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外参

韭菜财经

公告

文集

(0)

统计

今日访问:1309

总访问量:2249520

华为掀起了自动驾驶小高潮

2021年04月23日

评论数(0)

百度、小米、滴滴等巨头宣布造车的风头尚未完全散去,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进展再次引发外界关注。4月17日晚,首款Huawei Inside 智能纯电轿车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正式发布,这款搭载了鸿蒙车机操作系统的车型一经面世,就引来了诸多的外部关注,其中号称“比特斯拉还要好”的自动驾驶功能,更是引发了行业热议。

 

就在华为对外宣布其自动驾驶汽车落地不久,作为国内自动驾驶行业“老兵”的百度,也在20日举行的上海车展上“高调秀肌肉”,“宣布其Apollo系统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量产高峰,并且往后每月都会有一款新车上市。”与此同时,小鹏汽车、理想等新势力,也在频频对外释放其自动驾驶的新消息,这也使自动驾驶赛道的行业竞赛再度升温。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巨头云集自动驾驶赛道

 

伴随着智能汽车行业东风的来临,与智能汽车紧密相关的自动驾驶板块,再次受到了外界的关注。而在国内的自动驾驶赛道,早已经聚集了众多的国内外巨头。

 

按照参与者的背景不同,具体可以将参与对象划分以下四类。第一类是从互联网跨界过来做自动驾驶的玩家,最具代表性的是百度、滴滴;第二类是科技公司转来做自动驾驶的如华为、苹果等玩家;第三类是像四维图新、德赛西威这样的智能驾驶产业链参与者;第四类是做整车制造的智能汽车品牌厂商如蔚来、特斯来、小鹏等。

 

各路参与者背景不同,其参与自动驾驶的理由也是各有侧重。比如,百度除了向其他车企提供Apollo系统之外,还亲自下场做整车制造,其核心点是通过这两种模式,为其自动驾驶商业化找到出路;与百度的出发点类似,滴滴热衷于自动驾驶,更多是出自于解决网约车亏钱的问题而来的;而对于其他整车制造企业以及产业链企业来说,更多是希望能够参与到自动驾驶的行业机会中来。

 

根据麦肯锡最新研究预测,中国在未来十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2030年,中国大概将有800万辆的自动驾驶汽车出现在公路上,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

 

英特尔和Strategy Analytics 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同样预测,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在2050年前达到7万亿美元。自动驾驶作为未来智能交通领域重要的变革方向,也将为智慧城市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对于一心想要寻求增长的巨头来说,这无疑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而随着各路巨头竞相下场,自动驾驶赛道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两种路线之争

 

根据目前各家在自动驾驶上的不同思路,可以将参与的玩家划分为两种派别。

第一派是谷歌派,其走的是全自动驾驶模式,主要目标是通过纯无人驾驶技术来取代人,所以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刹车、方向盘等问题;另一派是以特斯拉为首的汽车制造商,其做法是通过先实现半自动辅助驾驶,再逐步过渡到完全自动驾驶,其方式是首先借助自动驾驶减轻驾驶员的驾驶负担,先作为人(驾驶员)的助手而存在,在逐步升级的过程中慢慢实现无人化。

从目前两种路线的进展情况来看,后一种自动驾驶方案取得了更明显的进展。比如,特斯拉通过介入自动驾驶,使其汽车的自动驾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其行驶里程更是远远地将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另外,特斯拉还通过向特斯拉的消费者销售FSD自动驾驶系统,获得了相当稳健的现金流,极大地提升了自动驾驶商业化水平。

 

参照国内的参与者来看,目前国内车企普遍采用的是特斯拉路线。比如蔚来的NAD蔚来自动驾驶技术(NIO Autonomous Driving ),以及小鹏的NGP系统(基于高精地图的辅助驾驶系统),都采用的是这种模式。即将下场造车的小米、百度,未来大概率也会采用这种技术路线。

 

而以汽车供应商身份参与的玩家,则多采用的是谷歌路线。具体来看,不论是华为、德赛西威还是四维图新等玩家,其目的多是以输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为主,它们希望通过使用统一操作系统,使其成为相应领域的“执牛耳者”。

 

比如,华为通过输出自身解决方案,打造的Huawei Inside 系列车型(如北极狐阿尔法S),正是这样的一个代表,其特点是输出整车智能解决方案。类似的德赛西威日前发布的Smart Solution(智慧出行解决方案),以及四维图新通过“云+芯”打造的解决方案,也多属于这一类。总的来看,两种自动驾驶派别在国内都有拥有自己的拥趸。

 

行业竞赛进入中场

 

结合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多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在经历了漫长的测试和研发升级之后,行业已经逐渐进入了曙光初现的阶段。

 

首先经过几年的发展,汽车电气化大大加速,汽车智能化爆发时机已到。具体来说,电动车具备的低时延、快反应的能力,为自动驾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正因为如此,随着汽车电气化的加速,汽车智能化迎来了大发展。

 

其次从行业来看,目前各路玩家的产品开始扎堆面世。比如,华为推出了自己的HiCar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目前相关项目已经进入落地量产阶段(如其首款面世车型北极狐阿尔法S);而据百度的管理层在上海车展吐露的消息来看,百度的Apollo系统也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其他玩家如大疆、小马智行等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家的量产产品。随着各路玩家的产品面世,自动驾驶行业也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最后,资本的再次入局。自2020年开始,自动驾驶资本市场便已开始逐步回暖,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自动驾驶公司融资事件已经接近30起,融资总金额已达到1000亿人民币,其中不乏许多知名初创企业(如小马智行、文远智行、驭势科技等公司)。伴随着产业、资本、产品的全面落地,国内自动驾驶竞赛进入中场。

 

开启长期战争

 

不过从行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自动驾驶要实现商业化落地尚需时日。

 

一方面,自动驾驶涉及甚广,其协调各方面的资源需要时间。自动驾驶的落地不仅涉及到软件算法、算力、数据等云基础设施,还涉及车路协同等层面的问题,这必然会对现有的城市管理和交通规则形成挑战,而这些东西的改变都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至今仍未完全成形。目前业内流行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多走的是特斯拉路线,但限于技术成熟度以及相关法律交通法规的要求,目前这一商业化方案仍存在不少阻碍。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特斯拉维权事件背后,就暴露出了智能汽车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对于这一模式来说,未来其最大的挑战还在于其技术成熟度,能否经得起国家监管的审查。

 

另外,像百度、谷歌的纯自动驾驶方案商业化落地也需要时间。目前百度Apollo Go无人出租车虽然已经面世,但其真正落地要等到2025年才能看到;同时,百度通过开放Apollo系统给车厂的技术变现方案也有待验证。毕竟如今的百度与车企是同行,能否愉快的“玩耍”还有待观察。


综合来看,无论是要解决自动驾驶给现代交通带来的体系性问题,还是解决自动驾驶本身存在的问题,都需要参与的玩家们付出长期的努力。从这个层面来说,接下来的自动驾驶竞赛,将会是一场长期战、持久战,谁能在未来引领风骚需要时间来检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韭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