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3日
评论数(3)终端,近年来一个商业热词,电子商务在讨论终端,传统商业在讨论终端,广告行业在讨论终端,服务行业也在讨论终端,大到政府服务也在讨论寻找终端。终端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终端的模式到底如何才能最大程度满足互联网状态下的行业需求?
终端的出现在冲击着电子商务的概念
终端是个什么?“5分钟商圈”?“最后100米”?“系统最后一个环节”?“服务落地”?到底什么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终端呢?
市场销售理论中,“终端”是市场销售的最后一环;“终端”意味着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实现,是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完成交换的环节。按照这样的理论,按照市场销售学说电子商务充其量是完成了市场销售行为中的一个环节,真正的实现价值完成就需要终端来帮助,所以无论是“菜鸟”还是“嘿客”都是终端的形态。
当互联网风潮逐渐回归正常的商业理性的时候,电子商务模式也在经历着商业的洗礼;实体商业的冷清,电子商务也在经历着分筋错骨般的痛苦。碎片式的商业模式被罩上新商业模式的光环,是经济的不幸也是理论界的尴尬。
也许终端的出现可以化解这些让行业不知所措的定位。今年后半年,全国不同城市出现了很多的终端设施,这些设施在不同程度满足着行业的不同需求,在破解着不同的商业难题,也带动着不同的资源进入到终端服务着互联网形态下的市场。
终端的建设在改变着传统的商业认知
每一次商业变革都为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了一次阵痛,但是没有一次向本次互联网介入后对传统商业冲击如此巨大。那是因为互联网这个产品本身目前还没有完全成型,产品本身都在不停的成熟发展着,于是以该产品为依托的商业模式也不然在不断的修订着自己的模式,也许只有“新常态”可以描述这种创新对传统商业的影响。
互联网对传统商业的影响最核心的是“空间上无限接近需求”的市场特点,要求商业变革的不仅仅是模式,还有思想。
建设终端,把服务的触角下沉,到老百姓的家里,到社区的院里,到居民可以触手的地方,才是商业利用互联网的最佳方法。当然,这样的销售不足以保障商业运行的基本成本,但是按照目前整个商业的运行变化以及特点要求,服务的大量衔接,变大商品服务为品类服务,利润体现从商品利润转向服务利润,整合品类商品品牌,保证商品的纯洁度和安全度,压缩商品服务环境的退销比和投诉率,只有这样,终端才可以得以生存,才可能按照“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趋势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创新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出来。
终端的展开正考验着品牌拥有者的智慧
无论是服务品牌还是商品品牌,都在思考着终端建设的可行性,都在选择终端模式来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和市场占比,但是事实上在互联网形态下,这些品牌的终端生存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嘿客”的退出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终端生存是一个难题,单一的商业业态在终端建设的展开环节,存在一个“精细化管理”困局。传统的商业理念认为,精细化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最佳细化选择。在这样的理念下,商业服务业的运行必然对商品和服务有着严格的细化作业要求。可是在互联网终端的建设要求中,互联网终端要求包括各个业态的终端必然是典型陈列全样服务,真正的细节化包含在终端的只能是碎片化的细节服务,全流程细节服务在这里仅仅能够体现在流程的标准化执行,要求一个终端服务员对所有商品类型的全系列商品具有全面的商品知识、要求他们具有全部的服务知识,显然是不可能业不现实的。
于是包括商品的终端建设和服务的终端建设有了一个悖论,既要自身商品服务精细化,又要全面推广各自品类;既要服务对象有限,又要取得利润保障运行;如何化解这样的困局?服务集约化是一个出路。
终端的成型正整合着全社会的供应链体系
随着互联网成型,技术逐渐稳定,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伴随着的是对整个社会供应链体系的倒逼改革。
比如:快递业是不是可以按照国家法律运行:现有的快递业每个环节都不能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导致的是社会的各个层面问题频发,分拣、送达、接收、检查等,如果终端可以建设为社区邮站的话是不是就把问题解决了?
比如:食品安全问题:超市时代的商品检查安全制度的落实由于单品数量多而流于形式,但是终端建设具备了数量少、交易单数可控、服务对象有限等现实,食品安全问题完全可以规避。
再比如:金融服务进社区话题提出来很久了,但是最为中国社会储蓄量最大的中老年人的资金盘活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一旦要是终端可以把社区金融兼容进来的话,几万亿的资金很快进入流通并且形成消费,那样整体经济的活跃程度就可以增加好几个百分点。
还有很多,终端的建设到底建设到什么程度?什么样的终端可以再社区生存?同时什么模式的终端在自身生存的同时还可以为社区养老等社会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等加以整合,终端的生存必将形成新的服务热点,完成新商业模式的架构,真正成为互联网状态下的商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