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27日
评论数(0)数据显示,由白领、公司中高层组成的新卖家群体比例有大幅上升,从原先不到1%增长至3%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卖家大多分布在沿海等出口依赖性较高的经济区域,也是最先受金融危机冲击的群体。创业者的思想、观念往往通过失败才能领悟并改变,创业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创业的最大障碍就是把创业太当回事,看的很复杂;以至于犹犹豫豫、患得患失,错过了很多好的机会。创业的结局如何,主要取决于你采取行动的速度有多快。先于别人抓住机会,会使你比别人更容易生存下来,并进而赢得发展。
初次创业暗藏着巨大的风险,这不同于二次创业(或内部创业),初次创业很可能资金也不充分、资源也不完备等等因素会大大降低了初次创业的“免疫力”,经营风险也就容易找上门。那么,初次创业主要有哪些特征性风险需要注意和有效规避呢?
1、规避现金流周转的风险
创业时,因资金准备不足或资金占用因素导致的资金暂时断流,甚至给员工发工资都成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最令创业者被动。毕竟,作为创业者来讲,你是用现金来购买设备、发放工资、缴纳税款、支付账单的。所以请把创业思考的重点放在如何减少必须的资金投入、提高销售周期,特别是尽快获得可重复增加的收入方面。钱花光时你就玩完儿了,只要你手里还有钱,你就没有出局。
所以,如果你想创业,就要面对现金流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使现金周转成为良性的。从中发现市场存在的创业需求,看看自己能否用新的方法去满足这种需求。仔细观察身边的消费需求,看看自己是通过选个新地方还是换种新方式来实现这种满足,遵循“现金流至上”的需求,你的创业也就能够顺利开始。至于创业达到规模化的问题,等你有了足够的现金再来考虑升级也不晚。初次创业必须确定利润模式,必须找到利润点,要有明确的利润来源。
2、规避创业团队人事危机风险;
受经济危机风潮的影响,创业过程中来自合伙人、股东、员工的人事危机,包括退伙(股)、“跳槽”、利益纠纷等等。人事风险不仅仅表现在使创业组织不能正常运行上,还表现在当雇员不能为创业企业所用时,到竞争对手那里去挖创业企业的“墙角”。现在开始的创业者往往要想方设法组建一支豪华的创业团队。而有些大公司出来的人,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习惯了大手大脚花钱,并不是白手起家的最佳拍档。相反,那些年轻、便宜、渴望工作的人,那些上手快但并不一定有全面经验的人,那些下岗对工作机会异常珍惜的人,都是创业起家的最佳拍档。
所做的就是如何把创业团队人员凝聚在一起,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为充分地调动起来;毕竟,创业需要的是行动力,而不是一大堆吵闹不休的想法。并且,创业者要有整合资源的能力,初次创业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打造一个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以此有效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使企业运营事半功倍。
3、规避合理政策和决策带来风险
创业者如果不懂得相关行业政策和自己所从事产业的相关政策,在创业过程中不善于把握和运用好一些优惠政策,无异于盲人摸象,会走不少弯路,甚至误入歧途,这样带来的风险是“硬伤”。政策允许范围的业可以创,而靠走关系,“打擦边球”的做法毕竟不会长久。诸如国家及地方性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但最大风险还在于临时性、突发性出台的政策法规,对创业企业的打击似乎更大。决策风险是不同的决策方案有不同的机会成本,以及不同的机会风险,因为害怕出现某种决策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不敢妄下结论,越是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在此,需要告诫创业者的是,尽可能避免创业中的决策失误率,尤其是战略方向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正确的事,然后把事情做正确”。
4、规避忌痴人说梦不切现实风险
创业需要创新,但创业更是脚踏实地的行动,而不是盲目自大地臆想,痴人说梦。总是将创业理想化,将创业前景想得过于简单和乐观。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在做没有人做的事,或自己在做别人无法赶超的事,这样所担当的不切实际的创业风险一旦变成现实,打击将是致命的。如果想创业,就要面对现实,从现实中发现市场存在的需求,看看自己能否用新的创业方法去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营销风险,这是创业过程中较为核心的风险因素,如更强势的竞争对手出现导致竞争加剧,市场形势变化。市场是检验创业项目与产品优劣的唯一地方,市场营销在创业过程中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如果产品选不好,项目选不好,营销能力再强无异于自掘坟墓或自断后路;而如果产品或项目都很不错,市场营销能力欠缺,这样所形成的创业风险则会伤及创业行为的本身。为谨慎起见,创业者可以先选择一个较小规模的市场试销售,根据市场反馈,对产品和营销计划进行修正。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你可以加快市场进入的速度,以尽快获得现金的流入;同时你也能了解到客户需要你真正解决什么问题。况且,花费更多的时间并不能保证产品的完美,相反只会产生更多不需要的功能。
创业中的市场营销就是创造顾客需求的事业,更直接地把握更多的消费者需求,洞悉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并快速反应,找到满足市场需求及变化的办法来。
6、规避短期诱惑和盲目扩张风险
如果创业者心猿意马、三心二意,总是无法抵御来自市场或合作伙伴的利益诱惑,形成“过把瘾就死”的行为,就很可能前功尽弃。此外,创业者或者是因为目光短浅、行为短期,总是看着眼前的蝇头小利,甚至搞一些欺骗合作伙伴、客户以及员工的小伎俩同时,也等于是在欺骗自己。初次创业也暗藏着巨大的风险,这不同于二次创业(或内部创业),至少二次创业是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与经济增长点,并且企业已经(初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及资源的积累,而不是靠耍小聪明、小伎俩取胜于市场和消费者。
当业越创越大时,诸如企业规模扩张、经营领域扩张、项目扩张等方都同样存在着风险,如果扩张很盲目,不能与企业能力、市场需求合拍,是极其危险的,对此,只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7、规避创业中制度资本风险
创业初期,几乎是没有制度可言的,也就是一个老板带十几个或几十个员工艰苦创业,甚至吃住都在一起,那时候,整个公司真的就像一家人,所有人都跟着老板兢兢业业打拼,彼此也没有严格的上下级观念。如果创业团队超过百余人,大家感觉成功在望时,就开始制定各种各样的制度,一是明确流程,二是为了保障各级功臣的权力与利益。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因为权力和利益而来的明争暗斗;企业里面,小道消息忽然盛行起来,人与人之间开始拉帮结派……
这时,团队中的人和事会自动的适应环境,并使错误合理化。这样的公司制度就不是资本概念而是成本概念,制度不是在推进公司向前进,而是制造复杂、掩饰错误,甚至压制优秀、打击辛勤工作的人。创业者为此类风险将会付出更大一块成本。
对于此,创业老板要做制度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除非这个制度确实跟不上发展,那也要从改制度始。创业老板眼光向外,以外部发展需要来重组企业内部,以外部来拉动内部,这样内部的不良习惯就分崩离析了,并坚持不懈地提高标准,扫除自己的死角,才能从根本上规避制度资本风险。
虽然经济危机也好,金融危机也罢,仍未消退,但创业的机遇永远与风险同在,金融危机中的创业者最好避开那些处于风口浪尖上的行业。对于初次创业,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只要坚持不懈的做下去,等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创业者进入良性轨道后,也就不怕危机带来的风险。所以,经济危机时期的创业要从“危”中找出自己擅长的“机”来, “机”是和“危”连在一起的,毕竟我们要相信“危则生机”辩证关系。