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响铃

科技响铃说

公告

1钛媒体、品途商业评论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啸奖评委;

3 AI新媒体“智能相对论”创始人;

4 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5 《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杂志撰稿人;

6 钛媒体、界面、虎嗅等近80家专栏作者;

7 “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8 现为“今日头条问答签约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统计

今日访问:506

总访问量:6108427

为什么说在疫情攻防战中,信息传递至关重要?

2020年01月27日

评论数(0)

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2020的新春,全国人民正在面临一场关于疫情、关乎生命的攻防战。

身处互联网时代,在疫情开始爆发的阶段,我们也能看到,抗击疫情蔓延的战斗早已划分为两大战场,即线下的一线和线上的网络。

一方面,一线的正面战场上,在新型冠状肺炎病毒逐渐蔓延传播之际,各地的医护人员正在不断奔赴武汉等疫情重灾区,积极救治患者,与病毒斗争;

另一方面,在网络上,伴随着疫情信息的传播,一些不实、恶意的图片、视频和文字也在传播,谣言使得人心惶惶,反而不利于疫情的控制和治愈。

为此,一场互联网的疫情攻防战也在打响,信息为先至关重要。我们可以看到,百度、微博、腾讯、抖音等互联网媒体平台都已经开通了疫情信息的“绿色通道”,积极配合官方进行公开信息传递和知识科普,向民众普及疫情、辟谣,共同携手应对。

为什么说信息传播对疫情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不管是个人或是组织,在不懂专业医学知识或不具备专业医学素养的情况下,在一线的疫情抗争上,也只能有心无力。

那么,或是做好后勤保障,为医护人员提供充足的医疗物资;或是发挥好网络效应,在传播上协助控制疫情蔓延,是当前民众、组织或企业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对于本次疫情而言,信息做好“先行军”无疑是重点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先来看一个研究模型。

根据华盛顿大学Louis Kim教授和Shannon M.Fast,Natasha Markuzon几位科学家建立的一个疾病传播模型显示,当媒体的报道量增加十倍,此类疾病的感染数减少33.5%。

该模型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疾病传播概率的SIR模型,和媒体传播影响力模型。在此,我们主要讨论后者的媒体传播影响模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查阅论文原文,标题为“Incorporating media data into a model of infectious disease transmission Article information”。

首先,在媒体传播影响力的研究中,将时间t内每次接触传播概率定义为疾病初始传播的基础概率p0和媒体函数g的乘积。

图片1.png

其中,Mt是在时间t发布的新闻报道的数量;α与λ为控制参数,p0一般为专业研究确定的基础初始定值。比如,在科学家常使用“基本传染数R”这一数值来评估一种传染病的初使传染力,例如天花的R=3.5~6,小儿麻痹症的R=5~7,水痘的R=7~11,麻疹的R=10~20。在此,P0和R的理解相似。

其次,我们再根据g(M0,...,Mt,...,MT,α,λ)的向量计算,得出

图片2.png

此处θ为新闻文章数量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不用太深入了解。我们只要知道,媒体函数g的模型大致等同于g=e-x函数模型,显示为一个从左往右的递减图像,即随着时间的增加,媒体报道数量增加,媒体函数是递减的。

所以,代回第一条公式来综合理解,得出随着疾病传播的媒体报道数量增加,疾病的传播概率pt随着时间变化而降低,从而减少疾病传播。

那么,华盛顿大学的这项研究报道是否适用于中国的此次疫情抗击呢?在现今发布有关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资料和信息中,也可以再看到几个关键的信息点。

其一,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人传人是可以确认的。

因此,虽然此类病毒疑似来源于“野味”,但目前疫情蔓延的传播更多是由人来感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比起呼吁不要吃“野味”,当前更迫切的要求是呼吁隐藏的患者及时就医,避免二次传播,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图片3.png

所以,增加媒体报道,向民众传递正确的信息,引起重视,对于加速阻断人传人的传播链来说,是打好此次疫情攻防战的重点。

其二,不实、恶意的信息伴随疫情蔓延,辟谣刻不容缓。

随着疫情蔓延的,还有不实、恶意的信息在网络范围进行传播和扩散,这对于疫情的控制而言,无疑是徒增负担。

同时,在恶意信息的导向,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不利于疫情控制的结果。

比如,此前李兰娟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75%的(医用)酒精能够消灭这个病毒,建议民众在日常接触的地方用酒精定期消毒。结果被误传为,引用高度酒可以治愈新型冠状肺炎,不禁令人哭笑不得,同时也令人担忧是否有患者或隐藏患者以此“自治”,耽误治疗时间。

为此,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正确的声音占据媒体主流,对民众的错误认知进行引导和调整,避免错误治疗,耽误病情,造成二次传播。

当前,在本次疫情战役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根据百度指数对相关谣言的数据显示,本次疫情中谣言的破除速度得到明显提升,不少谣言的存活时间只有1天左右。

能达到如此效果,信息的传播作用必不可少。不仅是官方重视辟谣,大部分的互联网平台也在积极配合,开通辟谣平台,帮助民众在短期内甄别信息的真伪。如百家号联合专家推出百家号辟谣榜,百度上线了新型肺炎专题、疫情热搜置顶,百度地图上线“热力图”、疫情实时地图等等,争取在第一时间辟出谣言,传递正确信息。

微信图片_20200127183018.jpg

综述来看,在“人传人”的病毒传播下,“人”是影响疫情的关键因素。那么,媒体报道的增加是必要的,不管是需要引起民众的重视,还是要传递正确的官方信息,这对于疫情控制而言都是避免二次传播的一个可行方式。

毕竟中国是一个具有14亿人口的大国,信息要做好“先行军”的工作,为国明大军提供正确的前进方向,才是关键。正如白岩松在直播中所说,在没有特效药之前,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大部分民众需要的莫过于一份准确的信息,以安此心。

“魔弹论”与“反魔弹论”之下,信息“先行军”如何布阵?

以信息为先,是互联网疫情攻防战的关键,而为了达到这个关键,也需要对民众的信息获取做出判断,不可盲目。

那么,通过对用户获取信息的路径判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两大互联网主要的传播链,即被动的信息获取和主动的信息获取。

为此,若想要及时的向外界传递正确的疫情信息,不管是官方还是互联网公司,便需要做要这两大层面的信息传播工作。

首先,被动的信息获取是相对于用户而言,即在平台主动、用户被动的情况下完成信息传播。一般表现为平台信息流的推送,服务于两大目标。

其一,疫情相关信息及时通报。

为了帮助人们防患于未然,降低疫情传播;或是为了更好的引起人们对疫情的重视,对疫情现状有所了解,便需要媒体平台实时向用户推送疫情信息,这是保证疫情信息开放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以,在百度App上,我们基本都能看到百度推送的疫情信息报道,充分保障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疫情局势,避免错误引导。

其二,迅速辟谣。

在第一时间传递疫情信息之外,也是希望第一时间抢占用户的认知高地,避免用户被网络上的各种恶意信息误导,这也是当前互联网疫情攻防战下,信息为先的主要考虑。

辟谣,成为了官方或平台主动向用户推送信息流的目标之一。一方面,是为了科学的防范疫情,避免不知情的民众在错误信息的误导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有出于稳定社会的考虑,消除民众在错误认知下的恐慌心理。

同时,在大数据时代,辟谣的作用在百度指数上也是可以察觉的,呈现为波动下滑的曲线图。百度数据显示,在此次疫情中,在“谣言”的助推下,白醋、板蓝根等关键词的搜索数据均在短期内增长,形成热词高峰。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过官方或百度等互联网平台的辟谣之后,整体热度往往又会呈现为断崖式的下滑。

所以,当谣言出现-民众进入搜索热潮-媒体辟谣-民众形成正确认知-搜索热度下降的过程能以数据化图像呈现,我们也能肯定迅速辟谣,对于疫情控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微信图片_20200127183023.jpg

简单总结,在不同的谣言信息的影响下,平台或官方都需要迅速、主动出击,进行辟谣,避免谣言引起的恶性结果。这是不得不防的无奈,也是平台和官方的责任。

著名的传播学理论“魔弹论”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

这个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的理论,即便是今天也仍有实践的可能。信息流的传递在一定程度上便是“魔弹论”的一个表现,而对于疫情信息的主动推送,更是希望其能向子弹一样击中用户,引起用户对疫情的警惕,减少疫情扩散。

但是,从另个层面来说,“魔弹论”并非完美,用户另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即主动获取,也恰是说明了只是“魔弹论”的践行远远不够,也要辩证的看到“反魔弹论”的存在。

通俗来说,不仅是平台推送信息给用户,用户只是被动的接受,其也会主动的获取信息,了解自己关注、关心的重点信息。在互联网时代,通常表现为搜索。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搜索一般都是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

比起被动式的信息获取,主动式的搜索对于用户而言一般都具有两个条件。

一是信息获取的需求非常明确,或是怎么预防,或是临床表现等等,基本上都是锚定目标信息点的定向获取。

二是获取的信息更加硬核,如果说被动的信息获取只是停留在疫情情况等信息的了解,那么用户在进行搜索时想要获取的便不再局限于此,而是更加硬核的专业信息,比如预防方式、发病原因、传播路径,等等。

而这些信息的获取,不仅仅是需要搜索工具的支持,也需要专业知识的编审。目前,百度搜索所满足的便是用户主动获取信息的需求。在百度搜索框输入新型冠状病毒,便能获取的由专业人士编审的百科医典信息,其中包含了肺炎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等。

微信图片_20200127183027.jpg

为此,我们看到百度作为一个成熟的互联网窗口,所展现的正是其作为媒体平台和搜索工具的两大属性的表现。不仅是在信息被动获取上的及时开放,也有其基于搜索所聚合的专业信息查询,由面及点,双向并行,也是百度作为重要疫情信息传播平台的底气。

互联网时代,最好的疫苗是更快、更公开的“信息传递”

今天,我们在华盛顿大学的研究报道,在白岩松的直播点评中,似乎都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认知,即媒体报道的增加,信息的公开和快速传递对于疫情的控制,起到了值得肯定的作用。

事实上,通过信息获取来应对传染病在历史上也不乏先例。1854年,英国伦敦爆发霍乱,当时的John Snow医生正是通过统计每户死亡人数的信息,统筹总结得出病源来于饮用水,以此移除病例爆发重点街区的水泵把手,最终使得霍乱得以控制。

可见,信息对于医者而言,是寻根治疗的关键。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信息也是稳定人心的重点。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成熟的时代,我们更能看到,与17年前的SARS相比,如今人们看待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更加警觉,其中正是得益于在互联网下,信息的公开与传播促使人们认知的转变。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运用互联网技术,广泛捕捉社会信息,以此判断传染病的传播趋势,在当前应用下也在持续发展。

谷歌曾在2008年基于其与CDC的研究,依赖数据挖掘记录和计算机模型的结合开发流感趋势系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2009年,H1N1流行之际,错误低估了ILI的数量,预测未能如愿,也借此重新修改了算法。

但是,以信息为先,通过数据挖掘来预测传染病的传播,始终是人类不断努力的方向。哈佛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家John Brownstein在2011年创建了“流感在你身边”系统,通过普通民众自愿参与,在网站报告自己或家人的患病情况,来建成“健康地图”,预判传播路径。

今天,百度也在进行类似的行动,联动百度地图发布了“新型肺炎疫情地图专题页”。在百度的大数据支持下,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发热门很”查询到24小时发热门诊医院、搜索“疫情地图”实时查看全国疫情分布以及确诊病例数,搜索“热力图”查看到区域实时人口流量密度,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等等。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前背景下,信息会是对抗疫情进一步传播的重要手段,不管是在技术发展层面,还是在公众情绪层面,只要不瞒报、不迟报、不媚报,及时且透明地向公众传递信息,就一定能降低疫情蔓延的影响。

只有在信息作为“先行军”,正确的指导下,国民大军才能更好地配合官方抗击疫情,做好疫情攻防工作。而这也需要更多百度等互联网窗口,准确将信息触达民众,完成这一庚子年的新春使命。

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能用以抗争疫情的不仅是疫苗、医学,更有我们日常接触的互联网技术、数据和信息等等,是互联网攻防战的关键。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杂志撰稿人;

5钛媒体、36kr、虎嗅、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科技响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