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外参

金融外参

公告

文集

财经(19)

统计

今日访问:715

总访问量:1412541

京东物流下一步

2022年05月11日

评论数(0)
京东物流下一步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3月10日,京东物流发布了其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京东物流总收入达1047亿元,同比增长42.7%,其中外部客户收入达591亿元,同比增长72.7%,占总收入比重的56.5%。伴随着其外部业务量、技术和精细化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规模经济效应得到释放,盈利水平也得到了改善。

不过,由于外部业务量的提升,以及对物流基础设施、供应链技术和人员等核心资源的持续战略性投入,京东物流2021年全年仍处于亏损之中。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已经连续亏损十四年了。

亏损仍在持续

据京东物流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在2018年至2020年间分别亏损了27.65亿元、22.34亿元和41.34亿元,亏损比率依次为7.30%、4.48%、5.63%,亏损比率虽然在2019年有所收窄,但在2020年却又再次扩大。目前来看,京东物流仍然将业务增长及扩大市场份额的优先级置于盈利能力之前,因此在中短期内盈利状况可能还会出现大幅波动,而导致其亏损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的物流企业,京东物流的外部单量太少,内部成本又太高,导致其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数据显示,2018年京东物流的员工福利开支、外包成本、租金成本和折旧摊销成本,分别占其收入的百分比依次为45.07%,27.70%,11.73%,9.67%;2019年为39.50%,32.72%,9.33%,9.20%;2020年为35.52%,35.55%,8.98%,9.44%。尽管从2018年到2020年,各个成本项占比有所降低,但总体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另一方面,京东物流的亏损与其在供应链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也有较大关系。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获得了超过4400项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含申请中),其中2500项与自动化及无人操作技术有关。与此同时,京东物流还组建了一支超过3700名专业研发人员的庞大团队。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5亿元、17亿元及21亿元,这种大手笔的研发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盈利状况。

另外,京东物流的重资产模式决定了其投资高,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不管是服务质量还是服务速度,京东物流都深受消费者的认可,但在这高质量服务的背后却是高成本的付出。据了解,京东物流为提升服务质量,专门建立了包含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物流网络和跨境物流网络在内的高度协同的六大网络。

在仓储、运输、分拣及配送环节,使用自动搬运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智能快递车、无人机等提升作业效率;此外,京东物流还自主研发了仓储、运输及订单管理系统等,以支持供应链的全面数字化。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其盈利速度。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建物流体系,才使得京东能够将物流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并且形成了其对整个供应链的控制,由此为京东保持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自建物流造就行业护城河

实际上,京东物流的亏损与其自营模式有一定关系,众所周知物流属于重资产运营的模式,因此一心自建物流的京东,自然不得不为此背负巨大的“成本包袱”,但随着其对外服务能力的增强,京东自建物流的收益正逐渐显现出来,甚至在不知不觉之间形成了自己的行业壁垒。

其一,自建物流可以极大地提升用户满意度。京东最开始主营数码3C类产品,这类产品价值高、易损坏也容易丢失,所以经常会接到用户的投诉。京东在自建物流体系后,不仅拉近了其与消费者的交流距离,其自主监管也保证了快递速度和服务质量,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

其二,自建物流还使其业务稳定性得到了有效保障。自建物流极大地弥补特殊时期例如国家法定节假日、电商大促时间节点物流运力不足、反应迟缓的问题,让消费者在享受低价服务的同时,也能享受高效的货物配送服务,可谓是一举多得。

其三,自建物流还能保障物流的时效性。京东物流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配送服务,包括211限时达、大家电211限时达、次日达、极速达、隔日达、定时达、夜间配、京准达、京尊达等配送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大件商品由京东签约授权的第三方快递承运商免费提供配送上门服务。为保证上述配送服务的时效性,京东物流不断地投入资金建设仓库、优化供应链技术,当然这样做所付出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通过这些举措,京东物流逐渐在用户体验、口碑以及时效等方面,构建了牢固的行业护城河,发展愈发迅猛。

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成新方向

相较于其它第三方物流企业,京东物流主打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内卷的加剧,京东物流对其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愈发看重,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据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2020年前三季度累计收入达到495亿元,来自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客户产生的收入占比达到79.1%。京东的供应链物流客户数量,从2019年前三季度的36671名,增加至2020年前三季度的46083名,每名客户的平均支出为241622元。京东物流的供应链客户数量之所以增加,主要得益于以下两方面的优势。

其一,与顺丰相比较,京东物流更强调仓储转运速度。具体来说,京东通过不断地建设仓库,就近仓库配送实现最快配送。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京东物流助力约90%的京东线上零售订单实现当日和次日达,客户体验持续领先行业。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东物流运营约130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京东物流仓储总面积约2300万平方米。这种仓配模式通过减少搬运次数、缩短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保障了商品的高速送达。

其二,京东物流可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的最大垂直领域包括汽车、快消品、服饰及3C电子,京东均可以根据客户所属行业的不同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例如在服饰行业,京东物流为李宁在华北地区打造的仓配一体化项目,可以完成B2C、B2B业务在供应链端的融合、库存共享和同仓运营,视线存储效率提升2倍、面积减少8%,每年物流成本下降150万元。例如在汽车行业,京东物流与北汽集团将合作探索汽车物流新型智能化服务模式,共建全场景、多层级、模块化汽车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有望为北汽打造效率更高的入场物流仓运配共享网络,并为售后拓展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时效提供助力。

由于客户个性化需求强,所以京东物流一旦与其建立合作,其粘性也会很强。当然,这种模式也会造成服务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复制和递推,规模效应不显著等问题。

下一步将走向何方?

放眼未来,京东物流在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同时,也应当推出标准化模块加快扩张,并关注客户所在产业链的脉络及变化,战略性地与客户深度绑定,强化其竞争壁垒和优势。

首先,目前整个物流行业正在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向精益化提质增效转变,供应链物流的蓝海正在被逐步打开。作为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型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商,京东物流应该始终聚焦于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细分行业标准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打造出快销(酒水、食品、美妆、母婴)、服饰(男女装、鞋靴)、3C(手机、全品类)等多个细分领域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以弥补其标准化不足的问题。

其次,通过加强与新兴电商如抖音、快手电商的合作,来扩大其在电商市场的份额。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销售规模将达9160亿元,同比增长122%。有数据显示,快手平台的日均订单量超过3000万单,并在持续快速增长中。这也刺激了新型的物流场景产生,并对供应链物流服务方案提出了要求。

通过与这些直播平台进行战略合作,作为直播电商供应链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京东物流从向这些平台支付导流的广告费(电商身份),转变成收取供应链技术服务费(供应链服务商身份)就有了可能。

再有,目前中国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市场高度分散,作为行业龙头的京东可以依托自身的规模优势快速向相关市场渗透。

总体来看,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智能技术的应用,未来京东物流还将一直致力于优化其核心竞争力和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将规模增长置于优先级,逐渐走出一条相对差异化的一体化物流之路。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金融外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