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令说

铃儿叮当响

公告

。。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1

总访问量:504387

海尔正式发布COSMO平台,世界智能制造将要去哪?

2017年02月22日

评论数(0)

2月21日,就在2017工业互联网峰会上,海尔COSMO平台正式发布并对外提供社会化服务,这是中国首个也是最大的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简单来说,它是一个解决用户和工厂可交互、参与定制的全流程的平台,也就是用户可以向工厂直接发出请求,让他生产自己想要的产品。这倒是给了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那这个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的平台为何要这样做,到底能否引起惊涛骇浪,恐怕是我们现在最为关心的。

万众瞩目,COSMO平台这时发布,时间刚刚好

假如说,我们赞同一行业人士评价的“海尔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的问世,意味着一个属于中国智能制造标准化、规范化的时代大幕已经拉开”,我们就有必要了解COSMO平台的推出实际上是多重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如我们历史课上问到的“为什么会有毛泽东”,历史老师告诉我们:时代需要!

1、全球工业制造升级,中国需走出自己的路

按照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16)数据,中国位列全球排位智能制造发展的第二方阵,排在美国、德国、日本之后。而随着世界正迎来一轮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美国的GE和德国的西门子作为发达国家智能制造的代表,已经开始探索开放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推出了Predix、MindSphere平台,来构建互联网生态体系。但中国的制造企业发展水平层次不齐,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也不同,如要弯道超车,就得走一条差异化路径,构建起可以跨产业,在生态层面上相互联接和协同的平台,通过用户需求驱动的模式创新(供给侧改革)来带动企业的软硬升级。

所幸,区别于美国由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德国由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也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COSMO是在互联工厂模式的核心基础上,企业可以迅速复制海尔互联工厂现有的成果,帮助企业快速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并缩小了与其他先进国家在品牌塑造、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完成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身。

2、政策红利,海尔未雨先绸缪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到2020年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将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再到《智能制造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五年内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一路走来,对于智能制造,国家一直释放着政策红利。

而且大数据应用正在加速改变制造产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还好海尔未雨绸缪,早在工业4.0提出之前,海尔就在生产制造上进行探索,2011年开始,海尔便谋划建设数字化互联工厂。2016年12月29日, 海尔基于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的互联工厂生态圈建设荣获“第23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可算是对海尔在智能制造探索的重大见证。而这次COSMO平台的发布和亮相,作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也具有重大意义:一是率先完成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企业落地,为中国制造的智能化转型立方向、定标准,加速中国工业4.0的落地;二是成功打通了长期以来横在制造工厂与用户之间的那堵厚墙,让用户成为“产消者”,加速“产消合一”,完成供给侧改革。

3、混乱无序的行业现状,亟待升级突破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标准不统一、方向不清晰、手段和模式混乱无序等表现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整个行业都在绞尽脑汁。

作为行业的领头羊,海尔COSMO平台,实际搭建了一个集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服务平台,并首次提出了中国智能制造的五大标准:开放、互联、柔性、智能和可视,这相当于中国企业智能制造的指南和落地标准。

三个信号,COSMO平台让我们看到智能制造未来走向

更为重要的是,海尔COSMO平台在为智能制造提供标准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整个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这至少有三:

1、用体验经济真正取代产品经济

美国作家约瑟夫?佩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但我们传统的产品经济是以企业为中心的供需分离,消费者并不能参与到背后的研发、设计以及生产过程中去,只能被动地接受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供需错配”司空见惯。

而COSMO平台以及其模块最大的特点便是零距离,海尔为用户提供系统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并且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智能终端看到并参与到从产品定制到研发、生产一直到服务的全过程,通过满足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这也是海尔的目标“开放与透明的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变

如今,海尔已建成8大互联工厂,能够为行业在前端生产制造环节提供先进样本支持。同时,海尔还牵头成立了行业第一家工业智能研究院以及全球家电业首个智能制造创新联盟,向整个行业输出制造的标准和模式。此外,海尔还发布了众创汇和海达源两大模块升级版。用户通过手机端即可与来自全球的设计师、优秀资源进行交互,满足定制需求。海达源则打破了传统的采购模式,建立起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圈,帮助更多第三方资源复制智能制造体系,实现生态圈的共创共赢。

这样,通过COSMO平台,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就得以满足,平台这种无缝对接也完成了虚拟设计和实体制造的全面融合。据了解,自15年第二季度开始,海尔互联工厂定制量实现了季度环比连续翻番,这不只是海尔的好消息,更是行业的新方向。

3、构建诚信工业新生态:以用户为中心的社群生态经济

在工业4.0时代,各国工业的竞争已经由工业能力的竞争转变为工业模式和工业理念的竞争,制造企业间的竞争也不再是零和博弈,而应该通过构建共创共赢生态圈实现各方共赢。

实际上,支撑COSMO的是海尔的互联工厂模式,而海尔互联工厂已不是一个工厂的概念,而是一个生态系统。作为最早开始智能制造转型的企业之一,海尔将用户、研发资源、供应商和创客整合到一个共创共赢生态圈中来,借助前期交互平台实现与终端用户需求的无缝对接,并通过开放平台整合全球资源,比如海尔也可以接受外部第三方的参与,让大量外部资源方可以享受到海尔互联工厂的智能制造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共创共赢的生态架构,获得新的发展和价值回报。

这样一个生态就形式了以用户和社群经济为中心的诚信工业新生态,并表现出明显的四大先进性:1、开放,无论是架构、接口还是业务,都支持平台跨行业;2、分布式,这样横向可无限扩展;3、模块化微服务,支持应用的快速配置和部署;4、物联,支持工业级别数据流式在线分析、实时预测响应、资源分布式调度。

这就实现了将互联工厂简化、软化、云化,从而可帮助企业快速向大规模定制转型,这不只是一种生产力的革新,更是对原有生产关系的变革。

总之,海尔COSMO平台的搭建,将领先的、优秀的制造模式迅速复制,秉承着“大美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让中国制造企业可以与全球顶级资源合作,将加速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智造的顶端。

曾响铃,作家,资深评论人,2016年度十大作者,TMT新媒体“铃声”创始人,[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作者,钛媒体、虎嗅、i黑马、创业邦等近60家媒体专栏作者,《商界》等多家杂志撰稿人。微博账号:科技向令说,微信号:xiangling0815。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铃儿叮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