量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生产力决定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量。但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总的生产力的标准是什么,用什么样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来?国家生产力与国民生产力的区别在哪里?个人的生产力如何衡量?总人口的生产力如何计算?非人口劳动力因素的生产力如何衡量与计算?只有解决了生产力的科学算法,才能依据生产力的情况,发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临界点与平衡点的货币数量。货币发行量等于商品总价除以货币流通次数。商品总价比较复杂,物质的商品的总价容易衡量与计算,但非物质的商品的总价如何衡量与计算?所以,在计算货币发行量时,商品总价是比较难以弄得准确的数值。货币流通规律计算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量=商品价格×商品流通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政府保持货币发行的稳定性有利于市场的稳定性。找到货币发行数量的平衡点,有利于找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平衡点,这个道理跟水随温度变化一个样,水温达到100摄氏度就成了水蒸气这样的气体,水温低于0摄氏度就成了冰这样的固体,这100摄氏度与0摄氏度就是水的临界点与状态变化的平衡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经济现象也会随着货币发行数量的多少而达到临界值与平衡点,处于通货膨胀状态或者是通货紧缩状态。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找到生产力的科学计算方法,根据科学的数值,发行适宜的货币数量,从而避免货币升值与货币贬值,有效回避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性。

 

经济学思考之二:人口增长使我们贫困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有个悲观理论,他认为人口的增长注定会使社会走向贫困,因为在人类性本能的驱使下,人口扩张会加剧,生活水平的提高总是受到人口增长的限制。这个理论的逻辑是在人类性本能的驱使下,人口大幅度增长;粮食的增长跟不上人口增长的步伐;由于粮食供应不足,一些人会死于饥饿;福利救济使穷人身体健康,但会鼓励他们生养更多的小孩;人口增长使人类贫困。如果一些人死于饥饿,由于人口减少,粮食供应就变得充足。这个理论的主要依据是粮食决定了人口的增长与减少。所以,粮食这个要素是人口的主因。人没有食物,就会饿死,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缺陷是粮食的总量是有限度的,所以他认为粮食供养的人类也是有限的。人口增长的原因是因为可食用的粮食多,可以供养得起,还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影响。人口减少的原因是因为饥饿、瘟疫、战争,还有不想多生育的观念影响。

    做个统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中国西汉朝总人口为5959.4978万人。《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中国东汉朝总人口为4915.0220万人。三国时,魏国总人口约为504万人,吴国总人口约为256万人,蜀汉国总人口约为128万人。晋朝统一时,总人口为1616.1000万人。据《隋书》通考记载,隋朝隋炀帝大业五年总人口为4601.9956万人。据《通典》食货记载,唐朝唐玄宗天宝十四年总人口为5291.9309万人。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北宋宋徽宗大观四年总人口为4673.4784万人。据《通考》户口与《金史》食货志记载,南宋国与金国总人口合为7633.5486人。据《元史》世祖本纪记载,元朝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总人口为5984.8964万人。据《明成祖实录》记载,明成祖永乐元年总人口数6659.8337万人。据《清实录-清宣宗实录》记载,道光一十四年总人口为40100.8574万人。2017年中国总人口超过139008万人。举几个外国总人口数的统计例子。美国1960年总人口数是18067万人,2016年总人口数是32312万人。日本1960年总人口数是9250万人,2016年总人口数是12699万人。英国1960年总人口数为5240万人,2016年总人口数为6563万人。法国1960年总人口数为4681万人,2016年总人口数为6689万人。德国1960年总人口数为7281万人,20168266万人。加拿大1960年总人口为1790万人,2016年总人口为3628万人。俄罗斯1960年总人口数11989万人,2016年总人口为14434万人。巴西1960年总人口数为7220万人,2016年总人口数为20765万人。印度1960年总人口数为44948万人,2016年总人口数为132417万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大陆总人口为54167万人,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27美元;2016年中国大陆总人口138271万人,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8260美元。2016年的大陆总人口数是1949年的约为2.55倍;2016年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是1949年的约306倍。从这些数据统计来看,人口增长使我们贫困了没有?从数据分析,人口增长并没有使我们贫困。不但人口增长没有使中国贫困,也没有使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贫困。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受到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著作熏陶与影响,于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个关于节制人口的提案,也就是“新人口论”。马寅初主张我们有计划经济,也应该有计划生育,并且提出三点非常具体的建议,建议确定我国的人口政策,宣传节制生育和晚婚的好处,控制人口增长。“新人口论”的基本观点就是要通过控制人口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受到马寅初的影响,我国从1962128日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20161月,新政策颁布,我国生育二胎合法。

    我们都知道,农田生产出来的农作物与种植水果、经济作物,还有工厂生产的产品,服务业提供的服务,商店提供的商品等都需要人来购买与消费,只有把产品与服务销售出去,生产机构与服务机构才能进行再投资与再生产,然后再销售出去,如此生产-消费-再生产-再消费的循环,就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与繁荣。企业提供生产与服务的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消费所需的物品,从而获得利润,进而扩大规模,进行再生产。所以,人是一切产品与服务的满足对象,一切商业活动都是以人的需求而进行的。人是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人所需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食物、水、空气。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以粮食为基础。汉朝一亩田生产三石粟米,石在不同的朝代重量也不同,在汉朝三石粟米换算成现在亩产也就200300斤粮食。2017年的总人口是139008万人,西汉总人口是5959.4978万人,也就是现在的人口是西汉朝人口的约为23倍,增长了23倍多。袁隆平在实验超级水稻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是汉朝亩产的七八倍以上。当然,现在还增加了耕地的数量与利用率,所以,才有足够的粮食供养超过汉朝23倍多的增长的人口。因此,马尔萨斯的观点是在假定粮食生产总量不变或者达到最大生产总量的条件下所得出的结论。但是他忽略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忽略了采用先进生产工具提高效率与收益的作用。科学技术介入粮食生产,能极大地增加粮食产品:一,在劳动工具上,能提高劳动效率与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粮食产品;二,在科学种植与精耕细作方面,能使农作物降低虫害,增加土壤的有效利用,提高农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三,通过对农作物的基因改造,从而达到优质生产与提高粮食产量;四,实行科学无土壤种植农作物,从而避免有限土地种植问题。地球上现在最重要的能源是电力,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利用原子、粒子,以及各种微观子所含的物理特性产生能量来发电,这种发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通过太阳能来发电,这种发电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通过在多维度空间吸取能量来发电,这种发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通过暗物质与反物质的作用来发电,这种发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或者用最先进的科技在黑洞旁利用黑洞的能量来发电,这种发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或者在其它星球上开采可以供发电的各种矿石来发电,这种发电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例如在月球上开采氦3这种清洁核能,就可以供人类发电一万年。宇宙无限大,可以索取被人类的资源无限多,只要人类的科技能达到那种高度就行。粮食所需要的各种养分,都可以通过科学来合成;所需要的水资源,可以把水分解成氧气与氢气,氢气可以燃烧,燃烧中跟氧气结合,又化合成了水,水可以无限循环利用;粮食所需要的阳光,太阳还能为人类提供太阳能苦干亿年,或者在其它星系还一样的有太阳,或者有跟地球一样环境的适宜人类移民居住的星球,人口增长过多,就必须要向太空进军,向星际寻求居住地与资源,这样人类就不会因粮食不足而饿死。关键的还是人类要发展各种高科技,只有非常先进的科技,才能为人类找到更多的食物与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如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人口增长了很多,反而越来越富裕,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科技随着人口增长而更加进步了;科技保障了人们的富裕;而印度与巴西等国,人口增长了很多,却跟马尔萨斯说的一样,人口增长使这些国家贫困,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科技随着人口增长而没有进步多少,缺少科技的保障,这些国家陷入贫困而不能自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的富裕与贫穷是跟科学技术进步与与否紧密相关的,不是跟人口的增长与减少紧密相关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蒸汽机是主要标志,这次技术革命使英国成了最富裕的国家与世界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德国与美国开始的,以发电机等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这次技术革命使德国与美国成为富国与强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从美国发起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这次技术革命使美国成为最富裕的国家与强国。第四次工业革命,以美国、日本、中国、德国等科技大国作为兴起国,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应用为主要标志,这次技术革命使美国、日本、中国、德国等国成为富国与强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智能时代”。我们现在处于“智能时代”的初期。那么,无需置疑,第五次工业革命肯定是“太空时代”。

 

经济学思考之三: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应

 

    作为一个国家的每个公民,都享受到各种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应。例如,国防安全、社会治安、义务教育、免费医疗、公园、防洪堤、桥梁、公共交通等这些都是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应。以路灯为例,路灯就是一种公共产品,它在晚上给行人与司机照明,个人从来不用为享用了路灯而付费。而路灯这种公共产品与服务通常是由政府来供应。私人企业是不会提供路灯的,因为他们是需要盈利的,如果不能从享受路灯照明的人身上获利,又不能阻止未付款的人使用这些设施,私人企业是不会投资做这种亏本买卖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让全民享用的,无需付费的或者少量付费的,这是私营企业与个人无法提供的。如果私营企业与个人提供了公共物品与服务,那么这种无法获利的行为,会让私营企业与个人亏损与破产。无论是国防产品、治安产品,还是路灯产品,我们很多人都在“搭便车”享受这种免费产品与服务、设施。国家的诞生,政府的组成,其本质是对公民进行公共管理,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以弥补私营企业与个人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缺陷。为什么政府公职人员取名叫“公务员”?可理解为向公民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政府工作人员。政府是维护国家安全、消除社会隐患、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生产能力、优化社会结构,研究社会现象的特殊机构。政府主要的功能是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

    现在我们要探讨与思考的问题是“搭便车”的公民们,有没有为公共产品与服务付费?如果付费了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政府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税收与收费,或者经营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作为公民来说,有的上交了个人所得税这样的直接税,有的通过购买产品与享受服务的同时,支付金额中就包含了税收,等于是公民交纳了间接税。这些税收由政府支配用于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应,个人交的税可能用于让人“搭便车”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也可能没有用在上面,但每个公民享受到的“搭便车”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价值肯定要大于个人所交纳的税收。因为个人的税收架不了桥,修不起路,安不起路灯。所以,个人享受到的“搭便车”行为有些是免费的,还有些只是付较少的费用。正是因为政府的存在,才有大量“搭便车”的人享受政府供应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所以,政府对公共管理的功绩是不容置疑与不容忽视的。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政府怎么办?肯定是无秩序与混乱的。个人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没有保障,任何一个强势的人,都可以随意掠夺他人的财物,可以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没有医院治疗疾病,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食物可以充饥,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没有电,没有干净的水,没有药品,到处都是废墟,到处尸横遍野、臭气熏天。其他国家可以随意入侵,掠夺财富与人口,把人变成奴隶出售。没有政府的作用,个人都保障不了自身权益,更别提私营企业可以正常运营与赚取利润了。在历史上也有公司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但是这样的公司主要是为了榨取更大的利润,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非常稀少的。例如,历史上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就曾经以经商的名义在印度殖民统治了很多年。这样的公司是半政府半企业组织,他们拥有政府机构,拥有征税权,拥有雇佣军军队。这样的半官方的企业主要目的是横征暴敛,进行殖民掠夺,所以,提供的公共物品与服务非常有限。得出结论是政府才是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最重要的供应者。虽说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讲过自由经济市场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地作用,但是由于政府向市场上供应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就导致了“市场失灵”。亚当.斯密承认,政府的扮演着提供个人或企业无法无偿提供的公共物品这一重要角色。

    市场上公共物品供应不足,是因为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无法向享受到公共物品的人们收费,也无法阻止没有付费的人使用这些设施;还有因为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使用,有“有福同享”的作用。公共物品供应不足的原因是政府财力不足,无法提供全方位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由全民享用的,是免费的或者收取少量费用的,不然就不叫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建设需要资金、人力、资源,这需要政府通过征税与征用来满足这需求。政府财力不足,就无法进行公共物品的建设。政府通过借债来筹款,那是寅吃卯粮,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政府无力偿债,信用失效,政府一样会破产倒闭。政府破产倒闭,那就是国家失序与内乱的开始。所以,需要民富国强,民富才能为政府源源不断地提供税收资金,用于公共物品的建设,公共物品的建设卓有成效与社会保障越全面到位,那么国家就越强盛。

    知识是资本,更是财富。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知识财权包括著作权与工业产权。专利权与商标权属于工业产权。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避免一些人随意“搭便车”,保护知识产权拥有者通过发明创造获得知识产权权益,鼓励他们创造出更多的成果。知识产权界定范围的著作权与工业产权就不属于公共物品,如果企业与个人需要享用这种私人物品,那么就需要付费。政府必须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这是政府存在的重大责任,但是需要依靠政府的财力来解决,提供的公共物品不能超过政府财力承受的范围,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事,不要做超过财力的事,更不要不做事。政府的财力的多少是决定政府向市场提供多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主要依据。政府的财力是集众民之部分财力来为人民服务。当一个地区与一个国家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那么政府需要向这些财富拥有者多征点税,让他们为本地区与本国大部分公共物品买单。

 

经济学思考之四:群体导致集体失控诞生经济泡沫

 

    股票交易起源于1602年荷兰的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公司股票买卖。1773年英国成立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后来演变成了伦敦证券交易所。1792年,美国成立了经纪人联盟,1863年,经纪人联盟更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正是因为有了证券交易的商业行为,才出现了群体导致的集体失控行为,于是诞生了经济泡沫。自从1602年荷兰有了全世界第一个进行证券交易的公司后,过了三十五年,荷兰爆发了第一次经济泡沫事件。这次经济泡沫是一种从土耳其引进的植物“郁金香”引发的。郁金香由于受到荷兰人民喜欢,交易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当时比较便宜的一株郁金香值1000荷兰盾。荷兰盾是荷兰这个国家的货币。一个工匠的一年收入是平均250盾。一株郁金香的价格等于是一个工匠年收入的四倍,相当于工匠四年的收入。郁金香成为了当时非常受荷兰人民欢迎的奢侈品。郁金香是富人生活品质的标志,为了争先恐后炫耀财富、身份地位,郁金香的价格一路走高。虚荣心与相互攀比,特别是荷兰中产阶级热衷于收集稀有的郁金香品种,这种特殊的需求使得郁金香进了股票交易市场。拥有这种代表郁金香证券的人们因此一夜暴富。为了发财,无论是荷兰贵族,还是荷兰平民,把自己的钱财投入到郁金香证券交易活动中来。这些人,都想发财,都想大捞一笔。为了赚钱,很多投机的人加入炒作郁金香这一行列,当时的社会舆论与公众信心,普遍认为郁金香只涨不跌,永远畅销。但是现实却狠狠地扇了那些做郁金香发财白日梦的人们一个大耳光。当一些富人失去了对郁金香的喜受与狂热的时候,郁金香价格暴跌。所以,结论是当畸形需求达到巅峰时,人们作为投资者的信心就会很膨胀,当信心膨胀到一个忽略危机的节点时,就是走下坡路的时候。于是畸形需求破灭,人们信心崩溃,股市暴跌,很多投资者亏损得一塌糊涂,对他们来说无异是一场大灾难。

      1719年,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连年发动战争,使得国库空虚、债台高筑,导致了经济萧条,为了摆脱这一经济困境,当时的法国摄政王奧萊昂公爵跟学者约翰·劳一拍即合。法国政府允许约翰·劳成立私人银行,并且授予这家银货币发行权,后来法国政府又陆续授予约翰·劳贸易特许权、皮货贸易垄断权、烟草专卖权、海外贸易垄断权、皇家造币厂的承包权、股票发行权、农田间接税的征收权、直接税征收权,法国政府的条件是约翰·劳替法国政府偿还各种国家债务。约翰·劳采取的措施就是不断增发股票、不断增发货币,来替法国政府还债,约翰·劳的做法最后的结果是由于向市场供应了大量货币,导致了法国的通货膨胀。约翰·劳控制的印度公司发行的股票是每股是1000利弗尔,不到半年时间,每股股票1000利弗尔涨到了每股股票10000利弗尔。利弗尔是法国的货币单位。1利弗尔等于1法郎。后来,引发了投机者的持续炒作,每股股票的价格不断上涨,经济泡沫形成。等到通货膨胀到来,高通货膨胀率动摇了人们的信心,于是人民把货币换黄金,不要印度公司的股票,股票暴跌。法国密西西比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陷入了萧条,很多年过去了,还难以复苏。这次经济泡沫重创了法国经济。约翰·劳逃离法国,他后来在威尼斯受到贫困与疾病的

双重打击去世。

      1711年,英国财务大臣罗伯特·哈利倡议,并透过英国国会法案成立了南海公司。成立南海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英国政府偿还因参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欠下的大笔债务。当时,南海公司获得英国政府授权,垄断英国对南美洲及太平洋群岛地区的贸易权。南海公司成立之初,认购了英国政府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务,英国政府给予南海公司回报,授予南海公司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还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策。当然,英国政府还授予南海公司股票发行权。南海公司每股股票128英镑在半年涨到每股股票1000英镑以上。为了制止“泡沫公司”的膨胀,间接地让南海公司获得股票发行垄断地位,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法案”,于是使得很多公司解散。这股对公司不信任的风气波及到了南海公司。国内外投资者纷纷抛售南海公司股票,导致了南海公司的股票暴跌。“南海泡沫”破灭。由于大量的投资者购买南海公司股票亏损,人们普遍对公司股票不信任,并且闻之色变,英国经过百年的时间,才从“南海泡沫”阴影中走出来。

     郁金香经济泡沫、密西西比经济泡沫、南海泡沫,这是自从有了股票资本市场以来最早的三大经济危机。还有因为石油价格引起的三次石油经济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1990年。1973年,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沉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1979年,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即伊拉克与伊朗的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个状态持续了半年多,导致西方经济全面衰退。1990年,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由于股市引发的经济危机,“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一”,19871019日(星期一)全球股市在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带头暴跌下全面下泻,引发金融市场恐慌,及随之而来1980年代末的经济衰退。“亚洲金融风暴”,199772,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2000年互联网经济泡沫”,股票迅速上涨,人们对互联网进行的投资发展到了狂热的地步,炒作导致股票价格上升,20003月到200210月,互联网股份一共损失了7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2007年次贷危机”这是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2007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通过对这些人类史上出现过的经济泡沫研究与总结发现经济危机发生的规律与特征:一,经济危机绝大部分发生在股票金融市场。经济危机的起爆点是由于股票暴涨暴跌开始的。二,投资者狂热行为。疯狂炒作此类股票,使得股票价值虚高得吓人,而不是商品价值的变化。三,经济危机的背后是政府负债过高,想要急于偿债而参与炒作股票。四,长年累月的战争导致了政府债务的攀升。五,股票金融市场过度自由化,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六,投资者不负责任投机与套利行为。七,消费、投资、生产、储蓄不平衡导致了生产相对过剩。中国也曾出现过2010年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经济泡沫,这些大蒜、土豆、绿豆、老姜等产品被商家炒作价格达到非常吓人的地步。还有2011年非典时期的“抢盐风波”,食盐价格被炒作达到很高的地步。这也是经济泡沫。这些经济泡沫的表现就是产品被炒作得价格很高,脱离了市场的价值,并且公众出现了狂热行为,群体导致了集体失控。而且谣言满天飞。幸亏中国政府及时出手处置,才没有使得这些经济泡沫上升为经济危机。还有现在的商品房价格也出现炒作与虚高,也是幸亏中国政府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从而使得房地产泡沫没有演变成经济危机。结论就是:对于市场出现股票暴涨现象与产品价格虚高现象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政府要全程监视与监管一些市场中出现不正常经济行为,在关键的时候及时干预,这样才能避免股票与商品在炒作中形成经济泡沫,防止经济泡沫演变成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产生的成因与过程,其实质就是生产、投资、消费、储蓄不平衡导致生产相对过剩,从而形成市场漏洞与缺陷,再加上投资者不理性投资与疯狂炒作,导致了经济泡沫,由于没有有效的政府监管,于是经济泡沫演变成了经济危机。

 

经济学思考之五: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人供应。需求是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供给是厂商追求利润的结果。有求就有供,有供无求,就没有市场,有求无供,欲望难以满足。供给是厂商行为,需求是消费者行为。

    供给与需求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供大于求。供给大于需求,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厂商大量的商品积压在仓库里,有可能销售不出去,有可能只销售一部分,但总的说来,厂商只有降低价格,才能销售更多的商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的商品,一般都是价格低廉的,消费者不需要过多的供给的商品,怕浪费掉。供给过多,就不值钱了。消费者如果在供给大的情况下屯积了较多的商品,在以后的日子里,消费者会减少购买或者不购买这些商品,只有在消费完了这些商品后,才有可能再次采购这些商品。例如,水、空气、粮食、电力等这些人类必需品,正由于供给多,所以价格很低廉,甚至于有些是免费供应的。空气是大自然免费供应的。在空气质量好的地方,空气是完全免费的,但是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有厂商提供清洁干净的空气或者是提供空气净化设施设备的,这空气就是需要付费的。有些居民饮用天然干净的江河湖泊的水,或者自己打水井饮用干净的地下水,这些水资源是不用付费的。但是在供水紧张的地方,如干旱的地区,或者沙漠地带,水的供应是要付费的,并且有些水的价格比较昂贵。自来水厂商与纯净水供应商,把水净化与消毒,向居民们供应,由于供给充足,一般情况下水的价格不贵。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地方,电力的价格就比电力供应充足的地方便宜很多。粮食供给也是一样。当农业丰收时,没有水灾、旱灾、虫灾时,这时的粮食一般价格都很便宜。有些特殊的优良品种粮食,由于种植面积少,产量少,所以价格昂贵,那要另当别论。当农业遭受到水灾、旱灾、虫灾等自然灾害时,农业歉收,粮食价格就会暴涨。这只是天灾导致的粮食价格上涨,还有一种是人祸导致的粮食价格上涨。战争是导致粮食价格暴涨的幕后最大的推手。因为战争间接导致人口饥饿死亡人数总数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死亡的人数。

    第二情况是供小于求。厂商由于供给太少,使得市场处于不饱和状态,这时消费者的需求旺盛,于是商品价格上涨。以战争与粮食关系为例,战争导致粮食供小于求,于是粮食价格上涨。因为战争直接战死与间接饿死、病死等原因的死亡人数统计:一,中国东汉未年的张角为首发动的“黄巾之乱”战争,蜀汉国、魏国、吴国三国之间的战争,死亡人数达到三千八百万人以上。二,中国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战争,死亡人数达到三千六百万人以上。三,蒙古成吉思汗与其子孙发动的入侵亚洲、欧洲的战争,死亡人数达到五千三百万人以上。四,中国明朝未期,由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发动的“明未起义”战争,还有明朝与清朝的战争,死亡人数达到二千五百万人以上。五,中国清朝咸丰年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战争,死亡人数达到二千万人以上。六,中国清朝同治年间,由回族人白彦虎、马化龙等发动的“陕甘民变”战争,死亡人数达到一千二百万人以上。七,由日本人发动的侵华战争”,死亡人数达到二千五百万人以上。八,由同盟国与协约国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达到二千万人以上。九,由法西斯轴心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发动的与反法斯同盟国之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达到五千五百万人以上。纵观这些给予人类带来灾难的战争,间接饿死、病死等原因死亡的人数远远高于在战争中直接死亡的人数;平民的死亡人数远远高于士兵的死亡人数。平民大部分人数死亡是因为饿死、病死、无辜被杀。战争年代,农民无法安居乐业,无心种田,粮食价格飞涨,经常出现老百姓“易子而食”的残酷现象。战争导致农民无心种田,粮食供给就稀少,但是人对粮食有需求,供小于求,于是价格上涨。

    以黄金、翡翠、钻石为例,来说明一下供小于求的关系。黄金、翡翠、钻石这些物品属于稀缺品。物以稀为贵。首先,黄金。汤森路透的GFMS数据统计表示,2017年全世界黄金总量为171300吨,以2018426日黄金每克人民币350元为标准。1公斤等于1000克,1吨等于1000公斤。通过计算1吨黄金值人民币3.5亿元。每吨黄金3.5亿乘以171300吨,等于59.955万亿元。也就是说全球的黄金总量价值59.955万亿元人民币。其次,翡翠。翡翠能够成为宝石级的,只有缅甸开采出来的翡翠,这些翡翠除了糯种、冰糯种、冰种、玻璃种这几种质地的满绿色的翡翠特别昂贵外,还有三种以上颜色的多彩翡翠昂贵外,其他的中档与低档翡翠并不是很值钱。缅甸2012年到2016年间共开采3万吨到20万吨原石。除去原石的皮与废料,能做成翡翠饰品与物件的只有几万吨而以,翡翠总量要小于黄金总量。糯种、冰糯种、冰种、玻璃种这几种质地的满绿色的翡翠与三种以上颜色的多彩翡翠总量约只有几十吨到而以,是特别稀少的。质地好的满绿色翡翠饰品在市场上成交价平均在4千万港元以上,按今天的港元兑换人民币价格约为32242463元。有件天然翡翠珠项链,2017年拍卖成交价是95725000港元,兑换成人民币约为77154026元。现在我用平均价格,除以平均重量。成交的满绿色翡翠饰品我假设为平均重量为100克。32242463元除以100克,得出平均每克翡翠价值在322424.63元人民币以上。也就是质地好的满绿色翡翠平均价格约是黄金的921倍以上。再次,钻石。2017年全球开采钻石为1.423亿克拉。1克换算成5克拉。1.423亿克拉钻石重0.2846亿克,换算成吨为28.46吨。过去,澳大利亚4000万克拉、扎伊尔2000万克拉、博茨瓦纳1600万克拉、俄罗斯1200万克拉、南非900万克拉,这几个国家开采的钻石占全球产量的的95%。全球每年生产的钻石总量也就几十吨而以,远远比黄金、翡翠的产量要低得多。由于钻石的大小、净度、颜色、切工、荧光、镶嵌材质等的不同,每克拉钻石的价格也不同,现在我以每克拉钻石为20万元人民币来估算,由于1克等于5克拉,那么1克钻石的价格平均要100万元人民币。所以,钻石比满绿色翡翠要值钱些。钻石比满绿色翡翠稀少,满绿色翡翠比黄金稀少。物以稀为贵,结论就是物质越稀少越值钱。以元素周期表的金属为例,地球上最稀少的金属是“锎”,每克价值2000万美元。地球上最多的金属是“铁”,现在每吨铁矿石500多元。供给量越大的物品,越不值钱。价格越昂贵的,都是供给稀少的;价格越低廉的,都是供给众多的。求大于供与供小于求的情况,商品的价格就自然而然地涨价了。市场中商品的供给量越大,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支付的价格越低;市场中商品的供给量越小,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支付的价格越高。

    第三种情况是供求平衡。供求平衡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很难达到绝对均衡,只有相对均衡。供给的数量,需求的也是数量,当两者数量平衡时,就会达成两者意愿相统一的商品价格,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市场价格。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认为:当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厂商愿意销售的价格相同时,该产品的产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此时市场达到了均衡状态。消费者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心理变化、购买力而随机变动的。有时消费者还会寻求替代品以代替供给的产品。在现实情况的影响下,消费者的需求是经常发生变动的,需求增加与减少。而厂商的供给受生产计划、原材料供应、销售情况、运营资金多少、竞争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也是经常发生变动的,供给增加与减少。所以,供求平衡在于市场的调节。变动供给与变动需求,在变动的情况下,有时会达到动态中的均衡。变动供给与变动需求共同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变动。

    供求关系例外的情况是市场垄断。处于垄断地位的厂商可以不考虑供大于求、求大于供、供求均衡情况而任意定价。处于垄断地位的厂商有行政垄断、自然垄断、技术垄断之区别。任意定价的垄断地位的厂商一般情况下都指行政垄断,行政垄断是政府授权,或者法律要求,或者是出于政府管制的需要。行政垄断的厂商,只此一家企业或者固定几家企业供给产品,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不管价格是昂贵与廉价,都得购买行政垄断厂商供给的产品。消费者唯一的选择就是作出多购买、少购买、不购买的决策,但对供给的产品的价格毫无影响力,只有硬着头皮接受。自然垄断的厂商,一般指寡头垄断企业,由资本雄厚的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着市场。行政垄断的厂商,由于市场上只此一家或者固定几家企业,供给数量总是有限,往往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行政垄断的厂商对产品的定价有决定权,可以任意定价,不受供给与需求情况的影响。技术垄断的厂商也是一个样,由于享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或者产品的领先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垄断,一样对商品的定价有决定权,可以任意定价,不受供给与需求情况的影响。

 

经济学思考之六:贸易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贸易从原始部落社会开始,就已经存在了。人类贸易第一阶段是“物物贸易”。最早的贸易是部落与部落之间的“物物交换”,而这种贸易形式也只是在小范围内的、个别的、偶然的部落与氏族公社之间进行着。由于当时主要是以采集、打猎为主,所获得的物品,所剩余的不多,又没有货币可以使用,“以物易物,物物交换”成为了最早的贸易形式。随着社会的前进,氏族社会进步到部落联盟,而且人们逐渐种植农作物,饲养、驯化动物,或者利用石头打制简单的工具,于是有些剩余的物品可以与本部落、其他部落进行“物物交换”的贸易。例如当时的人们用多余的农作物种子换取对方多余的动物肉、生活用品、简单生产工具等。“物物交换”的货币就是自己与对方的物品。结绳计数这一原始的统计方法在远古的东方与西方沿用着。

    人类贸易第二阶段是“货币贸易”。世界最早使用货币进行贸易的是中国。中国在当时建立国家夏朝、商朝使用的一种货币是“贝”,这种“贝”是采用海洋软体生物的贝壳作为货币,称之为自然货币。由于在贸易中对货币的需求量大,“贝”这种自然货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商朝采用金属铸币来满足贸易的需要。当时的金属铸币主要以铜币为主,铜币的金属是纯铜加铅、锡的铜合金“青铜”。商朝后期与周朝时期,周朝的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已经确立了布币、刀币、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中国从秦朝、汉朝时期一直到明朝初期,主要货币是以铜金属铸币,处于次要货币地位是布帛之类的货币、金银之类的货币。从明朝开始,确立了以白银为主要货币、铜币处于辅币的货币体系。最早出现的纸质货币是北宋朝的“交子”货币。“交子”纸币在北宋时期一直到明朝初期比较流行。清朝的货币体系是以白银、铜币为主要货币,纸币处于辅币的货币体系。从中华民国开始,到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纸币处于主要货币地位。2018年,中国是以纸币为主要货币,电子货币处于辅币的地位的货币体系。在未来,电子货币会取代纸币成为主要货币,而纸质货币会逐渐地退出流通领域。为什么要介绍一下货币发展史?人类最初的贸易形式是“物物贸易”,随着文明的进步,货币就随之出现,人类的贸易形式过渡到“货币贸易”形式。货币跟贸易是息息相关的,贸易离不开货币,没有货币,人类无法从事大规模贸易这样的商业活动。而且货币的进化史,代表着贸易规模化的演变。例如,买一斤蔬菜,只需支付几个铜币即可,但是要购买几吨重的、几十吨重的货物,就需要支付金银或者纸币了。如果支付的货币的数量大了,拿着几斤重与几十斤重的金银、纸币给予对方进行支付,很不方便。如果购买几万吨、几十万吨、几百万吨的货物商品,那么支付金银或纸币就成了一件麻烦事情,很不方便。于是电子货币支付诞生了,只需要通过电子设备支付对方代表电子货币的数字符号即可,很方便。结论是:货币的进化与演变是伴随贸易规模化而诞生的。有人会说,购买大宗商品直接支付面值大的纸币就行了,但是他们忽略了政府印刷大面额的纸币发行,容易导致通货膨胀。中华民国时期,政府印刷了很多大面额的纸币,当时面值最大的纸币是1938年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五百万面值的金元圈。通货膨胀期间,人们用麻袋装纸币去购买生活用品;发工资时,需领一大堆的大面额的纸币,既笨重携带又不方便,这些大面额的纸币如同废纸一样;随着通货膨张的进一步加重,很多市民纷纷去银行排队抢兑黄金。所以,用大面额的货币去支付大宗商品的交易,政府怕导致通货膨胀是不会发行这类货币的。银行发明的支票支付、电子货币支付有效地解决了直接用货币支付带来的不便利。

    人类贸易的第三个阶段是“星际贸易”。这种贸易是未来要进行的贸易,说起来有点科幻的味道,但这是发展趋势。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我们会开展太空旅行、星际采矿、星际运输等商业活动。当一部分人移民到火星等星球生存、生活时,这时需要在在地球与火星之间、火星与其他星球之间、地球与其他星球之间、其他星球与太阳系外星球之间进行贸易活动,而且支付贸易的货币,以电子货币为主。在这个阶段不但星际贸易频繁,而且虚拟贸易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星际贸易的繁荣是依赖于高速宇宙飞船的速度、人们星际移民数量的多寡、星际移民的实际需求、星球与星球之间的距离是呈正相关的。

      1549年英国政治家约翰.海尔斯认为,自由贸易会妨碍国家的发展。这种狭隘的思想会导致国家经济难以增长。自由贸易对国家的经济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贸易可以使个人、组织、国家富裕起来。《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靠经商与贸易致富的个人,就有范蠡、子赣、白圭、猗顿、乌赢、寡妇清、卓氏、程郑、师史、张长叔、薛子仲等人依靠经商与贸易而成为富翁的。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秦汉朝时就已经有许多人从事贸易工作了。西汉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一条人人皆知的贸易路线。这条贸易路线从长安出发,到河西走廊,再到甘肃、新疆、中亚、西亚、地中海、 罗马各国。这是连接欧亚北部的商路。所以,从秦汉开始,中国的贸易触角已经延伸到亚洲、欧洲。隋唐时期的政府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来进行贸易,并且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在中国。外国商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现在很多国家都有“唐人街”,这就是唐朝对外贸易繁荣导致后来出现的文化产物。唐朝时的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区成为外贸的重要地区。宋朝的海外贸易比较繁荣,政府的对外贸易收入占国家财政的比例非常大。当时,宋朝跟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一些国家有贸易往来,跟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宋朝还在金国、大理国边境设“榷场”来进行贸易。元朝的时候,在各个贸易港口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元朝大都是很著名的商业大城市。明朝时海外贸易繁荣,郑和下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打通了南洋、印度洋沿岸亚非几十个国家的海上贸易路线。明朝海外贸易的税收,成了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明朝海禁过一段时间,主要是因倭寇海盗侵扰沿海省份。清朝实现禁海闭关政策,使海外贸易受到了严重限制,当时清朝在陆上的贸易主要是跟沙俄,在海上的贸易主要是跟沙俄以外的西方国家。中国古代管理贸易的政府机构有如下:一,西汉汉武帝时期,管理朝贡贸易的政府机构是“大鸿胪”,管理民间贸易的政府机构是“少府”。二,唐朝唐玄宗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政府机构是“市舶司”。三,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政府机构是“市舶司”,南宋建炎年间,管理海外贸易的政府机构是“转运司”,罢了“市舶司”。四,元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政府机构是“市舶提举司”。五,明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政府机构是“市舶提举司”、“海防馆”,明朝后期改“海防馆”为“督饷馆”。六,清朝康熙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政府机构是“海关”,鸦片战争以后,管理海外贸易的政府机构是“税务司”,清朝还有一种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叫“广州十三行”。以古观今、以古鉴今。中国历朝历代经济繁荣时期,是国内贸易与海外贸易盛行时期,更是国家强盛的时期。因为贸易使得政府的税收丰厚,财政资金雄厚。无论是政府的运行,军队的给养、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税收,而贸易带来的税收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有经济实力就有政治实力、军事实力,这是国家强盛的保障。

    对国家经济伤害最深的莫过于是这二种政策的使用,一种是限制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政策;二种是大量增加出口,减少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著名经济学家李嘉图认为,从长远来看,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有可能会阻碍国家经济的发展。生产一种产品需要许多成本,包括货币成本、人力成本、资源成本、时间成本、设备成本等。一个国家必须集中精力生产其最擅长的产品。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资源、同样的金钱,两个国家生产同样的产品,但是其中一个国家不擅长生产同类产品,于是擅长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家生产的产品成本要低、质量较优、功能较好。不擅长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家等于是在浪费时间与金钱。擅长于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家就比较有竞争力。如果不擅长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家改为生产自己擅长生产的产品,于是两个国家都能通过比较优势获是了好处,而且他们的资源、时间、金钱都没有被浪费掉。两个都从事擅长生产的产品的国家生产出来的商品总量越多,两国消费者低价购买产品的选择面就更广,两国贸易对两国所有人都有好处。这个贸易的好处具体化:一,国家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资金得到充分使用。二,消除了浪费。三,使国家更擅长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四,为消费者提供的价美物廉、优质的产品。五,能生产更多的产品,产品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六,解决了员工的就业问题。七,双方能获得最高的利润。八,政府从双方贸易征收的税收收入丰厚。九,国与国的依赖度高,外交关系良好。十,使国与国之间更富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专业生产,个人与国家能够利用一个单位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则个人与国家就拥了“绝对优势”。国家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本、劳动力、科技三个方面。资本雄厚的国家在资金方面有比较优势,能够建立资本竞争优势,可以向市场提供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在人力资源方面有比较优势,能够建立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可以向市场提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在科技方面有比较优势,能够建立技术竞争优势,可以向市场提供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不能给予所有人带来好处的情形是:一种是垄断形式的贸易。垄断形式的贸易只对垄断方有利,对消费者不利。消费者既不能自由选择购买商品,只能在独此一家购买商品,又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当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也只好勉为其难接受。还有一种是犯罪形式的贸易。例如,成瘾性药品贸易等,这些商品具有成瘾性,很难戒掉,而且损害涉药人员的身体健康,更是国家法律禁止与打击的贸易。

    与自由贸易相反的是贸易保护主义。从短期来看,贸易保护主义保护国内产业,国家获得了短期利益;但从长期来看,贸易保护主义限制了国与国之间贸易,会导致国家不能在最擅长生产的产品上面发挥优势,获利减少,国内消费者不能享受到更加便宜的产品,而且还影响国家在以后的经济发展,并且会使得国家的就业岗位减少。结论是:贸易保护主义弊大于利。当国家限制他国的产品进入本国,往往会采用加征关税、法律政策限制的手段。加征关税后,本国的消费者就得花费更多的钱去购买他国产品,而且本国与他国相关产业的生产与贸易也会受到限制,本国企业经济受损。因为现在是全球化的商业,生产一件产品,从采购、原材料供应、制造、销售往往需要几个国家或者几十个国家的分工合作,进行贸易保护主义,其实质也是在限制本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使本国企业经济受损;本国企业经济受损,会裁员或者减少雇佣劳动力,这时本国的就业岗位减少,而且国家的税收会随之减少。企业不景气影响劳动力就业问题,劳动力就业问题影响政府的税收问题,这都是一环扣一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贸易史表明,贸易促进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加速了消除这些国家贫困的步伐,加征关税的国家经济发展慢,贫困率提高;而削减关税的国家经济发展更快,贫困率更低。一些国家与地区能够富有,经济繁荣,往往自由贸易程度很高,从未听说贸易保护主义能够使国家富有,消除贫困的。所有富有的工业化国家的成功都来源于在贸易方面。贸易对所有人都有好处的成功之处,主要作用是互补有无,各国能集中资本、资源、劳动力用在生产最擅长的产品上,获得“比较优势”。

 

经济学思考之七:第一块巧克力很香甜的效应与满意度

 

    效用在经济学中的意思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效用还有一个解释是消费某一产品带来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著名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两个原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与最大效用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这个原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发现这个原理现象,当一件有用的物品数量太多时,该物品就没有用处了。尽管是亚里士多德最早发现了这个现象,但他还是没有上升为科学理论。

    边际效应递减,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一下。例如,你饥饿了,买了五个肉包子,肉馅喷香的那种,你边走边吃,你把第一个包子狼吞虎咽般吃掉,满嘴余香,大脑有种满足感与愉悦感,肠胃有种舒适感。吃第一包子感觉很爽,这时你又愉快地吃完了第二个包子,但吃第二个包子的时候,感觉没有吃第一个包子那么舒服,紧接着,你又吃掉了第三个包子与第四个包子,吃第四个包子时感觉吃不下去,太撑了,肠胃有点难受。还剩第五个包子,这时你根本就吃不下了。甚至于对第五个包子有点厌恶。这时,你见到路旁有只小狗,于是你把第五个包子,向狗方向扔了过去。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为什么吃第一个包子的感受与吃第五个包子的感受如此相反?这就是边际效应递减在起作用。如果你是男生追女生,第一次相处感觉非常愉悦,但相处次数多了以后就麻木了,再也没有第一次约会那种欣喜与快乐,不善于经营爱情的话,于是为了琐碎的小事争吵,闹意见,女的觉得男的不再像从前一样爱自己了,男的觉得女的不再像从前一样可爱了。最后,两人烦恼,呕气,终于有一天两人分手了。第一次接吻,男女两人感觉很舒服,次数多了就没有了第一次的激情、愉悦感。第一次写情书给女生,女生第一次接到情书感觉很高兴,但是接的情书多了后,又麻木了。那种高兴变成了平淡。就是因为男女这种边际效用递减,才有了清朝著名诗人纳兰性德的名句“人生若如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边际效用递减,在很多方面都有发生。女孩子们喜欢吃巧克力,并且情人节的时候希望收到巧克力。吃第一块巧克力很香甜,但一块接着一块地吃,就没有吃第一块时那个味道了。并不是巧克力变味了,而是人的心理、生理、情绪产生了边际效用递减。与边际效用递减相对应是边际效用递增。例如,有个公司职员要养家糊口,每个月工资3000元,他觉得不够用,于是给予他增加工资,每个月工资5000元,这时他非常高兴,工资涨了。再给予他涨工资每个月10000元,他越来越高兴,巴不得钱越多越好。这时他身上出现了边际效用递增的现象,再给他涨工资,涨到每个月100000元。他更加高兴,幸福感油然而生。但如果他通过创业的身家达百亿、千亿后,他有原来每个月工资100000元的幸福感与愉悦感吗?肯定没有。因为他有几十辈子都花不完的这些钱,钱对他来说只是数字与符号而以,没有多大幸福感。这时,赚的钱越多,发生在他身上的边际效用递减越明显。他有时变得极度精神空虚。于是为了增加他的个人幸福感,他会投身到政治方面或者社会公益方面,来获得新的边际效应递增。

    边际效用递减与边际效用递增都有一个最大界限值。这个最大界限值也可称之为“度”。达到最大界限值,边际效用递减与边际效用递增归零。超过最大界限值,不管是边际效用递减还是边际效用递增,都会开始走向反方向,边际效用递减后,开始出现递增;边际效用递增后,开始出现递减。我为这个现象取了概念名字叫“物极必反的边际效用”。第一块巧克力的边际效应理论相关描述为:需求与价格负相关,当价格下降时,市场需求上升;这意味着只有当产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才会购买更多产品;消费者消费每一额外单位产品所获得的乐趣都少于前一单位的产品;第一块巧克力比最后一块更香甜。消费者会在产品价格下降的时候,购买数量多的产品,因为价格便宜,所以多购买。但是在消费这些购买的产品时,只有开始消费的产品才有最大效用的作用,往后消费产品越多,边际效用递减。第一次消费比最后一次消费有满足感、幸福感、愉悦感。边际效用递增表现在赚钱、饮酒、集邮、收集古董、寻找最后一块拼图等。第一块巧克力很香甜来自于要接着吃第二块巧克力。如果每一天吃一盒巧克力,那肯定最后一块巧克力没有第一块巧克力香甜。现在,改为每一天不吃一盒巧克力,只吃一块巧克力,那么巧克力的最大效用就显现了,吃巧克力就没有了边际效用递减现象了。边际效用递减与边际效用递增是有时段性的。假设,我一天吃完一盒六块巧克力,改为六天吃完一盒巧克力,每天只吃一块巧克力。我一天吃完一盒巧克力会有边际效用递减的作用,而六天吃完一盒巧克力没有边际效用递减的作用。这就是时间的间断,能使边际效用的作用减弱或者归零。对这个现象,我取了一个概念名字叫“边际效用时效性”。征税对于富人与穷人的效用是不同的。富人钱多,对其征100元税,对富人来说,这只是九牛一毛。穷人钱少,对其征100元税,那么就是10天的伙食费。富人不在乎100元,穷人在乎100元。如果通过征收富人100元给穷人,那么社会的总效用就增加了。对富人征更多的税,富人的边际效用递减。把对富人征的税给穷人,穷人得的钱越多,穷人的边际效用递增。由于穷人是多数人,富人是少数人,因此,通过税收征富人的税给予穷人,社会的总体幸福感就增强了,社会总的效用就增加了。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不同,所以每个人对产品的效用的感受也不同。也就是效用有个体差异之区分。如喜欢阅读书籍,B喜欢玩游戏。这两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效用是不同的。假设,让喜欢阅读书籍的A去玩游戏,那么A阅读书籍时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而玩游戏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反之,让喜欢玩游戏的B去阅读书籍,那么B阅读书籍的边际效是递减的,而玩游戏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如果我们赠送喜欢阅读的A书籍,赠一本到持续赠一百本书籍,A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我们让喜欢玩游戏的B玩一款新的游戏,并且增加他玩游戏的时间,B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边际效用其实质就是人们对消费某种产品或者做某种事情的心理感受的反应。

 

经济学思考之八:征税与借债的选择性困境

 

    先讲一个常识性的问题,那就是政府是不生产钱币的,政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这几个方面:征税、行政性收费、经营国企所获得的红利、卖土地与资源所获得的收入。政府没有税费收入,那是要关门大吉的。美国政府就曾经因为国会拔款问题而关门,时间是1977年到1996年间,美国政府关门17次,时间最短1天,最长21天。2013101,奥巴马当政期间,美国政府关门,时间为16天。美国的中央政府因为没有钱而关门,还有美国地方政府没有钱也会关门。政府为什么会关门?这是因为政府公职人员需要发工资、政府机构运作需要经费、各项公共管理项目需要资金投入等,政府没有钱做事,就没有办法运作,只能关门大吉了。

    我国政府支出用途有十九项:1,基本建设支出;2,企业挖潜改造支出;3,科技三项费用;4,农业支出;5,林业支出;6,水利与气象支出;7,工业交通的部门事业费;8,教育事业费;9,科学事业费;10,卫生经费;11,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12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3,国防支出;14,行政管理费;15,外交外事支出;16,公检法司支出;17,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18,债务本息支出;19,其他支出。众所周知,支出是需要钱的,政府的钱从哪儿来?一,征税。我国现行的税种有十九种:1,增值税;2,消费税;3,车辆购置税;4,营业税;5,关税;6,个人所得税;7,企业所得税;8,土地增值税;9,房产税;10,城镇土地使用税;11,耕地占用税;12,契税;13,资源税;14,车船税;15,船舶吨位税;16,印花税;17,城市维护建设税;18,烟叶税;19,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201651日,我国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这样减少了营业税这个税种,只剩18个主要税种了。现在中央政府又在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放活水,为企业减负。我国年度税收收入相关数据如下:12013年,我国税收收入110497亿元。22014年,我国税收收入103800亿元。32015年,我国税收收入110604亿元。42016年,我国税收收入115878亿元。52017年,我国税收收入126000亿元。二,行政性收费。行政性收费包括:一,管理性收费。例如资格审查收费、裁定性收费、交易行为管理费等;二,惩罚性收费。例如违反交通法规罚款、法院判决的罚金、违反治安法罚款、违反环保法罚款等。三,资源性收费。例如土地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使用费。我国政府这些年来,减免了与停征了很多行政性收费。相关资料如下:1201311日,国务院取消了30项行政性收费。22013111日,国务院取消了314项行政性收费。3201511日,国务院取消了12项行政性收费。42015111日,国务院取消与停征37项行政性收费。5201611日,国务院取消了1项行政性收费。6201741日,国务院取消了41项行政性收费。7201811日,财政部停征2项行政性收费。820181月到8月期间,国务院取消与停征6项行政性收费。三,中央管理的国有企业上缴红利。12013年度,央企上缴红利1130.22亿元。22014年度,央企上缴红利1410.91亿元。32015年度,央企上缴红利1613亿元。42016年度,央企上缴红利1430亿元。52017年度,央企上缴了红利1244亿元。有人认为,政府没钱可以开动印钞机制造钞票,却不知多印的钞票,会导致通货膨张,通货膨胀会让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市场秩序混乱,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造成贫富差距加剧。所以,政府不会随便开动印钞机乱印钞票的。

    政府是应该通过税收来筹资,还是通过借债来筹资?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如果政府只通过税收来筹资,高税收肯定会使作为纳税人的公民不堪重荷。这些公民的税也不是那么好收的。赋税过重,会引起人民的不满;赋税过轻,政府又没有钱用。赋税过重,民间无余财,国民经济难以为继,且过重的赋税会引起民众反叛。政府征税要有这三个原则:一个原则是重复征的税不要征。重复征税加重了公民的经济负担。二个原则是尽量征间接税,不征直接税。征间接税不明显,老百姓的反感与不满意度低,人们不会觉得自己的经济受了损失;征直接税很明显,会让老百姓反感与不满意度高,人们觉得自己的经济受了损失。三个原则是多征富人的税,少征穷人的税。富人钱多,征了税后,生活水平没有多大变化,他们不是很在乎征税;穷人钱少,征了税后,生活水平会下降。政府想要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最重要的是重视企业,培植企业,发展企业,繁荣企业。企业才是政府的“奶娘”。去经济发达的国家、地区、城市去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国家、地区、城市都很重视企业。企业有钱,则政府有钱;企业繁荣,则地区繁华;企业强盛,则国家强盛。贫穷的国家、贫穷的地区、贫穷的城市,是因为没有众多的企业来支撑,来“输奶”,所以贫穷。对于企业,政府部门要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要对这些企业进行减税或者免税,或者设立“免税经济区”减轻入驻区内的企业的成本负担。眼光要放长远点。你当地政府虽然不征企业的税,但想一想,企业购买原材料要不要交税,企业使用土地要不要出钱,企业的水电费、卫生费、环保费等要不要出钱,企业的员工要不要交个人所得税,企业给员工发工资后员工们要不要为衣食往行、柴米油盐消费付费,企业员工们要不要为医疗、子女教育、娱乐等付款。所以,一个地区有众多企业,就能盘活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有众多企业,就能盘活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有众多企业,就能盘活这个国家。企业与政府的命运是一脉相承、相互依存,息息相关的。你当地政府要明白,企业入驻你这个地区是要赚钱盈利的,只要企业遵纪守法,不违法乱纪,不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就不要去干涉、干扰他们正常经营,赶走一家合法、守法的企业,会使更多的企业望而生畏,从此当地企业越来越少。没有了企业,政府靠什么来维持运作?结论是政府征税要适当,不要过重,要让企业、公民能够承受的起。对企业征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政府想要源源不断的税收,必须培养税基,减税降费,放水养鱼。政府既然不能通过加征税收来筹资,能不能通过政府借债来筹资呢?政府发行债券向社会借债,其本质是寅吃卯粮。现在借债的钱,都要在未来某一时间要连本付息归还债务的。这届政府借的钱,要下届政府还,下届政府不但自己要用钱,还要还清上届政府的债务,经济压力大,有时还入不敷出,政府欠债过多,结局要不政府通过加重征税来还债,要不政府关门倒闭。20136月,审计署结果,全国政府性债务总额30万亿,地方债17.9万亿。201583日,中国社科院发布数据,2010年政府负债总计40.5万亿,2011年政府负债总计近44万亿,2012年政府负债总计47万亿,2013年政府负债总计56万亿。财政部发布的消息,截至2016年末,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7.33万亿元。欠债不是一个好事情,欠债总是要还的。寅吃卯粮是在消耗子孙后代的财力。所以,结论是收支平衡比财政赤字要好,财政盈余比收支平衡要好。有钱总比借钱度日强。以美国为例,有数据显示:一,截至2010930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余额为13.58万亿美元。二,2017228日,美国债务达到19.9万亿美元。当时的中国债务约为27.33万亿元人民币。按当时的汇率计算,美国债务是19.9万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为137.31万亿元,137.31万亿元除以27.33万亿元得出约等于5.02倍的结果。2018年,美国债务已达20.6万亿美元,按今天的中国汇率计算,换算成139.3775万亿人民币。美国今天的贸易保主义行为,主要还是由于美国欠债太多,所以才昏招频出。

    政府进行融资是应该通过税收,还是通过借贷呢?如果政府通过税收来融资,人们不得不缴纳更多的税;如果政府通过借贷融资,人们就会预料到,将来他们需要缴纳更多的税来偿还这些债务;不管政府作出何种选择,对人们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有政府是现在征税还是将来征税的区别。著名经济学家李嘉图认为,无论政府是征税还是借债,人们最终还有要纳税。李嘉图有个著名的等价定理:不论政府是决定征税还是发行债券,人们应该理解政府的预算约束,并继续以相同的方式消费,因为无论政府采取哪种方式,他们需要缴纳的税费都是等量的。当然,这个等价定理是在理想化状态的情况,但是现实情况并不如此。现实中的情况是政府征税的数额与发行债券的数额不一样,征税的对象不一样,贴现率的变化,利率的变动,购买债券的对象不一样,通货膨胀率与通货紧缩率的影响,政府的规模扩大与缩小,政府公共项目的建设与停止,政府公共项目所需资金的不同,纳税人的富裕程度与贫困程度,税收减免政策,子孙后代的多寡,子孙后代的纳税能力,未来人口的增加与减少等,都是影响人们缴税状况的,所以,无论是征税,还是发行债券,对他们来说,需要缴纳的税费不是等量的。著名管理学家李文武提出新的理论“不等价定理”,政府决定征税或者发行债券,就算人们理解政府的预算约束,并继续以相同的方式消费,但由于具体实际情况的差异,政府采取征税或者发行债券,他们需要缴纳的税费是不等量的。

    政府获得新的资金来源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开源。开源就是增加新的纳税渠道。新的纳税渠道在于改变过去旧的经济结构,创造出新的经济结构。例如,可以在新兴产业上面作文章,大力研发宇航技术,就会产生太空经济,星际运输、星际采矿、星际旅游、飞船制造、太空研究等,都会是新经济亮点,也是政府新的税收来源。还可以在人工智能方面作文章,大力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就会产生人工智能经济,机器人劳动力输出、机器人服务、衣食住行智能化、智能化商品等,都会是新经济亮点,也是政府的新的税收来源。二种是节流。节流是政府省吃俭用。现在政府的严控“三公”经费的使用,停止楼堂馆所的新建等就是节流的好方法。节流不要节省公职人员的薪水,毕竟绝大部分公职人员要靠薪水养家糊口,多发些工资给公职人员,让他们和家人有余钱去消费,这样不但带动了内需,搞活了经济,还使得政府有更多的间接税可以征收。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经济学思考之九:财富起源于土地经济学

 

    按经济学来讲,生产力要素是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而生产要素则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信息、技术。土地是生产要素之一。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在农耕社会是比较重要的财富与资产。土地的价值在于对其的开发与利用。旧土地丈量单位,按顷、亩、分、厘、毫来计算。1990年,我国用新的土地丈量单位平方公里、公顷、平方米来计算。土地是农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土地是国家的领土,也称为国土。我国历朝历代国土面积统计数据如下:1.夏朝,国土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公里。2.商朝,国土面积约为320万平方公里。3.周朝,国土面积约为340万平方公里。4.秦朝,国土面积约为360万平方公里。5.两汉(西汉、东汉),国土面积最高约为1040万平方公里,最低约为890万平方公里。6.三国(魏、吴、蜀),其中魏国国土面积约为590万平方公里,吴国国土面积约为260万平方公里,蜀国国土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7.晋朝(东晋、西晋),国土面积约为920万平方公里。8.南北朝,总国土面积约为935万平方公里。9.隋朝,国土面积约为840万平方公里。10.唐朝,唐朝最强盛时期国土面积约为1240万平方公里,后来因为对突厥等战争缘故国土面积缩至1030万平方公里,因安史之乱缘故国土面积缩至约为800万平方公里。11.宋(北宋、南宋),国土面积约为460万平方公里。12.元朝,国土面积约为1680万平方公里。元朝不包括四大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13.明朝,国土面积约为710万平方公里。14.清朝,国土面积约为1310万平方公里。15.中华民国,国土面积约为1141万平方公里。后来,在蒋介石手中外蒙古从中国分出去后,国土面积大大缩水。现在蒙古国国土面积约为156.65万平方公里。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面积963.406万平方公里。现在全球各国国土面积排名前五名的是:第一名,俄罗斯。国土面积为1709.82万平方公里。第二名,加拿大。国土面积为998.467万平方公里。第三名,中国。国土面积963.406万平方公里。第四名,美国。国土面积为962.9091万平方公里。第五名,巴西。国土面积为854.74万平方公里。全球历史上除中国外,国土面积比较大的王朝是:1.波斯帝国。国土面积约为695万平方公里。2.亚历山大帝国。国土面积约为550万平方公里。3.孔雀王朝。国土面积约为420万平方公里。4.罗马帝国。国土面积约为500万平方公里。5. 拜占庭帝国。国土面积约为356万平方公里。6.萨珊王朝。国土面积约为560万平方公里。7.阿拉伯帝国。国土面积约为1340万平方公里。8.西班牙殖民帝国。国土面积约为1921.5万平方公里。9.大英帝国。国土面积约为3367万平方公里。10.俄罗斯帝国。国土面积约为2280万平方公里。11.苏联。国土面积约为2240.22万平方公里。

    正是因为把掠夺土地资源当成财富,才会有历史上的各种吞并战争与侵略战争。土地产生财富的途径:一,土地上能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把粮食、经济作物进行交易,能换取财富。二,土地底下蕴藏的各种矿产资源,开采出来进行贸易,能换取财富。三,土地表面上的水资源与渔业资源利用进行贸易,能换取财富。四,土地表面上的森林资源利用进行贸易,能换取财富。五,土地表面上草地资源可以进行交易,能换取财富,而且在草地资源上放牧,发展畜牧业,把牛、马、羊等进行交易,能换取财富。六,土地上的动物资源可以捕获进行贸易,可以换取财富。国家保护的动物除外。七,在土地上建筑房屋、公园、工厂、停车场、机场、学校、医院、公路、铁路、铺设管道等进行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能换取财富。八,土地的其他利用方式进行贸易,能换取财富。土地进行分类,大类有如下:城市或建设用地、农用地、牧地、林地、水域、湿地、荒地、冻土、多年积雪或冰。不同类别的土地产生的经济价值不同,所能换取的财富也不同。以耕地为例,1亩地等于666.67平方米,如果每亩耕地产水稻900公斤,900公斤除以666.67平方米,约等于1.35公斤/平方米。以湖南省为例,普通晚籼米批发价4200/吨,一吨等于1000公斤,4200元除以1000公斤得出批发价4.2/公斤。用1.35公斤乘以4.2元得出5.62元。这5.62元就是水稻耕地每平方米的产出价值。而建设用地的土地价格高于耕地用地的价格。政府的一大收入来源是卖土地使用权获取土地出让金的。以2016年北京市土地出让金计算,房屋面积一平方米乘以1560元,再乘以百分之十的比例,计算结果是156/平方米。156/平方米的建设用地价值是5.62/平方米耕地用地价值的约为27.76倍。感觉上建筑用地比耕地用地值钱,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地方政府打耕地用地的主意的原因。短期来看,建设用地比耕地用地值钱。但从长期来看,耕地用地比建设用地值钱,为什么?一个人平均每天消耗450克到500克粮食。按人均每天消耗500克粮食,即一斤粮食计算,一个人平均每年消耗365斤粮食。2018年的平均大米价格每斤不超过3元钱。现以平均每斤大米3元为例,每个人平均每年消耗365斤大米,通过计算,一个人一年需要购买大米花费1095元。2015年,中国人平均寿命约为76岁。假设一个人活到80岁,每年平均消耗掉365斤大米,从他出生到去世,这个人80年里消耗掉29200斤大米,在理想状态下,假设大米价格每斤3元不变,80岁的寿命,80年共需花费87000元购买大米食用。假设这个人大学本科毕业24岁参加工作,到60岁退休,工作36年。以深圳2017年人均月工资8421元为例,8421元乘以每年12个月再乘以36年,得出结果是363.7872万元。363.7872万元除以8.7万元,得出约为41.8倍的结果。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必须的物质,人不食,平均7天之内就会饿死,所以耕地很重要。结论是:一个人创造的价值远远要大于他所消耗掉粮食的价值。

    现在,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是一次性由土地使用者交纳的。按照我国相关土地使用法律法规规定,居住用地使用权为7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土地使用权为50年。还是以上述2016年北京市土地出让金156/平方米为例。住宅用地是70年,土地使用者一次交纳土地出让金,可以享受土地使用权70年。政府如果要求土地使用者继续缴纳土地出让金,得使用70年后。还是以上述每平方米耕地生产水稻5.62元为例,按每年两季水稻计算,5.62元乘以2季稻再乘以70年,得出786.8元,也就是耕地使用70年的价值超过了建设用地使用70年的价值。水稻耕地用地786.8/平方米除以房屋建设用地156/平方米,得出约为5倍的结果。有人对这个结论会有相反的论调,他们会说,房价在未来70年会涨的,但他们忽视了水稻的价格在未来70年内一样会涨,而且有些水稻可以生产三季稻、四季稻以上,甚至于每平方米的水稻随着超级稻的诞生与科学技术的运用产量会更高,这些水稻供养的人口数量更加多,被水稻供养的每个人在未来70年创造的价值更多,完全可以抵消房价上涨,最后到70年的使用期限,耕地的价值还是远超于建设用地的价值。是谁在出钱购买房屋?还不是那些被水稻耕地供养的创造更多价值的人们。政府保护耕地迫在眉睫,如果还是把靠卖土地作为土地财政,靠土地财政供养政府,那是在贱卖耕地,让子孙后代的财富流失。耕地用地价值比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价值,值钱多了。那么政府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土地?政府应该保护好耕地,建设用地可以“向上、向下、向海”三个空间发展,“向上”空间发展就是建更高的楼层,“向下”空间发展就是向地球内部建设,“向海”空间发展就是在海洋中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用地不够,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未来科技发达的时候进行移民,向月球、火星等太阳系内星球移民,以及向太阳系外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转移。日本这个国家为什么具有侵略性?还不是因为这个国家是岛屿国家,地震频发、火山喷发、台风与海啸等自然灾害频繁,再加上国土面积稀少,人口众口,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就损人利己,侵略他国的领土、领海。2016年,日本总人口已达1.27亿人,国土总面积37.7835万平方公里。其实,解决日本国土面积稀少有两个方法:一,与其他国家合并。可以用联邦的形式或者解散本国的方式合并到其他国家,这样就可以保存日本人民,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二,可以研究高科技,向其他星球移民,以获得生存空间。这两个方法可以避免日本以后再次侵略他国,避免日本灭种。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农业的核心是土地。在经济要素中,土地是基础的经济要素,劳动力是发展的经济要素,而科学技术是决定未来的经济要素。银行家通过经营别人用劳动创造的财富来获取利润,用别人存在银行的财富,再借贷出去来获得财富,银行家是一群“借鸡生蛋”的家伙。他们经营的不是自己创造的财富,而是经营他人创造的财富。资本是一种“钱能生钱”的经济要素。财富来源于生产。农业是第一产业,工业是第二产业,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信息业是第四产业,人工智能业是第五产业,宇航业是第六产业。农业的基础是农民与土地,工业的基础是工人与机器,信息业的基础是网络与数据,人工智能业的基础是机器人与逻辑命令系统,宇航业的基础是宇航器与高科技。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粮食安全要放在第一位。农业是保障国民温饱的条件,但并不能真正地消灭贫困,真正消灭贫困的是多元化产业的集合,如农业、工业、贸易业、服务业、金融业的齐头并进。而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只有科学技术才能使我国在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繁荣富强,经久不衰。

 

经济学思考之十: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伤害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一,利的方面;1.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各国资本、资源、商品、人才、文化互通有无。本国没有的,可以通过与他国贸易变成自己国家的。经济全球化,做到了资本、资源、商品、人才、文化在全球各国之间流动,从而促进了各国的经济繁荣与经济增长。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资本、资源、商品、人才、文化会大部分向资本雄厚、有购买力的国家流动。发达国家因为有强劲的购买力,所以能在全球化中获得更加多的资本、资源、商品、人才、文化。而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贫穷国家一起能在全球化中获得资本、资源、商品、人才、文化,只是因为购买力欠一些,获得的就相对少一些。不管怎么样,所有国家都能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获利,只是多少而已。

     2.让每个国家可以把资本、资源用在擅长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上。每个国家都有擅长的行业与产品,如果把精力放在自己国家擅长的行业与产品上,那么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利益更多。贸易保护主义往往保护的是那些自己国家不擅长的行业与产品,而且这些行业与产品跟其他国家擅长的行业与产品相比,成本更高,质量次,没有技术优势,在本国受到政府政策保护,在本国的市场份额多,在外国的市场份额少,缺乏国际竞争力。

     3.贸易自由便利化。贸易对所有人都有好处,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贸易自由,使得全球各国之间的贸易更加方便。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对外贸易对所有国家都有好处。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坚持认为,自由贸易对发展中的国家有好处。《国富论》的作者,英国另一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则用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形容自由贸易。亚当·斯密认为,如果不限制国家之间开展贸易,整个市场将逐渐壮大,并最终惠及所有国家。很多伟大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自由贸易将使所有国家受惠与获利。经济全球化使得自由贸易更加便利,惠及全球所有国家。

      4.逐渐缩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家与国家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国家之间的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多元化逐渐同一化。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文化汲取、文化学习、文化融合,会达到主流文化同一化,亚文化多元化、多样化。例如,很多国家把庆祝圣诞节、情人节、春节、端午节接纳、融合为自己国民欢庆的一种节日。又例如,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容纳了一些人类共有的文化思想。再例如,过去很多国家把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过语言,现在一些国家又把汉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而进行学习与传播。这种文化上的融合,是由经济全球化促成的,文化融合会要经过学习、选择、认同、趋同、融合为一的过程。时间会促进这种全球各国选择与认同的文化观念,从而使得在未来的时刻成为同一化文化。经济全球化下的自由贸易使得美国、欧洲一些国家成为发达国家,还使得亚洲的“四小龙”的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四个地区经济繁荣,更使得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经济腾飞,展现了亚洲的经济奇迹。那为什么在经济全球化的自由贸易体系下,还有一些国家处于贫穷呢?原因有五:一个原因是思想观念落后,没有跟上经济全球化贸易的步伐。二是闭关锁国、内乱、战争、腐败等因素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三是教育水平低下,国民的普遍知识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较多,从而制约了本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四个原因被霸权主义国家与资本掠夺主义压制、经济制裁、经济封锁、干涉主义等所制约,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五个原因是受制于霸权主义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就是因为受到以上所述五个原因的制约,不能真正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不能真正地、公平地享受到自由贸易所带来实惠。只要使贫穷国家解决了这五大原因的经济制约,完全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自由贸易当中,经过若干年以后,这些穷国会渐渐富裕,从而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越缩越小。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会在未来某一时刻,全球各国消除贫富差距,从而实现经济同一化。

       5.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消灭战争,实现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和平。战争产生的原因:一是因为观念上的分歧所引起的冲突导致的战争;二是因为争夺资源,掠夺财富而进行不义战争;三是受到压迫,为获得政治利益而反抗的战争;四是被引诱、胁迫而参与他国的战争;五是抵抗暴政而导致的战争;六是镇压叛乱,制止分裂而进行的战争。总结起来,战争分为政治战争、经济战争、宗教战争三大类。经济全球化能够让全球各国在经济贸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由贸易使全球各国谁也离不开谁,于是避免了因为资本、资源、人才、土地等而引起的战争。因为在自由贸易中,本国所需要的各种东西都可以通过货币来购买,所以不需要通过战争来进行掠夺;本国所生产的商品都可以销往其他国家,所以不需要战争来强制让他国开放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自由贸易的程度越高,就越不会因为经济的原因而产生经济战争。有经济地位就有政治地位。经济决定着上层建筑。经济关系特别好的国家,越不会发生两国战争,从而避免了政治战争。经济全球化使得宗教进行思想改革、教义改革,从而实行宗教宽容,避免了宗教战争。

       6.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不得不降低成本,降低销售价格,从而使消费者获益。假设一个国家生产无人驾驶汽车,售价为15万美元。如果全球只有一家汽车工厂生产这售价为15美元的无人驾驶汽车,那么对于全球市场的消费者来说,只能出15万美元来购买这款汽车。现在全球市场中又有十家汽车工厂生产同款汽车,生产成本、性能、设计、质量都一个样,而且售价为12万美元。那么前面那家汽车工厂不得不想办法降低成本,把销售15万美元的无人驾驶汽车降低销售价格,降至跟其他十家汽车工厂一样的12万美元的价格,甚至于售价更低,因为这家汽车工厂不这样做,那么就会失去市场份额,甚至于亏损而关门倒闭。降低销售价格对全球市场的消费者来说,这是个一个大喜讯,因为以前需要花费15万美元购买的无人驾驶汽车,而且现在只需要花费12万美元就可以购买到同样的汽车,这为消费者节省了3万美元。

       7.经济全球化使得科学技术共享,提升了全球各国文明进程。人类文明的程度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自由贸易,使得手机、电脑、汽车等科技产品进入了全球的千家万户,这要是放在古代,是不敢想象的。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国家,会被称为野蛮的、贫穷的、落后的国家,而通过经济全球化的自由贸易,使这些野蛮的、贫穷的、落后的国家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国民拥有了现代科技产品,提升了国家的文明进程。自由贸易使各国国民可以购买任何高科技产品,可以享用任何高科技产品,有了科学技术产品的使用,缩小了国与国之间的文明差距。

    二,弊的方面;1.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各国没有优势的产业或者商品受到冲击,使得不擅长的行业与商品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每个国家都有擅长的行业与商品,也有不擅长的行业与商品,不擅长的就是国家的经济薄弱环节。在同类行业与同类商品竞争中,本国没有优势的行业与商品肯定竞争不过其他国家。现在一些国家喜欢什么都搞,不管有没有优势,不管擅不擅长,你有飞机、汽车、高铁、手机、电脑等,我一样跟你有飞机、汽车、高铁、手机、电脑等,如果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不过其他国家,肯定会要搞贸易保护主义来保护本国的产业。2.资本、资源、商品、人才、文化流向经济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会产生“马太效应”,发达国家获得更多的资本、资源、商品、人才、文化,而贫穷国家没有经济实力,只获有少量的资本、资源、商品、人才、文化流向这些国家。发展中国家按经济实力只能够获得中等规模的资本、资源、商品、人才、文化。资本、资源、商品、人才、文化流向只跟一个国家的购买力有关,谁有经济实力,这些经济要素就会流向谁。3.使得教育水平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失业率高。因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科技盛宴与资本盛宴,哪些科技含量低,价值不高的产品会被高科技的替代品所吞噬、所打败。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必然输给资本密集型产品,输给技术密集型产品。在这场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肯定会有大量失业工人,失业率攀升是必然之结果。4.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文化会充满全球各国。对这场文化侵袭,要不保留,要不抵制,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总会有不合时宜的文化,另类的文化与主流文化被一些国家所吸收,潜移默化地成为国家文化的一部分。

     总的说来,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利大于弊,得大于失。如果说自由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天使,那么贸易保护主义则是经济全球化的恶魔。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有些人反对自由贸易,他们主张贸易保护主义,他们认为黄金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财富,出口贸易可以增加黄金储备,进口外国商品导致黄金外流,黄金储量减少,国家应该通过限制进口来达到黄金储量的目的,这样就可以使国内经济免受外国商品之害。更多的国家支持自由贸易,这些国家认为只有取消对贸易的限制,取消关税壁垒,商品和货币才能在世界上自由流通,全球市场才能自由地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心态,多出口本国的商品给其他国家,少进口或者不进口其他国家的商品。出口是把本国生产的商品销售给他国。进口是购买他国生产的商品。一个国家出口多,本国销往外国的商品多,获得利润增多,会使得本国企业增加生产,由于本国企业增加生产,于是就会招聘更加多的员工,使得本国就业率上升,失业率减少;本国的企业增加生产,导致就业率高,失业率减少,政府所获得的税收增多。一个国家的进口多,外国销往本国的商品多,会使得本国企业减少生产,由于本国企业减少生产,于是就会减少招聘员工,使得本国就业率降低,失业率增加,政府所获得的税收增加。著名管理学家李文武认为,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政府的税收总会增加。出口时,政府征收的是销售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进口时,政府征收的是关税、消费税。出口还是进口,政府征收的税收是否是一样的,在各种税目税率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分三种情况来说明:一种是出口大于进口,出口征收的税要大于进口所征的税;出口等于进口,出口征收的税要等于进口所征的税;出口小于进口,出口征收的税要小于进口所征的税。不管是哪种情况,政府总有税收可征,只是税额不同而以。贸易保护主义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本国对他国的进口与出口有三种情形:贸易顺差,这是本国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现象;贸易平衡,这是本国出口额与进口额趋于平衡的现象;贸易逆差,这是本国出口额小于进口额的现象。以中美两国为例,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8月对美国贸易顺差攀升至310亿美元,这意思就是中国在20188月份,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比前段时间增加了310亿美元的贸易额,对中国来讲是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对美国来讲是贸易逆差,出口小于进口。正是由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使得美国政府误认为美国经济受损,于是采取了关税壁垒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通过对进口的中国商品征收高额进口关税来阻止中国商品的大量进口。

     为什么中美之间会出现贸易顺差?这是因为双方贸易不平衡造成的,主要原因有:一,美国不愿意把本国高科技产品卖给中国,害怕中国购买高科技产品会使美国丧失科技优势。这些高科技产品是中国非常想购买的产品,但美国政府的自私自利让他们不卖给中国。二,美国不愿意把本国高端武器等军事产品卖给中国,害怕中国购买这些高端武器等军事产品使得中国拥有军事优势。这些美国的高端武器中国愿意购买,但美国政府的自私自利让他们不卖给中国。三,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大部分是低附加值,而美国不愿意生产的中低端产品。四,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有一部分是美国急需的,替代品很少的产品。五,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是由美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工厂生产的价美物廉的产品。正是这五个原因使得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出现逆差,进口大于出口。美国的失业率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原因如下:一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造成他国一样的贸易保护主义;二是美国大量采用机器人生产、自动化生产,减少了对劳动者的需求;三是专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放在发展中国家或者贫穷国家,以获得成本优势。四,超前消费型的观念,使得美国陷于低储蓄率,储蓄率影响投资率,投资率影响就业率,低储蓄率导致投资率低,投资率低导致就业率低。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伤害如下:一,限制了自由贸易,使得美国与其他国家不能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产品上,分散了精力,浪费了成本,浪费了资源。二,限制了国家之间的贸易,阻碍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三,使得全球各国不能在自由贸易中获得好处,不能惠及全球各国,美国损人不利己。四,美国与中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关系交恶,与盟友间同床异梦、貌合神离。五,损害了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互信、军事互信。六,贸易保护主义激起他国的反抗、反制,从而使美国的企业经济受损,利润减少。因为经过多年的经济全球化,生产一件产品的采购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过程,最后到销售产品,有些需要几十个国家的分工协作,而美国企业家是赚取最多利润的,其他国家赚小利润的,所以,加征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减少了美国企业利润。七,加征关税后,美国企业家的成本增加,成本优势受损,产品销往他国时,没有价格优势,利润减少,市场份额减少。八,美国企业被逼迁离美国,迁到没有加征关税贸易保护主义的地区,使关税伤害减少。九,加征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使得美国企业家、美国农场主生产的产品销量减少,企业家、农场主利润减少,无利可图,甚至于亏损,不得不削减生产产品数量,解雇员工,使得美国经济低迷,失业率攀升,长此以往,美国将陷入经济衰退。由于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体,美国经济衰退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经济衰退。十,加征关税的结果最后会落在美国消费者身上,加征关税提高了产品销售价格,美国消费者会要为了关税而买单,以前少量金钱可以购买的商品,现在需要花费更多的钱来购买,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十一,贸易保护主义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扶植本国新兴产业,而且认为可以通过贸易主义获利的美国企业只能短期获利,长期失利。十二,使得奉行自由贸易的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全球各国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诟病,美国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十三,造成全球不公平贸易扩大化、扩散化,破坏了自由贸易所建立的公平性。十四,贸易保护主义使得美国只获得少量的关税利益,失去了更大的世界市场,也失去了从世界市场获利的机会,长此以往,美国国内的税源减少,政府的债务进一步加深。所以说,贸易保护主义害人害己,损害全球的利益,对经济全球化是一种种深深的伤害。

 

经济学思考之十一:效率与公平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一个著名理论“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还有一个名字叫“帕累托效率”。经济学中的“效率”与管理学中的“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学中的“效率”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成本的基础上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管理学中的“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或者是产出与投入之比。帕累托认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偏好,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商品。把理性与感性分为二个维度,把选择与放弃分为二个维度,得出四种取舍商品结果:一种是理性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商品;二种是理性与放弃,最不适合自己的商品;三种是感性与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四种是感性与放弃,自己不喜欢的商品。帕累托把每个人设定为“理性人”,所以“理性人”都知道自己的偏好,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商品。但是这世上还存在感性的人,凭自己一时的情绪、兴趣、冲动去做出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的行为,而并不真正关心这商品是不是最适合自己。例如,一些“感性人”的女孩购买衣服时,觉得好看就买下来了,然后把新衣服放在衣柜里,从未穿过,下次又凭情绪购买一大堆衣服,只穿其中几件,剩下的新衣服又继续未穿。所以说,“理性人”与“感性人”所作出的决策是大相径庭的,“理性人”对事物是否对自己有用处作出最优选择;“感性人”对事物是否符合自己当时的情绪与心情作出最优选择。

     帕累托效率完整表述为:政府想要改善人民的生活,但是,无法绝对地衡量个人福利状况,一个合理的目标是达到帕累托效率的状态,个体之间互相交易以改善自己的福利,直到他们互相妥协或者达到均衡,此时不可能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改善任何人一个人的福利。这个理论的的基础是政府是个执政为民的政府,这个良好的政府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想要改善人民的生活,让每一个公民都享受到福利,但是每个公民的福利偏好与需求是不同的。有的公民喜欢教育福利,有的公民喜欢医疗福利,有的公民喜欢住房福利,有的公民喜欢交通福利,不可能所有公民都只喜欢一种福利,更不可能每个公民喜欢所有的政府改善的福利。有句谚语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公民的对福利的偏好,如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个样。还有一个成语叫“众口难调”,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众人口味不同,很难调和得使大家都满意。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与“众口难调”。假如一个公司为员工提供免费的工作午餐,规定是“二菜一汤”,总价格不超过每名员工20元。这“二菜一汤”为“一荤菜一素菜一汤菜”。这个公司有ABC三名员工在享用免费工作午餐,某天食堂提供的荤菜是油炸鱼块,素菜是小白菜,汤菜是准山排骨汤。A员工喜欢吃猪肉,B员工喜欢吃鱼肉,C员工喜欢吃牛肉。今天食堂提供的油炸鱼块是B员工所偏爱的荤菜,不是A员工与C员工所偏爱的荤菜。A员工与C员工没有办法只好吃素菜与汤菜充饥,而抱怨今天的食堂的菜做得不好,让他们不满意。A员工与C员工甚至于不吃公司免费工作午餐,而叫外卖送餐,或者到外面餐饮店去吃饭。B员工大快朵颐地吃着油炸鱼块,连连夸奖食堂菜做得好,很合口味。政府给予人民提供的福利,就相当于食堂给公司员工提供的“一荤菜一素菜一汤菜”一个样,是一个统一的标准,今天统一吃猪肉,明天统一吃鱼肉,后天统一吃牛肉;不可能针对性给喜欢吃猪肉的人吃猪肉,给喜欢吃鱼肉的人吃鱼肉,给喜欢吃牛肉的人吃牛肉。就算政府想要改善每个人的福利,搞“自助餐”的形式,但是因为财力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只能做出几十道菜让人选择,不可能做出百道菜、千道菜、万道菜来满足所有公民的偏好。政府搞“自助餐”形式的福利也只是满足一部分公民的偏好,满足不了所有公民的偏好。因为政府要考虑大多数人的福利,要兼顾到经济、公平,所以没有办法满足每一个公民,真要满足每一个公民,那么就会如同做出千道菜、万道菜的“自助餐”一个样,吃不完的菜都会浪费掉,政府也承担不起这样的经济负担。公平只能是对大多数公民的公平,而不是每一个公民的公平。公平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政府提供的效率与公平,只是在有限的财力支撑下,给予人民一个统一的福利的标准,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虽然政府提供的福利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大家都在一个锅里吃饭”,每个公民都能分享到自己应当得到的“那一份饭”的福利。

    帕累托效率与公平是不相同的。深圳市一个生产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下拔一笔100万元奖金给这个公司的一个研发部门,这笔奖金对这个公司研发部门的所有员工而言,大家都喜欢这笔钱。如果把这100万元奖金任意分给他们,无论是平均分给他们,还是任意标准分给他们,或者只是把这些奖金都给其中一个员工,任何的分配方案都是最理想的方法,因为从任何一个员工身上拿走这钱都会损害其经济利益,分配这笔奖金很快达到一个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无法使任何研发部门的员工状况改善的状态。假设这个生产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改变一下奖励方式,给予公司研发部门经理与部门工程师二人要不奖励100万元,要不奖励汽车。这两个人共同拥有这100万元,其中一个喜欢现金,另一个喜欢汽车。这100万可以分配两人现金,也可以用这100万换成二辆汽车,或者一个分配现金,另一人分配汽车。只要把这100万分给部门经理与部门工程师,都可以说帕累托是有效的,如果这100万没有全部奖励给这两人,那么就是帕累托低效。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北方人喜欢吃肉包子,一个南方人喜欢吃油条,他们的饮食偏好有差异。一般饮食提供早餐的有面饼、米粉、蛋炒饭、面条、米粥、饺子、馄饨、汤、米饭之类的,有各种各样的商品可供选择。这个北方人喜欢肉包子不喜欢油条,这个南方人喜欢油条而不喜欢吃肉包子。如果把油条与肉包子都分给北方人,这是帕累托低效;如果把油条与肉包子都分给南方人,这也是帕累托低效。如果现在把北方人的油条分给南方人,这对南方人有益又不会损害北方人的利益。如果现在把南方人的肉包子分给北方人,这对北方人有益又不会损害南方人的利益。但这人的口味不是绝对的,只是北方人喜欢肉包子,偶尔也吃一下油条;南方人喜欢油条,偶尔也吃一下肉包子,对不同的食物,两人的偏好重点不同,有主次之分,有轻重之分。南方人与北方人,这两人相互交换一下肉包子与油条,让两人都很满意,让最优的分配结果出现,这时就出现的帕累托效率。为了达到最优分配的结果,要求做到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让他人受益而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二个重点是自由交换与自由调剂,可以使大家都得到自己需要的,达到最优分配效果。结论是政府在兼顾公平与效率进行福利分配的同时,要允许公民在各自偏好的范围内自由交换与自由调剂,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经济学思考之十二:市场竞争让消费者获益

 

     垄断的意思是指某一个厂商控制了市场的情况。垄断是经济学的一个术语,有卖方垄断与买方垄断之分。卖方垄断是提拱商品的厂商用商品占有了整个或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消费者只能从这个厂商购买商品。卖方垄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选择余地,只能从这个厂商购买商品,另一种是有选择余地,但是消费者愿从这个厂商购买商品。买方垄断的情况与卖方垄断的情况恰恰相反。在市场中垄断的情形有四种:一种是资源垄断;二种是行政垄断;三种是技术垄断;四种是寡头垄断。资源垄断,顾名思义就是控制着市场上的原材料、供应资源、进货渠道、销售渠道,阻止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一种垄断。行政垄断是指依靠政府行政管制或者相关法律法规,只允许跟政府有相关联的厂商来经营的,并且阻止、限制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一种垄断。技术垄断是凭借厂商的高科技产品,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产品,从而获得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一种垄断。寡头垄断是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的一种垄断。

    总而言之,垄断的表现形式是厂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市场中的唯一供给商,并且在这一市场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所以,就诞生了垄断。厂商垄断就是市场中的“老大”,是“主角”,其他竞争对手处于“配角”地位。哪个厂商在市场中拥有超过百分之二十五的份额,那么现在很多国家认为其是垄断了市场。举例来说明一下“垄断”这种行为:一,中国在秦朝时,商鞅变法后,由秦政府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这是盐铁的垄断经营。二,在西汉武帝执政时期,大臣桑弘羊提出“垄盐铁”的建议,于是西汉政府对盐、铁、酒实行专卖制度。这是盐、铁、酒的垄断经营。三,三国时期的魏国、蜀国、吴国实行盐铁专卖制度。西晋、东晋也实行盐铁专卖制度。这是盐、铁的垄断经营。四,唐“安史之乱”之后,财政入不敷出,实行盐铁专卖制度。这是盐、铁的垄断经营。五,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对铁实行征税制后,但对盐这种产品一直实行盐专卖制度。这是对盐的垄断经营。汉朝时管理盐铁专卖的机构是“大司农”。唐朝管理盐铁专卖的机构是“尚书省”,后设“盐铁使”管理。宋朝管理盐铁茶专卖的机构是“太尉府”,设有“盐铁使”管理。元朝管理盐铁专卖的机构是中书省。明朝、清朝管理盐专卖的机构是尚书省的“户部”。管理盐铁专卖的官员在唐朝前期名为“盐铁转运使”,唐朝后期名为“盐铁使”。宋朝管理全国财政的机构是“三司使”,分盐铁、户部、度支三个部门,设盐铁副使、户部副使、度支副使。其中盐铁副使是管理盐铁专卖的官员。元朝、明朝、清朝管理盐专卖的官员名为“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可简称为“盐运司”。所以说,在中国古代,当时政府对一些很重要的,影响国计民生的商品进行垄断经营。外国历史上垄断经营的公司有:一,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存在时间达197年之久。它主要是垄断对东方国家与地区的贸易。荷兰西印度公司。成立于1621年,存在时间达179年之久。它主要是垄断对非洲、美州的奴隶与贵金属贸易。二,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存在时间达258年之久。它主要是垄断印度的贸易,还有是垄断中国烟土贸易。三,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64年,存在时间达55年之久。它主要是垄断印度、东非、东印度群岛的贸易。

    中国的垄断行业有如下:一,电信行业。为了不让电信行业出现一家独大,国家把电信行业分为中国电信公司、中国移动公司、中国联通公司,现在还有中国网通公司、中国铁通公司、中国卫通公司。还存在一些地域性的电信运营商。现在国家允许、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外国资本进入电信领域,就是不想让电信行业受行政垄断的影响。二,电力行业。为了不让电力行业出现一家独大,国家把电力行业分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建设公司、中国能源建设公司、神华能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公司、兖州煤业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公司、华电国际电力公司、大唐电力公司、国电集团公司等。还存一些地域性的电力公司。现在国家允许、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外国资本进入电力领域,就是不想让电力行业受行政垄断的影响。三,烟草行业。烟草行业有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烟草专卖局”管理,这个机构作用跟古代盐铁专卖机构差不多。中国烟草总公司是一家独大的烟草公司。存在一些地域行政垄断的烟草公司,如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红塔烟草集团公司、红云红河烟草集团公司、浙江中烟工业公司、湖北中烟工业公司、贵州中烟工业公司、福建中烟工业公司等。烟草这个行业是很典型的行政垄断行业。由于实行烟草专卖制度,是严格禁止民营资本、外国资本进入的行业。当然,以后的政策是否会有“破冰之旅”,暂时不可预知。四,石油行业。为了不让石油行业出现一家独大,国家把石油行业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化集团公司。还存在少量的地域化石油公司。现在国家允许、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外国资本进入石油能源领域,就是不想让石油行业受行政垄断的影响。五,自来水行业。在中国比较大的自来水公司是中国水务集团。中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自来水公司,绝大部分自来水公司都是各省、各市、各县的地方性自来水公司。这种行政垄断不是国家级的行政垄断,而是地方县市级别的行政垄断。现在国家允许、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外国资本进入自来水领域,就是不想让自来水行业受行政垄断的影响。六,天然气行业。为了不让天然气行业出现一家独大,中国现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天然气集团,还有昆仑能源有限公司、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外资公司有新奥(中国)燃气投资公司、港华燃气公司。现在国家允许、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外国资本进入天然气领域,就是不想让天然气行业受行政垄断的影响。七,铁路行业。铁路行业是个典型的行政垄断行业。从1949年建国开始,一直到2013年,中央部委就有一个正部级单位叫“铁道部”,2013年改革后,把“铁道部”取消,相关职能并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下设“国家铁路局”。并且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这是一家独大的行政垄断的铁路行业公司。现在中国允许、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外国资本进入铁路领域,就是不想让铁路行业受行政垄断的影响。八。航空行业。为了不让航空行业出现一家独大,中国现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深圳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中国联合航空公司。还有民营的奥凯航空公司、鹰联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司。现在国家允许、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外国资本进入航空领域,就是不想让航空行业受行政垄断的影响。九,食盐行业。我国实行食盐专营制度,主管全国盐业工作的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下设机构“消费品工业司”。地方有省级盐务管理局、市级盐务管理局、县级盐务管理局。并且有专门的行政法规《食盐专营办法》管理。同古代盐铁专卖制度相似,是典型的行政垄断。央企有中国盐业总公司,地方省市有政府经营的盐业公司。2016年,《深化经济改革重点意见的通知》上对盐业改造的表述为:出台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推进食盐生产批发管理体制、食盐政府定价机制、食盐储备体系等改革。综上文字所述分析,在现阶段,政府在食盐专营的制度的改革中摸索中前行。

     对于食盐这种人们必需品的行政垄断无可厚非。对国防工业的行政垄断于国家安全是有利的。对地球上稀有金属、稀有元素的行政垄断是必须的。其他的行业行政垄断则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政府正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对一些国家实行行政垄断的行业允许、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外国资本进入,实施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国家的未来经济发展前景是很好的。为了进一步反对垄断,我国2008年颁布实施了《反垄断法》。20183月以前由反垄断委员会管理反垄断具体工作,20183月反垄断具体工作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我国企业的垄断体现在行政垄断方面,国外一些企业垄断体现在技术垄断方面。中国开出的反垄断罚单有:12013年,国家发改委对价格垄断的乳业企业美赞臣罚款2.02亿元,对合生元罚款1.6亿元,对恒天然罚款464万元,对多美滋罚款1.7亿元,对富仕兰罚款4800万元,对雅培罚款2012年销售额的百分之三。2201314日,国家发改委对液晶面板价格垄断的企业三星罚款1.01亿元,对LG罚款1.18亿元,对奇美罚款9441万元,对友达罚款2189万元,对中华映管罚款1620万元,对瀚宇彩晶罚款24万元。32014年,国家发改对垄断性企业案件罚款:其中汽车垄断案3件,共处罚款超15亿元;保险业垄断案1件,共处罚款1.1亿元;水泥垄断案1件,共处罚款1.14亿元;眼镜垄断案1件,共处罚款1957万元。总计罚款约18亿元。42013年,国家发改委对价格垄断的茅台公司、五粮液公司罚款4.49亿元。52014820日,国家发改委对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的日立、电装、爱三、三菱电机、三叶、矢崎、古河、住友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TN12家日本企业罚款约12.4亿元。62014年,湖北发改委对价格垄断的车企奥迪罚款2.4858亿元。72014年,上海发改委对价格垄断车企克莱斯勒罚款3168.2万元。82014年,江苏省发改委对价格垄断的车企奔驰公司罚款3.57亿元。92015210日,国家发改委对价格垄断的美国高通公司罚款60.88亿元。102015910日,广东发改委对价格垄断的东风日产罚款共计1.4242亿元。112016815日,国家发改委对价格垄断的重庆新日日顺家电销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重庆海尔家电销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重庆海尔电器销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三家公司合计罚款1234.8万元。122016127日,国家发改委对价格垄断的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罚款1.1852亿元。1320161223日,上海发改委对价格垄断的车企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罚款2.01亿元。14201783日,国家发改委对实施了直供电价格垄断协议,由山西省电力协会组织的大唐、国电、华能、华电4家央企发电集团山西公司,漳泽电力、格盟能源、晋能电力、西山煤电4家省属发电集团,以及15家发电厂共23家电力企业共计罚款7288万元。15201798日,国家发改委对参与PVC价格垄断的君正集团公司罚款2947.8万元,亿利洁能公司罚款2060.98万元,鄂尔多斯公司罚款1937.55万元。162018112日,上海市物价局对价格垄断的伊士曼(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罚款约237万元。17201838日,江苏省物价局对手机价格垄断的vivo江苏总经销商罚款698万元。182018514日,上海市物价局对价格垄断的上海韩泰轮胎销售有限公司罚款217.52万元。

    外国开出的反垄断罚单:120043月,欧盟委员会对技术垄断的微软公司罚款497亿欧元。22006712日,欧盟委员会对技术垄断的微软公司罚款2.805亿欧元。32008226日,欧盟委员会对技术垄断的微软公司罚款8.99亿欧元。420081216日,美国司法部对液晶显示器价格垄断的LG公司罚款4亿美元,对夏普公司罚款1.2亿美元,对中华映管公司罚款6500美元。520095月,欧盟委员会对技术垄断的英特尔罚款10.6亿欧元。62015430日,美国司法部对零部件价格垄断的日立汽车系统公司、松下公司罚款共计8300万美元;对天合公司罚款710万美元;对日本矢崎公司、日本精机公司、李尔公司、奥托立夫公司罚款共计1.87亿美元。720161113日,欧盟委员会对锂电池价格垄断的日本索尼公司罚款2980万欧元,对日本松下公司罚款3890万欧元,对日本三洋公司罚款9710万欧元。82017627日,欧盟委员会对技术垄断的谷歌公司罚款24.2亿欧元。92018124日,欧盟委员会对技术垄断的高通公司罚款9.97亿欧元。102018718日,欧盟委员会对技术垄断的谷歌公司罚款43.4亿欧元。

    通过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政府对企业的反垄断罚款主要偏向于价格垄断的处罚。美国政府对企业的反垄断罚款主要偏向于价格垄断的处罚。欧盟对企业的反垄断罚款主要偏向于技术垄断的处罚。总的说来,各国都不想让企业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因为这样会对本国的一些企业不利。垄断与竞争是一种相对立的关系。垄断的利弊分析:一,利的方面;1,垄断排除了其他竞争关系,处于绝对支配地位。2,对生产、销售、定价,有绝对的分配权、话语权、决定权。3,市场供需关系的对其影响不太。4,产品与服务不愁销售。5,获得稳定的利润。6,可以统一规划,进行规模化大生产。7,资本雄厚,可以做一些浩大的工程项目。二,弊的方面;1,成本高,效率低。2,不利于提高生产质量。3,不利于创新。4,阻止了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减少了社会上的就业岗位。5,向垄断企业征的税金要远远少于向竞争企业征的税金。6,不利于产业升级与技术更新。7,阻碍了自由贸易。8,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9,消费者需支付更多的钱,提高了生活成本。10,响应市场缓慢,工作拖延,浪费时间成本。11,消费者会要支付一些不必要的费用。12,在全球范围内缺乏竞争力,不利于企业成长与发展。13,商品长期存货不足。14,“店大欺客”现象严重。结论是垄断对企业有利,对消费者不利。竞争利弊分析:一,利的方面;1,使商品供给多样化。2,让消费者购买到价美物廉的优质商品。3,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4,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能力。5,有利于企业创新。6,厂商的核心价值观,会以顾客至上为主。7,淘汰落后产能与管理落后的企业。8,快速响应市场需求。9,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就业率。二,弊的方面;1,商品供过于求。2,市场竞争激烈,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会被淘汰。3,厂商不得不加大研发力度,在技术上赶超其他企业。4,厂商不得不提高学习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5,在生产、销售、定价方面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不能任意生产、定价,任意生产会导致库存成本过高,任意定价会导致商品销售不出。结论是竞争对企业不利,对消费者有利。

厂商之间的竞争使得产品的产量增加,产品价格因此而下降。厂商对市场的垄断,则没有竞争对手,于是减少产量从而提高价格,没有竞争,消费者购买商品会贵很多。商品价格越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就越大,所以,在完全竞争状态下的产品供给是越多的,于是需求也越多。而在垄断状态下的产品供给减少,商品的价格水平更高,需求减少。

 

经济学思考之十三:当价格上涨时,支出悖论的逻辑关系

 

    按照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规律,产品供大于求,产品价格下降;产品求大于供,产品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上涨,产品需求减少;产品价格下降,产品需求增加。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当产品价格上涨,反而产品需求增加。这一例外情况的发现是苏格兰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这种特殊情况的商品称之为“吉芬商品”。人有需求,就会想满足。需求受到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影响。

    吉芬认为,如果某一生活必需品如面包的价格上涨,那么人们不得不支出更大比例的收入来购买面包,这意味着他们用来购买高档食物的钱变少,贫穷的人只能购买更多的面包,当面包价格上涨时,有些人反而买得更多。要成为“吉芬商品”必须具备这三种情况 :一,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商品;二,是特别稀少的商品;三,厂商控制、垄断,操纵供应数量与价格的商品。只有具备这三种情况的商品才能成为“吉芬商品”。人们所必需的食物、水、空气,可成为“吉芬商品”。当因为灾年歉收,或者因为战乱影响,或者因为流行疾病的蔓延,商家囤积居奇,市场上食物的供应减少,当食物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大幅度增加对食物的需求,甚至于疯狂抢购食物。例如:一,《晋书·载记第二十二》记载:姑臧谷价踊贵,每斗米价格5000文钱,人相食,饥死者十余万口。二,《晋书·帝纪第七》记载:当年,有大旱灾,会稽郡余姚县旱灾特别厉害,每斗米价格500文钱,百姓卖妻儿求生。三,北宋名臣赵抃任职为越州知州时,浙江省发生蝗灾,米价很贵,人们疯狂抢购大米,当时此地区饿死的人有十之五、六。四,元成宗至元三十一年六月,以甘肃等处米价踊贵,诏禁酿酒。仔细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些古人写的历史书,可在文中发现很多关于水灾、旱灾、蝗灾、雪灾、雹灾、战争导致的农业颗粒无收或者歉收的情况,而使当地市场上出现米价踊贵的现象。踊贵就是物价上涨。受灾的地区,当粮食物价上涨时,百姓为了吃饭活命,粮食价贵也不得不买,还要多买,就形成了“吉芬商品”现象。在水源多的地方,除了用自来水与桶装水外,其他饮用水根本就不需要花钱购买。但是在沙漠地区,由于缺水,水价比较贵,当水价上涨时,人们对种生活必需品,增加了需求,这又是一个“吉芬商品”的例子。跟“吉芬商品”不同的是另一种“凡勃伦商品”。美国经济学家托斯丹.邦德.凡勃伦提出,有些商品代表着优越的身份和地位,人们愿意支付高价来购买这些商品,不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是为了炫耀财富,这些商品的价格上涨,人们对它们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要成为“凡勃伦商品”必须具备这三种情况:一,是可以炫耀性的商品;二,能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面子、地位、身份等特殊需求的商品;三,受社会氛围与社会影响的“从众效应”的商品。《晋书·文苑·左思传》记载,西晋文学家左思花费十年之久,写成一篇好文章《三都赋》,由于当时没有印刷术,喜欢《三都赋》这篇文章的人们争相抄写此文阅读,于是导致了洛阳城里的纸张价格上涨,纸张成了“凡勃伦商品”。因为能够抄写与阅读这样富丽文采的《三都赋》这在当时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吉芬商品”与“凡勃伦商品”的共同之处是随着价格的上涨,反而需求增加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是:“吉芬商品”是劣质商品与低端商品,但又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凡勃伦商品”是优质商品与高端商品,又是可以显示身份地位与财富的商品。再举例说明一下“吉芬商品”。11988年,各种生活物质价格上涨,导致很多民众到商店疯狂抢购各种生活物质。22010年,食用油价格上涨10%13%,糖价格上涨10%13%,于是苏州很多超市的食用油、糖被抢购一空。32014年,俄罗斯货币卢布暴跌,导致肉类、鸡蛋、牛奶、蔬菜等生活物资价格上涨20%,居民们抢购这些生活物资。再举例说明一下“凡勃伦商品”。1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所著书籍在各地书店销售火爆,几乎抢购一空。22016年,国家对豪车加征消费税,南宁市引发保时捷、宝马、路虎等品牌豪车抢购风。32018年,伊朗汇率下跌,黄金价格上涨,伊朗居民排长队到银行抢购黄金。不管是“吉芬商品”,还是“凡勃伦商品”都是消费者的心理所起变化导致的。供需关系、环境影响、政策变动、认知能力、舆论导向等都是影响人们购买“吉芬商品”或“凡勃伦商品”的原因。“吉芬商品”大部分都是生活必需品,“凡勃伦商品”大部分都是奢侈品,这两种商品是供需关系中的特例,都会随着价格上涨,而需求增加。

 

经济学思考之十四:分工可提高生产效率

 

    当一个人生产完成一件产品时,从原材料加工到半成品再到成品时,所需的时间、精力要远远高于一个人分工简单地重复某道工序的时间。分工能提高操作熟练度,因为简单地重复某一个动作时,久而久之会熟能生巧,自然而然缩短了完成工序的时间,提高了效率。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当工人集中精力完成一个任务时,重复使工人的技能更熟练,工作速度加快,产品产量得以提高,成本降低,将大头针的生产进行分工,可以生产更多的大头针;当工人集中精力完成一个任务时,不会因为转换任务而浪费时间,产品产量得以提高,成本降低,将大头针的生产进行分工,可以生产更多的大头针。分工的好处显而易见:一,重复加快了速度,有效地利用了时间,提高了产量,提高了效率。二,不会因转换任务而浪费时间,成本大大降低。三,分工使得“外包”生产方式得以盛行。四,分工使得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成为可能。现在完成一件产品往往需要几个、几十个工厂进行分工协作,从原材料到成品,往往需要几个国家、几十个国家的企业分工协作。

    工作效率公式是: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效率。假设ABC三个人要完成产品任务,工作总量是10件。现在A一个人做全部工序需要2个小时才能完成工作量1件。而BC二个人进行分工,每人完成一道工序需要1个小时,BC二个人同时每人做一道工序需要1个小时,也就是1个小时二个人分工能完成全部工序,完成工作量1件。A的工作总量是10件除以(2个小时乘以10件)等于0.5BC的工作总量是10件除以(1小时乘以10件)等于1BC两个人的工作效率1大于A一个人的工作效率0.5,所以BC二个人的分工协作的工作效率要远远大于A一个人独立完成全部工序的工作效率。分工能够提高生产力,但是分工也有缺点,那就是分工使得一些工人重复又重复简单的操作,人会变得麻木,没有思想,很抑郁,人如同机械一样不停地重复,枯燥乏味,容易得心理上的疾病。不利于工人掌握全部生产工艺与全部生产工序。

    分工使得更多的工厂、更多的国家参与在生产中。例如,以汽车生产为例,发动机是英国生产的,底盘是德国生产的,车身是日本生产的,电器是美国生产的,变速器是法国生产的,座椅是中国生产的,车轮是意大利生产的,这辆汽车最后在中国组装的,然后销往埃及。分工使得世界成为了一座巨型工厂,每天、每时、每分、每秒都在生产出我们所需要各种产品,供我们消费、使用。为了提高效率,人们不得不采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不得不进行分工协作,于是分工成了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分工促进了城市与市场的发展。人类文明越发展、越前进,劳动力的分工和工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市场发展就越快,投资回报率就越高。分工与专业化程度,跟市场与投资回报率是成正比的关系。

    以我们最熟悉的iPhone手机为例,这种美国苹果公司生产的智能手机是中国女性朋友们的最爱。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iPhone手机不是美国生产的,美国苹果公司只负责对产品与软件的设计,还有营销。中国的富士康公司承接了生产iPhone手机的定单,每部iPhone手机由中国工人将韩国生产的外壳、日本生产的屏幕、德国生产的处理器等零件装配而成,然后由中国大陆运送到美国贴好商标,进行包装,再然后又销往中国。这iPhone手机就是由成千上万名工人一起分工协作而生产出来的全球性产品,正是这种全球性的分工协作,所以,想要区分哪些是本国产品,哪些是外国产品,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没有纯粹的本国产品,也没有纯粹的外国产品。

    众生平等,人无贵贱。但是由于技术分工与社会分工的不同,导致了每个人从事的职业不同与工种不同,并且每种职业、工种的劳动强度不同、知识不同、技能不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复杂程度不同、重要性不同、社会尊重不同,所以就造成了职业上、工种上的三六九等。例如,一名普通电工的月工资是5000元到10000元工资,而一名大企业高管的月工资是500000元到1000000元工资。普通电工与企业高管的技术分工与社会分工不同,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由于薪水待遇的巨大差别,这种社会地位的区别就突显出来了,人们肯定对企业高管更加尊崇些,社会评价更高些。马克思认为分工确实是有利的,但是它只是一个晢时的、必要之恶,这个“必要之恶”就体现在社会分工时出现的权力和身份地位的社会等级的不平等现象。不管怎么样,分工利大于弊、优胜于劣、好多于坏,并且每一次劳动分工的扩展和深化都会给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们带来各种好处。

 

   作者简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学家。《博锐管理在线》《中华品牌管理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知名管理网站专栏作家。又是多家媒体与网络作家。研究:历史、经济、管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李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