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旅

蛇眼财经

公告

文集

财经(200)

统计

今日访问:1518

总访问量:1333735

互联网医疗赛道重燃,三方势力角逐最终赢家?

2021年03月04日

评论数(0)

近日,线上医疗类领域的新消息不断。先是平台型创新诊断公司“药明奥测”宣布完成1.5亿美元B轮融资,再是数字健康独角兽“微医”计划表示最快下月申请香港IPO,估值接近70美元,以及阿里健康由于即将加入香港恒生指数,股价应声大涨超10%以上。

好消息频出,表明了国内线上医疗行业度过了遇冷期,重新开始焕发活力。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线上医疗再起风

线上医疗因为可以平衡分布不均的医疗资源、提高诊断效率等种种优势,一度受到资本市场和社会政策的支持,但由于商业模式难以落地等种种原因,互联网医疗领域在2016年-2018年间经历了短暂的遇冷期。

而线上医疗如今再次被资本看好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疫情的意外发生为行业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疫情期间,居民们被禁止外出,互联网医疗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经过疫情后67.1%的网民表示对互联网医疗接受程度有所提升,而这就使得互联网医疗平台们在短期内流量暴增。

另外根据《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2月疫情后互联网医疗日活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微医、丁香园、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访问量和问诊量都翻了好几倍。

其次,在国家全力抗疫的时期,多项有利于线上医疗的政策出台。疫情期间,相关部门接连发文强调互联网医疗在“战疫”中的重要作用,并特别要求各级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宣传相关服务,加大互联网医疗的政策扶持。

据统计,2020年,互联网医疗领域总共出台56条政策,涉及到医保支付、智慧医院建设、网售处方药等各个方面,比如将“互联网诊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结算支付、支持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不见面”就医购药服务等,大力推动线上医疗服务的开展。

最后,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将使线上医疗的服务水准达到新的高度。

5G技术低延时、高效、分频段的传输特征可以为远程手术提供技术保障,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可以在诊断、管理等环节提升医生的效率。种种助力作用下,线上医疗会比以往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也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出于以上因素,国内在线医疗行业成了新的风口,吸引了众多入局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5月全国只有158家互联网医院。但相关部门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0月全国已经有900家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所有的地级市2.4余万家医疗机构,其中55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可以提供线上服务。

短短一年内,线上医疗市场瞬间变得拥挤起来,而在众多的入局者中,主要形成了三股力量,其中互联网大厂们是备受关注的一方。

互联网大厂们不再掌握绝对话语权

以阿里、京东、腾讯等企业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厂是第一股力量,他们通过内部孵化、投资、收购、结盟等手段开展医疗业务,以扩张自己的事业版图。由于平台广泛的线上普及度和雄厚的技术实力他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优势,但都只在其作为中间技术服务商时才会体现。

首先,由于平台覆盖面广,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获客,他们就比其它平台更易争取到与线下权威医疗机构的合作。比如,阿里健康的“未来医院”计划,就争取到了和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合作,用户可以在支付宝上完成预约武汉中心医院的挂号、候诊、缴费等系列就诊流程。

其次,团队雄厚的研发实力使他们更有可能做出具有竞争力的线上服务产品,辅助医生诊疗。比如,腾讯内部的一个团队做出了专门识别X光片子的辅助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肿瘤之类的阴影,该系统在病情早期的识别率要高于大多数的医生;阿里健康联合浙大一院上线全国首个基于云架构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可以极大地提升医生诊断效率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但作为独立的医疗平台时,他们却并不是掌握话语权的一方。

一方面,医疗行业涉及到生命,广告投放需要经过严格筛选。而且作为触及面广的大平台,用户对其广告投放容错率更低,如果平台只顾盈利不收紧广告筛选口径,就会遭到严重的口碑反噬,比如魏则西和莆田医院等事件给百度带来的影响。平台口碑的下降和用户的高要求使得互联网平台无法完全掌握广告业务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医疗行业门槛高,优质医疗资源匮乏,而且当下社会的医疗重心仍在线下,且线下优质医疗资源往往名声在外,不会将互联网平台作为获客的依仗。为了吸引用户,互联网大厂们反而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行业竞争力以争取优质医疗资源的入驻。

以上两方面因素就导致了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互联网大厂的医疗平台在前期开展时并不顺利,只能静下心来打磨自己的技术服务水平。而且彼此之间激烈的竞争也使得他们很难完成市场整合。

而在经历了数年的积淀后,成立于2010年的京东健康一跃成为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成立于2014年的阿里健康则在今年入选蓝筹股(一种价值认可),二者成为当下互联网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企业。

但是京东健康的优势在于医药电商,阿里健康的优势在于母公司旗下平台的普及度和协同效应,二者都尚未真正深入到医疗领域,在改进传统医疗效率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垂直平台、线下医院暗暗发力

不同于运作艰难的互联网大厂们,主攻线上咨询的垂直类平台和掌握核心医疗资源的线下医院们,都因为可以解决用户的固定需求而成为当下互联网健康领域的主要服务力量。也因为有自己的核心优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从垂直类平台来看,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春雨掌上医生等平台从普通人群的日常健康需求入手,主要提供医疗科普资讯服务,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后,再上线问诊咨询,通过医学常识辟谣以及解决用户的日常健康焦虑,逐渐在用户群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虽然这种模式更容易进入C端人群的日常生活中,目前这类平台也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其本质上只能解决用户的一些浅层医疗需求,向用户提供的是信息服务,而不是医疗服务。所以这些平台的天花板就比较低,而上升空间有限也导致了他们的估值排在京东健康等大厂医疗平台之后。

另外,从开通了线上服务通道的线下医院来看,他们是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真正掌握话语权的一方,而且如今借助微信公众号、APP和支付宝等平台的线上服务,他们的线下诊疗效率有所提高,加上有优质的医疗资源作保障,在区域范围内有极高的用户粘性。

不过他们也有不足之处。一方面,传统线下医院的线上业务主要还是围绕线下业务开展,不具备单独的服务能力,这就导致其虽然引入了线上服务,但仍不能解决异地之间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另外,线上线下服务比例分配也有待优化。比如部分医院的诊科医生在和患者的当面交流时,不向患者针对性地提问题,而让其当场做电子问卷,这种线上线下服务分割不清的现象反而降低了诊疗效率。

可以看出,垂直类平台和线下医院虽然掌握了稳定的受众群,但是也有自己的局限之处。

总结

综上所述,入局互联网医疗领域的三股力量都各有短板需要面对和克服。而如今线上医疗行业重新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在资本的注入下,线上医疗行业入局者们也有机会和资源去补足自己的短板,普惠医疗受众。

需要注意的是,在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的当下,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必然。但基础设施也代表着工具,在工具的服务能力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的情况下,入局者们还是要尊重行业基本要素的价值和核心逻辑,才能让融合更具效益,更有意义。也许产业变革真正的逻辑并不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蛇眼财经。

上一篇:抖音挥剑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