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9日
评论数(4)近几年来,进口食品专营店纷纷踏入中国内地市场,世界各地的食品,凭着包装精美、滋味曼妙无比,悄然来到中国并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进口零食、进口休闲食品专卖店和便利店成为国内的新兴行业,吃零食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零食专卖店和便利店也越来越火爆。
问题来了!!
1.经营进口商品如何在便利店行业突破?
2.进口商品专卖店运营有哪些注意事项?
进口商品该如何在便利店里经营?便利店又该如何来经营进品商品?想要深入分析透这两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以下几个最基本但也是一直以来大家都容易混淆的概念:
(1)什么叫便利店?
(2)便利店跟小卖店有什么不同?跟超市有什么不同?
(3)便利店跟家乐福、沃尔玛这种大卖场又有什么不同?
(4)便利店会不会卖进口商品?
(5)如果会卖,那么为什么卖?那么他又是怎么在卖?
(6)如果你是一个进品食品供应商,在和便利店谈判进场的时候,他们会考虑些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容易混淆的便利店特性
以7-11为例:
1.时间的便利。基本上是24小时营业。24小时的意义就是客人什么时候想买东西我都营业。
2.随时随地的便利。便利店的商圈基本上不会很大,商圈半径大概也就是500米。也就是说当我想买包烟,口渴了想买瓶可乐。那么我们愿意走几分钟去买可乐,买包烟,就是便利店的商圈范围。
3.采购上的便利。便利店不会太大。大到160多平米、小到60平米。最大应该不超过180平米,200平米以上就算超市了。货架一般也只有18组,标准是28组。最多不应超过30组货架。
所以,在这20多组货架里面,我们的进口商品如何能占有一席之地?进驻之后,又把商品摆放在什么地方?这些后续工作牵扯到平面配置跟商品的陈列管理上。
4.服务上的便利。外资便利店一定是两台收银机,国内的便利店有些是一台收银台。这点上就体现了服务性。比方说你想买一瓶牛奶,你到大卖场如果从一楼走到二楼就为了买瓶牛奶,买完牛奶一看前面的收银台排长龙,你又要排五到十分钟,甚至更久,大家会愿意等么?
进口商品在便利店的排面问题
国外的便利店其实是非常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这一点大家出差北上广的时候可以仔细参考一下外资的便利店品牌(7-11、全家、罗森等)。
国内的便利店很多都只能说是装修过的小卖店,经营和形象上都与真正的便利店有差距。如果门店是标准的20组左右的货架,经营面积比较小,可能就不会有进口商品。大一点的便利店会特别开辟出一组货架来销售进口商品。但大多数都会按照品类摆放在一起进行销售。所以跟大卖场、百货如家乐福、沃尔玛完全不同。
因此,仅剩下的这一组货架上我们能够争到几个排面?一般便利店一个SKU(单品)一个排面,最多不会超过两个,比如可口可乐也就两个排面。而进口商品基本是只有一个排面。如果有两个排面就表示他的品项数不够,拉排面来补这个空缺。
进口商品在便利店如何做活动?
如果进口商品品质不错,品牌也很好,就可以搞一些活动。
日本7-11便利店在前每年的“ 情人节”之月,都会在门店做一个专题,来把这个地方做了一个跟“情人节”相关的产品集合。在情人节的时候来摆出这个专题货架,效果非常好。同理,比如其它受大众喜爱的品牌,一样能够以一个主题单独做一个货架。但要记住一点:不要去以数量取胜,而要永远聚焦于你的商品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进口商品专卖店的商品规划
为什么这个商品进不了卖场?为什么那个商品店里不卖?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表明你的商品设置和品牌影响力有问题。另外,千万不能把进口商品当国产商品的销售方式去销售。因为进口商品销售价格上较贵,采购价还要比别人便宜,还要有汇率,人民币的走势等因素,辛辛苦苦把商品引进国内,国内市场能否接受又是另一个挑战。
如果你的商品销售市场好,品牌认知度高,可能一些上架费、进场费都不需要。但如果都没有,商品没有差异,只是包装都是外文,那想把商品以高价格销售出去也不太可能。而且,我们需要时刻考虑:目前经营区域里面谁会买我的商品?我的客户在哪里?
首先,你所在的城市属性如何,是一类还是二类三类城市?其次,当地收入水平如何?第三是生活品味如何?以上三点是决定是否能销售进口商品的关键因此。
进口商品的客户选择非常重要,不要将你的进口商品拿到路边或地摊去销售,因为他卖不动。如果我是消费者我看到小卖店里卖进口商品都会怀疑这是不是真货。进口商品给消费者的印象就是高大上,所以绝不能将商品放到形象很差的卖场。进去以后灯光够不够明亮,陈列够不够专业,地面洁净不洁净都会影响到进口商品的销售体验。
有人经常问我,进口商品店要不要卖一些国产商品。我的回答是:肯定需要。进口食品会有保质期的先天不足,国产商品绝不要放弃。不然只会有买进口商品的消费者进来,没有日常消费者来进店。
便利店销售进口食品主要靠把商品“做精”“做细”“做准”,然后再根据需求做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最后在通过数据分析把商品做到更精准、更精细;只有这样你才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