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旅

蛇眼财经

公告

文集

财经(200)

统计

今日访问:363

总访问量:1332370

华米财报:甩不掉的小米“阴影”

2019年11月18日

评论数(0)


作为2014年成立,借助小米生态链成长,并最终在2018年2月在纽交所上市的智能硬件科技公司,华米科技几乎是一开场即暂露头角。作为小米生态链中的明星企业,华米科技的一举一动历来备受瞩目。


在第一、第二季度华米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36.5%、36.6%,加上这个财季同比增长67.1%,已经连续三个财季持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这使得华米科技提前一个季度即完成去年全年的营收目标,实现了业绩的超预期增长。


作为小米生态链成员,小米的品牌背书让它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初创阶段即开始腾飞。不过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同时,也倍受投资者对其低毛利、业务高度依赖小米的质疑,离开小米,华米能够走得远吗?好像华米华丽的业绩表现,也很难让外界对华米的预期有所改观。


靓丽业绩背后,国际化+Al+自营业务三轮驱动


11月12日,华米科技(NYSE:HMI)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营收和出货量同时大增七成。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营收达18.625亿元人民币(合2.606亿美元),同比增长73.3%。在出货量方面,华米第三季度出货量首次突破了千万大关,达1370万台,相比2018年第三季度的820万台,同比增长67.1%。


营收增幅大大超出此前预期。之前预计,2019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介于人民币16.4亿元至16.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52.6%至55.4%。


而调整后归属于华米科技的净利润为2.098亿元人民币(合2940万美元),同比增长56.3%。业绩增长亮眼,也给投资者打了一针强心剂。


纵观2019年前九个月,华米科技的整体财务数据表现同样不俗:营收达到了37.008亿元人民币(合5.178亿美元),较去年前九个月增长52.9%,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营收(36.453亿元);总出货量达到了2760万台,较去年前9个月 1830万台增长了超过50%,也以10万台领先去年全年的出货量。


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丰收,华米的靓丽表现,既得益于其海外业务的强势增长,同样离不开其自营业务的品牌认知度提升,更有提前布局Al的功劳。


到目前为止,华米科技自有品牌 Amazfit智能手表等产品已经进入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在内全球的60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年,海外版本出货量占比高达44.2%,二季度海外出货量占比更是首次超过50%。国际市场对 Amazfit品牌的认可和需求持续上涨。


此外,华米还引入了国际知名战略合作伙伴,从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和市场渠道等多个层面展开布局,继续加速华米国际化进程。


目前,华米科技在海外除了借助电商渠道进行销售之外,也在积极拓展线下渠道,并参加大型科技展会等,以进一步提升品牌曝广度,增强渠道渗透力。


自有品牌业务也从2015年的3%上升到2019年的41%,营收贡献超四成。此外,产品品类也进一步丰富,尤其是作为风口的智能手表方面,华米更是动作频频。


在2019年6月到8月,短短三个月时间内,除了小米手环4销量暴增之外,华米自有品牌Amazfit系列产品除了升级传统品类还持续出新。比如针对全新细分市场的的AmazfitGTR、AmazfitGTS以及Amazfit米动健康手表;其中,支持ECG心电图功能的Amazfit米动健康手表,更是填补了国内智能手表领域的空白。


随着三季度新产品的陆续发布,华米科技基本完成了千元以下智能手表产品线的完整布局,并且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活动中,华米科技Amazfit产品一举囊括了天猫和京东两个主要电商平台的千元以下智能手表销冠。丰富的产品线形成的强大整体竞争力正在不断凸显。


受益于定位更加高端的自有品牌AMAZFIT产品的快速增长,让其毛利润在过去的几个财季迅速攀升,在本季度继续延续了这种趋势,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净利润和毛利润。


与此同时,华米科技提前布局的Al也结出了丰硕果实,尤其是二季度发售的可穿戴智能芯片(黄山1号)为华米的健康手环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


首先通过其内置的RealBeats AI生物数据引擎等算法,可实现生物特征本地识别、ECG心律不齐以及PPG心律不齐本地实时甄别等功能。另外已上市的同样采用黄山1号的Amazfit米动健康手表,这也是国内主流智能手表市场上,首款支持ECG心电图监测功能的手表,并且具有NB-IoT独立通信功能。


华米还通过投资方式进入半导体芯片领域,进一步增强自己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方面的优势。


2019年2月,华米还领投半导体初创公司GreenWavesTechnologies,进一步扩大在RISC-V物联网生态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布局和积累。加上华米科技的医学和研究团队初步完成组建,并开始提供VIP健康服务,意味着华米“芯+端+云”战略的成型。


华米国际化、发力Al,再加上自营业务三轮驱动,彼此借力。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才有了华米科技近期的靓丽表现。当然表现最亮眼的要数自营产品了,不管是海外的大卖还是国内的大卖,都预示着华米自有品牌的成功。这是不是意味着华米就摆脱了小米的阴影了?从结果来看,显然不是。


自营业务超四成,华米与小米貌合神离难以遮掩


华米的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营品牌Amazfit(智能手表及智能手环等)和小米品牌(小米手环、小米智能秤等);从西南证券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来看,华米自成立以后,自营业务一直保持着持续上升的趋势。


自营业务的发展,为其营收的增长和低毛利的改善都大有裨益。从西南证券整理的几年的数据来看,2015年华米的毛利率不足15%,净利率则处于亏损状态;到了2018年华米的净利率已经超过了9%,毛利润更是超过了25%。


从2015年到2019年华米自营业务从3%上升至41.3%,其对小米品牌业务的依赖从97%下降到不足60%,五年多的时间里面,华米科技逐步摆脱绝对依赖小米的状态,实现了自营业务的增长。


(数据来源于华米科技财报)


这主要是由于小米主打性价比,作为生态链的成员企业也受制于这一条,对那些逐步发展壮大的成员企业来讲,不赚钱是他们与小米之间最大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华米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过去的几年华米一直致力于摆脱小米的影响,卯足了劲努力发展自营业务。


其成果虽然显著,但在总业务营收上面受小米的影响仍然很大。一方面自营业务营收超过四成成绩喜人,另一方面小米的业务仍然是主要的营收来源。不管是今年小米手环4的大卖,还是其他小米可穿戴设备仍然是华米营收贡献的主力军。


华米CEO黄汪在财报中称,二季度发布的新一代小米手环4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销量还在继续攀升。小米手环4其全球出货量在8天内超过100万台,平均每小时出货5000台。而早在今年第一季度,黄汪就曾经表示,自营品牌的营收占比超过41.3%,已经超过四成的比例。


从营收构成上来讲,媒体常说的“去小米化”,笔者并不认同,毕竟从股权还是营收构成来讲,“去小米化”并不现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减小米化”。


对此黄汪表示,“我们不会改变同小米的长期的合作计划,并期待针对全球细分市场和不同客户,开发和生产更多后代小米手环产品。”华米和小米似乎仍处于“热恋期”。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华米与小米早就貌合神离,小米入局智能手表正式拉开了两者“相爱相杀”的帷幕。


小米、华米同台竞技,华米未来何去何从?


一边是华米努力进行的“减小米化”动作尚未有大成,另一边是小米、华米同台竞技的旋风正在刮来。小米与华米究竟什么关系,再次引发外界的争议与讨论。而华米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华米自身面临的,可能是小米与整个小米生态链的关系都在或者即将面临的共性问题。


11月5日,在小米新品发布会上,小米正式发布了第一款智能手表。由Apple Watch掘开的智能手表这个风口,风速已经大到值得小米动手了。但这次雷军没有把机会让给生态链,而是亲自下场追了上去。


除了小米手表,5日小米还发布了第一款小米品牌的空调 “巨省电”,这又是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此前小米空调是由生态链企业智米来做的。从前米家的互联网空调交给智米生产,这次小米绕开了生态链公司,直接自己和空调供应链交道。


小米迫不及待亲自下场来跟生态链企业直接竞争,背后有着深层的原因。首先,作为国内前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之前凭借亿级手机入口,小米集团为小米生态链企业持续赋能。而生态链企业很难摆脱对手机入口的依赖。正如生态链缔造者刘德曾经说过,“生态链是小米手机的红利,手机一高,我们就起来。”


而现在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的饱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急剧下降,尤其是在华为逆势崛起的过程中,小米等其他一众手机厂商面临着出货量下降、市场份额衰减。而作为以手机为入口优势的生态链企业,逐步丢失了这个基本盘,这无疑会动摇小米生态链的渠道基础。


小米手机的国内出货量从今年开始就在以双位数下滑,根据最新公布的canalys数据,小米出货量同比下滑了33%。虽然小米的生态链产品在海外也有售卖,但主战场仍然在国内。更何况,从全球看小米手机的出货量也有3%的下滑。


显然,如果小米手机出货量继续下跌,这一影响将会增大。根据小米半年度财报,现在米家APP月活用户非小米智能手机用户占比超过50%,这对小米生态链肯定会有愈来愈明显的冲击。


另一方面,最近几年生态链企业包括华米在内,都在力推自有品牌。未来各个生态链企业之间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并且在一些领域已经走向高端的生态链企业逐渐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在这个护城河面前,小米也无可奈何地成为中下游产业链的一环,这进一步压缩了小米的拓展空间。


一位IoT厂商人士分析,“比如石头、华米,基本把高端的扫地机和可穿戴的扩展空间锁死了,小米自己就只能在中低端生存,单飞的生态链反而拿了行业较高的利润。而为了保持出货价格的竞争力,小米会找出价更低的生态链来做产品,专业能力和品质会有下降。”这对小米下一步的发展显然不利。


作为上市公司,小米越来越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的业绩压力,作为超级入口的手机优势不在的情况下,小米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讲好IoT的故事来撑起自己的市值。这时候,小米就会将许多从前扔给生态链企业的品类,自己上手做,将每一分钱抓到自己手里。 


变革其实早有预兆。去年小米上市后,生态链的缔造者刘德改任组织部部长,生态链中的电视、笔记本、路由器等智能硬件都被拆分出来,总经理们直接向雷军汇报。到今年五月,小米又成立了大家电事业部,由王川亲自接管。


很显然,这些新成立的事业部才是未来小米发展的核心,而这些组成部门,无一不是原来小米生态链实际在做的事情。其实,生态链的变革早已发生,眼下的动作不过是具体落地罢了。


小米入局手表和空调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主要的消费电子品类和其他大家电品类都将纳入小米的自有品牌之中,留给生态链企业的机会显然不多了。


这并不意味着生态链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对那些不追求“飞跃式”增长的企业而言,生态链仍然是最好的成长环境。不过对于已经长大日益离心的成员企业(比如华米)而言,将会迎接新的挑战,而这挑战极有可能是来自小米的。


作为华米主打的自营业务的智能手表,曾为华米的过去、现在创造出极大的盈利空间和营收。面对小米入场,未来这种好日子恐怕很难继续。毕竟号称“价格屠夫”主打极致性价比的小米每进入一个领域,凭着其互联网模式的规模化优势,都会极大的打压对手,最终导致行业出现利润被摊薄的情形,这种情况下行业里面高收益玩家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这对华米来说也不例外。首先,按照小米一贯的策略,通过发售新品,主打极致性价比的策略,迅速在市场上收割用户满意度,形成口碑;其次,依靠小米商城等自有平台的电商渠道,迅速覆盖米粉等核心用户群体,继续拓展其他外围用户,形成二次传播销售。


目前华米虽已在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领域先行一步,具有一定护城河,但面对小米这样主打性价比的“同行”,想必也是焦虑的。因为小米的相关技术相对雄厚,而价格还会降低;那么作为华米主要利润来源的智能手表,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必然会受到殃及,从而导致利润缩水,影响未来财务表现。


小米进入之后,华米在未来还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带来的高毛利,继续驰骋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领域,确实很难说。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小米仍是悬在华米头上的利剑,这柄利剑将在接下来会继续如影随形的跟着华米在智能穿戴市场上驰骋。


文,蛇眼财经记者/刘磊,公众号ID:sheyancaijing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蛇眼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